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457章 350亿华元大单,初战告捷!割灯塔国

第457章 350亿华元大单,初战告捷!割灯塔国


朱仙庄科技园,明亮宽敞的会议大厅里。

    陈延森话音刚落,顷刻间寂静无声,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在他们眼中,主位上的年轻人,眉宇间虽透着厚重的威势,稚气却尚未完全褪去,可他说出来的话,却无比霸道。

    言外之意,价高者得,谁出的价格高,谁就拥有优先采购权。

    至于资金不足的,那就慢慢等着吧!

    这一幕让他们觉得极为熟悉。

    以往,山星、LG、松下、宝马等公司在面对华国合作商时,也曾展露过强势的姿态。

    可如今,当同样的强硬手段落在自己头上时,他们才真切体会到憋屈的滋味。

    山田裕贵眯着眼睛,几次想要起身反驳,但当他瞥见山星、LG、特斯拉的代表神情后,又无奈地按住了双腿,没敢动弹。

    山星的孙荣振、宝马的赫伯特、特斯拉的彼得卡尔森心中虽有怒气,却也清楚深蓝电池对自家公司的重要性。

    脸上的表情如常,不敢表露半分不满。

    这一幕,看得比亚迪的汪传福和宁德时代的曾玉群暗爽不已,他们可没少给小日子、灯塔国的电池企业交专利费。

    尽管两人也在努力通过交叉授权的方式,逐步降低专利费占比,但隔膜和高纯度电解液添加剂,还是没法自给自足,不得不看老外脸色。

    “老高,开始吧!”陈延森冲着高伟林吩咐道。

    虽然他知道这帮人早就做过了能量密度和使用率测试,甚至是针刺、挤压、高温测试,但该走的流程不能少。

    看破不说破,对彼此都好。

    会场灯光暗了下来,高伟林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领带,大步走上讲台。

    “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参加深蓝科技的采购洽谈会,今天我要展示一项将彻底改变能源领域格局的技术突破——高密度锂硫电池!”

    高伟林慢条斯理地介绍着。

    身后的LED屏上,随即浮现出每公斤600瓦时的醒目数字。

    彼得卡尔森见状,侧身看了一眼山田裕贵,特斯拉从松下采购的18650电池成本为每千瓦时250美币,低于欧美地区的竞品供货价,可每公斤的能量密度仅有160瓦时。

    考虑到衰减和损耗,深蓝电池的能量密度几乎是松下电池的三倍。

    一旦特斯拉Model  S安装上深蓝电池,便将扭转公司在北美地区的销售趋势,进而扭亏为盈,推动股价走向更高点。

    唯一的问题是,深蓝电池的售价标准是多少?

    若五倍十倍的上涨,特斯拉也承受不起。

    高伟林按动遥控器切换到测试视频,自顾说道:“这意味着相同重量下,电动汽车续航能增加160%到180%,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可提升两到三倍。”

    他特意顿了顿,目光扫过采购商代表,继续道:“深蓝电池经特殊处理,1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80%容量。”

    “高总,请问在动力电池上,深蓝每千瓦时的定价是多少?”

    彼得卡尔森忍不住地抬手示意,出言打断了高伟林。

    一般来说,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定价依据也不同。

    电瓶车电池主要看容量、类型和品牌,追求成本和容量的平衡性;

    手机、数码相机电池看能量密度、体积限制、工艺精度,追求微型化、安全性、适配性。

    而彼得卡尔森问到的汽车动力电池,更看重能量密度、总能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

    高伟林看着彼得,又看了看陈延森,见老板微微颔首,他才一字一顿道:“每千瓦时400美币。”

    以Model  S的60千瓦时标准版为例,采用松下18650电池组的成本为1.5万美币,换成深蓝电池的成本为2.4万美币。

    看上去贵了9000美币,用户体验却提升了十几个档次。

    60千瓦时的深蓝电池重量约100公斤,而Model  S标准版目前的电池重量是420公斤。

    首先,降低了车身重量,整体能耗下降,实际续航里程可能比420公斤的电池组多出  10%-20%,可形成“高能量密度→轻量化→低能耗→更长续航”的正向循环;

