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经济生态圈
推荐阅读: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 LOL:我职业打其他游戏不行? 吞噬星空之支取天赋 重生印度当警察 斗罗,我的分身固拉多 人在大竹峰,开局休妻田灵儿! 吞噬星空从酿酒宗师开始 聊天群:开局获得赛亚人血脉 金铲铲求生,只有我有海克斯强化 斗破:我只是一个炼药师
“叮……“
一枚金币从老加尔萨的指尖弹起,在马车厢内划出一道耀眼的弧线。阳光透过镶嵌银丝的窗帘缝隙,在金币表面流转出奇异的光泽,最终又被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掌稳稳接住。
“你瞧,就连走私交易所用的金币,新华人也比我们造得成色更足,样式也更为精美。”老加尔萨眯起眼睛,转动着金币,让光线在“1634“的铸造年份字样上流转。
这种铸造工艺远远超过了墨西哥城造币厂的水平!
“呵呵……”刚刚从黑鲨岛返回墨西哥未久的次子阿隆索巴勃罗加尔萨笑了笑,轻声说道:“父亲,新华人手中的金币似乎多得惊人。上次交易时,他们直接用整箱金币支付,箱子落地的声响,比教堂的钟鸣还要沉。”
说着,他的声音下意识地放低了一点,脸上还露出一丝热切的神情:“有一个传闻,说新华人在他们的领地内发现了金矿,而且正在不停地组织劳工进行开采。”
“哦,这个传闻可靠吗?”老加尔萨眉头一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金币上浮雕的陌生文字。
“虽然跟我们打交道的新华人全都守口如瓶,谈及金矿开采的时候,也一个个讳莫如深。但我还是通过各种旁敲侧击判断出,他们应该是发现了金矿,可能还在战争爆发前就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开采。”
“那他们既然有金矿,为何还要费尽心思地生产制造出这么些商品来墨西哥走私售卖?”老加尔萨露出疑惑的神情。
家里有矿,兜里有钱,不是应该像我们西班牙人一样,捧着一把把金银,满世界去买买买吗?
“呃……”阿隆索顿时被父亲的这句话给问住了,挠了挠头,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可能是他们想要赚取更多的金银吧。”
“是吗?”老加尔萨瞥了他一眼,缓缓地说道:“阿隆索,你跟新华人打交道也有一年了。难道你没有发现,他们似乎不太在意回笼走私贸易所赚回的金银吗?”
“嗯?”阿隆索怔了一下,眼睛使劲地眨了眨,好像没有明白父亲话语中的意思。
“到目前为止,新华人虽然能为我们提供二十余种走私商品,数量规模也是逐年增加,但他们好像并不在意获取更高的利润,价格都普遍压得很低。而且,他们每年都会尽可能地将所赚取的金银全都换成羊毛、牲畜、硝石、铜料、蔗糖、染料、可可,甚至是大量的粮食,一船一船地拉回去。”
“嘶……”阿隆索连忙点头附和道:“是的,父亲。他们好像是这么做的,每次在交易的时候,都会递给我们一列长长的采购清单,要求我们将回款尽可能地都换成物资。”
“哦,对了,他们甚至还花费大量金银来采购玛利亚群岛上面的鸟粪。……真难以想象,这些曾经一文不值的岛上鸟粪竟然可以换成一枚枚可爱的银币。”
“呵呵,鸟粪……”老加尔萨闻言,立时露出会意的笑容。
两年前,新华人提出要购买这些荒岛上鸟粪时,老加尔萨是非常吃惊的,同时也感到一种莫名的荒诞。
要知道,西属美洲太平洋沿岸有许许多多像玛利亚群岛这般布满鸟粪的荒岛,除了无数往来迁移的鸟儿在此栖息停留外,根本没有任何价值。
而且,这些鸟粪岛普遍面积很小,也缺乏足够的淡水,一直都被认为不适合殖民定居。
甚至,它们连军事战略意义都没有,从未获得殖民当局的一丝关注。
当然,这个时期,欧洲农业仍以传统轮作和零星粪肥为主,对高效肥料的需求较低。
而在西属美洲殖民地,农业发展则主要依赖天然土壤肥力,再加上地广人稀(印第安原住民几乎被屠灭了90%),尚未面临土地肥力枯竭的问题。
反正,殖民地面积广阔,若是土地耕作经年后,肥力下降,直接弃了,再换一块新的土地耕种就是。
另外,此时化学肥料和土壤营养学尚未露头,哪有人会想到这些又酸又臭的鸟粪会是一种富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的优质有机肥呢?
