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拿捏好分寸
推荐阅读:齐天道圣 穿越后倒行逆施,这仙不修也罢 娱乐:他不是搞科技的吗? 华娱:天仙真的太想进步了 韦小宝玩转三国 你们都知道未来? 同时穿越:诸天的我各个都是人才 无尽机缘 斗罗:从铁锈矛到弑帝战矛 万斩乾坤
“启奏陛下,内阁总理衙门转来协约国联盟最高统帅部急电,恭请陛下圣裁。”
“哦,呈上来。”
“微臣遵旨。”
大楚皇帝郑国辉接过这份跨洋急电,拿起来看了会儿,神色若有所思的放了下来。
考虑了下
这才吩咐说道;
“沙俄新政权与德国暗中进行和平谈判之事,帝国方面的政治立场是予以强烈谴责,并坚决反对,这是赤裸裸的背叛。
在这一问题上
大楚帝国与英、法,美、意盟友持有相同的态度,必须严正与沙俄新政府交涉,表明坚决反对立场,勒令其悬崖勒马,否则一切严重后果自负。
哦……楚国方面支持最高统帅部就此做出的一切决定,在最坏的情况下,赞同组建多国联军干涉的意见。
与此同时
楚国有必要提醒最高统帅部,东线的形势面临着迅速崩塌的严重后果。
在沙俄政府意向不明的情况下,楚国不可能冒然接管沙俄退出战争后的东部防线,以防受到德、俄两国的恶意夹击。
若然如此,形势将进一步崩坏,不利于赢得最后的战争胜利。
有鉴于此
楚国方面提议将第三批增援力量,继续投入到东线战场上,稳固战线并防范最坏的情况发生,请最高统帅部方面给予认真考量。
嗯,大致就按照这个意思回复,转呈内阁总理衙门经办。”
“微臣遵旨,立刻就去传达圣旨。”
“嗯,去吧。”
大楚皇帝郑国辉放下手中的电报,挥手让皇室秘书处副处长周庆离开了。
他自己坐在御座上,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心思却飘向了万里之外的欧洲。
如同原来历史上一般无二
新诞生的沙俄工人政权面临着风雨飘摇的严峻局面,国内因为穷兵黩武而引发严重粮食危机,各方势力四分五裂。
沙俄是帝国主义中最薄弱的一个,虽然自诩为第五大工业国,可其1.76亿的总人口经济产出,只占世界的2.7%,九成以上都是农业人口。
与之相比较
人口相差仿佛的大楚帝国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工业化,在1918年初总计1.88亿人口中,经济总产出占到了世界的11.2%,是沙俄的四倍。
无形中,战争潜力就雄厚了不少。
从1914年欧战爆发至今
沙俄前后总计动员了1640余万兵力,可生产的步枪只有330万支,平均5个人才能摊到一支新式步枪,其他士兵只能用老式步枪,燧发枪或甚至火铳,木棍,大刀,长矛,装备情况一言难尽。
除了兵力多之外,其他什么都缺。
尤其严重的是俄军的粮食危机,大量的军队需要大量的口粮,可大批青壮入伍导致严重劳动力短缺。
劳动力短缺又导致大量土地抛荒,粮食减产。
这恶性循环的一增一减,导致了传统上本应是粮食出口国的沙俄,出现了粮食危机。
1916年,沙俄军队对粮食的需求是1914年的七倍,千万规模的军队消耗量极为惊人,却始终处于饥饿状态。
此时粮食产量却只有1914年的八成,城市和乡村的情况更严重。彼得格勒只能得到应得粮食数量的14%,除了最顶层的一小撮权贵,其他人几乎都在饿肚子。
而这一问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饥饿线上挣扎,全国性的饥荒爆发了,最终导致沙俄内部政权更迭……
就是把大楚皇帝郑国辉放在沙俄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上,面对着一手烂牌,也几乎无计可施。
国内四分五裂,国外还要咬着牙与德国人打下去,实在撑不住啊!
若是不打,那么协约国军事集团就要集体暴走了。
沙俄与德国的单方面篝和,有可能将英,法,美,意等协约国军事集团成员拖入战争失败的深渊,从而导致国家、民族和政府承受不可想象的巨大代价。
这是背叛,这是背刺,这是绝不能够允许的背信弃义行为,有可能葬送这几年战争所有的付出和巨大代价。
谁遇到这种事儿,不愤怒到跳脚呢?
