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477章 腊月

第477章 腊月


腊月,小年刚过。

    南京城的冬寒尚未褪尽,秦淮河畔的青石板路凝结着薄霜,房屋檐角还留有未融雪花与红灯笼相映。

    灶糖的甜香混着腊肉的咸香,从巷口茶肆的蒸笼里袅袅飘出。

    小贩挑着竹担,来回吆喝着:“糖瓜(南京小年祭灶糖食)!糖瓜,灶王爷尝甜头的糖瓜哟!”

    一个粗布衣衫的中年妇人,手里提着新买的春联。看到小贩挑着糖瓜行过,妇人把他喊住:“那货郎,来一块糖瓜,帮我再切一下,我带回家给孩子吃。

    “好嘞!”

    小贩笑着放下担子,箩筐中取出一块糖瓜,将其熟练切成小块,用糖纸包好递给妇人。

    除了卖糖瓜的,亦有卖糖葫芦、茶叶蛋等小吃摊贩,跟着沿街叫卖。

    “糖葫芦,又大又甜的糖葫芦!”

    “茶叶蛋,好吃不贵!”

    “……”

    妇人时不时停下,买些孩子爱吃的甜食小吃。

    大汉虽然接管南京城才刚满两年,但南京城内的烟火气却早已恢复,甚至变得比从前还要更加繁荣。

    这很正常,南京可是前明的陪都,所以满清接管了南京以后,在此设立了南方最大的满城,直接以前明的紫禁城围墙划开。

    一个满城就几乎吞噬了南京城绝大部分的财政赋税,数万旗人如同寄生的蛀虫,没把南京吃垮就不错了,还指望南京能繁荣起来?

    开什么玩笑!

    南京城战前在满清治下,人口约为  100万上下。现在战后大汉接管,并作为朝廷京师以后,人口短短两年就已经增长到了  150万左右,多为外来流入人口,甚至还有不少都是湖广跑过来的移居户口。

    南京城变成新朝京师,那些既有能力又有远见的豪绅,可是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趁着大汉朝廷没有拆分他们的家族之前,便主动分出来部分族人,带着钱财提前跑到南京买房置产。

    大族豪绅惯用的分篮之计,老传统罢了!

    大汉朝廷现在分这些豪族们的家,同样也是历代王朝的老传统,王朝君臣也不是傻子,知道家族坐大肯定会影响朝廷的统治管理。

    哪怕“宰相要用读书人”的宋朝,同样也数次拆分地方豪族,将拆分后的蒙族全部强制移民外地。

    皇帝行宫。

    南京百姓已经在贴春联,准备迎接新年了,而身为大汉皇帝的聂宇,还在带头加班内卷。

    不加班不行啊!忙不过来了。

    今年的地盘扩张太大了,北伐一战差点打空大汉的库,接近三个省的地盘收复,到处都是政务要他这个皇帝来批复和决定。

    内阁以及各部院,甚至主管军事的都督府,全都跟着忙的脚不洁地。

    礼部尚书顾景、兵部尚书王若愚,两人手中各自捧着一挪奏章来到皇帝跟前觐见。

    “陛下,这是兵部与都督府拟定,北伐一战各路大军的战功记述!”

    “陛下,这是礼部拟定,此次论功行赏及封爵赐田的章程!”

    聂宇只是透出要封赏爵位的口风,礼部、兵部、都督府几乎是加班加点的连轴转,将北伐的战功统计,还有怎么封爵合适,全都给搞定出来。

    “嗯,”

    聂宇轻轻点头,从秘书官手里接过两本奏章,优先翻看起了战功记述。

    记述战功的写的很详细,而且各方面的条例都很明确,也很严格,这是为了防止军中将领有可能的杀良冒功。

    这并非聂宇的手笔,纯粹是古人的智慧,古人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军队都是什么德行。

    就拿前明来举例,当时的朝廷为了防备边军将领屠杀汉人村民,伪装成鞑子头颅来冒领赏赐,专门培养了一批鉴定官员。

    他们能够仅靠摸首级的头骨形状,判断首级到底是杀了百姓伪装成的鞑子,还是真鞑子头颅。

    甚至于,关于鞑子头颅的辫子样式、毛发纹理等等,他们的研究比鞑子自己都还要清楚。

    当然,这并没什么卵用,因为不少将领确实不杀百姓了,他们改从鞑子的手里去买真鞑子头,买来的真鞑子头都来白鞑子攻打的其他部落停虏。

    花了半个时辰,认真看完北伐战功记述,里面还有每场大战役的详细战报过程,以及指挥的主帅都是何人。

    接着翻开礼部拟定的爵位封赏章程,聂宇简单看了看,先是点头,又是摇头。

    “这爵位给的,是不是有些低了?”聂宇放下礼部的奏章问道。

    顾景说道:“爵位封赏确实低了些,但就是要低一些才好。而今我大汉虽已有混一天下的大势,但终究天下未定,满清虏未灭。若现在就直接封公,那等天下一统,又该怎么封?”