    其次,悬挂承载的重量低,转向更灵活,过弯侧倾更小,加速和制动响应更快。

    最后,重量更轻的电池组对底盘、悬挂、轮胎的负荷更小,可降低底盘部件的磨损,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减少售后维修成本。

    此外,还能提高空间利用率,电池组越小,头部空间和后备箱越大,装载能力越强。

    反过来思考,要是把电池组重量提升到300公斤,续航就能超1200公里;400公斤则达1600公里,客户的续航焦虑也能迎刃而解了。

    当然,以深蓝电池的定价,400公斤的电池组光成本就得9.6万美币。

    想到这里,彼得卡尔森和汪传福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深蓝电池虽好,价格也确实贵!

    坐在台下的陈延森轻轻一笑,每千瓦时的成本仅需140美币,但并不妨碍他卖400美币的价格。

    2013年的新能源汽车价格可不便宜,Model  S标准版在北美地区的售价是67400美币,85千瓦时的顶配版为77400美币。

    陈总认为,两三万美币的电池组,只占到整车成本的30%刚刚好。

    这电池哪里贵吗?

    如果特斯拉嫌弃,那马斯克就应该反思,灯塔国的用户有没有努力工作?

    山田裕贵暗自松了一口气,深蓝电池的定价比松下18650贵了60%,多半会打消特斯拉的采购想法。

    否则,在续航能力相等的情况下,Model  S的价格又得上涨6000到10000美币。

    一味涨价,用户只会扭头就跑。

    让他没想到的是,彼得卡尔森刚把报价发给马斯克,就收到了同意采购的回复,对方还提出要追加2亿美币,买下北美地区的独家采购权。

    换而言之,通用、福特和宝马的电车都没法使用深蓝电池。

    台下众人各怀心思,台上的高伟林却懒得理会,依旧条理清晰地讲解着深蓝电池的合作模式与收费标准。

    采购量对赌,每年的订单金额低于5亿美币(即125万千瓦时),需按差额,按每千瓦时50美币的价格补偿。

    禁止逆向工程,违约罚金5亿美币起步。

    分级供应,合同金额越大、支付比例越高,就先给谁供货。

    捆绑服务,必须使用配套的电池管理系统,锁定软件生态。

    高伟林面带微笑,谈吐比谁都温和有礼,话里的倨傲却比谁都浓重。

    紧接着,他又分别介绍了手机、数码相机、电瓶车领域的定价原则。

    心动的品牌方有不少,嫌贵的也大有人在。

    但陈延森根本不在乎,他的本意就是想淘汰订单少的小角色。

    第一批货得卖给最有钱的冤大头才行!

    等再收购几座原材料矿,生产工艺优化成熟后,再逐步降低供货价格。

    毕竟每千瓦时400美币的价格,确实不适合未来的电动车市场。

    只有降到300美币甚至200美币,才有可能实现大规模出货。

    半个小时后,高伟林施施然的下台,回到自家老板的身旁落座。

    陈延森重新起身,缓缓说道:“认可深蓝电池合作模式的朋友,请留下。”

    没法接受的采购商,也可以滚了。

    陈总是个厚道人,知书达礼,难听的话通常放心里。

    可他此刻的神态,分明透着不容置喙的强硬。

    山田裕贵理了理衣服,冷哼一声,带着随行人员,径直离开了会议室。

    “把松下拉入黑名单,三年之内,杜绝任何形式的商业合作。”

    陈延森压低声音,对着高伟林说道。

    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所有人都听见。

    LG的采购代表刚想站起来,一听这话,连忙又坐了回去。

    狗日的陈延森,哪有你这样的生意人?

    雅迪和爱玛电动车的老板,原本想开口杀价,见此情形,立马打消了念头。

    眼观鼻、鼻观心,一声不吭。

    另一边,走出会议室的山田裕贵一脸茫然。

    他本以为在自己的带动下,其他公司代表也会相继离开,以此向深蓝电池施压,达成降价目的。

    但他等了十几分钟,始终看不到一个人。

    玩砸了?