所以,尽管同为白色矿场(鸟粪矿曾被称之为白色黄金),但西班牙人的眼里却只有白银。
但没想到,新华人竟然以每吨1-2比索的价格大量采购。
本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原则,加尔萨立即通过各种手段,将玛利亚群岛拿了下来,并交给次子阿隆索经营,然后征调了一批受家族“监护”的印第安劳工登岛开采。
他们从新华人那里也隐隐获悉,鸟粪矿可能会最大限度的提升土壤肥力,对农作物的增长丰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但加尔萨家族对此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所经营的种植园土地足够多,完全可以借助交替轮作制来维持正常的农业产出。
也就是新华辖地位于苦寒的北方,可能导致他们的土地较为贫瘠,产出不足,才会这般花费巨大代价购入鸟粪矿来改善和提升土壤肥力。
鸟粪矿对加尔萨来说,不过是一个小生意,每年也只有三五千比索的进项,但这对平衡他们与新华人贸易差额却极具象征意义。
要知道,新华人除了售卖他们自己所生产制造的工业品外,还大量转口走私来自明国的商品,货值动辄数十上百万比索。
而加尔萨家族能够卖给新华人的值钱东西却不是很多。
羊毛、牲畜、蔗糖、可可、铜料、硝石、龙舌兰酒以及粮食,这些商品虽然数量大,但价值普遍较低,跟新华人贸易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收支不平衡的状况,这就使得加尔萨家族不得不额外支付大量白银。
新华人也意识到这种问题,长期这般持续下去,可能会影响双方之间的长期合作,因而总是以加大采购量的方式,竭力消除贸易不平衡。
同时,他们也会以其他特殊的方式来“贴补”贸易伙伴。
这种特殊的“补贴”方式就是私下大规模地兑换金银。
因为墨西哥是全球最为重要的白银产地,这就使得当地金银兑换比率较高,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
这个时候,大明的金银兑换比通常为1:8,日本的兑换比稍低一点,一般为1:5至1:6,而欧洲金银比价受美洲白银大量流入的影响,白银相对贬值,兑换比为1:12。
而作为白银输出地的墨西哥,金银兑换比大概在1:12到1:15之间浮动。
新华人则以1:10的固定兑换比价,通过加尔萨家族换取大量白银。
加尔萨家族什么都不需要做,仅以金银兑换的方式,便可获得大量的套利贸易收益。
在墨西哥用10两白银兑换1两黄金。
在欧洲用1两黄金兑换12两白银。
一进一出,便净赚2两白银,利润率约20%。
这种金银套利贸易并不是新华人创造出来的,他们不过是跟着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有样学样,完全照搬过来的。
早在上个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刚刚来到亚洲,发现日本正处于战国乱世,以至于尚未建立自主的货币体系,而且还因为白银产量高,使其国内金银兑换比率较低。
是时,大明却因“一条鞭法”等政策,对白银需求极为旺盛,金银兑换比率较高。
葡萄牙人便利用这种差异,带着欧洲的火绳枪跟日本人换白银,再载着白银到澳门购买大明商品,最后把丝绸、瓷器当做奢侈品高价卖到欧洲。
通过这种金银套利贸易和东方贸易,葡萄牙人赚的是盆满钵满。
到了本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积极参与东亚贸易,也开始涉足金银套利,同样获利不菲。
数年前,新华人跟葡萄牙人合作,利用他们闲置的商船运送大明移民,为了支付高额运费,新华当局不得不组织人员前往金川河流域(今弗雷泽河)开采金矿,然后铸成金币,付给葡萄牙人。
当时,新华尚未意识到金银套利的陷阱,直接以大明的金银兑换比率,慷慨地将大量黄金甩手就支付给了葡萄牙人。
此举,肯定是让葡萄牙人在睡梦中都要笑醒。
难怪,葡萄牙人后来几年,宁愿船只在返程时处于空载状态,也如此这般积极地参与新华移民。
且不说,新华人为每个移民标注了一个极高的价格,就以金银套利贸易,葡萄牙人每趟也能赚取30%的利润。
醒过神的新华人当即也依葫芦画瓢,拉着一箱箱黄金,跑来西属美洲地区跟西班牙人换取白银,然后再以白银来支付在大明的物资采购费用和移民中远途移民费用,以此实现贸易利益的最大化。
通过走私和金银套利,新华获利甚丰,有效地支撑了规模日益庞大的移民费用和境内拓殖开发所需。
当然,加尔萨家族也从中攫取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财富。
搞“金融”,终究比辛苦挖矿和种地来得轻松!
“对了,父亲。”阿隆索忽然想到了什么,“新华人想通过我们,在墨西哥大量的采购棉花。”
“大量的棉花?”老加尔萨不以为意地问道:“他们需要多少?”
“越多越好。嗯,他们还承诺,我们能提供多少,他们就收购多少。”
“哦,他们难道想要纺织棉布吗?”
