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 第695章 海上霸权

第695章 海上霸权


酉时许,夕阳西下,整个海湾都被染成了火红之色。

    红霞映照之下,水师舰船仿佛都披上了铁血之气,仿佛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上演一般。

    水师旗舰之上,万历和一众将领都在盯着桌上的地图皱眉不语。

    巴西总督辖区的形势不容乐观。

    德谢拉都发急报来求援了。

    万历也把董一奎、王如龙和李如松等将领招过来了。

    他们现在美洲这边的人马倒是不少,问题,他们需要防守的区域实在是太大了。

    这一旦开战,谁知道那帮殖民强盗会不会跑到这片海域乃至北美东都司到处袭扰。

    现在他们的敌人可不是一国,而是三国联军,而且现在英国的私掠船主也就是海盗船多得很。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郑重道:“现在我们还没准备好,我们还是以守为主,先不主动出击。”

    众将闻言,那都不由微微点了点头以示赞同。

    他们若是主动出击,那最少要派出这边大半人马,到时候北美东都司和美洲中部这么大的区域他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人马来镇守了。

    万历又抬手指着地图郑重道:“这种情况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是个机会。

    现在德谢拉所在的伯南布哥还正好是美洲南部距离非洲海岸最近的地方,这中间的海路也就五千里左右。

    也就是说,只要有风,荷兰和英法联军的战舰五六天时间就能从非洲西海岸赶过来。

    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装作兵力不足,战舰不够,好像有可能抵挡不住的样子,他们肯定会从黄金海岸乃至欧陆本土调集人马和战舰过来增援。

    他们的陆军倒是不算什么,陆战我们已然无敌,他们那点人马全调集过来都打不过二十万神武营将士。

    关键就是他们的战舰,荷兰可是有上万艘远洋舰船,虽然不一定全是战舰,但商船装上火炮同样能参加海战。

    荷兰的舰船再加上英法的人马,他们拉过来上千艘乃至几千艘舰船参战那都有可能。

    也就是说,我们在海上还不一定无敌,没有足够的威远战舰,我们都不一定能保证北美东都司和这一片岛屿不被侵袭。

    这大航海时代,海上霸权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如果能趁着这个机会将荷兰大部分能参战的舰船干掉,那就能确立海上霸权了。

    到时候欧陆殖民强盗没了足够的舰船想要跨海来侵袭北美东都司和美洲中部海域都难了。”

    海上霸权?

    这个的确很重要,只要能把欧陆殖民强盗的战舰消耗的差不多,北美东都司和美洲中部海域就好守了。

    欧陆殖民强盗若是没有足够战舰还跑海上来跟他们打那就是寻死。

    众将闻言,还是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吭气。

    他们都习惯了,听万岁爷的就对了,没有什么问题,那就不要开口。

    万历又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云卿,这一战交给你来指挥,你先带一艘威远战舰过去增援。”

    啊?

    一艘威远战舰!

    这能叫增援吗?

    威远战舰虽然装了护甲,但并非刀枪不入。

    他们都测试过了,每块护甲挨两三发炮弹就会变形,关键护甲一变形下面连接的木板就会开裂,再来个一两炮那同样能砸穿。

    这次他们面对的敌人可是有两百多艘将近三百艘战舰,而且还随时有可能获得增援,哪怕敌人的战舰每侧都只有五门火炮,一轮齐射那也是一千多发炮弹啊。

    更何况,欧陆已经出现楼船炮舰了,那楼船炮舰的火炮数量比威远战舰还多。

    也就是说,敌人一旦发动攻击,那炮弹可能会如同下雨一样砸向明显是旗舰的威远战舰,一艘威远战舰那撑不了多久就会被砸穿。

    邓子龙倒不是怕死,关键他不能打败仗,特别是这一战。

    如果这一战输了,属国五万将士包括上千新科武进士恐怕都完了。

    他想了想,还是小心提醒道:“万岁爷,末将斗胆一艘威远战舰恐怕挡不住敌人两三百艘战舰轮番轰击。

    而我们借给德谢拉的福船战舰装备的还是前膛装填的火炮,操控火炮的还都是新培养出来的属国将士,那一百艘福船战舰还不一定能顶得住敌人一百艘战舰。

    更重要的,我们还没给属国将士配备火枪,火油罐和轰天雷也没给他们配备多少。

    这种情况下蜈蚣船上去围攻敌人的战舰那估计会被敌人的火枪和火炮打得近不了身。

    也就是说,如果只派一艘威远战舰前去增援,我们海战还不一定能胜过荷兰和英法联军,如果我们海上没挡住,陆上的人马那是跑都没地方跑啊。”

    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只派一艘威远战舰前去支援。

    这会儿偏头湾的威远战舰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六百之数,哪怕只派一百艘过去,他们也能保证稳赢不输啊。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想想,德谢拉他们这会儿为什么还没有遭到攻击?”

    这个着实有点奇怪。

    德谢拉所在的伯南布哥离荷兰和英法联军占领的巴伊亚并不远,他们为什么还没有遭受攻击呢?