    山田裕贵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沉吟片刻,他又折返了回去。

    “山田先生是找不到园区出口吗?老总,找人送他出去。”陈延森戏谑地调侃道。

    在场的海内外同行都笑吟吟地看着山田裕贵,那神情,俨然是在看一个小丑。

    山田裕贵要是干脆走了也就罢了,现在硬着头皮跑回来,实在太丢人了。

    “园区出口?陈总,我想您误会了,我刚才尿急,还望见谅。”

    山田裕贵身体前倾,脸上堆着讨好的笑,连忙鞠躬解释。

    说完,不等陈延森做出反应,便立即返回座位。

    动作之快,脸皮之厚,让人叹为观止。

    陈延森冷笑,没再搭理对方。

    接下来,特斯拉、宝马、山星、LG、比亚迪、爱玛和雅迪等十几家公司,均与深蓝科技签订了采购合同。

    对于彼得卡尔森提出的独家采购报价,陈延森直接拒绝,即便对方将价格抬高到2亿美币,他也不为所动。

    爱玛和雅迪的采购金额未达要求,只能选择联手采买。

    超高续航能力的深蓝电池,可以帮助爱玛和雅迪进入高端电动车领域,掌握更高的溢价空间。

    反正他们可以把成本转嫁到买家身上!

    宁德时代的曾玉群本想从陈延森手中拿到深蓝电池的专利授权,但被回绝了。

    整个电池生产的过程,从设备到工艺、原材料等各个方面的布局可以复制粘贴,加上深蓝电池有深城的大力支持,2到4个月就能进入投产期。

    短时间内,陈延森都不会对外授权专利。

    直到下午五点,采购洽谈会才结束,七成的采购商都被淘汰了,最终签了11份合同,累计合同金额为57亿美币。

    晚上,陈延森在空中花园设了晚宴,曾玉群全程心不在焉。

    好在深蓝电池售价高,宁德时代仍有生存空间,但未来呢?

    第二天上午,深蓝电池新任CEO马志奥宣布:深蓝电池一期工程已全面投产,二期工程将于10月投产。

    马志奥是橙子手机工厂自己培养出来的管理人才,今年三十九岁,毕业于沪城交大,原先是深城物化所的工学博士。

    懂技术,也懂管理。

    半个月前,陈延森曾亲自与他面谈,发现他履历、能力、智力和情商都不错。再三考虑后,陈延森放弃了社招空降的想法,给了“自己人”一次机会。

    毕竟马志奥已在橙子手机工厂任职两年,归属感更强。

    “总价值超350亿华元!深蓝电池初战告捷!”

    “百亿大单!锂硫电池爆单!”

    “出手就是王炸!深蓝电池拿下特斯拉、山星、LG等公司订单!”

    “惊!中东储能大单来袭,或将超过500亿!”

    一时间,全网的热搜都爆了。

    动不动就几百亿的采购单,把网友都吓坏了。

    刚准备启程回深城的汪传福,双眼瞬间就红了,羡慕到不行。

    他想了想,掏出手机开始找关系。

    他心里清楚,以深蓝电池的产能,绝对吃不下这么多订单。

    和他有着相同想法的人还有曾玉群。

    两人不约而同地发动人脉,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与此同时。

    远在大洋彼岸的马斯克,在得知合同签订后,第一时间拿着PPT,公布了Model  S  Long  Range版,即长续航版本。

    搭载160千瓦时的深蓝电池组,续航可达1200公里。

    “160千瓦时?那电池不得有一吨重?这玩意能跑得动?”

    “深蓝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松下电池的三倍,160千瓦时的深蓝电池组,重量还不到300公斤,比原来60千瓦时的版本还轻了120公斤。”

    “售价15.9万美币?狗日的马斯克,去抢好了!”

    北美地区的网友在Facebook和Mimo的评论区,议论纷纷道。

    但在2013年敢买Model  S的用户,还会在乎价格吗?

    15.9万美币,续航1200公里。

    7.7万美币,续航500公里。

    北美的土豪压根不带犹豫的,转头就下了订单。

    当然,对于价格敏感的用户,马斯克也推出了相应的60千瓦时、80千瓦时版本,与之前的松下电池组相比,只贵了9000美币到12000美币,续航却提升了15%,绝对物超所值。

    在特斯拉还没进入华国市场前,陈延森便借马斯克之手,狠狠割了灯塔国的韭菜。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952/128417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