“或许是吧。”阿隆索耸了耸肩膀,笑着说道:“父亲,你知道的。新华位于北方苦寒之地,采购大量的棉花恐怕还有保暖的需要。嗯,听说他们每年都从明国引进大量移民,这棉花需求量估计少不了。”
“那价格呢?”
“以现有市场销售价格可以适当地上浮一到两成。”
“嗯?”老加尔萨怔了一下,“新华人为了获得棉花,还真舍得下血本呀!”
“是的,父亲。”阿隆索点了点头:“新华人要搞呢绒,结果整个墨西哥地区的羊毛价格普遍上涨了5%-10%。假如,他们要生产制造棉布,可以预见,这又将刺激许多种植园主会将土地上种植的作物大范围地改换成棉花。”
“据我所知,墨西哥的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尤卡坦(半岛)、韦拉克鲁斯等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老加尔萨微微摇了摇头,“这些地方土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而且气候环境也适合棉花种植。至于其他地区,呵,想要改种棉花,估计会遇到不小的问题,未必能获得理想的收成。”
“父亲,我们需要去尤卡坦买些地吗?”
“嗯,可以去看看。”老加尔萨不置可否。
“父亲……”阿隆索欲言又止。
“你想要说什么,我的孩子。”
“父亲,在黑鲨岛上,我在与新华人沟通交流时,他们曾向我兜售一个宏大的设想。”阿隆索说道:“他们说,墨西哥有丰富的白银,还有数不清的牛羊牲畜以及羊毛、皮革,秘鲁有可可、甘蔗(沿海地区如特鲁希略)、羊驼和汞矿,智利有铜矿和硝石,新格拉纳达有胭脂红、靛蓝等染料,而新华则能提供各种工业制成品,这样一来,几个地区完全可以构建一个自给自足、循环流动的跨太平洋贸易网络,形成一个完美的经济生态圈。”
“完美的经济生态圈?”老加尔萨咀嚼着这个新鲜词汇,脸上显出一丝异色,“若是我没猜错的话,这个所谓的跨太平洋贸易网络是以新华人为主导的,是吗?”
“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作为通用货币,支付给新华购买工业品,新华工业品以高效的生产方式,制造出工具、武器、纺织品等,以此来提升整个美洲地区的生产效率。”
“智利铜、硝石支撑军工和矿业,新格拉纳达染料提升纺织品附加值。”
“秘鲁羊驼毛、墨西哥羊毛被新华加工后返销,形成产业循环。”
“哦,对了,还有劳动力流动,新华不断加大引进移民,我们美洲领地整合境内印第安奴隶,或者从非洲进口黑奴,填补人力缺口……”
“父亲,你真是太睿智了,新华人说的大概就是这样……”阿隆索对父亲的精准总结,佩服得无以复加。
“那新华人有没有说过,我们美洲地区现存的众多工场和作坊该怎么办?”老加尔萨幽幽地说道:“难道,那些工场都要像呢绒业一样陷入生存危机之中,或者最终消亡?”
美洲地区尽管工业发展落后,技术也甚为低下,但经过近百年的顽强生长,还是发展出了许多事关民生的产业。
比如,纺织业,本地作坊用引进西班牙本土的美利奴羊毛生产粗呢,虽然质量远逊于欧洲和明国产品,但也能勉强可供矿工和农民使用。
还有当地印第安传统工艺的延续,生产未漂白的廉价棉布,用于奴隶服装和日常包裹。
在普埃布拉和瓦哈卡有少量桑蚕养殖,生产劣质生丝,多用于宗教刺绣。
除了纺织业外,还有金属加工,萨卡特卡斯、瓜纳华托等矿区的银匠打造宗教圣器、餐具,部分出口欧洲。
还有技术源自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铜器,生产锅具、马具配件。
依赖从本土进口生铁,殖民地少量炼制,可以制造简单的农具和工具。
另外,还有陶瓷(彩釉陶和粗陶)、食品加工(蔗糖生产、可可加工和龙舌兰酒酿制),涉及到殖民地生活的诸多方方面面。
这些手工业品有一个简单分工,印第安人一般从事棉麻纺织、陶器,混血种人主导皮革、木工,而白人则掌控银器、奢侈品贸易。
这些商品绝大多数是供殖民地内部消耗,唯有白银、染料(胭脂虫)和少量奢侈品能参与全球贸易。
依着新华人所构想的“完美经济生态圈”,以后这些殖民地的手工业就不要再存在下去了,全都由新华来提供。
新华生产的工业制成品不仅品质上乘,而且价格亲民,绝对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个美洲地区民生福祉。
那么,这样的话,将置西班牙本土的贵族老爷和贸易垄断商人于何地?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524/128429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