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330章 八排瑶

第330章 八排瑶


八排瑶,分八排二十四冲,相当于三十二个大型瑶民山寨村落。

    有多大呢?

    就拿实力最强的南岗排来说,瑶民聚居数量能达到7000多人,这还是三十二个瑶部村落的其中之一。

    而八排瑶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八排二十四冲,相对来说都是平等共处、同气连枝。

    所以这趟来荆州,他们三十二部,一家出一个使者,组成三十二人的使者团。

    因为人实在太多了,汉王府的主会客厅根本坐不下,只能委屈他们做到前院。

    前院已经摆上了三十三把椅子,三十二个八排瑶使者,已经陆续按照排冲次序坐上,就留了一个空椅摆在前头。

    南岗排的使者邓天翔,不时与油岭排的陈泽水、大掌排的唐承云交头接耳,说几句话就看看那张空椅子,看汉王是否已经来了。

    没等太久,聂宇就带着两名随从到场,他们不认得汉王,但认得聂宇身上的王袍。

    邓天翔带头站起来:“八排瑶邓天翔代全体八排瑶,拜见大汉的汉王!”

    “拜见大汉的汉王!”

    有邓天翔带头,剩下三十一名排冲使者,纷纷站起身来拱手抱拳行礼。

    旁边的粤语翻译连忙转述(说实话,粤语我完全听不懂)。

    当然也不用转述,这样子一看就知道肯定在行礼。

    聂宇微笑抱拳回礼:“八排瑶的兄弟们无需客气,都赶紧快坐吧!别站着了。”

    翻译跟着快速翻译。

    邓天翔听到那句“八排瑶的兄弟”,人已经都愣住了,不光是聂宇的态度随和,居然真的没要他们下跪,甚至还呼他们排瑶为兄弟。

    如此随和亲近的态度,放在从前的那些地方汉官,可是完全不曾有的。

    邓天翔木讷的坐下,坐下后又想起什么似的,连忙站起身来再度抱拳道:“拜见汉王阿哥!”

    “拜见汉王阿哥!”

    其他人被邓天翔这一提醒,也反应了过来,跟着齐呼。

    翻译一愣,对聂宇说道:“大王,这些八排瑶使者,在称呼您为兄长!”

    聂宇闻言脸上笑容变得更灿烂,顺杆子往上爬好啊!

    不爬的话那才是问题,他还得想办法主动跟八排瑶拉近关系。

    聂宇连忙抬手:“快快坐下,别那么生分,八排瑶与我大汉互为兄弟,没那么多礼数讲究。”

    简单一句话,大汉跟八排瑶就是兄弟关系了,大汉为兄,八排瑶为弟。

    而再往下推的话,就是汉瑶是兄弟,汉为兄,瑶为弟,兄弟之间自然该平等共处,不应该打仗,应该联合了。

    联合对付谁,当然是万恶的满清了。

    邓天翔的脑子转的也很快,立刻意会了深层含义。

    等到众人都坐下,聂宇也坐到了主位空椅。

    说是主位,但位次安排都是特地吩咐过,用的都是同样椅子,目的就是形式上的平起平坐。

    形式有时候没用,但有时候又很有必要。

    就比如眼下,正好促进了大汉和八排瑶关系的进一步融洽。

    除了邓天翔这个主动配合的,剩下那些脑子转的不是很快的瑶族使者,见到聂宇这汉王跟他们平起平坐,全都心里莫名感到踏实,连带对大汉的戒心都减小了许多。

    聂宇不先开口说事,而是致歉道:“孤此前禁绝罂粟阿片,抓了几位八排瑶的兄弟入狱戒毒,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实在是对不起了。”

    这话说完,邓天翔连忙摇头:“汉王阿哥千万别这么说,若非汉王阿哥这次把他们抓了,我们还不知道,原来我们种在山里的这些罂粟,居然是这么坏的东西。”

    陈泽水也说:“说的是啊!这罂粟之前是州里汉人商贾带过来,说是种了就能卖钱,没力气了吸两口就能有力气,咱们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

    唐承云跟着道:“难怪我们寨子里的天长公,之前还从来不抽烟草的,自从沾了这什么罂粟,就几乎天天都要抽烟,抽的越来越瘦,还时常咳嗽。”

    聂宇一脸严肃道:“这阿片跟烟草一起吸食,就会像之前你们在牢狱里看到那样,成瘾者会欲罢不能。你们寨子里若是有人已经沾染上,最好快点戒掉,否则等毒入脏腑,勉强救回来了也会变成废人。”

    邓天翔点头:“汉王阿哥放心,既然我等已经知道此物毒性,回去了就安排寨子里的人,把那些罂粟田给烧了……”

    “等等,”聂宇连忙抬手打断,“此物可不能焚烧,一旦焚烧化为烟雾,那罂粟毒会散于烟雾,吸入一点就会染上。”

    邓天翔听到这里被吓了一跳,这东西居然还不能烧了?

    旁边的唐承云问道:“那该怎么毁田?”

