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不长眼
推荐阅读:柯南里的除灵侦探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科技入侵现代 红楼晓梦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诸界龙劫 真乃人间太岁神
如果汤平升任佐击,并且落实威远关差事,汤平的身份就离开了京营,算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并不是所有入京轮班的将士都会留京。
也不是在京营获得实职的将士就能稳定留京营。
如果自己能顺利升任参将,独领大同西路,那么就把自己这些年积攒的家底投入到大同西路,以此为机,彻底消灭胡部的威胁,打开新的商业模式。
俄国人为了皮毛贸易,能做到一路东进。
原大同晋商为了人参贸易,也能做到一路东寻,找到了女真人帮忙采参。
同样的道理,为了牛羊贸易,自己推出的商行,也一样能四处抢占生产资料,无论是东边还是西边。
只不过呢。
打赢了,那就是俄国人东进。
打输了,那就是晋商勾连后金出卖大明。
如果欧彦虎打败了自己,大同的商人也对付不了欧彦虎,而商人的眼里始终是利益第一,所以必然会私下接触欧彦虎,为了利益任何事情都可以去做。
犹如带甲数十万的郑芝龙,本质上是商人,包括他的盟友们,所以遇到大清这样的对手,不是想着抵抗到底,而是想要通过投降来保住自己的利益。
自己此次在京城,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哪怕只是大同西部,但是借助国内的人口和资源,同样可以撬开关外。
可如果没有达成呢?
那么让大同能自保,把商业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既能抵抗欧彦虎,又能防止商人投靠欧彦虎,王信不得不考虑,所以才把多年来积攒的家当,做好一分为二的准备。
也能同时为自己获得军费。
一举三得。
诸事不预则废。
有了充足的布局,王信并不是很担忧自己此次来京的结果,只是希望早点落地,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早点出来,而不是一直拖着。
大同西部的根基已经打下,来年等着大发展。
军队方面也做好了切割。
接下来。
是自己主导,还是自己留下的布局主导,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做法,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
很快。
王信和亲卫回到河西营。
河西营变化不大。
秩序井然。
从中隔开,一排栅栏。
一边是仓库,且多盖了十几间房屋,房屋中间的道路变得更加细窄,只能勉强通过两架车并行,来往运货的伙计不少,仓库里也有人干活。
“集市越来越兴旺,商家太多了,主要是货物没地方存放。”
王信点了点头。
大周当然不能与后世相提并论,可大周国内的市场,也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市场。
京杭大运河。
乃至于旧运河。
还有长江和江南密集的水道等等。
这些相当于后世的铁道,而且是极低成本的铁道。
货运量遥遥领先。
第二和第十加起来都无法相提并论的这种地步。
后世京城各类大型贸易市场高达近百家。
如今的神都京城,算上通州这里的新集市,也只四五家而已。
可就算这四五家,在这个时代也是顶格。
通州的地理和格局,注定了此地的集市,只要不被特别限制,必然无法估量,自己只不过打开了一道口子而已,市场需求本身还是大周自己,也就是大周每一个人。
刚刚看完营地,东军衙门就来了人。
戴玮得知王信回京,特意留了心眼,得知此人回到河西营,不敢耽误,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得知东军右司马前来,王信不愿意失了礼数,亲自到营门口迎接。
“王将军。”
不等王信开口,戴玮主动拱手,一边迈步上前,脸上满是笑意。
幸亏张灿不在。
一年前,张灿差点死在此人手里,而且还被殴打了一顿。
王信不愿意失了礼数,但是对戴玮并无好感,因为张灿的事,心里甚至有些不耐烦此人,平静的问道:“不知司务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我可算不上大驾。”
戴玮毫无变色,依然一脸热情。
王信伸了伸手,请戴玮入营。
戴玮也不客气,跟着王信进了营,他乘坐的轿子和轿夫们留在营门口。
等到了公房。
戴玮一脸惊讶。
别看王信只是个游击将军,名声其实不小,关注此人的官员也不少。
而且此人的确能力卓越。
“早就听闻,王将军不光是带兵打仗的好手,养活军队也是一把好手。”落座后,戴玮笑道:“这河西营外一日兴盛一日,令人实在是感慨。”
“当不起司务夸赞,不过是旁门左道,上不得台面罢了。”
王信可不敢任由戴玮夸自己。
自己与他非亲非故,他给自己戴高帽子,惹人嫉妒,多了仇人都不知道。
戴玮不以为然,反而说道:“这年头带兵打仗的本事,远不如把自己的儿郎们养活的本事。”
没想到戴司务还有如此眼光?