想来想去,恐怕只有大楚帝国能够安之泰然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大楚帝国已经得到了英法等盟国承诺的分割利益,那就是突尼斯和克里米亚,想反悔也不成了。
至于计划中的色雷斯地区,如果条件允许拿到固然好,若是形势急剧的恶化下去,拿不到也没啥,略有些遗憾罢了。
如今欧洲战场的形势,就是典型的德国一挑四,面对英,法,楚、美四国的围殴,依然能够保持不胜不败之局。
从内心来说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那是相当佩服德国佬,德国人从现在是,将来依然是英法等国心头徘徊不去的阴霾,也是将其推下神坛的最大力量,没有之一。
凭借一己之力,能够将英法两大强国彻底干废了,也只有德国佬能做到。
大楚帝国在欧战中陷得不深,关联利益不大,在关键时候甚至能够转变立场,转而帮助德国人彻底击败英,法,美三国,彻底改变世界版图。
当然了,这只是有很小的几率罢了。
以大楚皇帝郑国辉的稳健行事风格,不会做过于冒险的决策,治理幅员辽阔的大国宜缓不宜急。
政策上骤然180度掉头,心理上就适应不了。
如今的德皇威廉二世已经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有些狗急跳墙了,给大楚帝国开出了简直无法拒绝的诱惑条件。
若是大楚帝国能如同沙俄一样改弦易辙,德国人愿意拿出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和罗马尼亚两块地盘,在乌克兰大平原上与楚国共同瓜分。
楚国方面按照一直以来的默契,向协约国最高统帅部通报了德国人拉拢的丰厚条件,还包括了英国人的海峡殖民地和法国人的中南半岛。
这可玩大了,意大利人听了以后直接一蹦三尺高,气的大骂德国人“太狂妄自大,简直目中无人,是十足的疯狂赌徒。”
这也不能怪意大利人破防,德国人将意大利这个反骨仔作为核心筹码,整个送给了楚国,这让素来自负的意大利人情何以堪?
大楚皇帝郑国辉也没有其他意思,就是给协约国的这些同盟成员看看,德国人的条件多优厚?
那么在大楚帝国向奥斯曼帝国发起新攻势之后,这片色雷斯地区是不是应该作为奖赏,弥补大楚帝国的战后利益。
这样的说来,就顺理成章多了。
比起大楚帝国狮子大开口,美国倒是表现的无欲无求,对欧洲和北非土地都没有提出分割,只要求保障战后的大西洋贸易畅通和低税率。
实际上
美国人也是为了巨额银行贷款而战,为了扩大在欧洲的影响力而战,在这里扮好人。
大楚帝国方面就直接的多,也市侩的多,不给足够的利益就不下场,明确的要好处。
这是因为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思虑久远,比如今后欧洲搞个什么同盟?
大楚帝国在欧洲拥有不少领土,那也可以说是个欧洲国家,当然可以华丽丽的加入其中,让欧盟中混入一个感觉奇怪的国家。
同样的道理
大楚帝国今后也可以加入非盟,南美洲共同体,东盟和东亚新秩序安排,甚至可以利用影响力组建海湾王国联盟,自己搞两个国际组织玩玩。
如果在欧洲没有实实在在的地盘,怎么能够挤进欧盟中去呢?
即便美国想要组建北美经济共同体,那也必须得带着大楚帝国,因为大楚帝国从墨西哥买到了下加利福尼亚州,那地方可是妥妥的北美地区。
想想就美滋滋,如今世界上几乎任何的国际组织都离不开大楚帝国。
现在虽然是战争时代,可大楚皇帝郑国辉的目光已经放到了战后和平时光,毕竟战争是短暂的,和平才是国际社会主流。
大楚帝国在世界各个国际性组织中都有存在感,不能简单的归类于亚洲国家,欧洲国家或是非洲,还是中南美洲国家,真正的定义应该是世界性大帝国。
在北方神州没有能够撑起华夏脊梁的当今时代,大楚帝国作为一个纯正的华人国家,当之无愧的承担起传扬华夏儒家文化,传扬东方文明影响力的重任。
两者的关系,大致就是华裔大家庭中的亲兄弟罢了。
一个留在老家厚植基础,一个来到海外开拓奋进,发展的方向不同,和最终的目标殊途同归。
举凡想到海外开拓奋进的事业,在自己的手中一步步由蓝图变成现实。
大楚皇帝郑国辉就有浓烈的成就感,这是他平生最引以为自豪的宏图大业,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情激荡。
虽然宏图霸业已经完成了八九不离十,但是如同下围棋一般,最后剩余的实地和边边角角可不能放过,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这边边角角在哪里呢?
