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206人事安排
推荐阅读:诛仙:天道崩塌,我,唯有一剑! 诸天之神象镇狱 人在吞噬,大器晚成 斗罗:雨浩重生,这个唐三不一样 一人:炼器?都说了要相信科学! 斗罗:我养的小姑娘成了千仞雪 成龙历险记:我,镜神,主宰恐惧 遮天之宿命永生 全职法师:一天一精魄!最强禁咒 最佳导演的诞生
第207章 206.人事安排
秦时翻看着一张张从右至左,从上至下的简历。
都不必细看,只看上头篆书的工整度,就能晓得哪位是真的读了书且有些本事的。
不管他们之前是哪国人,来到秦国,自然是要练习秦国文字。
其中字的好坏,就最能体现出是否有学习的习惯。
其中书写的最优秀的,当属秦八子。
其次是楚夫人。
包括新晋的两位七子,丹与飞青,比划都能赞一句工整。
只唯独这张……
哪怕没用墨,人人都发了显色度极好的铅笔,眼前这张表格也被涂得乱七八糟,写得一塌糊涂。
不出所料,来自王子虔的母亲,郑夫人。
所以……
秦时若有所思:“原来老话都讲儿子像妈,女儿像爸……是有两分道理的呀。”
再仔细辨别其中内容:郑国贵族之女,年 30,籍贯写的太长太多太乱,秦时便直接略过。
毕竟甭管籍贯如何,现在都没郑国啦。
再有就是擅长的事物——
这里秦时本打算写【特长】的,但因为这两个字对她的震撼很大以至于下笔又改了。
唉,那些还在兰池惶惶度日的玉人们,也不知数学学得怎么样了。
而郑夫人的【特长】:妾会打架,略识刀兵,身体强健,运气颇好!
以下还有密密麻麻的举例:
【妾幼时就能吃能喝能打,年龄比我大的,先抓了头发再打。年龄比我小的,先骑上去打。】
秦时想想这个画面,不由笑了起来:看起来是真的很会打。
【会刀法,会长戈,本想做将军的但是族里嫌妾脑子不好记不住东西,于是改做“娣”,结果阿姊还没出发就病倒了,于是换成妾来……一应娣侄也没带】
倒真是阴差阳错了。
如今贵族嫁女,会在嫁女的同时,将族中姐妹或者侄女一同陪嫁出去,乃称【娣】和【娣侄】,乃是媵妾制度。
不过据她了解的,之所以换成郑夫人,乃是因为郑国此时企图发兵,因而选随意选了个身板结实的。
不过,郑夫人显然并不清楚,因而仍旧觉得自己好运。
【妾成长至今,只小风寒一次,读书爱头痛,再无其他病症!身子康健极了!】
秦时顿时震惊了:“郑夫人身体这么好吗?”
好健康的身体呀!如果她现在不是更健康的话,真的会嫉妒起来的。
赤女接过一看,随后笑道:“郑夫人说谎,她分明也有过医案的。之前偶听有人来章台公报她身子不适……”
但身子康健在这个简历中并不算什么突出的工作优势。
看王子虔的头脑就知道了,秦时并不认为她在说谎,于是又叫来了医明。
而医明只略一思索便记了起来:
“确有其事,郑夫人共有脉案七册,其中6次中有3次饮食不调,3次饮食过饱,还有一次是练武时不慎崴了脚。”
秦时:……
她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莫非当真是脑子空一点,身体才会更好吗?
那她给乘虎的那份升官图,是不是也不太合适?
至于【运气颇好……】
【妾幼时住偏院,饥饿难耐将将欲死时,便能刨出一窝田鼠家产共计二十余斤黍米来……】
【妾成年时本被嫌弃太高大,不好婚嫁,就被指为长姐陪媵,吃好喝好】
七国之中,当属楚国女子最受欢迎,身姿窈窕,能歌善舞。
而秦国女子因全国上下行耕战制度,自然是越健壮越受欢迎。
郑夫人被嫌弃,也可以理解。
【陪嫁媵妾原本也要控制饮食,力求纤纤,然而阿姊病倒,又临时将我顶了上去……】
【来咸阳宫不过三月,便已查出有孕。】
【两年后六国征战,只与大王一次见面,又生王子虔……】
这拉拉杂杂,琐琐碎碎写了不知多少细节,连这样的事都详细交代出来。
秦时看着唯独郑夫人这厚厚一沓纸,终于明白为什么她能写得满头大汗,下笔飞快,字迹潦草了。
但,很好。
以前的秦时相信唯物科学,现在的她,已经开始看重玄学了。
别的不说,她可是已经亲手占卜过的,对天命之说也有了些许看法。
而郑夫人这运气,她仔细参详:
“确实挺好?”
