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被穷养的我被迫开始二周目 > 第244章 苏澄会救我吗?

第244章 苏澄会救我吗?


苏天言气愤地回到指挥中心。

    苏天言今天的遭遇,专家团队们已经通过他耳朵内的嵌入式隐藏耳麦听到了。

    所有人都知道苏总今天的心情可能不会很好。

    情绪不好是正常的。

    在此之前,专家团队们纷纷猜测,甚至还有人开盘。

    有人认为少爷会送给苏总一辆本田。

    也有人猜测,少爷会送给苏总一辆大众。

    还有人猜测,少爷会支付50%的首付,贷款给苏总买一辆十五万元左右的SUV。

    大致就分为:五万元、十万元、十五万元、二十万元四个级别。

    结果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少爷竟然送给苏总一辆价值一万五千元的老头乐。

    所有人一时间都摸不着头脑,但少爷送老头乐似乎又在情理之中,挑不出任何毛病。

    虽说少爷收受了贿赂,但他没有告诉苏总,甚至没有讲杜鹃案件的奖金,所以在其他人眼里苏澄手里可能就一点点钱。

    并且人家又是转账,又是买手机,创业的时候也拿钱了。

    除去少爷搬家租了个更大的房子,手里基本上就不剩什么钱。

    苏总本人也多次猜测,苏澄会不会送他车,会送他什么车。

    这个实际结果和预期差距太大,心里难免会产生巨大的落差感。

    而且。

    根据苏总的人设,他还要伪装出一副激动和兴奋的样子。

    这就很让人恼火了。

    不但撒不出来火,还得憋屈地忍着。

    大家在看到苏天言回来以后,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被盯上。

    他们把今天的报告已经写好了,但谁都不敢凑上去汇报。

    汇报这事儿,今天只能交给白秘书来做了。

    白子华这种跟了苏天言很久的老人倒是不怕。

    他了解苏天言的性格。

    事情是事情,情绪是情绪。

    这两个必须严格区分开,不能带着任何主观情绪去待人处事。

    有些人只是知道这个道理,但苏天言是能真正做到的。

    所以说,白子华并不怕被骂,苏天言也不会骂。

    “苏总,我们已经派人让那位导购把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图文信息删除了,手机里的底照也进行了数据清除。”

    苏天言没说话,只是嗯了一声。

    “另外苏总,我还要提醒您一下,您今天的综合表现比较差,不符合您的人设。”白子华直接就提出了问题。

    苏天言言简意赅:“哪里?”

    “就是拍照的时候,您表现出来很强烈的抗拒情绪,并没有‘儿子买车了’的那种兴奋情绪,尤其是您在听到导购恭喜您喜提爱车以后的所作所为。”

    “那我应该??”

    “您应该上赶着让导购拍照,并且多问导购要两瓶玻璃水。”

    白子华就事论事地向苏天言汇报他今天行为上的问题,避免出现人设崩塌的风险。

    人设崩塌,

    苏天言皱着眉头。

    他今天的行为确实有问题,和白子华还有一众专家团队分析的是一样的。

    当他听到‘喜提爱车’这句话的时候,苏天言想骂人的心都有了,哪儿还有什么心情去拍照。

    能坚持到带苏澄他们到店铺里看完,没有漏出什么破绽,就已经非常好了。

    苏天言没发脾气,这是他自己规定的每日行为监测汇报,就是为了怕自己的人设崩塌。

    同时他心里也清楚,今天自己表现的确实不是很好。

    “行了,知道了,我下次注意。”

    苏天言召集专家团队,让他们分析一下,为什么苏澄会送他一辆老头乐。

    他想知道,除了驾照、经济上的原因,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按照常识,普通人考驾照两个月就能下来,快的话一个月就能拿证,这事儿又不难。

    苏澄要是送他一辆二手的五菱宏光都说得过去,因为可以拉货。

    送他一辆老头乐……那他是真想不明白。

    他想知道,自己在苏澄的心里难道就特么配开老头乐吗?

    他现在的身份是装修公司的老板。

    结果就开老头乐?

    这完全不符合装修公司老板的身份啊?

