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秦时记事 > 第155章 154荔枝龙眼

第155章 154荔枝龙眼


第155章  154.荔枝龙眼

    燕瑛的反问与迟疑让秦时误会了。

    她有些失望:“还没有开始吗?”

    随后又问:“那上一次征伐百越,交趾可属于我们了吗?”

    南海郡都进了些甘蔗过来,交趾说不定也局部打下了?

    燕瑛:……

    这位未来王后的问题好刁钻,她一时竟不知要怎么回答了。

    倘若说自己身为郡尉,一不知什么双季稻,二驻守多年也未曾打下交趾,对方是否会觉得她相当无用啊?

    这要怎么回答?果然还是应该听阿母的,先睡上一觉。

    如今久未成眠,脑袋都显得空空了。

    秦时却已经看着她为难的神情自问自答了:

    “还没有吗?那也没关系,回头让大王快些打下来就好了。”

    神兵利器一成,灵渠开凿成功,而后连通南北。

    大军远征和后勤补给都能得以保证,拿下百越,说不定不必像另一位历史中那样苦征10年了。

    唉!十年!

    现如今哪有人口支撑得起10年!

    后世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养育了十几亿人,现如今二三百万平方千米,人口拼命往多了算不过2000多万……

    哪里舍得打仗牺牲啊!

    燕瑛再沉默不下去了。

    她赶紧说道:“待臣回到百越,定会第一时间派人前去交趾探查。若有双季稻,便连同稻种一同送回咸阳。”

    说完自己先顿了顿——独自面对身份未定的秦君,没有王子公主在面前,自己却称【臣】,是否有些不合适?

    但她随后又赶紧问道:“还请秦君告之,何为双季稻?”

    秦时轻松回她:“就是一年两熟的稻谷啊。”

    “岭南之地气候温暖湿润,春季种下稻谷,夏月收割。而后翻种土地,六月又能种下一季稻。”

    “如此,方为一年两熟,双季稻。”

    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一种【再生稻】,是收割时根部留高一些,不要翻动。而后重新灌溉,等待生长,便能在根部重新萌发稻穗……只是产量比值第1季要低出很多。”

    她想起如今没有杂交水稻和科学灌溉,上等良田也不过亩产一二百斤,且水稻还不是主要粮食,激情又没那么足了。

    但燕瑛却已经震撼无声!

    一年两熟的稻谷!

    再生稻!

    秦君说起来又这样轻描淡写,甚至还不甚满意的模样。原来她驻守的百越,竟是这等富饶之地吗?

    此刻她郑重拱手:“待臣回咸阳,定然告知大王快快征伐!”

    此等宝地如今竟不属于秦国,实在难以安睡也!

    咦,她又称臣了?

    罢了!不重要!

    秦时也在绞尽脑汁。

    如今秦国物种不丰,还没开始丝绸之路,许多耳熟能详的作物在如今都是没有的。

    但百越之地靠近海边,自周朝时便经常有新鲜作物传入,如今只能再请燕瑛多多留意。

    “若有新鲜作物,不管能吃与否,都烦请郡尉着人送往咸阳。”

    燕瑛点头:“阿姊麾下有海船,若有外邦夷民前来,我定遣人相询。”

    又叹道:“可惜如今暑热未退,荔枝龙眼又已然过了季节,加之不便运输,因而不能请秦君相尝了。”

    秦时也叹气:“没事,没有冰块,荔枝太容易坏了。正所谓【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是运不来咸阳的。好在我也不是特别爱,吃不到便吃不到吧。”

    非要吃也不是一口都吃不到,但那就是【一骑红尘妃子笑】了,实在没必要。

    燕瑛此时已经无话可说。

    其实,大王都未曾吃过荔枝的。

    荔枝虽别名【离支】,意为:若要采摘运输,须得连枝砍断才能短暂保存。

    但这也是有时限的,暑热天气,哪怕连枝水养,最长也撑不过四日。

    而百越前往咸阳城,昼夜疾驰也须十余日夜。

    龙眼且还能想一想晒干的,荔枝却是半分希望也无。

    像秦君所说什么【一变二变三变】,更是闻所未闻。这非得是吃过,且近距离接触过才能知晓的。

    而听她的意思,显然不足为奇,甚至寻常到可以轻飘飘说出【不爱】二字。

    这其中蕴含的重重深意,燕瑛不敢多想。

    马车中一时陷入了沉默。

    秦时并没有遮掩的意思。

    她之来处,只需要大王一个人大概猜到就行了。对于其余人等,完全没必要解释。

    说到底,还是此时物种不丰,交通不便的缘故。

    也不知此时水泥能不能做出来,可做出来后,这等硬邦邦的地面又对骏马的腿脚伤害很大,经常行走马匹的更换速度会加快,这又是一大损耗。

    唉!

    她在心中深深叹气。

    抛开千古一国的豪情旧梦,这个国家实际千疮百孔,已经再经受不起风雨飘摇了。

    她说完这些,看着燕瑛通红的眼睛,和湛湛精力也挡不住的疲惫与憔悴,此刻感慨一番对方的精力,又体贴道:

    “关于百越诸事,我其实还有许多事要问,但一时还未曾想明白。徒劳来问,难免虚耗郡尉时光。”

    “不若郡尉先行去马车上休息,待回咸阳城,大王面前,你我二人再行交谈。”

    燕瑛心中同样有千百疑问无处可诉,此刻沉默良久,也只能拱手告辞。

    倒是王子虔已然跃跃欲试,见燕瑛一下马车,立刻策马凑上来:

    “秦君,我如今总可以骑行了吧?”

    秦时看他精神抖擞的模样,也不禁莞尔:“去吧,与车队相隔不要超过百步。另外,随身须有两队侍卫……”

    她话音才落,王子虔已迫不及待一夹马腹,高高兴兴向前冲去了。

    公主文落后一步,哪怕侍女及时用绢纱遮掩,也挡不住扑面而来的一阵黄土。

    她不禁愤愤:“莽夫!”

    她打理许久才重新登上秦时的马车,此刻也终于开始想念咸阳。

    原来出门在外当真不是什么好事。

    早知如此,还不如趁此时光去上林郡游赏呢。

    但好在父王之命已圆满完成!

    她回想此行,也觉得有诸多道理,比书上更为深刻。若有下次,若有秦君,再次出行也未尝不可。

    转而又好奇的看向秦时:“秦君与燕郡尉说了什么?怎么对方似乎魂不守舍?”

    秦时想了想,简单总结道:“大约是吃吃喝喝的那些东西,燕郡尉没我精通吧。”

    这两章写了整整一晚上……

    荔枝龙眼:此时应该叫离支和益智。但还是根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提到“番禺(今广州)有荔支、龙眼”来吧。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唐国史补》


  (https://www.2kshu.com/shu/91002/128447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