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残酷报复
推荐阅读:狂人不写日记 第一次世界妖法大战 娘子,请飞升 我,落难王子,打钱 诡异求生:我能吞噬万千天赋 从生死簿开始修仙 说好开发消消乐,地球战争什么鬼 当你将一切做到极致 天元玄仙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燕云十六州,大宋朝廷真正掌控在手的,目前只有河间府和析津府两城。
正如赵孝骞当初所预料的那样,收复燕云十六州,宋辽签下和议不过是开始,真正的麻烦在接受的过程。
本着既要土地城池也要人心的原则,大宋官员和军队接管燕云城池时,通常是比较忍让的,各地那么多反抗的民间武装势力,宋军基本都是秉持着退让容忍的政策。
一州一府乃至一县,城池易得,人心难得。
被辽国统治百年,燕云各地的百姓都已向辽国归心,如今的他们,根本不认同大宋朝廷,这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朝廷欲接管燕云,不是把占住城池,接管官署就完事的,真正的麻烦在于城外各个乡村堡寨的宗族地主势力。
收服了地方宗族地主的心,才能称得上真正收复了燕云,这原本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期间大宋赴任的官员可能还要跟地方宗族地主谈判,许诺,甚至是妥协,才能将他们安抚下来。
可是随着赵孝骞在燕云受了重伤,大宋的军队突然被激怒了,于是军队的行事作风也完全改变了。
他们撕下了容忍退让的伪装,露出了原本非常尖利的獠牙,恶狠狠地扑向那些反抗的宗族地主们。
不再客气,不再容忍,挡我者死,不服者死。
燕云的地方宗族地主们如今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完全无条件地服从大宋朝廷,遵从中原王化,彻底与辽国割断关系。
不习惯大宋的统治?没关系,你先跪下来,咱们再慢慢适应,重要的是“先跪”。
燕云各地一夜之间突然变天。
原本客客气气的宋军,凡事与地方宗族地主好商好量的态度,一夜过去,突然变得狰狞霸道,而且冷血残酷,动辄杀人。
再也没有了客气的态度和语气,完完全全的高压政策,要么跪着,要么死。
燕云南北两端,北端析津府宗泽所部,南端河间府种建中所部,两路兵马十万人,全部动了起来。
配合大宋汴京派来的官员,打着追剿萧酬斡的旗号,宋军态度强硬地将官员们送进赴任的州府城池,接管当地的官署和城防,任命新的官吏和差役,然后召集辖下各乡村宗族地主进城赴会。
城池官署内,宋军执刀而立,怒目圆睁,宗族地主们大约也听说了宋军主帅赵孝骞被袭受伤一事。
面对宋军突然改变的态度,以及森森寒光的刀口,宗族地主们战战兢兢进城,乖巧地进了官署,表示愿为大宋子民,愿服中原王化。
事情不算完,收拾宗族地主只是其中之一。
在将领们的率领下,宋军扫荡燕云,开始肃清燕云地面上的契丹人,奚人,渤海人等各族,宋军对契丹人尤其残忍,动辄便以“不臣”之名挥刀斩杀,对其他各族也没好脸色,将他们集中起来驱赶出境。
萧酬斡突袭赵孝骞,算是抓住了机会,但他估计也没想到,这次行动给辽国契丹带来了怎样的滔天大祸。
赵孝骞受伤的事,不仅连累了燕云各地的契丹人和各族人,也连累了辽国上京朝堂。
…………
析津府以北百里,宋辽新勘定的边境线上。
一支两千余人的辽军正缓缓走在泥泞的道路上,这支辽军本是燕云的地方驻军,随着河间之盟的签订,辽军必须全数撤离燕云,这支辽军便是撤离的一支。
本打算昨日便启程,但昨夜燕云一场滂沱大雨,这支辽军根本动弹不得,野外扎营停留了一日后,今日才不疾不徐地拔营。
看着前方竖着的一块石碑,石碑犹新,显然是刚立下不久,上面刻着字,标明了此地正是宋辽两国的疆界。
为首的辽将松了口气,招呼麾下将士加快脚程,赶紧回到辽国境内。
辽国失去了燕云十六州,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辽将心里也堵得慌,可他不敢违抗朝廷的命令,更没有继续抵抗宋军的勇气。
跟大多数辽军一样,他们窝窝囊囊地撤回了辽国。
当兵也好,为将也好,不过是一份差事,听上面的命令便是。
距离石碑还有一里左右的路程,辽将骑在马上,却猛地一惊。
他看到了石碑旁伫立的一支兵马。
兵马穿着暗红色的制式服色,为首者旁边竖着一面旌旗,上面绣着硕大的汉字。
这明显是一支宋军兵马,人数不多,大约三两千左右。
然而辽将心中还是微微一沉,停顿片刻后,还是鼓足了勇气上前,客气地朝为首的一名宋军将领抱拳。
“我等奉命撤离燕云,回到大辽,不知阁下这是……”
宋军将领颇为年轻,皮肤晒得黝黑,一双眸子却精光闪烁,目光如电上下打量着辽将。
良久,宋将冷冷地道:“你们走不了了。”
辽将大惊:“我们已奉命撤出了燕云,你们宋国还待如何?”