既然如此,当初为何那般对待张灿。
张灿虽然只是张灿,可通过张灿的事情,也能看出戴玮对士兵们的态度,并没有瞧得起当兵的。
见王信怀疑,戴玮笑眯眯的说道:“打仗嘛,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王信点了点头,没有插话。
戴玮一脸得意,有些卖弄的意味,王信看得出来,懒得与他争辩,且看他到底有什么目的。
“谁能让士兵们过得好,士兵们就能为谁卖命。”
“毕竟有家有口的人很多。”
“为了让家里人吃饱肚子,多的是人愿意拼命,大周最不缺的就是愿意拼命的百姓。”
戴玮不懂打仗的事,只管军中后勤。
可接触多了,认准了一件事。
谁能让士兵过得好,谁带兵就一定厉害,反之亦然。
戴玮话锋一转,又夸道:“劳心者治人,王将军是懂这个道理的,并且是其中的高手,只是王将军比起我们心软,愿意多让一些给下面的人,却是我们不能比的了。”
他们什么都懂。
王信叹了口气。
“我本是百姓出身,从百姓中来,最后也会回百姓中去,谈不上心善不心善。”
王信此人满嘴仁义道德,戴玮有所耳闻。
如今果然听到这些话,戴玮不想浪费时间,笑道:“这集市兴盛是好事,可鱼龙混杂,需要好好管一管,不能影响到军队,真要是出了事,也容易引起麻烦。”
明白了。
见河西集市发展好了,所以来打秋风。
王信直接拒绝,不给戴玮面子,强硬说道:“河西集市目前很好,并不需要别人插手。”
戴玮皱了皱眉。
万万没想到,王信如此不给面子。
商人的赚来的钱,大家一起分,难道不好么?
没道理拒绝啊。
戴玮语气变淡,仿佛好心提醒似的。
“王将军有所不知,商人逐利,为了钱财,什么都敢做,毫无廉耻,如果不严加看管,只怕通州河里多出多少冤魂,让御史得知,参上一本,不光是王将军的麻烦,右路军也会受到牵连。”
这就是威胁了。
王信盯着戴玮,眼神里满是寒意。
戴玮没想到王信的态度如此激烈,有些猝不及防,感到了迟疑。
“戴司务可知存天理,灭人欲之理?”
“将军说笑了,此读书人的道理,我身为读书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戴玮感到可笑。
难道王信一个武夫,还想和自己讲道?
他配吗!
戴玮眼神鄙视。
王信没有在意戴玮的眼神,仿佛在自言自语,又仿佛在告诫。
“以我的理解,此言不是说不要喜欢美食,不要喜欢美女等等人的欲望,而是要适当的控制。”
“懂得社会的道理,了解自然。”
换句话说。
三千块钱的工资,要学会躺平。
有家有口,上有老下有小,更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去追求不属于自己水平的消费和投资,要懂得珍惜当下的宝贵。
简而言之。
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
就算给他天大的富贵,等他习惯了之后,依然是无法满足的,仍然会觉得不开心,还是认为不够。
而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
“因此,哪怕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也能过得和和美美,开心幸福一生。”
王信说完后。
叹了口气。
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可大道就是大道。
如果轻易就能勘破,也不会有七宗罪了,可见不分国内国外,不分什么种族,人性本是带有罪恶的,需要后天学会做人的道理。
偏偏这做人道理二字。
百人有百人的欲望,也就有了百人的看法。
存天理,灭人欲的大道,也越发难以勘破,多为红尘欲望所折磨。
王信不指望戴玮能懂。
他肯定懂。
但是他不愿意控制。
王信并不反对奢侈。
可奢侈要符合自己的能力。多大的胃口,吃多大的饭。
河西集市再兴盛,关你戴玮什么事?
