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32章 先打九江吧!

第232章 先打九江吧!


黄州府城被汉军半天攻克,既有伪清官员太无能,同样也是大汉的大势已成。

    区区一个黄州府,确实是真挡不住。

    汉军拿下了黄州府城,虽然府城的几个主官全都自杀,但真正办事的官员属吏、大户豪族们倒是跪得挺利索。

    黄州府衙。

    这里已经变成汉军的临时指挥部,暂时处于军管状态,杨芳在此召见了城中降官士绅。

    杨芳先对那些降官说道:“尔等里面肯定不乏有贪官污吏、欺压良善的,本将军的军务繁忙,不想管你们的屁股后面到底有多少屎。现在是战时,本将军也不要你们办别的事情,安抚人心,维持治安,要是有人趁机闹事,唯尔等是问!”

    “遵命!”

    众降官连忙拱手应道。

    杨芳又看向之前夹道相迎的黄州士绅:“你们归附我大汉,本将军同样不追究你们,但城中的米店药铺,凡涉及百姓民生,一律不许关门,不许涨价,不许囤货居奇,否则若是饿死了一个百姓,你们就自己掂量着办吧!”

    此话一出,几家土绅豪族都是面面相觑。

    这大汉的将军未免管的太宽了些,连他们的米店药铺是否关门涨价都要插手。

    他们不傻,当然知道战时肯定不能搞什么囤货居奇。要不然怕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可囤货居奇不能干,适当性的涨价赚钱又不会太损害到民生。

    他们都已经把田产交了出去,还愿意归附大汉治下,难道还不许他们趁机赚点小利,贴补一下损失?

    看这些人都不讲话,似乎颇有些不服气,杨芳瞬间脸色一冷,喝问道:“尔等是不是觉得本将军管的太宽?实话告诉你们,本将军忙着打仗,要是大王下了命令,咱才懒得管民政这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尔等要是有什么不满,尽可以去荆州找大王告状!”

    汉王都搬出来了,杨芳又摆出明显生气的架势,这些黄州土绅刚刚还有些利令智昏,这下瞬间清醒了。

    众士绅忙道:“将军息怒!我等一定谨记汉王命令,不让一个百姓饿死。”

    “哼!滚吧!”

    杨芳一摆手,都懒得再客套,直接把这些人都驱赶出了府衙。

    出了衙门,才有个士绅愤愤道:“粗鄙武夫。”

    “……”

    其他人听了没有接话,反而各自与之拉开了距离,以显自己跟他并不熟悉。

    都知道粗鄙武夫了,居然还敢这么嚣张,看来往后要少跟这种没脑子的蠢货多来往了。

    杨芳故意装出粗鄙武夫形象,震慑安抚住了黄州官绅百姓。接着立马兵分好几路,分别攻略起了余下的麻城、蕲水(浠水)、黄安(红安)、蕲州(蕲春)、罗田、广济、黄梅七县。

    ……

    蕲水县。

    蕲水县首当其冲,因为这里离黄州府城最近。

    蕲水县令听闻黄州府城仅坚持半天不到,就被汉军轻松攻克,知府几人全部殉城,巡抚也不见踪影,听说是跑了。

    那这还守个蛋,当下也不管自己身为县令的守土有责了,带上几两白银细软,趁着夜色无人直接开溜。

    翌日天亮,师爷才发现县令已经跑了。

    县令都跑了,县城自然也没有守的必要,城中官绅胥吏联合起来,献城投降。

    ……

    黄安县。

    这里在后世比较特殊,因为它是红色军队的发祥地,甚至因此而改名为红安县。

    蕲水县前脚刚投降了汉军,后脚黄安县就派人来到黄州府,请求汉军立刻过去主持分田,还是分黄安、麻城两县之田。

    分田是假,抱大腿求庇护是真。

    因为汉军持续对清军的战绩,直接导致了黄州府地方佃农大规模的暴动起事。这些佃农往日里被地主劣绅盘剥虐害,骨子里都恨透了所有地主士绅。

    现在有机会起事反抗,自然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而且乡村农户思想朴素,报仇都讲究斩草除根,那都是成片成片的对地主抄家灭族。

    黄安、麻城二县地主都吓蒙了,好不容易守住了县城,自然是赶紧请求汉军过来庇护他们。

    汉军要田产,给了!