实际上距离也不远,大楚帝国方面已经筹划了几十年,主要是英占西马来亚地区的八个土著王国,英占缅甸及中南半岛的部分地区。
这几十年来
通过华裔商人的贸易扩张,大楚帝国基本掌握了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命脉,华裔商人在上述地区,也掌控了几乎八成以上的经济总量。
华裔人口的比例,在这些地区大多位于43~57%之间,西马来亚土著八国比例略高一点,缅甸和中南半岛比例略低一点。
可无一例外
凭借着大楚帝国强势的地位和影响力,华裔势力在这些地区都占据了上层社会很有影响力的政治,军事和法律地位,出现了很多极有影响力的大人物。
通过与诸皇子联姻,这些地区性的大人物依赖着帝国的大粗腿,势力发展的愈发膨胀起来,不断的侵蚀欧洲殖民政府的基础。
这在英法等国殖民政府的上层官员的汇报中,一直都有体现,却成为无法解决的大问题。
伦敦在回避,巴黎也在回避,盖因当今国际形势无法缺少大楚帝国的助力,这些老牌欧洲殖民强国也少不了楚国这个全球性伙伴。
为了一些地区性的利益,损害双边间的重要关系,这是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归根到底
这些欧洲老牌殖民强国的根本利益,核心利益还是在欧洲,只有英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印度次大陆,法国的核心利益包括阿尔及利亚,其他地区都属于次一等的边缘利益。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局部利益要服从于全局利益,边缘利益服从与核心利益,这就是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奉行的逻辑。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对此看的非常清楚,他一点也不着急,继续润物细无声的侵蚀西太平洋各地区,发展和强化华人力量。
总有一天,量变会引发质变,所有的付出都会结出累累的金色稻谷。
届时,这些地区出现一些华人小王国,压根没什么悬念啊。
大楚帝国皇室子嗣繁多,再多那么十来个小王国也能消化的了。
作为父皇,郑国辉总要为皇子皇孙们考虑,孩子们想在离帝国本土距离近一些的地方,弄个独立王国,这完全无可厚非嘛。
西马来亚就是八个现成的土著王国,缅甸再弄个十来个王国,其他地方看情况,再弄个两三个王国。那就差不多了。
帝国皇子们愿意在外发展的也只有那么一半儿人,那还是看到皇兄皇弟过的滋润,暗生攀比之心,才会有这么多。
其他的皇子要么在帝国重要的金融,军工和重工企业担任首脑,要么醉心于文化教育或是艺术,要么一心在帝国军界或政界发展。
能够在帝国有所成就,那可比在这些小王国体面多了。
打个比方
当今欧洲远征军总司令,皇41子楚-郑汇殿下,很有可能获帝国封授色雷斯亲王的贵族头衔,那简直荣耀极了。
比一般的国王,强了不知道多少冒头子。
这个是大楚帝国的亲王,在任何时候都是帝国核心层,能够与世界列强首脑人物平起平坐的存在,岂是小国之主可以比拟?
再比如帝国皇家南洋银行,皇家垦殖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以及美洲银行等等大型金融机构,每个月的流水都几个亿银洋,是金山银海一般的财富。
在那些基础薄弱的小王国,能有几十万上百万银洋就撑死了,大部分属于这种类型。
能有几千万流水的都是发展历史较长的皇子王国,比如也门王国,阿联酋王国,哥伦比亚王国等等,日子过得比较滋润。
可是再滋润,能有帝国几大金融机构,皇家内务府八大基金,帝国所属跨国重工业集团,矿山集团,港口码头和运输集团日子过得滋润吗?
上述这些超级企业,每月的流水动辄数千万上亿,比八成的王国都强多了。
站在大楚帝国的层面,这些皇子王国只不过是些玩物罢了,充其量自由度大一些,仅此而已。(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600/128399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