仗着手里的一点权力就要巧取豪夺,嫉妒和羡慕商人获得利益,这种人,王信见多了。
先别说河西集市有自己的股份。
自己不是巧取豪夺,反而是自己出手,才有了河西集市,同时这份股份并不是自己个人持有,而是为军队获得军费。
所以王信不认为自己的行为,与戴玮的行为是一样的。
如果戴玮有本事,在河西外同样搞出一个集市出来,促成市场的良性发展,自己不但不会阻止,反而会大力支持他。
现在哪怕自己没有股份,也不会支持戴玮在自己的地头巧取豪夺。
见王信态度坚定,戴玮无法理解,不爽的离去。
王信也不在意戴玮。
这样的人,不见黄河不死心。
鸟为财死,人为食亡,只有让他彻底的怕了,他才会后悔。
“回京。”
王信不再打算留在通州,当日就返回了京城,也没有回贾府,而是去了东军提督府。
朱伟依然不在。
出来迎接的是朱胜功。
一些看到的官员,纷纷打听此人是谁。
朱胜功亲切的拉着王信。
“没想到啊,你回京,这么快就来拜见我了。”
朱胜功把王信当做自己人似的随意。
王信笑着端起茶碗喝了口茶。
自己回京后。
除了回到贾府外,只有私下见过陆仲恒,官面上并没有去见谁。
第一个先到的是东军提督府。
在京城复杂的局势中,无疑对外界传达了一种态度。
王信是支持东军提督的。
虽然自己只是游击将军,王信却没有小瞧自己。
也相信很多人在观察自己。
这样的时候,哪怕是东军提督,也需要多一些向自己这样的人表达出明确的态度吧。
犹如自己离开大同后。
张文锦挖自己的手下。
同样的道理,朝廷想要把东军提督朱伟升官到五军都督府当都督,朱伟肯定是不想离开东军的,那么东军里越多的属下表明态度,对他而言迫切的需要。
“军门有没有机会留下来?”
王信也很好奇。
自己离京前,张吉甫回京后就在打东军的主意,没想到拖来拖去,也拖了半年。
朱胜功脸色不好看了些。
“张吉甫那么厉害,家父也很难。”
看来朱家没信心啊。
张吉甫还是张吉甫,令人无法对付。
要说张吉甫和朱伟都属于太上皇的人,可还是内斗了起来。
所以哪怕没有皇帝,内斗依然会在。
王信沉思。
朱胜功误会王信,以为他在担心,反而笑出声。
王信抬起头,不懂朱胜功笑什么。
“无论你什么态度,我和你的关系非比寻常,怎么算,也算是朋友之交,你倒是不用急着来提督府,我又不会怪你。”
“我来提督府,主要是有事请帮忙。”
王信忍不住笑了,解释了一遍。
朱胜功无语。
王信回京,为了他的官位,朱胜功十分清楚,所以张吉甫的态度很重要。
这个时候王信来登门提督府,张吉甫肯定不喜欢。
如果是有事相求,那就不难理解了,倒是自己误会。
不过相比自己的误会,更好奇王信会来求自己的事,朱胜功迫不及待的追问,“还能有事让你为难?快说,我一定帮忙。”
王信没奈何,只能把东军司务的事情说了一遍。
“你倒是铁公鸡。”
“他也是,怎么惹到你这只铁公鸡了。”
朱胜功没有感到为难,东军内部的事,自己还是能安排的,日后就不好说了。
“没想到我在你心里是铁公鸡啊。”
“难道不是?”
朱胜功反问。
王信想了想,无话可说。
孝敬上面的钱,不是少数可以打发的。
要么不给。
给少了,还不如不给,更得罪人。
势必会影响自己养军。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
钱在何处,心就在何处。
外地官员如何向自己背后大佬们表忠心?当然不是靠书信里的好话,而是靠真金白银。
自己既没有向朱伟孝敬,也没有向张吉甫孝敬。
两人没有把自己当为他们的心腹,这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当初跟着林如海的时候不是。
无论什么原因。
在扬州的时候,林如海没有让自己孝敬他,反而送了自己许多钱充当军费,免了自己许多麻烦。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736/128436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