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秦时记事 > 第287章 286大鱼与粟

第287章 286大鱼与粟


第287章  286.大鱼与粟

    秦时此刻换了衣服,正在附近山上转悠。

    她脚上换了牛皮靴,鞋底是用了软木厚麻以及皮革,裙装也比平日的要更短许多。

    虽不够体面,但如今穷人们压根没有体面,因而也无人对王后的衣着置喙。

    只能小心派着护卫,又呼啦啦跟着大群人随她一同上山。

    壮身材彪悍,高大雄壮,此刻穿着一身甲衣叮叮当当走在秦时身旁,连喘气都没有更重一分。

    秦时忍不住又侧目看了看他:这样一身力气,而且长久枯燥跟在她身边也没有丝毫烦躁。

    这种素质,若逢作战,定然也有机会成为举鼎无双的霸王啊!

    她顿了顿,问道:“壮。”

    “小人在。”

    他虽跟在王后身边,但如今还未有官职。

    毕竟曾经有过刺杀行径,虽只躲藏还没动手,但也非立大功不可以平。

    否则又怎么安抚一直忠心耿耿的众人?

    秦时因而问道:“山林疾驰与重骑兵冲锋,你更擅长哪一个?”

    这话释放的意味很是明显。

    身后跟着的众位侍从们都竖起了耳朵。

    壮沉默一瞬。

    他曾在太仆寺辅助辛大人制作马镫,又曾与丹朴一起在大王面前展示,自然是知道王后的重骑兵计划的。

    高头骏马,重甲冲锋,所向披靡。

    王后曾说,重骑兵乃是战场收割机!

    他想起农人们挥动镰枷收割麦子的场景,又怎叫他这八尺男儿不激动难言呢?

    但此刻——

    “回王后,小人山林冲锋已有经验,重骑兵冲锋却还需装备完成后才敢夸口。”

    “但,王后若有所需,小人自信二者皆可!”

    能在大王面前展示,他的马术自然也是极佳的。而此前所受的魏武卒特种训练方式,本也就擅长山林野帝千里奔袭。

    若非如此,他那位早已被车裂枭首的魏国遗民,又是如何在天降陨星之后刻下字来,又立刻迅速逃之夭夭呢?

    这话一答,自信与沉稳,二者皆有。

    秦时也很是喜欢。

    在后世,家国大事只要不涉及敏感话题,都是可以堂而皇之讨论的,

    再加上如今都是姬衡麾下,因而此时人员虽杂,她却也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意思:

    “西域戎狄羌胡,因有燕琅将军在边地守着,短时间内难起大战。”

    但一旦起,就要彻底将他们打服。

    可惜秦国国力如今不支持多线作战,最近几年可能都在筹备期。

    “但你正值壮年,一身精力不可在咸阳过多消磨。因而我有意向大王举荐你去百越之地。”

    那里有燕瑛燕璇两位郡尉,百越山林复杂、气候湿热,当地狼兵动辄掩于山林中,普通兵士难挡。

    “你若有胆气闯一闯,当在此处能立下大功来。”

    这话一说,别说是本就擅长于此的壮,就是周边的守卫们,也都心潮澎湃!

    向上晋升的阶梯仅有一条,搏出一命,便可能为家中赚得些许田亩和免除劳役……

    如今所有穷苦出生的人家满脑子只有两个字:

    立功!

    魏武卒的训练涉及到方方面面,在隐匿之时更是不能有情绪波动,当初若不是他察觉真相,也不可能主动从车辕下滚落出来。

    而如今,秦时只看他面色未变,只在拱手之时身躯僵硬,显然很是紧绷:

    “愿为王后效死!”

    秦时点头,接受了他的忠诚。

    “待此行回到咸阳,我将捎带整理百越诸般事项,你也需接受简单训练,与太医令商讨要携带过去的药物等……”

    “壮,你当知道大王的雄心。”

    “望你能凯旋。”

    壮深深一揖,而后直起身子,手扶腰中长剑,继续警惕地看着四周。

    而秦时看着他的一身装备,突然又想起来,秦长剑在山林之中并不占优势,他们用的更多的乃是戈矛,以及部分短刀。

    如今有足够的煤和铁,也该专门为百越之地打造一批武器了。

    唉。

    她惭愧心想:自己真不是战争狂。

    可那是广西和广东啊!