    这话说的在理,天下没统一之前,爵位肯定不能定的太高。

    要不然,一下子封到了公爵,后面封无可封了怎么办?

    毕竟,自唐以后,历朝历代就再无汉人王朝,封异姓王爵了,就连明朝的几个异姓王,那都是死后追封,还不能够继承。

    公爵基本就是文臣武将,能拿到的最高爵位,之后顶多就是爵位之外的加衔。

    就连不是汉人王朝的满清,他们也只是一开始封了几个异姓王都等不及吴三桂这些异姓王老死,便要迫不及待的削藩。

    聂宇想了想,还是补充道:“伯爵给的实在太低了,这可是收复三省的大功,而且还有朕的何将军他们,他们总不能随朕起兵至今,才只有个伯爵吧?朕又不是什么只可共思难,不能同富贵的寒心之人,伯爵抬高一下,都封侯爵吧!”

    “是。”

    顾景没有反对,他本来就是故意定的特别低,给皇帝一个拉扯的限度。

    同时也是让陛下能对武将们施恩,笼终住军队和武将的忠诚。

    要不然,礼部请封候,那武将到底是该感谢礼部,还是该感谢皇帝?

    皇帝觉得封侯低了也不行,高了也不行,进退两难之下,他这礼部尚书还能保得住圣宠?

    只不过,顾景的眼界还是有些窄了,或者说他还是以中国天下来看世界。

    现在给武将封侯,等封完侯了,天下一统,满清被灭,到时再封国公,一切刚刚好。

    君臣相得,善始善终!

    然而,聂宇又不是本地人,他带着后世的眼界和能力,怎么能只推翻满清,统一中国呢?

    要是不把中国的领土扩张大一圈,那他不就白来了一遭!

    为了激发文臣武将们的开拓之心,聂宇已经全都想好了,现在先给他们封候,等统一了再封国公。

    接着,马上放出封王的口风,用封王为利诱,来牵着这些文臣武将们去对外开拓。

    唐以后再无异姓王,那是天下太小,统一了以后就基本内部消化,停止对外扩张。

    异姓王这种不稳定因素,放在国内,还不打仗扩张,那当然会出问题。

    可要是把异姓王的不稳定,转移到对外战争上面,那所有的不稳定,都能转化成战斗力。

    现在还是近代刚开始,一鸦战争都没开打,带英的世界殖民才刚刚开始,实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就连美国也只刚建国几十年,南北战争都没开打,还在用着奴隶制和邦联制(区别联邦制的相对联合,内部非常松散)。

    欧洲目前仅有的超级大围,就那么一个法兰西,虽然拿皇刚刚上台,但拿破仑寿命短啊!

    拿破仑有着家族遗传的胃癌,活不长久,硬熬的话,拿破仑熬不过年富力强的聂宇。

    至于亚洲就更不用说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日本前几年刚进入到全面衰落期。

    衰落到什么程度呢?拿慈禧来举例,现在的日本幕府,就是比慈禧更奢侈浪费,又没有慈禧镇压起义的狠辣心肠,面对西方列强比慈禧更胆小畏惧。

    隔壁的朝鲜也差不多,刚刚结束了党争的混乱,马上就要迎来长久的外戚干政,确切地说是外戚专政,国王完全变成傀儡。

    东南亚小霸王安南,还在打着南北内战,西山军就快要撑不住了。

    不过大汉已经在准备通过南宁府,对西山军进行武力支援,西山国王派遣的使者和称臣上表,已经来南京的路上。

    聂宇看完礼部的爵位章程,又与两个人商议补充一些细节,随后便定下在年后便正式论功行赏。

    不仅要封赏武将,还要封赏文官,打仗可不只有武将在出力,后勤方面文官系统可是也在忙前忙后。

    大汉现在刚开国,还不到文武相争,互相扯后腿的时候。

    就算扯后腿,那也不会当着开国皇帝的面扯后腿。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776/128414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