只从她自己的需求来看,吃饱吃好,地位向上,安稳无虞,就已经很好了。
更别提从秦国的角度来讲,当时大王年纪也不小了,宫中亦有侍奉之人,但却迟迟未见子嗣,显然对终于拿下亲政权的姬衡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既如此……
“就令郑夫人暂领【祠祀令】的工作吧,告诉辛一声,若铁官工坊与少府处,哪里有研发不通的,便去郑夫人那里多宣传其好处用处,叫她用心请求一番吧。”
工艺得学,得试验,玄学也得跟上。
这世上有的是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却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秦时这里,灵感不可控,运气却是可以多试试的嘛!
她含笑吩咐赤女:“你去好声与郑夫人说一声。若她诚心祈求成功,我这里自然有赏。”
至于要怎么确信这功劳是郑夫人的,这不重要。
赤女瞠目结舌,显然未曾想过王后会将宫中夫人这般使用。
但不得不说,看看郑夫人的简历,再联想王后安排的这工作,竟颇有一种物尽其用的感觉呢。
况且郑夫人心思直白,只要赏赐给够,好话说得动听些,想来她应是愿意的。
既如此,便也欢喜的领了命前去。
直到一个多时辰后,她回来复命,这才神色复杂道:
“郑夫人说,她愿意诚心诚意祈求王后心想事成,所行皆顺。但不知祈福一年后,王后能否将自己密用的上好妆粉赐她一盒?”
“还有,希望这妆粉,王后不要赐给楚夫人。”
秦时:……
她的粉底液基本没怎么用过。
不过,现在问题重点不在于粉底液呀!
而是……“她只要了这个吗?”
赤女也神色复杂:“只要了这个。”
但这东西哪怕世间罕有,可对王后来说也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只因王后气血丰润,皮肤无暇,哪怕不施妆粉也莹润如玉。
况且,她本就不爱用。
既如此,秦时也忍笑点头:
“那你命人传讯去吧,我同意了。只要她尽心尽力祈福,不必一年,半年后,我便将这世间仅有一盒的妆粉独赐给她。”
划重点:其他人全没有的。
总之,大秦顶级CEO如今暂代HR的工作搞定了郑夫人,却还有一位楚夫人亟待安排。
相比于郑夫人什么都讲的傻白心思,楚夫人这份简历就写得平整多了。
也简单许多。
秦时大概看了一眼,对方在特长方面只简单写了【善歌舞】,便了然的笑了笑。
楚夫人可不只是善歌舞。
她入宫多年,平均每月一支新舞,编舞编曲全由她来安排,这等超强的艺术天赋,哪怕在后世也能坐上顶格。
而且她不止歌舞,诗书方面,乘虎显然也遗传到她。
不仅颇有心机智慧,头脑知识也不缺的。
只是她如今人在咸阳宫,身却是楚国人,六国之中,唯楚国负隅顽抗最久,恨秦至深。
她夹在其中,以弱女子之身,独抗这无奈的天下大事,徒叹奈何。
再有王子乘虎,分明颇有天分,却囿于体弱多病,无望继承大统。
楚夫人跟着熬了这许多年,显然心思已经渐渐没了以前的开阔。
秦时盯着【善歌舞】这三字,此刻便笑道:
“夫人既深爱歌舞,便令她负责单独成立一部,自少府中遴选人才,专为我秦国排戏。”
“此戏剧并不是要大王留在宫中细细观赏,而是要自咸阳出发,向我秦国山川四海乡县驿亭巡回演出。”
“这第一出戏,就编一出【东郡陨星刻字】的神谕故事吧。诸般细节,回头待我筛选修改了一同送去。
这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姬衡,也可以是昆仑仙使,山精鬼怪……
但无论如何,核心思想都是他们敬重姬衡这位人皇,而后不惜冒着天罚之威,挥手降下陨星,刻字示警。
以情入手,以剧情展开,而后将秦王心系天下黎民的念头宣讲出去。
搭配着如今正四散的蜂窝煤,待明年大王泰山封禅,百戏逐渐宣扬四海,大王就不必再愁民间口碑了。
