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青天大老爷(下)
推荐阅读:斗罗:我烂命华,收徒就变强 斗罗:刷新词条,开局鸿运齐天! 同时穿越:我在国产区横行霸道 刚满十八岁,你让我老神逆袭? 我缔造了超凡时代 盘龙:从被四神兽家族追杀开始 机娘不是这么开的啊! 治疗术复制一切,我刷爆了深渊 我有点不对劲 吞噬星空:内卷修炼,卷哭罗峰
那可怜的女人,或者说女孩,早已经被吓得呆住了。
见先前那两个架走李开寿的明军士兵朝她走去,恐惧立刻擭住了她的心,她本能地挣扎了起来、呼喊了起来。但这些反抗无疑是徒劳的,高高的士兵直接将小小的她架到了半空,硬抬到了堂上。
不过这回,袁可立没有再下掌嘴的命令,只有柳应元在她被摔到地上的时候低低地威胁了一句:“别喊了,再喊也赏你巴掌吃!”
女孩当即闭嘴了。她畏惧地看了柳应元一眼,接着又望向那个身穿大红色“龙袍”的老爷,满心满眼都是恐惧。
“他是你爹?”袁可立指了指癞子郑。
“是。”借着动作,女孩勉强听懂了袁可立那仍显蹩脚的朝鲜语。
“你家里有祖传的地产吗?”袁可立问。
女孩下意识地看了父亲一眼,却没有撒谎。“没有。”
闻言,那富态被告的脸上立刻绽出了宛如胜利者般的笑容。不过那一顿耳光的余威犹在,他也就没敢高声喝彩。
“你认识他的,儿子吗?”袁可立又指了指郑开寿。
“认识。”女孩说道。
“你觉得他的,儿子怎么样?”袁可立接着问。
女孩眨了眨眼睛。“小小的,傻傻的。很可怜。”
袁可立眼神一闪。“你娘来了吗?”
女孩眼神一黯。“没来。”
“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来?”
“没法来。死了。”女孩平静地说道。
袁可立表情微变。“怎么死的?”
“生病,没钱。”女孩像想起了什么,又补了一句:“爹找朴老爷借,不肯。”
“这案子”在袁可立身边坐着的陆文昭忍不住嘟囔了一声。
“年景不好,没钱借。”那富态的朴老爷小声辩解。
“你觉得你爹怎么样?”袁可立看都没看他。
“很好。”女孩下意识地笑了一下。
袁可立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硬着心肠问:“那你知道,你爹和李开寿,都商量了些什么事情吗?”
“什么?”这句话有点长,女孩没太听懂。
柳应元自动翻译:“大人问你,知不知道你爹和李开寿商量了什么?”
女孩毫不犹豫地点了头。“知道。”
袁可立有些意外。“那就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请问老爷,我爹会怎么样?”女孩满眼求饶。
“案情已经明晰,不需要你的口供,本堂也能定案。”袁可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女孩瞳孔一震,缓缓低下头,一边回忆一边说:“前天,爹带着我找到李管家,说衙门里来了个很体恤穷人的大官儿,还了许多被霸占的田回去。所以就想借这个机会,告朴使令一状。李管家一开始还不愿意,但听爹说愿意把我嫁给弟弟之后,就愿意了。昨天,他们商量了一天。今天就来告状了。”
“这个事情,你怎么想?”袁可立皱着眉头问。
“家里要有自己田,娘就不会死了。”女孩喃喃自语般地说道。
“呼”袁可立吐出那口气,缓缓靠着椅子上。他偏过头,眉头皱得简直能夹死蚊子了。
袁可立保持着这个姿势想了许久,久到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地停在了衙门附近。
————————
“这是在干什么?开路!”一下马,将军打扮的中年男人便不由分说地命令自己的手下士兵冲向衙门,分开人群。
“是!”骑兵们集体下马,其中一半留在原地替同伴看马,另一半则上前开路。
骑兵们的举动引发了不小的骚动,但这队人马到底是明军打扮,又没有亮出武器,所以没有引起恐慌与踩踏。很快,骑兵们便在几乎水泄不通的衙门里硬生生地辟出了一条足供两人并肩通行的路。
将军打扮的中年人一路走到大堂的围栏外,然后就愣住了。“这您.袁监护这是在审案?”
