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老朱快赐婚,吾乃刘伯温第三子! > 第五十二章 监察各地藩王

第五十二章 监察各地藩王


  在锦衣卫的抄查之下,韩国公府产业清点归入国库,一笔庞大的财富,令得户部乐开了花。

                  韩国公府没了,户部有钱了有钱了,不知道该怎么花。

                  户部不知道,但皇帝朱元璋知道,开始大力倾注炼制武器,训练兵马,有意在十年内,平定天下。

                  皇帝又要打仗了。

                  这个消息一出,百官劝谏皇帝不能以兵威而治天下,应该文治天下,为帝者应平等看待众生,大明百姓更需要太平。

                  跟文官不赞同大举兴兵相比,各大藩王都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等待这一战的到来。

                  其中,当数三大藩王为首,全力支持父皇的决定,这北元残余势力,必须要亡族灭种,以免北元死灰复燃,通过整顿草原部落战力,卷土重来。

                  诸多武将更是目光狂热,这是争取不世之功,千载难逢的机会。

                  朱元璋从不听取群臣意见,我行我素,继续大举训养战马,炼制兵器加大练兵强度。

                  身为皇帝当节制天下兵马,天下大权在握,他又何惧来自朝堂漫天质疑。

                  奉天殿。

                  朱元璋唤来了刘玄,要求他明日就随着燕王,一同前往藩地北平。

                  “不仅是燕王,还有秦王,晋王,其他藩王你都要派人监视,除了燕王外,其他人安排都要低调一些,不要惊动那些藩王,当地衙门。”朱元璋沉声道。

                  知子莫若父,老四的性子是这么藩王当中,性格最沉稳的一个,做事也踏实。

                  他就要用锦衣卫监视藩王,以燕王为开端,告诫这些藩王,不是离开京城就藩,就万事大吉了。

                  除了三王藩王外,其他藩王不为百姓做事,做个闲散王爷可以,但如果借着藩王的权势,欺民辱农,老子可容不得他们。

                  他这些儿子懂事,及时醒悟最好,如果知道燕王被监视,他们还肆意乱来的话。

                  就别怪他这个老子,不讲究父子情面!

                  “尤其是秦王那边,你派人给盯紧一点,有事情不用你们扛,上报回来。”

                  弹劾朱樉的奏折,朱元璋一直都留中不发,对于自己这位儿子,是他手段尽施,仍然效果甚微。

                  不到不得已的地步,他不想废了秦王,如今,他正是借着派锦衣卫,明面监察燕王一事,告诫秦王该收敛了。

                  “陛下用心良苦,诸多殿下都会明白的。刘玄心里佩服老朱的手段,明查燕王,实则目标是对诸多藩王出手。

                  老朱的帝王心术,纵是用在他十多个儿子身上,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实则,如果选择监视藩王的话,刘玄第一个念头也是前往北平,和燕王朱棣共处。

                  这永乐的名头太响亮了。

                  以至于后世之人,对于大明的影响,继开国之君朱元璋之后,便是那位马上天子的永乐大帝。

                  的确,经过短短的相处,刘玄从燕王朱棣身上,也感到来自王者的魅力。

                  朱元璋打量着刘玄,问道:“你有什么要求,或者顾虑,都可以跟朕来提,朕都允了。”

                  “家父病重,还望陛下多担当,他可以不上朝一段时间,在家养病。”刘玄拱手道。

                  “你真当朕是薄情寡义之人了,刘伯温为朝堂殚精竭虑,如今只是身体病了,朕不会为难他的。”朱元璋点点头。

                  “其实,家父还有一个心愿,就是……”

                  “好了,只要你做好自己的差事,朕是不会为难你父亲的,待监视藩王稳定下来后,你可以上奏返京。”

                  “至于你的要求,等你回来再说。”

                  朱元璋打断了刘玄的话,如今朝廷势成水火,在没有抉择出最合适的人员前。

                  这御史中丞人选,还得留给刘伯温,他是文臣当中的主心骨。

                  特别是在李善长倒台后,这刘伯温几乎成为诸多文官,推举上位的官员之一。

                  刘玄忍不住翻了翻白眼,话都不给别人说完,就这还朕都允,当你纯属放屁。

                  就老朱这点信誉,放在后世都吃不上一口热的。

                  为父亲刘伯温请辞无望,刘玄郁闷的走在路上。

                  这皇帝用人,不用到死的一天,都不会舍得放手,可怜了他那神机妙算的老父亲。

                  人到老年,只得困落异乡。

                  时间紧任务重,刘玄来到镇抚司,再度召集准备就绪的锦衣卫人马,开始安排事宜。

                  此时,一名身材矮小的锦衣卫,被刘玄叫到面前来,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禀刘大人,我叫王仁平,三个月前加入的镇抚司。”

                  刘玄打量这个身材矮小的男人,他样貌平平无奇,胜在像极一个穷苦人家的老百姓,特别像是吃不饱饭,饿出来的面黄肌瘦,瘦骨嶙峋的苦农娃仔。

                  这样的人,扔进百姓人群当中都难再找出来。

                  而且,他还是王千户的弟弟,他平日里王千户,可没有少举荐他这位弟弟。

                  用人不避亲,刘玄向来也不亏待自己人。

                  “王仁平,你就统领一千人,前往藩地太原,监视晋王的情况,遇事不得打草惊蛇,上报毛骧。”

                  刘玄安排工作下来。

                  天降重任,王仁平两只小眼睛都是发亮的,他这是出头了,能前往藩地监察藩王。

                  “大哥,我有出息了!”王人平一脸的兴奋。

                  “行了,别乱叫唤,带人准备去,趁着晋王还在京城,你们提前去布局一切,低调行事不宜声张。”

                  在刘玄的看在,监视晋王可是一份优差,这王仁平只要带人去了,就有机会立功。

                  再不济,他们这一批锦衣卫也是安全的。

                  至于最危险的工作,刘玄选择交给最看重的人。

                  “杨虎,你带领三千人,前往秦王藩地西安,监视秦王朱樉的一举一动,事无巨细记录在案,还有监察当地百姓生活情况,一一上报给我,我跟你单线交接。”

                  监视秦王,不容有失。

                  刘玄再三考虑过后,还是将监视秦王的重任,交给这个白毛负责,不能白瞎了他的本事。

                  反正,白毛这个杂毛,留在京城也只是屁颠屁颠,跑去他家给乌雅儿献殷勤。

                  白毛凑上前,神秘兮兮的说道:“老大,你这样搞区别对待,就不怕同僚们有意见,背后议论你啊?”


  (https://www.2kshu.com/shu/90636/4954064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