    毕竟,汉军只是要他们的田产,可那些起事暴乱的佃农,那都是暴民,是真的会灭地主满门,连家犬都不放过。

    ……

    罗田县。

    这里刚刚罢兵停战,佃农义军攻城,罗田县官绅守城。

    双方前后打了一个多月,都快打成拉锯战了。

    汉军到来第一件事,不是攻城打仗,反而是先当起了和事佬,给双方劝和。

    好在大汉声名在外,佃农们愿意信任汉军,纷纷散去等着分田。而罗田县官绅见到佃农义军散去,连忙也迎了汉军入城。

    ……

    蕲州县,这里很早就被佃农们攻破,县令战死。

    汉军来了正好接收县城,帮着佃农们重新分田。

    广济县箪食壶浆。

    黄梅县喜迎王师。

    汉军有如秋风扫落叶,短短半月不到,黄州府全境尽附大汉,湖广大地遂归于一统。

    ……

    荆州。

    聂宇正拿着黄州发来的报捷电报,召集内阁众臣开会议事。

    刘骏拱手:“恭喜大王,贺喜大王,黄州全境归附,湖广终于尽归我大汉了!”

    王若愚笑道:“湖广既然已经一统,还一统的这么快,那接下来是该考虑一下,先往哪里打了?”

    林文昌说道:“还是先打安徽吧!安徽、江苏在伪清康熙年间,曾经合称为江南省,这里可是江南真正的财赋精华,巅峰时期可达全国财税三分之一,拿下安徽、江苏,那我大汉就不缺钱粮了。”

    姚宏毅附和道:“安徽省是徽州商帮的老巢,汪兴尧现在是我大汉的内间细作,有他在徽商斡旋,我大汉要是攻打安徽,必定能够事半功倍,还能跟着拿下徽商的贸易渠道,这对我大汉未来的海外贸易都是好事。”

    顾景这时说道:“安徽、江苏确实是财赋重镇,但我大汉已经富有湖广,相比安徽和江苏的财赋,江西文脉之地也不可轻视。”

    吕志宏说道:“江西文脉重要,可南京难道就不重要了?”

    戴毅忽然插话:“吕尚书莫要忘了江西的张天师、浙江的南孔。”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有各的说法,就这么争论不休。

    “咳咳!”

    聂宇听了一圈,待到众臣议的差不多,才终于下场说道:“众卿稍安勿躁,江西、安徽都是江南之地,肯定都是要打的,但孤以为,我大汉走出湖广第一战,必先取九江!”

    “大王英明!”

    刘骏抚掌赞道:“九江府,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不论先打安徽,还是先打江西,九江都必须拿下。若不拿下九江,夺取长江水道,则一切王朝霸业,都是空谈!”

    顾景跟着附和:“大王英明!”

    “大王英明!”

    众臣齐声高呼。

    原来对先打江西,还是先打安徽的分歧,很快变成统一意见。

    先打哪个省不重要,当务之急,是先打九江府,必须把九江府给占下来,拿下了长江水道,才能接着去谈大汉的天下霸业。

    攻打九江的军令,全票通过,无人反对。

    杨芳得到电报军令,已经提前做好战略部署的他,也不觉匆忙仓促,当下就是水路并进,顺江而下攻打封郭洲和小池镇。

    九江府是三江之口,那封郭洲和小池镇就是九江之口。

    要下九江府,必先下封郭洲和小池镇。

    (困死了!)

    (顺带一提,群复活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776/128439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