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 第691章 还不够快

第691章 还不够快


第691章  还不够快

    棱角大楼」我们必须做出行动了。」

    卡济米尔兹对话大统领的幕僚长莱昂·布莱塔。

    8月6日的最新消息,第243和第211装甲旅在将KLA赶到边境后就分兵清剿残余力量,虽然很多KLA成员伪装成平民逃过一劫,但已经事实上失去组织,已经翻不起风浪。

    欧州内部不断有人提议发起空袭,摧毁重要桥梁、炼油厂一原世界线就是这样做的。

    8月4日晚有两架战机带著数枚雷射制导炸弹绝对进行试探,躲过了萨姆3/6的防区后刚刚降低高度,麻雀和响尾蛇就像不要钱一般扑了上来。

    AIM7「麻雀」和AIM9:响尾蛇的性能说不上多好,从地面发射还会导致机动性进一步丧失,可架不住数量多啊!

    南联得到2000枚飞弹后第一反应是感动,毕竞就算帝国自己采购这么多飞弹也得几亿美元,比起粮食和猪脚贵多了。

    ——汉斯对咱还怪好呢。

    随即经过军事专家估算,这2000枚飞弹足够保护他们完成所有行动,可以放开了打,1架飞机可以直接用4到6枚飞弹解决。

    如此一来哪怕飞弹的命中率只有40%,可按照概率论多枚命中率也达到了可怕的地步,两架试探的战机十分轻易地就被联合绞杀掉了。

    当然这也离不开南联的防空策略、遵从「速度快」「开机短」「饱和攻击」的要求,可是连F117都能捅下来!

    对付两种飞弹当然是有招数的,电子干扰机和热诱弹都不难,但必须要有帝国支持才行。

    而后者在原世界线上是暂时没空腾不出手,本世界线还多了失落帝国的压力。

    在证实地中海可能出现第四舰队后,詹森表面上说要果断出击舰队决战,实则没几天就偷偷找到卡济米尔兹表明了海军的真实想法:

    地中海太小了,海域最多一千公里不到,航母非常危险。

    如果是大洋之上航母靠放飞机肯定是能掌握主动权,但在狭窄的地中海根本发挥不了机动优势和手长的特点,只要被堵在某一片海域情况将会极其凶险。

    就像一个壮汉被限制在电话亭里和外面的人打架,就算体格占优势可因为处处掣肘也可能受伤翻车。

    詹森很诚恳地表示帝国海军并不怯战,可总不能让小伙子们主动跳进坑里吧?

    甘迺迪号航母表面上在向奥特朗托海峡机动,实则已经准备通过直布罗陀进入大西洋。

    没了航母,剩下的军舰封锁海峡其实问题不大,可要是想发起突袭就指望不上只能依靠空军。

    而空军的调动需要时间,加上失落帝国疑似随时可能参战必须考虑各个基地的安危,至少得三个月时间进行准备才能保证不会因为被偷袭陷入不利,而且圣诞战役消耗的飞弹库存也还没补回来呢。

    卡济米尔兹找到莱昂,就是希望大统领能优先用非暴力把局面压下来。

    「我认为米勒萨维奇可以接触。」

    莱昂显然也早就研究过局势,说:「他没有一口气消灭KLA,而是将他们赶到阿巴雅尼边境,主动压迫他们向阿巴雅尼境内撤退成为难民。

    这其实仍然表明他担心公约介入,想要像图集曼一样。」

    巴尔甘半岛类似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三年前克第罗亚风暴时期,图集曼的处境就跟现在的米勒萨维奇一模一样,也是在最后放了敌人一马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借此和欧州谈判成功达成和约解决危机。

    「帝国现在不宜卷入大规模战斗,去和米勒萨维奇谈谈吧,就让理察·霍尔布鲁克去。」

    卡济米尔兹:「带去什么样的条件?」

    「就那些,裁撤士兵,在当地只维持警察,派观察团,再允许带过去一些物资就这样。詹森很有眼力,马上就是大统领的中期选举了,对外作战是不明智的。」

    莱昂顿了顿,又说道:「米勒萨维奇既然没有强硬到底,其实就说明他们也没有和失落帝国达成同盟协定。很快就会、甚至已经切断关系了,而只要失落帝国不支持他们,我们就随时能操控局势,找个理由毁约而已。