    哪怕是宝骏、哈弗,或者五菱宏光呢。

    经过讨论。

    众人的想法和结论出奇的一致:

    “苏总,这说明少爷压根没有把您看做是装修公司的老板,仍然是一位装修工人,并且少爷也不认为您能赚到多少钱,只要不赔钱就是好的。”

    “所以说苏总,您需要拿出一些成绩,比如说赚到钱的成绩,利用这个东西隐晦地告诉少爷,这个装修公司能赚很多很多钱。”

    还是之前的多次提到过的问题。

    苏天言想了想,还真是个理儿。

    苏天言随即就给外勤组下达了命令,让他们拟一个方案来执行。

    他要光明正大、顺理成章的通过装修公司赚到很多钱。

    苏天言要以此为基础,提升自己在苏澄心里的权重,增加他在苏澄心里的威望。

    白子华此时又站了出来:“苏总,我觉得我有必要提醒您一点,这是个有一定风险的方案。”

    苏天言反问:“怎么个说法?”

    “您一定要控制赚钱的速度和金额。”

    “如果您赚钱赚的太快,赚的太多,反而会起到反作用,让少爷只看到了利益,而并非您的能力。”

    苏天言敛目低眉。

    白子华说的没错。

    这种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情感,并不是他想要的。

    如果赚钱太快太多,那还不如直接告诉臭小子,他就是帝豪集团的董事长。

    这就没意义了。

    那具体要怎么做?

    首先肯定不能是造假。

    造假比真实做起来还要难很多倍。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他们真的在这个县城搞一家红红火火的装修公司,然后在账目上适当地掺点水分即可。

    也就是说。

    苏天言是真的要上一线去给人墙面上刮大白喷颗粒漆,并且还得让苏澄看到他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对的,苏总,我就是这个意思。”

    苏天言若有所思,他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了整个方案。

    “那个小胖是怎么回事儿,臭小子今天是不是还去看小胖他爸了?”

    “是的苏总。”

    上次白子华向苏天言介绍郑嘉伟,只是讲了郑嘉伟和苏澄的关系。

    而这一次,白子华着重地讲了一下郑嘉伟的家庭,以及郑嘉伟与他父亲之间的关系。

    苏天言跟郑国涛连“不熟”都谈不上,他压根不认识这个瘫子。

    “我觉得这个瘫子有点拖家庭的后腿了。”

    如果苏澄和叶黎在场,俩人肯定会非常的惊讶,苏澄甚至会惊讶的合不拢嘴:老东西竟然也觉得郑国涛是个累赘?

    “苏总,如果您是郑嘉伟的话,您还会全力救治郑国涛吗?”

    苏天言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不会。”

    苏天言也是人,他也会有情绪。

    但碰到事情,他一贯讲究的是不带入任何情感,冷静到冰点的思考问题。

    像郑嘉伟这种情况,郑国涛死的越早,对郑嘉伟越好。

    因为不需要郑嘉伟对郑国涛付出额外的精力、情绪、时间,乃至经济。

    这些时间精力可以用来扩张生意。

    多余的钱也可以投资更大的店铺,还可以娶妻生子。

    郑国涛这种人活着就是浪费空气,浪费食物,拖儿子后腿的。

    “苏总,我再问一个可能会冒犯到您的问题,如果躺在病床上的是您,您希望少爷是救您呢还是不救您呢?”

    这个问题可把苏天言给问住了。

    没有人想死。

    同样的,苏天言也不想死。

    苏天言的回答模棱两可:“有钱的话就救一下,没钱的话就让我死吧。”

    白子华觉得苏天言在躲避问题。

    没钱的话那还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死了啊。

    按照苏天言的逻辑,延伸下来的问题就是:这个有钱和没钱的界限在哪里?

    白子华把这个问题拆分了出来,其实具体就是:苏总希望小澄出多大的力来救他?

    掏空家底,负债累累?