    ……

    秦时自顾自向前走,而身后众人却是神采奕奕,双眼发亮,恨不得大声高喊:

    王后看我!!!

    天知道,王后在派人之前还要问问对方更愿意做什么!

    呜呜呜……他们当然更愿意在家顶着爵位,守着一百亩的上等田,再雇佣几个农户了……

    总之,王后跟大王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却显然更加亲和包容,大家心中大定,动作间又越发坦然了。

    面前这座低矮的山坡很快就已走到顶处。

    前方衔接着连绵起伏的大山,只是有着王庄的情况下,山中便是有野兽,也只剩小型的了。

    “王后要来看什么?”乌籽问道。

    也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秦时观察着附近植被,虽是冬天,但山中的气温并不低,湿润度也不错。

    她因而说道:“我看看此处是否方便开垦成田,又或者种植药草。”

    蘑菇木耳等也行,但这些因人手不够,暂时还没有腾出手来研究。

    唉,人才人才!

    只有一个黑目,靠瞬间记忆来复刻自己的资料,其余时间都要休眠或关机,效率根本跟不上啊!

    秦国这么大,有识之士这么少,就不能多来一些人形复刻机给她吗?

    她心中念头百转,什么林下鸡,林下菇、林下参和药草以及提前开垦都琢磨一遍。

    最后还是放弃大面积开垦田地的事。

    没有挖掘机,这边树根灌木盘根错节,光是清理都格外艰难。

    而且万一夏季雨水期,很难说这边开垦松软的泥土会不会滑坡泥石流。

    粟粟庄已安然在这里伫立多年,气候都很稳固,就让这份稳固维持下去吧。

    秦国正处于一个难得的气候稳定的向上时代,在她所知的历史中,大秦分崩离析后,战火纷飞无数年,着实是太浪费了!

    毕竟每一个小冰河周期必定会起战火,王朝翻覆,那是因为资源不够导致的必然规律。

    但如今又不是!

    中原地带还有大象呢!

    但如此好的年景,倘若要用来内战,实在是心痛!

    而乌籽又看向前方连绵大山:“那前方要去吗?”

    他们在宫中侍奉,若要不冒犯贵人,其实体力也不输旁人的,只是担忧王后累着了。

    秦时也没觉得如何,但还是摇了摇头:

    “不必了。”

    她体力倒是能支撑,但这硬邦邦的木头鞋底上山,着实有些难度。

    下次还是穿千层底吧。

    棉花啊棉花!

    她之前还嫌弃棉布太爱皱了,现在想想属实是不知好歹!

    乌籽不知王后心中对资源的渴盼,此刻只小心关注着她,然后同样跟随,从另一侧下山去。

    然而才下到山脚,就见侍从前来回禀:

    “王后,庄外已有百姓领了招贤令,前来要求报名!”

    “只是这人才筛选规格,我等实在不知,所以只暂且将他们拦在外头……”

    但王后也有交代,所以人虽在外头,却又每人都领了一竹筒热腾腾的水,里头稍稍放了些盐。

    如此,那些穷苦百姓尝了一口后根本不舍得喝,只满心欢喜的觉得就凭这杯水,今日也没白来一趟!

    这淡盐水不苦不涩,拿回家中再次兑水做汤饭,又能叫全家人都尝尝盐味了!

    王后真好!

    还没入选就已经给这么大方,倘若入选了,岂不是每月都能饱餐好几顿!

    秦时却是一愣:“这么快?”

    她知道每人发一碗粟能吸引人,但这么快,是连犹豫都没有就直接过来了?

    其实倒也不是。

    来的最早的这批都是漆水码头的。

    王后离开,他们的宣传就已开始。

    这个时间才来,已然是又飞奔回去告知亲朋好友,然后再次迈着两条腿一路快走疾奔了。

    因为按脚程算,倘若招贤不成,他们还能赶在入夜之前回家去,就不算流窜犯禁了。

    ……

    招揽人才,自然不会是秦时亲自来做。

    毕竟再厉害的hr,也不能一天面几百个啊。

    好在身边的侍从们倒是都很有上进心,哪怕为了未来的回报,他们也会努力不错过任何人的。

    秦时递给乌籽一张表格:“先去看看大概多少人,倘若一时半刻看不完,就叫他们留在农庄休息一晚。”

