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大唐协律郎 > 第280章 登门认罪

第280章 登门认罪


康俗坊张家大宅今天仍然气氛沉闷,唯东厢里郑氏肆意迁怒骂人和张岯哭号叫痛的声音最是响亮。以至于眼下族人们轻易都不敢往东厢去,哪怕又家奴不得不去,也都要尽快离开。

    张岱在去拜访过高力士,归家后便一直待在家里没有外出,除了做几道他爷爷布置的时文题,就是书写一份商业计划书。

    高力士将飞钱改造的计划呈奏皇帝之后,获得了皇帝的赞许,但是具体该要如何执行,当下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

    所以张岱便先将他所预定的汴州飞钱项目计划书写出来,以此作为一个范本。

    有了朝廷的信用作为背书,经营飞钱不再需要一定得势力强大之人才可,但必须得财力雄厚,起码得满足前期的验资交税和后期的飞钱兑付要求。

    汴州到洛阳需要多大的飞钱规模,张岱也并不清楚。

    尽管高力士用自己的关系从朝廷诸司给他调取出一部分市监管理和商税相关的记录,但是由于这些记录不成系统,一桩一桩的核算起来也比较麻烦,尤其这些数据和飞钱的关联大小也不好确定,参考性如何也仍待商榷。

    这也就意味着,飞钱的收税标准不能以飞钱的规模大小作为参考,而需要以朝廷所需要的资金体量作为标准。

    而这当中所产生的与实际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就是第一批飞钱从业者所需要承担的风险。

    可能预缴了大笔的税钱,可是接下来市场开拓严重不足,盈利远抵不上支出,再加上其他的运营成本,无疑就会血本无归。可如果朝廷设定的税额不高,但当飞钱运行起来却业务量暴涨,那无疑就能赚取大量的财富。

    对张岱而言,赚钱与否倒在其次,他所看重的是飞钱所能聚合的各种社会资源。所以无论盈亏,汴州飞钱他都要争取到手中来。

    所以他做起计划来,主要也只是针对飞钱运行的模式,至于成本和收益等数据则并不是很严谨。

    飞钱在汴州如何纳储,在两京如何支兑等等,包括各地流通钱币的质量,也需要有周全的规定。须知唐代社会可是恶钱横行,如此大宗钱货的存纳支取如果对钱币质量没有要求,单单存恶取好就能套取大量的利益。

    之前两京飞钱这一问题并不严重,一方面自然是两京对此管理相对更加严格,另一方面则是两京飞钱经营者皆非善类。你拿大笔恶钱去讹人,小心把自己小命搭进去。

    可是现在放开各州经营,那不同地区的差异就大得多,尤其是江淮地区商贸兴盛也恶钱尤多,扬州城里干上一整天的买卖,过手的钱币估计都不带重样的。真要遇上阔气老钱,梁武帝时铸的铁钱估计都能拿出来用。

    柜坊不可能大笔的收取恶钱,但同时也不能完全拒绝,市面上本来就因为钱币供给不足而充斥恶钱,如今大量的好钱被纳入柜坊不再参与流通,无疑会令恶钱更加的大行其道。

    大商贾们能够享受飞钱带来的便利,但恶钱滥行的恶果却都被中小商贾与平民百姓所承担了,如此一来飞钱就成了打击市井商贸的恶法而非推动商贸发展的加速器。

    同时布帛这种具有商品性质的兼币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价格也并不相同,如果柜坊钱帛兼纳,那布帛的比例和支兑程序也要有相关的规定。

    归根到底,就是中古社会由于交通不便、交流不足所产生的区域发展不一、民情风俗有异,飞钱想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高效的金融流通体系,就要对这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做出兼容与让步。

    这种兼容和让步的具体体现,就是飞钱的收纳与支兑数字会发生一定的波动,或者更多、或者更少。

    对于这种波动,张岱将之称之为“估差”,估差只要在百分之十的范围内便都可以接受,估差超过百分之十,则业务不能成立,飞钱只能从办理地退返,或者请官府介入进行仲裁。

    百分之十只是汴州和两京之间市场商贸之间所存在的差异量化,至于其他地方因为区域不同,差异可能更小,也可能更大,这就是张岱所不能核计的了。

    他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也便于高力士在实际统筹执行此事的时候,与各州商户们进行一个数据化的磋商。估差越小显然就意味着飞钱的运行越稳健,估差越大则就波动越大,能钻的空子也就越多。

    但如果是蜀中那种地理闭塞、又极为富庶,同时渴望于外沟通的情况,估差定的更高一些,蜀商们想必也仍会趋之若鹜。

    至于其他更加复杂和深刻的问题,那也只能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去逐步的发现、逐步的解决。

    说到底,飞钱只是一种金融流通层面的尝试改革,既不涉及到资源的重新分配,也不会给生产力造成巨大的冲击。

    即便是过于冒进些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动荡,也只会涉及到社会少数群体的利益,会有足够的缓冲和修补空间。