    现在大统领需要的是稳定,是资金,罗·罗这次赚大发了,GE和普惠都强烈抗议,认为这笔订单本该是他们的,非要棱角大楼给个解释,大统领其实想要盖金再给帝国一笔大单,这样中期选举时也算有点好消息。」

    帝国也是讲文治武功的,而且相比于其他地区,帝国人民对外部战争不怎么关心更关注文治。

    如果唐文的60亿美元砸在帝国内,他们对杰斐逊的支持率肯定要涨不少。

    而且杰斐逊对唐文印象其实很不错,一直没放弃让对方移民。

    卡济米尔兹:「盖金的确很有钱,他们在台风期间都维持了石油运输,在南沙附近路过的军舰看到了26节以上的运油船被飓风追著跑,但这笔60亿美元订单几乎掏空了他们近期的支付能力。」

    「那就贷款————唐肯定在帝国有需要的东西,银行肯定也乐意给盖金办理借贷业务。」

    京城「这,就是对于全民飞行体育运动和低空经济的伟大构想,听懂掌声!」

    唐文话音落下,会场角落立刻有人猛烈鼓起掌来。

    是体育部门的人,边鼓掌眼中似乎还有泪花。

    多少年了,居然又有人记起了他们,这可真是破天荒。

    其他人也逐渐开始鼓掌,但显然还有很多问题要问,唐文也逐一解答。

    ——

    问的最多最关心的当然是费用,青峰一号小飞机日常费用几乎等干一辆长江750,但承担短途航线的小飞机呢?

    对此唐文早有准备,萨博对这种下沉市场特别有经验,因地制宜和魔都飞机制造厂给出了一种全新单发涡桨客运飞机方案,总起飞质量小干5吨,比运5舒服得多而且更加省心,关键在国内落地生产价格不贵。

    解答完大部分问题后,唐文示意最后一个举手的人提问,不过后者接过话筒却是面朝观众席激情地喊道:「各位,体育运动已经不单单是身体强健了,高质量、有知识的体育运动才是符合新时代的未来方向,让群众能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掌握高级技能,这才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啊!」

    「说得好!」

    「有道理啊。」

    「我看少年宫也可以改飞行班嘛。」

    「————」

    唐文看著下面的反应如此热闹松了口气,看来拉上体育部门不是个坏主意,接受力度这不就强了不少么?

    悄悄溜进后台,正准备出门上车他却发现钱临安的车挡在面前。

    上车,抵达最近的507所,穿过首批航天员的训练区域后两人进入一间小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见状连忙起身打招呼。