宋将面若寒霜,冷笑道:“昨日之前,你们或许还能离去,但今日开始,燕云境内所有辽军都走不了了。”
“为何?”
“我大宋河间郡王殿下,前几日被你们辽军偷袭行刺,受了重伤,你们辽军敢刺杀我家主帅,我大宋焉能放尔等轻松离去?”
辽将大怒道:“你们郡王殿下被刺,与我等何干?冤有头债有主,阁下何必牵连无辜!”
宋将冷冷道:“从我家殿下受伤那一刻起,燕云地面上便没有无辜的辽人,不管你们是否参与,我大宋王师全部视为敌人,皆斩!”
说着宋将骤然翻脸,大手一挥,喝道:“杀了!一个不留!”
话音刚落,辽将没来得及解释,一阵轰然巨响传来,辽将木然垂头,发现自己的胸口被贯穿了一个血洞,鲜血正渗过皮甲,汩汩地往外流。
紧接着,又是一阵阵枪声,后面两千余辽军哭爹喊娘,四下逃窜,但更多的仍被宋军的燧发枪当场射杀。
仅仅片刻,两千辽军已死伤殆尽。
辽将倒在马下,双目无神地看着湛蓝的天空,嘴唇奋力嗫嚅几下,眼角不觉落下泪来。
或许,他想说不公平,他想咒骂宋军不辨黑白,他更想拔出刀剑与宋军拼命。
可是,他什么都做不了。
宋辽边境的一片荒郊野外,这名辽将不甘且悲愤地闭上眼,至死都没能留下姓名,与他同赴死者,两千辽军将士。
宋将面无表情地看着两千辽军被杀,直到对面已没有一个活人了,才懒洋洋地挥手。
“传令收拾善后,并继续封锁边境,凡遇辽军,皆杀,这是宗将军下的军令。”
同样的事件,在宋辽的各处边境上演着。
宗泽麾下五万宋军将士,变成了五万个疯子,毫无顾忌地在各处斩杀清剿辽军和契丹人。
此时的宋军,根本没人在乎所谓的河间之盟,也没人再把辽人的生命当回事,只要发现辽人,不管他是军队还是普通平民,一律当场击杀。
随着赵孝骞被袭受伤,燕云各地仿佛被打开了邪恶的牢笼,放出了一群群噬血吃人的野兽。
燕云十六州,处处烽火,尸骨盈野。
数日后,消息紧急传到辽国上京。
时下辽帝耶律洪基的身体已越来越不行了,太医诊治后明言,陛下时日无多,速备后事。
耶律延禧悲喜交加,一边在耶律洪基面前深情款款地侍奉,另一边则风风火火忙着正式即位辽国皇帝。
河间之盟已签,宋辽暂时进入和平阶段,辽国得以喘息之机,如今唯一要做的,便是集结兵马,对付东北面越来越壮大的女真部落。
随着女真部落的统一,同时他们又拉拢了渤海族,奚族,靺鞨族等各族青壮兵马,势力越来越大,更严重的是,女真部已攻克了黄龙府,占领了吉州,英州等诸地,这股势力已对辽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耶律延禧寝食难安,他觉得自己可能是辽国历史上最苦命的皇帝。
人还没正式登基,就要面对如此繁多且严重的内忧外患。
不过,如此多的麻烦闹心事件里,耶律延禧还是有高兴的事的。
那就是,他终于等到即位的这一天了,据宫里太医的判断,耶律洪基驾崩就在这几日,大喜!……呃不,大悲,国丧。
喜滋滋盼着耶律洪基驾崩之时,耶律延禧却又等到了一个噩耗。
南方快马送来紧急军情。
宋国悍然撕毁和议,五万宋军封锁边境,清剿斩杀燕云地面上的辽军和普通的契丹百姓。
听到这个噩耗,耶律延禧快疯了。
辽宫内,耶律延禧暴跳如雷,他的面前垂首躬立着萧兀纳和萧奉先两位重臣。
“为何如此?萧奉先,河间之盟是你签下的,你告诉孤,为何如此!”耶律延禧盯着萧奉先,他的眼神里有愤怒,更多的却是恐惧,对宋军,对赵孝骞的恐惧。
他害怕宋军真的撕毁和议,得到燕云后真的对辽国发起灭国之战,老实说,如今的辽军确实打不过宋军,用尽了各种办法,在宋军的火器面前,终究只有折戟沉沙一个结果。
面对耶律延禧的愤怒,萧奉先却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张密信,双手捧给耶律延禧。
“殿下,事出有因,此事说到底……是咱们大辽先犯了大错。”
耶律延禧结果密信,匆匆扫了一眼,接着他的眼神瞬间凝滞,表情露出震怒和恐惧交织之色。
“萧酬斡……,他,他竟敢突袭行刺赵孝骞?他疯了吗?”耶律延禧不敢置信地道:“谁给他的胆子?谁给他下的命令?”
萧奉先垂下眼睑,语气平静地道:“是萧酬斡擅自调动南京兵马,擅自决定的行动,殿下,他给咱们大辽惹了大祸!”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810/128393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