而上位者,一旦有了口碑二字,日后做起事来爱惜羽毛。
再行鱼肉之事时,说不定也能更好回缓一些。
再看下一份。
新晋的两名七子写的简历大同小异。
她们虽不是同乡姐妹,却是同时入宫,一同侍奉楚王后,而后又一同被送到姬衡身边。
因而一应轨迹多有重合,只如今,也是宫中年龄最大的,已经33岁了。
她们这一生,10岁之前困于温饱,16岁之前又小心翼翼侍奉主君。
而后又被安排到姬衡身边,从未有片刻自由。
虽如今谈自由是奢侈,但显然再这么荒废下去,两名女子就要如同墙角的野草一般,伴随着冬日来临,也将渐渐枯萎下去。
而秦时看着两人特长。
不出意外,都是【织布】。
现如今已有了简单的织机,而宫中女子打发时间多是用这个。
她们身无长物,亦无身家背景,也不被大王爱重,月薪都少的可怜。
生活枯燥无味之下,能将这份手艺练得格外娴熟,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只可惜……
秦时略叹了口气。
没有棉花,如今织布须得养蚕种麻。
也没有足够的人口和资源,以如今秦国的生产力,就算是改良了织机,他们也没有这么大的生产资料和市场。
人口,人口!
这是她不知多少次感叹了。
难怪汉初时要颁行法令,强制每一户人家要养马种桑,规定数额方能抵税。
征战死亡大半,如今缫丝养蚕者何其微薄!
别说是向别国贸易,就是秦国之内,也只将将够供应。
秦时想了想:
“去请二位新晋的七子前来。”
丹与飞青在如今已经是年龄不小了。
因为甚少见阳光,住的宫室又偏僻寂寥,她们面色苍白,气血并不很丰盈,显然在营养均衡方面并没有做的很好。
但身材高挑,眉目柔顺,是叫人一眼看去,就觉得温和可亲的磁场。
又因为安分谨慎且小心,因而楚王后去世后,姬衡都未曾对他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也令她们在宫中有了些许容身之地。
而如今,二人接到王后召见,颇有一种靴子落地的畅快感。
因而小心翼翼的拜见之后,便静静聆听着王后的示下。
谁知这年轻的王后却并不问别的,只是含笑道:“听说你二人如今住的偏殿空寂辽远,离大王居处又远是不是?”
略长两月的丹立刻小心翼翼回到:
“回禀王后,妾二人清净惯了,且已年老色衰,亦不适合离大王居所太近,以免扰了大王心情……”
言下之意,对姬衡的抗拒很是明显。
再看飞青,她苍白的脸上,也还有着两分惶恐之色。
可见秦王衡的凶名,真真切切的贯彻内外。
关于这一点,秦时可不会为姬衡委屈:大王是在她面前仿佛很是纵容,可一切的前提,都是她还有用。
越是身份卑微者,越是能感受到这种被人掌握生杀大权的恐惧感。
她并没有考究这话是否真心实意。
只是,面对这一生惶惶不由人的二位七子,她如今也直奔主题:
“我见你二人所写特长为织布,只可惜如今缫丝养蚕方面,我秦国还没有什么大的进步。”
“就算有,也当在一二年之后了。因此我想着,这深宫广远,如今能用的人却不多。”
“若你二人不嫌弃脏乱辛苦,不知可否为我,为大王,养下一些鸡鸭?”
别的不说,那些科学的养殖技术,若能让鸡健康长大,孵小鸡的成功率提高,产蛋率和增肉率也提一提……
慢慢发展下去,待来年,能让秦国幼儿多吃一个蛋,也是莫大的功德。
而她们再怎么地位卑微,也到底是姬衡后宫的七子。
有这样的身份,推广宣扬出去,不仅是一番美谈,也更容易让百姓接受。
秦时有这安排,也是从织布上头,看出她们有耐心且细致,因而这才发问。
若她们不愿,那也没什么,自然有无数下属来操持此事。
来啦!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1002/128441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