    聂宇回答:“若要销毁罂粟苗田,我回头给你们写下办法,再让专人跟着你们回去,协助你们毁田。”

    “若汉王阿哥这样不歧视我瑶民的好王,将来能做了皇帝,那今后大家就都有好日子过了。”邓天翔奉承道。

    闲聊了几句,聂宇问起八排瑶的瑶老制度,他刚刚听到对方说到了“天长公”,对此倒是颇有兴趣。

    查也能查,可太费时间了,哪有直接问本人来的简单明了。

    经过邓天翔几人的解释,聂宇顿觉这瑶老制度还蛮新奇的,几百年前的大清朝,居然能有这样类似选举制的统治结构。

    在瑶老制度下,八排瑶会统一选举出天长公、头目公、管事头、掌庙公、烧香公和放水公等瑶老。

    天长公顾名思义,寨子里最德高望重,年龄最大的老人担任,而且只能任一次,任期一年。

    天长公为寨子首领,到了道光之后,又被称为“瑶王”,但不是真“瑶王”,更类似于管事村长,打仗的时候还是寨子里的军事总指挥。

    头目公相当于寨子二把手,专门辅佐天长公管理寨子,处理各种天长公没有精力处理的杂事。

    管事头就是寨子里的民兵队长,通常由青壮年担任,但必须是“未”字时辰出生的人才行。因为瑶民迷信,认为这个时辰出生的人自带福气。

    掌庙公和烧香公,主管寨子里的祭祀祭祖。

    放水公负责分配水源,组织寨子里的人修缮水渠。

    ……

    聂宇听完这些瑶老的职责分配,感到奇特的同时又忍不住问道:“整个广东的瑶民都是这么选瑶老的?”

    邓天翔摇头说:“八排瑶是,但过山瑶不是,广东不只有我们八排瑶,还有许多的过山瑶。之前被我们打跑的官府,把我们八排瑶称呼为瑶牯佬,而称呼那些过山瑶为过蛮。我们八排瑶种的是梯田,都是在山里结寨聚居,而那些过山瑶则喜欢迁徙,都是吃尽一山过一山。”

    “孤明白了。”

    聂宇差不多听懂了,八排瑶属于固定居住在一片山区,靠着种梯田为生,而梯田依赖很好的灌溉,所以必须搞出这种选举制度选首领。

    只有首领不世袭,而且一年换一人,才能确保水源分配的公平性,不至于出现某个首领独占水源,甚至趁机坐大变成真“瑶王”。

    过山瑶就完全没这些顾忌,过山瑶吃尽一山过一山,跟游牧民族差不多的习性,选举制出来的首领也不可能统御好过山瑶。

    既然明白了,那之后该怎么管理八排瑶,聂宇也已有了腹稿。

    聂宇又问:“八排瑶靠梯田为生,这么多年繁衍下来,梯田够种吗?”

    这种选举制度下的八排瑶,基本不可能诞生大地主,所以大汉的这套分田政策对八排瑶几乎没什么用。

    而且,这种公平分配生存资源的制度下,八排瑶还是扛不住造反了,跟满清官府有很大关系,但肯定也有生存资源日渐不足的原因。

    “不够了,”邓天翔果然摇头,“以前还能开垦新的梯田,现在周围的山里早就被开垦完了,而且寨子里的人越来越多,好多人都不得已为了生计,只能下山去州里县里当佃户游民。还有,跟阿哥说句实在话,别看我们八排二十四冲,现在能一起出人造官府的反,但我们私下里也时常为了水源、种子打架……”

    这话说的挺委婉,哪是什么打架,分明就是打仗了,动辄上千人的械斗,还准备了刀枪棍棒弓弩。

    (八排瑶自制弓弩用于械斗的蜡像)

    人地矛盾这么大,倒是让聂宇有些惊诧,但也在意料之中。

    聂宇反复思量片刻,敲定了今后该如何对待这些八排瑶。

    首要的瑶老制度,他暂时不打算去动,这套制度目前运行还算稳当,那就可以让他们继续管着,贸然安插官吏进入,很可能激起八排瑶的抵触,还有破坏原本正常的秩序。

    但瑶老制度可以不动,学府必须要建立,跟湘西瑶民一样,湘西瑶民那里的学府已经建了好几处,都是当初请进去的教书先生,一年一年扩张下来的。

    能不能培养人才不重要,关键要这些人都能说汉话,愿意说汉话,写汉字,不对汉人抱有抵触心理。

    至于八排瑶梯田不够耕种,聂宇可以让多余的瑶民人口都下山分田,这样既解决了八排瑶的问题,还能让八排瑶主动与山下汉民促进融合。

    还有过山瑶,过山瑶过的生活,基本处于刀耕火种。

    对待他们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慢慢教化了,好在大汉的地盘暂时跟过山瑶没有大面积接壤,可以先管好八排瑶,再用八排瑶去处理过山瑶。

    八排瑶这趟过来,差不多就是试探大汉对瑶民的态度,是不是真的像湖南瑶部的兄弟说的那样。

    现在过来看过了,已经可以确认了。

    汉王不拘小节,对他们瑶民确实没什么高高在上,可以投奔归附。

    八排瑶起兵后控制的连州,就此内附大汉了。

    扩张地盘,有时候就是那么的简单,八排瑶造反就是为了活下去,大汉能让他们活下去,还不歧视他们,那他们自然愿意归顺。

    总不能指望他们也去争霸天下吧?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776/128429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