袁可立数次变化,先是疑惑,而后是愤怒,在看见来人那一刻,他的愤怒立刻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竟是一种很不合时宜的欣然。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来人是李如柏的长子李怀忠。
“李参将!”袁可立身子一撑,但他只喊了这一声就坐了回去。
“末将李怀忠参见袁监护!接驾来迟,还望袁监护恕罪。”李怀忠也不管那么多了,走到袁可立的案前就是一个单膝下跪的军礼。
“李参将不必多礼。”袁可立努力克制着上扬的情绪,但脸上仍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请先稍等片刻,待我审完这堂争田的案子再聊。”
“失礼了。”李怀忠站起身,反手挥退开路的骑兵,接着走到陆文昭的身侧站着。看见陆文昭身上的五品武官服,李怀忠先是短暂地疑惑了一下,但在与陆文昭对视的那一瞬,他立刻就想起了对方的身份——这骆卫帅的新婿!
李怀忠的到来打断了袁可立的思绪,但也将他从几乎拧成麻花的思维窠臼中扯了出来。他望向柳应元,说道:“请记吧。”
“是。”柳应元知道袁可立这是要下判决了,于是抽出一张干净的新纸。
“审得,安州民癞子郑,诉朴光熙霸占祖产一案,本堂细勘文证、详核供词,条分缕析,已明曲直。依《大明律》并朝鲜《经国大典》,断决如左。”
“郑癞子所持‘正德十九年’地契,显系虚造。武宗毅皇帝御极享国仅十六载,焉有十九年之说?且纸质簇新,百年无痕,非倭乱劫余之物。郑某伪契,铁证如山!”
“郑癞子勾结管家李开寿,以嫁女为饵,共谋诬占。李开寿自承代书伪契,郑女当堂证其密谋。依律,伪造当诛,诬告反坐。”
“然,郑女年幼失恃,父罪连坐,孤苦无依。李子病笃,鬻产求医,为延续香火,迫而从犯,情可矜悯。”
“情裁。郑癞子伪契诬良,刁风难纵!依律杖一百,流三千里,准纳银赎刑。伪契当堂焚毁。李开寿从犯造伪,依律比郑癞子减二等,杖一百,流二千里,准纳银赎刑。念郑李二人家贫如洗,子女无恃,可以役代赎。”
“朴光熙,田契既失于兵燹,耕作复证于乡邻,照朝鲜先王昭敬大王颁布之《复户令》补颁新契,永业归主。”
“郑氏女,父罪不及孥,免没为婢。李氏男,着安州养济院暂收抚育,俟族亲领回。李郑私约,概作废纸,婚嫁听其自择。”
宣判完毕,袁可立的心情却没有丝毫放松。他心里盘桓着两重顾虑也没有消弭:“准纳银赎刑并可以役代赎”的判罚,对于“捏造文书,讹诈田产”一罪来说实在是太轻了,如此轻判会不会导致律失其肃,惩失其威?
但是,这样的判罚,对于这两个本就家贫如洗的家庭来说又实在是太重了。这样的判罚折成赃罚银起码得几十两,如果“以役代赎”,恐怕郑、李二人到死都不见得能干完。至于这对儿女,下场必然是凄惨的。
不过袁可立能做的也就这样了。再往轻了判,那就是枉法了。
“叩谢青天大老爷!”柳应元用朝鲜语高声诵读完判罚,那富态的被告朴光熙当即便欣喜地叩了首。
袁可立忍不住冲他翻了个白眼。袁可立很清楚,朴光熙大概不是什么好东西,明明颇有家财,良田连壑,却穿一身破烂衣服前来应诉。明显是怀着作穷乞怜的心思。但是一码归一码,就算朴光熙为富不仁,袁可立也不打算拿他怎么样。至少在这个案子上是这样。
“谢大老爷宽宥。”李开寿一脸苦色地道了谢,而癞子郑则愣在当场——他甚至没太能听懂那一通冗长的判词。
咚!
“退堂!”袁可立扔下惊堂木,站了起来。
哗!
