爱看书屋 > 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 第163章 契机竟然在这儿(55)

第163章 契机竟然在这儿(55)


“田总好。黄总好。”

    李觉民连忙笑着招呼了一声,不过有几分拘束。

    黄亮自然也没被他忽视。

    虽然没打过交道,但人还是认识的。

    李觉民自然懂了许岳的意思,这是他请来的管理人员。

    这事儿,他也有所耳闻。

    而且觉得挺好。

    “你好!”

    田逸之点头问好。

    这人,他也从黄亮那儿提前了解过。

    许岳喊他二舅,但不是亲的,只是邻居。

    最早跟许岳的工人之一,能力也不错,养殖这一块儿,还真没出什么纰漏。

    至少对得起他每月多拿的几百块钱。

    几人在鸡场转眼,李觉民开始介绍现在的情况。

    别说,许岳还真没他了解。

    “这竹林也是承包下来的?”田逸之问道。

    “对!”许岳说道,“本来准备卖竹笋,后来又觉得空旷就养了羊,然后又觉得竹子不能浪费,准备搞些竹艺品卖.”

    “竹艺品?”

    田逸之有些惊讶,这事儿他还真没听说过。

    “还是小打小闹,如今也就一个篾匠在做。”许岳说道,“本来准备堆积一些,然后放网上试试水,结果垂钓中心那边就卖得差不多了。”

    “篾匠技术如何?”田逸之问道。

    “挺不错。”许岳说道,“我们给的样图基本上都能编出来。另外,村里这样的人还真不少。”

    “黄总?”

    田逸之看向黄亮,笑着喊了一声。

    “可以准备一些,先试试水。”黄亮说道,“许总,你这片竹林的竹笋应该不同吧?那竹子.”

    “竹子的话,估计还需要时间。”许岳点头,说道,“竹笋自然没问题。不过,冬笋都还要一段时间。”

    “只承包了这边一个山头的竹林?”田逸之问道。

    “完全承包下来,现在还做不到,等等吧。”许岳说道。

    田逸之点了点头,却没继续问了。

    做不到,不是承包不了。

    与钱什么的没关系,应该是技术上的问题。

    这个问题,他与黄亮都很好奇,但却都选择回避了。

    问?

    那你还混个屁啊!

    当领导的这点情商都没有,你还怎么管理员工?

    技术,那才是人家的根本。

    从竹林回来,一行人又去了养兔的山头。

    “那几个兔子脚怎么感觉不对劲?”田逸之说道,“这附近有什么对其造成威胁?比如蛇?”

    这边果园比鸡场那边可大了不少。

    他可从黄亮那儿得知,许岳家的几十亩桃园,收入近亿。

    这边可是几百亩。

    后山鸡场还有,总共好几百亩。

    另外,菜地边上有,水田边上也有。

    明年这些果树结果,那收益得多少?

    “那几只是野兔,小岳家的狗从山里叼回来的。”李觉民说道,“那些小一些的兔子才是花钱买回来的。”

    田逸之惊讶不已。

    他家那两条小狗能去山里抓野兔?

    夸张了啊!

    “家里有条老狗,早出晚归。”

    许岳似乎看出了田逸之的疑惑,随即解释了一句。

    一行人随后又去了桃园,然后再去了菜地,叫上了许江景。

    茶山、鱼塘、鸭场.

    “你还养殖蚯蚓了?”

    从鸭场那边回来,田逸之有些错愣的看着面前的蚯蚓养殖场。

    “给垂钓中心那边养的。”许岳说道,“销量不错,平均每天能卖两三百盒。我这儿出去一百一盒,他们转手翻了一倍,售价两百。不少钓鱼佬走的时候还打包。”

    田逸之惊讶不已。

    什么时候蚯蚓这么值钱了?

    抢钱呢?

    一盒一百两百?

    渔具店的两三块钱吧?

    “没想过做饵料?”田逸之问道。

    如今钓鱼的人越来越多,饵料市场也不断扩大。

    “以前不少人建议过。”许岳说道,“这事儿,我还没想好。”

    “那边大棚种的什么呢?”

    田逸之指着不远处,随口问道。

    饵料的事儿,也是可以走的。

    不过,老板都说没想好,那就不急。

    “我试着培育一下猴头菇和羊肚菌那些。”许岳说道,“去看看!”

    “这季节能栽培猴头菇?”田逸之惊讶不已,说道,“走,去看看。”

    栽培猴头菇一般以16摄氏度到20摄氏度为宜。

    如今可是室外气温可是三十多度。

    猴头菇春秋两季均可栽培,春季在2月或者3月开始接种,秋季以9至10月接种栽培为佳。

    “怎么可能!”

    田逸之走进大棚,却是惊讶不已。

    虽然这大棚没封闭,还遮阳了,没让那些菌种暴晒在太阳下,可气温比之室外也绝对不低分毫。

    这样怎么可能还栽培成功?

    许岳也有些惊讶。

    他似乎有一段时间没来了,没想到真栽培成功。

    现代技术加农家神通,果然有搞头啊!

    虽然那些菌子还没成熟,可看那品相,显然在茁壮成长啊。

    这根本没受如今那气温的影响啊!

    嗯?

    就在这个时候,《炎帝混元根本经》疯狂运转,那些菌子散发的气息进入体内,好似契机一般,瞬间让丹田气海之中的真气化为真元。

    真气化元!

    三境,成!

    真气化真元,丹田气海瞬间变得空荡荡。

    可许岳清楚,他变强了。

    好似质一般的变化。

    没想到自己踏入第三境的契机竟然在这儿。

    修炼这么久,总算再进一步。

    久么?

    好像也不久。

    半年不到,达到三境,而自己父母和张若汐,连丹田气海都还没开辟。

    如今还只是处于第一境:引气入体。

    好吧,没有可比性。

    许岳的修炼之法显然高级许多。

    而且他是直接开辟丹田气海,相当于是直入第二境。

    别人是先感受气感,而他不需要,他借矩子令是直接开辟了丹田气海。

    一步到位!

    这无疑是省却了许岳无数时间。

    他这也算是有挂了!

    他能这么快进入第三境,与那矩子令不无关系。

    好吧,那矩子令什么的,许岳也受了误导。

    谁让当初卖他那青铜令牌的人是那么说呢?

    矩子令?

    这话要是说出去,估计那些考古学家都得嘲笑许岳。

    许岳当初拿去鉴定,提及“农家矩子令”,那鉴定师傅估计就已经笃定那令牌是假的。

    农家哪儿来什么矩子,又怎么可能有矩子令?

    可那令牌是真的啊!

    许岳也就下意识的认为那令牌就是矩子令。

    卖他令牌那商家才是对的。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488/128446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