    说句不好听的,一场大风大雨降下来,江河湖海上颠覆的货船所造成的破产货商和船主,估计都比飞钱运行暴露出漏洞和瑕疵所造成的多。

    商贾群体很活跃,在他们身上资源的聚散也体现的最明显,要做什么实验性的调整当然也得从他们身上下手最靠谱。

    当然一些一拍脑门便轻率决定的计划推行起来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所以张岱也在调动自己的认知和思路,去尽可能的完善这一计划。

    按照高力士的想法,五六月份江南租物将会陆续北上,届时东都洛阳便会再次恢复钱货充盈的状态,届时手里掌握大笔的钱帛,届时无论是通过官方的协调还是直接进行市买,务必赶在秋前攒下回京的物资,让圣人能返回阔别多时的长安。

    汴州那里虽然有查赃获取的一笔横财,但这些钱要先进入刑部再归入户部,用以填补从去年延续至今的一些财政空洞,甚至还没有入都便已经被拟定了各种使用计划。

    所以圣人的回家路费只能从别处想办法,飞钱的改革也必须要在七八月间完成,收到了足够的钱才能做计划。

    如今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上旬,要在短短两个多月间筹措到如此庞大的钱货物资,任务无疑是非常艰巨的。高力士对此很是上心,张岱也要在这一段时间内拿出一个成熟可行的计划出来。

    他这里认真构思设想,其他的事情也都暂时抛在脑后,一直等到家人匆匆来报北衙王思献携子并率众家奴登门来访,他才又想起这一茬来,于是便起身向外走去。

    “阿郎,那王思献神态甚恶,此番登门想是无存善意,不可轻易露面相见啊。”

    丁苍连忙走上前来,一脸严肃的对张岱说道。

    “人都来到家门前,是善是恶又能躲到哪处去?任由他们在外喧闹,还会惊扰到内宅。”

    张岱闻言后先是沉声说道,想了想又说道:“你去问家中还有谁,肯与我一同出见。”

    他想了想后还是回房穿上杨思勖赠送的那皮甲,也是有备无患,而丁苍在宅内溜达一圈后又返回来,向着张岱小声道:“西院洗马告其今日正在堂中宴客,勿以小事滋扰。余诸郎君,有言稍后即至,有言往皇城去告燕公……”

    张垍刚过新年被张岱在他爷爷面前进言、赶到了长安去,但眼下长安毕竟冷清,因此便又返回洛阳。这货也滑头得很,全无担当的一个绣花枕头,根本就指望不上。

    这时候,陆续有族人赶了过来,各自手持棍杖,有的还大声道:“六郎勿惊,今在家中,那北门奴官当真要登门行凶,必让他们有来无回!”

    张岱倒不觉得对方是来登门挑衅,可能是他那悬赏惊慑产生了效果。但北门这些家伙脑袋都不甚灵光,他们会怎么做也未可预料,于是便只是点点头,带着族人和仆从们便往前堂而去。

    此时的张家前堂大宅中,也有一干家丁们手持棍杖与闯入进来的王思献等人相对峙着,张岱来到这里稍作打量,视线便落在了为首的王思献身上,沉声问道:“王某入此何事?”

    “日前家中小儿任性使气,与尊府令弟张七郎忿斗,失手伤人,自知有罪,今日特来登门请罪,还请六郎仁恕谅解,我父子必感激不尽!”

    王思献先是向张岱道明来意,然后又转头喝令儿子道:“还不快入前叩请六郎恕罪!”

    “请罪?”

    王崇俊闻听此言后,心中自是有些不情愿,他还以为他老子这一路上气势汹汹是要带他来恐吓张家,却没想是低头认错。可他之前还因此事而备受同伴们称许推崇,今日却就要登门谢罪,自尊上如何受得了?

    可是一想到今早所见到那血腥恐怖的画面,他顿时又觉得自尊心没有那么强烈了,缓缓向前挪了两步,膝盖也开始发软,但还是忍不住望着张岱问道:“张六郎,北门盛传三万贯买我性命,是不是你所为?”

    “狗贼好胆!日前打伤我弟还未与你计较,今竟还敢登门诬蔑,你父子当真无法无天!”

    张岱听到这话后当即便大怒道:“给我逐出这父子并其爪牙,之后长作较量、不死不休!”

    “且慢、且慢!六郎请息怒,我父子今日登门只为认错求和,儿郎失言,还请见谅。”

    王思献连忙拦在了儿子面前,喝令随行至此的家奴向后退一步,然后才又对张岱抱拳说道。

    “你儿打断我弟手足,手段可谓狂恶,今日登门信口诬蔑,意态更加骄横。王某只凭一言,要我宽恕见谅,你威风好大啊!”

    张岱闻言后便冷笑道:“你不妨归问霍公官威吓不吓得住我!自审自量,你比霍公强在哪处?趁你父子尚有相处之时,归后教他一些做人道理,今生难用,可待来世!”

    “你……”

    饶是王思献此番登门是为低头认错,闻听张岱此言后也是气得双目滚圆,提臂握拳好一会儿,各种念头在脑海中闪过之后才又垂首道:“儿郎先错,受辱应当。六郎教训,我自领受,只想请问六郎,如何才肯高抬贵手?”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1060/128434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