退堂令下,堂下立时骚然。真心喊冤的人全都鼓噪了起来,看热闹的人也跟着起哄。不过士兵们可不管那么多,既然有令,那执行就是了。
————————
两刻钟后,袁可立、李怀忠、陆文昭还有柳应元齐聚后堂茶室。
各自介绍完毕,袁可立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话了:“李参将,你既来安州,想必李总兵已经进入平壤了。”
“劳监护挂怀,就在前天,我军便进入平壤了。”李怀忠笑着点头。“平安道观察使朴烨、黄海道观察使李尚恒,以及两道的主要官员都在我军的.监护之下了。”李怀忠本想说“控制”,但顿了一下之后还是改成了“监护”。
袁可立不禁点头。“黄海道也一并控制了?”他倒是没什么顾忌。
“呃”李怀忠讪讪一笑。“我军在海上遭遇了风浪,为了保船,不得不迎风而行,这就导致我军稍稍偏离了航线。”
“遭遇风浪?”袁可立的神情立刻就严肃了不少。“损失大吗?”
“没什么损失。”李怀忠赶忙说。“船只无一倾覆,只听说有几个士兵因为船只颠簸而跌落下船。我们留了两艘战船专门打捞他们,应该不至于全死了。”
理是这么个理,但袁可立还是听得眉头一皱。“那你们最后从哪里登陆的?”
“一个叫翁津的地方。”李怀忠说道。
“翁津.”袁可立对地名一点印象都没有。“在黄海道吗?”
“没错。”李怀忠点点头。“当地人说,那地方的地形几似‘凹’字,就像翁城,所以叫翁津。翁津离海州很近,只有不到八十里路。”黄海道得名于黄州和海州,其中海州是黄海道的首府。
“所以你们是先控制了海州,然后才北上平壤的?”袁可立问道。
“不是,我们分兵了。”李怀忠摇头道:“在靠岸并确定了所处的位置之后,我们和杨副将便一分作二,分别南下北上了。”
“杨副将现在海州?”
李怀忠又摇头。“杨副将在最新的军报上说,他已经进了开城。正准备派人前往长湍。”
“杨副将连开城也一并控制了!?”袁可立着实有些意外了。在原本的计划里,李如柏这一支应该先控制平壤,在与他汇合之后,再南下黄海道。没想到,李如柏这一支不但已经控制了黄海道监司,甚至连冲进了京畿道拿下了开城。
“是的。”李怀忠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开城留守呢?”袁可立又问,“杨副将找到开城留守了吗?”开城是高丽王朝的旧都,李氏朝鲜早期也曾定都于此。因为这些历史原因,所以开城既属于京畿道,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别行政区,属中央直管。其行政架构也有别于普通州郡,最直观的一点,就是驻守此城的最高长官不称府尹或者府使,而称开城留守。
“开城没有留守。”李怀忠说道。
“没有留守?是缺位待补吗?”袁可立望向柳应元。
“应该是吧。”李怀忠还以为袁可立是在问他,“杨副将的寄来信上说,他们只找到了开城的判官,没有找到留守。至于为什么没有留守,杨副将并未特地解释。”
“我们途经开城的时候尹暄还在任。”柳应元随后说道,“他是郑领相的私人,可能是受到牵连了。”
实际上,明军的行动时间正好卡在了一个时间节点上。万历四十七年,国王因为辩诬的需要而召回了时任开城留守李廷龟,并以尹暄代之。但就像柳应元猜测的那样,尹暄是郑仁弘的私人,郑仁弘站不住,他也就立不稳了。前不久,尹暄因弹劾下台,开城留守的位置便暂时空了出来。就在李如柏率部进入黄海道之前,李贵还在想办法让自己坐上开城留守的缺位。如果这个事情能成,他也就能和李曙遥相呼应,调集更多资源准备政变了。
“既然杨副将已经进入了京畿道,那他和沈提督联系上了吗?”袁可立冲柳应元点点头,又接着问李怀忠。
“不知道。”李怀忠说道。“至少在末将最近看见的一封信上,杨副将没有提到他和汉阳一路军有过什么接触。”
“也是。”袁可立点点头,转而问道:“那你们攻取平壤的过程顺利吗?”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610/128397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