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投降【七】
推荐阅读:诸界龙劫 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游戏开始了,这次绝对没BUG 柯南里的除灵侦探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科技入侵现代 红楼兵圣
【拒绝无条件投降,是收受企业贿赂的政府高官所为。】
即“因停战太过突然,制造武器弹药的企业出面干预”的传言。
当时萨巴特联邦国民被课以重税,财产全数充作兵器军备。
因此这场战争虽令国民怨声载道,但对经营军用物资的企业而言,却是宛如奖金般的【战时特需泡沫期】。
由于敌军兵力近乎奥斯丁两倍,物资生产永远供不应求。
企业生产的所有商品都能被政府用公款收购。
正因当时局势如此"美味",在这般暴利驱使下,企业们为应对持续不断地十年的长期战争不断扩建生产线。
然而,由于希尔芙攻势,东西战争突然走向终结。
对企业而言,他们投入巨资整备的生产线若突然失去需求就麻烦了。
战争这场狂欢结束了,企业们预计将面临收入锐减。
于是有传言说———这些企业或许贿赂了当局,要求【至少让我们清空现有库存前继续战争】。
这就是那个漆黑的传闻。
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希尔芙·诺娃希望延续战争。
传言她提出荒谬建议:【我们招致太多怨恨了,应该通过减少人口来防止奥斯丁国民叛乱】,军方听从了这一主张。
不过本人坚决否认此事。
况且当时的她不过是布鲁斯塔夫将军的附属品,根本没有那种权力。
这说法恐怕是后人基于对她的印象,觉得【像是希尔芙会提出的主意】而衍生出来的。
无论如何,当年萨巴特政府为何做出这种决定,真相仍被黑暗笼罩。
但若【收受企业贿赂延续战争】的传闻属实,那将是何等冷酷傲慢的决定———
他们默许对奥斯丁民众的屠杀,只为中饱私囊。
这绝对不可饶恕。
“啊,我看见了。”
此时的温城,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斗力了。
正规军加上我们这些残兵败将也不足五百人。
虽然从马什代尔运出了武器弹药,但其中会用枪的人几乎没有。
“来杀我们的恶魔大军......看得见了———”
对于温城的市民们来说。
远远望见萨巴特联邦正规军铺天盖地逼近的光景,该是何等恐怖。
“无路可逃,逃到哪里都一样.......”
“想向那些恶魔报仇雪恨的,站出来!”
“至少要争取时间让妇孺逃走!”
市民中也有勇敢挺身而出的人。
他们拿起运来的武器弹药,向我们这些残兵学习使用方法。
“要死就一起死!”
“等敌人来了,就把房子烧掉!”
也有对一切绝望,打算全家自杀的家庭。
他们想在最后的时刻,相拥在充满快乐回忆的家中。
“逃吧,逃到天涯海角———”
“能带走的都带走,一定要活下去!”
还有许多人漫无目的地想要逃往远方。
他们眼中浮现出深重的绝望,发疯似地狂奔而去。
在这般喧嚣之中,我却连一步都迈不出去。
总觉得整个人恍恍惚惚,仿佛置身于一场虚实难辨的梦境。
“喂小鬼,发什么呆!”
这时我才意识到,罗德里一直在用力摇晃着我的肩膀。
“现在可不是犯傻的时候啊!”
想必当时的我,脸上一定写满了不堪吧。
只能瞪大双眼,任凭思绪停滞,呆望着步步逼近的萨巴特士兵。
—————————
希尔芙·诺娃无疑是这场东西战争的主角之一。
这位打破长期战线僵局、几乎为萨巴特带来全面胜利的少女,堪称推动历史的天才也不为过。
倘若战争在此刻终结,她本应被后世誉为救国英雄。
然而现实却是,在后世的史书中,西尔芙的名字总是与“某个男人”相提并论。
她所获得的最终评价是———“史上最愚劣的庸将”。
诚然,她此后确实犯下了诸多致命错误。
但必须承认,正是由于被拿来与那个男人比较,她的评价才被大幅贬低。
换言之———或许可以说,“只怪她的对手太过耀眼”。
仅凭一己之力撼动历史的事例屡见不鲜。
正如希尔芙所证明的那样,那些能推动时代巨轮的天才总会在世界各地以某种概率诞生。
然而这些天才大多因不被庸众理解而终生埋没。
正因为无人能懂,他们的才华得不到赏识,最终带着未竟之志,走完人生。
希尔芙·诺娃之所以能登上历史舞台,完全得益于诸多偶然的叠加———
她的父亲布鲁斯塔夫恰巧是萨巴特军中的实权人物,又恰好具备赏识女儿才能的器量。
因此能站上历史聚光灯下的天才,实在是凤毛麟角。
那些不够幸运的天才们,最终只会作为怪人被世俗的尘埃掩埋。
————而在这个时代,其实还存在着另一位不幸的天才。
时间回溯到我们逃亡至温城的前一日—————
由于情报传递存在时间差,萨巴特军正是在此刻宣布拒绝无条件投降并重启进攻。
萨巴特联邦将过剩的武器弹药毫不吝惜地倾注到所有战线......
然而就在全面攻势即将展开之际......
“请求入室许可。”
“来了吗。”
但在攻势发起的约十天前。
南部战线指挥部曾传唤过一名男性校官。
“初次见面,亨利中校阁下。”
“辛苦了,伯恩——”
他的名字是伯恩·瓦罗少尉。
这位名叫伯恩的军官,以尚可的成绩从军校毕业后,曾被允许作为见习参谋军官工作。
然而因【某个理由】在一年前被打上【参谋失格】的烙印,被贬为文职人员。
那个所谓的理由———
竟是因为他在一年前就提出了与希尔芙·诺娃完全相同的【全战线多点同时突破作战】方案,结果被认定为缺乏现实作战规划能力的参谋军官。
伯恩在文书工作方面还算胜任,因此这一年来他始终作为幕后人员,在南部战线处理各种杂务。
然而两周前———
当听闻希尔芙·诺娃的多点突破战略导致奥斯丁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时任南部战线指挥官的亨利中校突然想起了伯恩,慌忙将他召至司令部。
(https://www.2kshu.com/shu/90740/4955788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