    邓子龙盯着地图细细看了看,这才小心道:“万岁爷,末将觉得荷兰和英法联军很有可能是全力攻打南面去了。”

    嗯,果然不愧名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指着地图细细解释道:“德谢拉说过,巴西总督辖区除了巴伊亚就是伯南布哥的实力最强。

    这个荷兰和英法联军肯定也知道,他们定下的策略应该就是先南后北。

    原本伯南布哥将军辖区实力就是最强的,德谢拉还带过去这么多的人马和舰船,这种情况下,荷兰和英法联军肯定会先把南面的殖民地全拿下来,再反过头来攻打伯南布哥。

    所以,我们不用急,你先率一艘威远战舰过去支援也没什么问题。

    朕会命飞龙船去拉一百艘一千料的福船战舰和十万神枢营将士赶过去。

    这样一来,我们在伯南布哥的实力看上去好像比荷兰和英法联军差一点,守住应该是没问题的。

    荷兰和英法联军应该会先试探一下,如果他们感觉拿不下来,那十有八九会增兵。

    到时候我们就跟他们来个添油战术。

    你看,这伯南布哥西北面千余里有一个大海湾,朕会命飞龙船把这边的福船战舰往那边拉,还会派两百艘威远战舰过去。

    我们将近千艘福船战舰和两百艘威远战舰加一起战力足以相当于他们两千艘战舰了。

    朕还会调百余艘飞龙船过去,一路从伯南布哥排到那个港湾,以方便你及时传令,到时候你就根据他们的增援情况不断从那里调集战舰前去支援就行了。

    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消耗他们的战舰,福船战舰全耗光都没关系,我们就跟他们对耗。

    你让福船战舰上的将士们小心一点就行了,一旦战舰受损,那就赶紧退出战场。

    如果福船战舰受损严重,即将沉没,那你就用威远战舰挡前面,然后让蜈蚣船上去救人,人救走就行,战舰沉海里也没关系。”

    哦,添油战术啊。

    这意思就是装作有可能顶不住了,引诱敌人不断增援,欧陆殖民强盗的战舰消耗得差不多了,大明就能确立海上霸权了。

    邓子龙闻言,缓缓点头道:“末将明白。”

    万历又细细交待道:“惟忠,你就在伯南布哥的港口码头附近摆出车阵防守。

    敌人的陆军如果来攻,其他地方你不用管,你只需守住港口码头就行。”

    吴惟忠闻言,连连点头道:“末将明白。”

    万历又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云卿,克迈那边最快也要九月份才能将一百万守备营将士和修建城池堡垒港口码头的物资拉过来。

    守备营将士修建上百座城池堡垒和港口码头那也需要时间,今年我们恐怕是没法出击了。

    你就慢慢跟他们耗,做好耗上一年半载的准备。”

    呃,要耗这么长时间啊?

    邓子龙闻言,小心道:“万岁爷,国助他们总共也就带了五十万石的口粮。

    我们这一拨八九百艘福船战舰加上两百艘威远战舰和一百多艘飞龙船那就是二十多万水师将士了。

    再加上十万神枢营将士和五万属国将士,我们都快四十万人马了,那五十万石的口粮也就能撑一个来月啊。”

    这粮草供给着实很重要。

    他们的福船战舰要用飞龙船尽快拉过去那就不能装载什么粮食,只能装上水师将士和神枢营将士还有战车。

    威远战舰加装了护甲和火炮之后那也装不了多少粮食了。

    万历缓缓点了点头,随即估算道:“现在我们有一千五百艘飞龙船,派去通讯的有两百多艘,还剩一千两百多艘。

    这一千两百多艘我们还得派将近八百艘去北美东都司拉福船战舰,剩下的就是四百多艘。

    飞龙船其实也能拉粮食,拉上粮食之后虽然会跑得慢一点,但跟上威远战舰的速度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吧,我们保险一点,你先带着两百艘威远战舰和四百艘飞龙船拉着四十万石粮食去伯南布哥西北面的海湾。

    两百艘威远战舰和上面的水师将士就先留那边修建港口码头和屯粮之所,四百艘飞龙船你带一百艘去组建通讯系统,剩下三百艘回来不断拉粮食过去。

    北美东都司那边的福船战舰朕估计半个月左右就能拉到那港湾里面,到时候那将近八百艘飞龙船也用来来回转运粮食,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呃,飞龙船用来转运粮食?

    这飞龙船本是专做通讯用的。

    不过,现在他们的飞龙船是越来越多了,通讯也用不了这么多了。

    如果用飞龙船拉粮食,满载的时候是只能跑一百里左右一个时辰,但回程的时候还是能跑两百里左右一个时辰。

    也就是说,伯南布哥和偏头湾之间这五六千里用飞龙船拉粮食过去也就需要五六天时间,空船回来最多也就两三天时间。

    这样一来,一个月最少可以转运三趟,而一趟少说是三十万石,三趟就是九十万石,粮食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邓子龙闻言,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742/128393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