    经典的小会议室,以及新潮的投影仪白板,幻灯片封面就是神舟一号。

    「有意思啊。」

    唐文饶有兴致地坐了下来,这大概是专为他准备的画饼PPT(误)了。

    手持无线遥控器的臧复仁还有些紧张,虽然他在学术和技术方面有自信,但载人航天商业化————这实在是个小众且新颖的赛道。

    但不做又不行,上次唐文欲言又止后,几人分析他很有可能会试图从毛子那里想办法。

    考虑到正式接触大概率会碰壁或者被毛子狠狠坑一把,极大概率盖金会动用龙组私下的力量,而国内极度不期望毛子内部又发生什么乱子波及自身。

    加之唐文提出的阿波罗孵化登月计划已经进入深度探讨阶段,飞船和空间站相比起来还不算什么。

    而臧复仁今天的任务是:证明航天局有能力完成目标。

    「即使按照现有产能,长征2号F一年的极限产能可以达到6发,实际在完成首发试射后可以稳定在年产3到4发左右,所以火箭产能没有制约。

    而神舟飞船理论上需要前两次发射进行验证,于神舟三号完成全状态试飞无误后可正式制定生产程序,一年产能2到3发。

    盖金所需的两艘飞船和一艘空间站,预计将分别在2002到2003年完成制造并发射。」

    臧复仁在上面说,唐文在下面翻计划表,发现神舟计划(加速版)和记忆中有了不少变化。

    神舟一号发射时间预计在99年6到7月,神舟二号发射时间00年2月,神舟三号00年9月发射,神舟四号预计01年5月发射,神舟五号预计01年9月发射。

    其中神舟一号到四号全部为无人实验飞船,一号验证返回技术和基础结构,二号验证全舱系统,三号模拟载人状态,四号则是检验可靠性。

    前三艘飞船会依次制造,若神舟三号完全成功,则会同时建造神舟四号和五号,待四号飞船测试完成就择机发射五号执行载人飞行任务。

    而为盖金建造的三艘轨道器也将在00末开始建造,普通版飞船预计02年初发射,加强版飞船预计03年初发射,03年末发射空间站。

    当然了,这是得到盖金注资后的特别加速版,整体上并不冒险,只是在原计划上进行合理加速。

    但即使加速版计划也显得十分谨慎,甚至超过了帝国和联盟,只为了保证绝对安全,哪怕需要为此耗费额外20亿元左右的资金。

    臧复仁认为加速版计划已经在合理范围内大幅度提高,既依然保证安全性,又显著提前了计划发射时间绝对有把握让唐文认可。

    但是,所有人都没在后者脸上看到满足的表情,而是——不置可否。

    唐文心里想的是:

    按照这个效率,五年登月有点痴心妄想啊,G7火箭构想不会是忽悠我吧?

    实际上这份计划表真不算慢了,除非像太空竞赛那会疯狂投入削弱安全性,否则还真快不起来。

    自他有撬联盟飞船墙角的想法后可是专门查过,当年老大哥为了抢占先机,可是在研制之初就直接投产20艘飞船的壳体,然后三年进行20次发射,相当于把99年到25年的神舟计划发射次数都压缩到了3年内一次性完成,最快的时候一年能打7发飞船,最近间隔仅有3天。

    羡慕.JPG

    为科罗廖夫点赞;

    为OKB—1和它直辖管理的200个工厂点赞;

    为玉米小夫点赞;

    现在国内其实有更多的人力和资源,但肯定不能被如此疯狂的调动起来。

    要不把土星五号仿制的同时把阿波罗飞船也点了吧,直接放弃自研全套复刻,然后生产个几十枚在纳土纳连续发射赌运气?大不了让系统舰长去充当太空人测试好了,再等等估计星际战舰都有用不著火箭了。

    唐文心里冒出这个纯开挂方案后居然觉得更加靠谱一些,便在众人的目光中故作思考,拿起笔在计划书上唰唰修改起来,检查了一遍后才轻轻推到桌面上,以抱歉的语气说道:「很惭愧,之前错误估计了航天工程的难度和复杂性,这上面才是我预期的计划表。」

    钱临安戴上眼镜将计划书拿在手里,臧复仁也是靠近并缓慢念出了上面的文字:「2000年前完成——神舟飞船全状态实验完成研制?2001年发射三艘定制飞船?这不可能,神舟飞船起码要四次试射,这意味著要在18个月内至少制造4艘飞船和4枚火箭并发射,不可能做到,至少99年内不具备这种能力。」

    唐文就等著这句话呢,当即摊手:「如果这做不到,那么登月计划就无从谈起了,其实做不到也没关系,我可以放弃这个计划,等未来技术成熟以后再做考虑。」

    除钱临安外其他人面面相觑,表情不知道是失望还是轻松,陷入诡异的沉默中。

    「能。」

    钱临安推了推眼镜,用最平淡的语气说著最疯狂的话:「如果预算充足就没有必要分阶段实验,神舟一号直接就按照全状态飞行,而像飞船框架、外壳、隔热材料等不需要大改的部件可以直接先制造10套,二号到四号就能实现密集发射试验,即使失败也马上有其他飞船顶上。

    空间站如果只是基础维生需求理论上和飞船处于统一技术水平无需额外研发,这份计划是可行的,但必须要同步启动登月计划才值得投入,否则为此调动上下游产业链就是浪费资源不会被通过。」

    臧复仁心中一震,登月计划被提出来也过去三个月了,但一直处于小范围讨论阶段始终没有确定下来,知情人几乎都认为不太可能。

    那么,钱临安如此说法是什么用意?

    会议结束,所有人好像忘了这件事一样不再提起。


  (https://www.2kshu.com/shu/90688/128392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