    掏空家底,但不愿意进行负债,或者适度负债。

    或者说,只拿出积蓄的一部分,百分之三十也好,百分之七十也好。

    还是按照苏天言的思路,对这个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

    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把亲情感情什么的都抛弃进行衡量的话,那就是思考病人治好了以后能创造出的价值多少。

    比如说,苏天言一年赚六万块,花一半存一半,一年三万,二十年就是60万。

    这是没灾没病,能一直干到老的情况。

    按照苏天言的逻辑,在不考虑积蓄多少的情况,一旦超过60万这个数,那肯定就不值了。

    如果说治好了以后身体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也不像以前那么能干了,一年只赚三万,存个一万五,那就是30万。

    如果有退休金,那就更好算,直接算活着能领多少退休金就行了。

    但有退休金的一般到不了这个地步,因为有退休金的都有医疗保险,治病花不了多少钱,除非那种不报销需要自费的病。

    而且,一般手里有退休金的,在家里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因为手里的退休金可以支援儿女们。

    白子华说的就是没有退休金的情况。

    假设老人没退休金,又没有收入,儿子就会开始支付赡养父母的支出,所以还得在60万或者30万的基础上再砍掉一部分。

    所以最终的衡量数字可能比20万更少。

    这是基于“活着比死了好”“生活能够自理”这类条件进行的考虑。

    不得不说。

    这种算法其实是很畜生的。

    大家要都是这么算,那这个社会就是个冰冷的社会,没有任何人情味,大家跟机器人差不多,包括家庭之间也没有任何亲情,全是利益在支撑。

    还有例外的情况。

    父子之间有感情,那就适当的在“20万”的基础上加点钱。

    如果没感情,那就适当的减点钱。

    从苏总的表情来看,他肯定也不希望苏澄这样来算这笔账。

    可他教苏澄的方法,就是要让苏澄学着这样算账。

    不带任何情绪。

    不掺杂任何感情。

    这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亲情。

    白子华所说的还是最好的情况。

    因为只要有人生病,家里就得花钱,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生活的开支,拉低生活质量和储蓄账户里的金额。

    最最冰冷的就是:你最好是别生病。

    生病了等死就完了。

    儿女一句没钱,连账都不用算,准备给老爹办丧事就行了。

    “苏总,我要提醒您,不管您付出了多少这是您的能力,您是有这个能力。”

    “郑国涛没这个能力,他的能力就是给郑嘉伟一口饭吃。”

    “这之间有不同吗肯定有,但本质上是一样的。”

    白子华继续补充:“苏总,我不是说您本人和郑国涛一样,您比郑国涛更有能力,更有智慧。”

    白子华的意思是,苏总的人设以及这个人设对少爷的所作所为,其实和郑国涛是差不多一样的。

    这话白子华只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他没有说出口。

    可即便是这样,仍然把苏天言给干沉默了。

    苏天言当然希望苏澄能够掏空所有家底,哪怕负债都要救他。

    但这样一来,行为上就和郑国涛没什么两样了。

    苏天言打心底里认为他和郑国涛是完全不同的父亲,他坚定地相信事实就是如此。

    郑国涛是郑家的吸血鬼。

    而苏天言则是付出者。

    他在苏澄的身上付出了非常多的时间和心血,花了无数的精力和金钱培养苏澄成人。

    这就是他和郑国涛本质上的不同。

    至于苏澄救还是不救,拿多少钱救,这个没有标准。

    尽心尽力才是标准。

    如果真的到了那个地步的话……苏天言认为苏澄最起码要把所有的钱,包括藏着的钱,受贿的钱都拿出来,假设不够的话肯定还要再负债一部分吧?

    不然苏澄怎么对得起他这么全心全意、呕心沥血的付出呢?

    苏天言认为自己也值得苏澄这种付出。

    至于郑国涛,他肯定是不值得的。

    白子华这时候很想问一句:您敢确定吗?

    但他还是没问出口,他怕苏总犹豫。

    谎言不会伤人。

    真相才是快刀。

    苏天言及时终结了这个话题。

    “做这种假设没有任何意义。”

    “我不会得病,就算得了病,我也有顶尖的医疗团队,有足够的钱享受最好的医疗,臭小子不会有做选择的机会。”

    “行了,不说了,今天我累了,我要去休息了。”

    “你们也休息吧。”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682/128437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