    “热水、茅厕、粟米、汤饭,铺盖这些都要做好准备。”

    乌籽领了那张表格,已迅速交给下头侍女,叫她拿去迅速多制几百张出来。

    一边含笑回道:“王后放心,这些臣这些日子都学过,定然不会出岔子的。”

    “我知王后的意思,哪怕不用也会尽力将消息都录用明确。日后万一有需要,这等人才照样可以前来招揽。”

    秦时顿时笑起来:“善。”

    ……

    来报名的人着实不少。

    其中有真的想搏一个机会的,但更多的却是为了那一碗粟。

    只是来的时候难免心生惶恐。

    白走一趟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但触怒贵人要打骂他们可如何是好?

    最重要的是,万一粟又不给了……

    哎呀!大家又期待又惶恐,脚下却是不停。

    但这份忐忑在看着路上一同的行人越来越多时,就慢慢没那么惶恐了。

    到最后,大家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心想若要挨打,,大家一起挨打便也不怕什么了!

    只是来了这么多人,万一粟分到自己就没了,怎么办呢?

    总而言之,核心围绕着那碗粮食。

    人才不人才的,他们这辈子不是服役就是种地,哪晓得自己有什么特长?

    特别会摔砖也能算吗?

    男人们大声讨论着、对比着,怕自己不够突出,贵人不赏。

    而队伍中虽是男女不限,但来的人中明显男人更多些。

    十二岁的大鱼紧跟着两位妇人身边,对方一人还惦记着家里织到一半的麻,另一人想领一碗粟回去,来再叫孩子过来领一碗……

    因而脚步匆匆。

    大鱼人小,腿也短,在后头仓促跟着,这才觉出几分安全感。

    倒是那两人见她这样瘦小,不由又问道:“你这样小,贵人怕不是要觉得你捣乱了吧?”

    大鱼握了握拳头。

    冬日天寒,阿母为了捕鱼,仍要赤脚趟在水里,每日补得几条鱼,这才能凑够税款,才能有衣裳,有煤。

    偏偏家中还有个她,虽身子瘦弱,胃口却也着实不小,每日总觉得吃不饱似的……

    阿父早年服劳役重病死了,阿母再嫁后,对方也在征兵后死了。

    如今一个人拉扯她,日子实在太难过了。

    如今有机会,她便也想来试一试。

    若实在不成,一碗粟也够她们母女多喝几天。

    若是成了,不管王后叫她去夯土还是砌墙,她都能行的。

    阿母没了自己这样的拖累,还能迅速再嫁个有壮男的家庭,日后田地有人耕,也能吃饱饭了……

    想到这里,大鱼咬牙,抬头道:

    “我阿母在集市上问过了,那位大人亲口说的,可以!”

    她抿了抿唇,脸上显出两分倔强来,鹿一般的大眼睛格外有神。

    两位妇人只是随便一问,此刻看看她细瘦伶仃的模样,倒显得脑袋特别大,因此又怜惜道:“你来看看也成,说不得贵人看你实在可怜,还要再多赏你一些呢。”

    这么说来,他们是不是也要把自己收拾的落魄一些?

    可又看看临走时细细清理过的指甲缝,虽有些陈年黄印黑线实在清理不掉,可听说贵人都是爱干净的。

    弄得脏了,说不定远远都要被驱逐……

    哎呀,难死了。

    大家各有想法,小心思也不断纠结着,总归还是吃不饱的居多。

    而像白秋沙这等饱学之士,得到消息后不是第一时间出动,而是要先回家中将此事回禀,因而反而今日不会来。

    但如今就这么会儿工夫,来了这么多人,也让秦时意识到——

    原来如今秦国的公信力、或者说秦王姬衡的公信力,竟然能到如此地步吗?

    对于如今谨小慎微、随时都有可能触犯严苛律法的秦人来说:一动不如一静。

    而他们听到消息便肯踊跃前来,为的是粟,可也表明官府如今确实也是被信任着的!

    这多难得啊!有这样的信任,将来做什么事都是事半功倍!

    她叹息着,看乌籽有条不紊的将交代下的事都一一安排,也觉得心中安慰。

      最近实在事情很多,于是决定采用玄学——买了柚子叶!

        待到货了我将狠狠洒水!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1002/128433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