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高粱河之战 (下)
“契丹人倒是悍勇。”
过桥而来的林道,见着大批契丹士卒,手中举着盾牌往前冲。
人群之中,不是绽放出夺目的光芒,伴随着惊雷般的轰鸣声响。
这些辽军,竟是用自己的双脚来蹚雷。
“陛下。”
潘美观察了一番,出言解释“看其穿戴,不像是契丹本部。”
“当是北地汉儿,与渤海人。”
唐朝的时候,中土至强至大,大唐百姓也是跟着唐军铁骑的步伐,来到天下各地。
待到唐朝衰落之后,这些地方的百姓,逐渐沦为胡虏奴隶。
为了活命,为胡虏效力也就成了理所当然之事。
至于渤海国,其实就是在高句丽被大唐灭亡之后。
由粟末靺鞨等靺鞨各部,与高句丽遗民所建立的国度。
因李隆基册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因此得名渤海国。
三十年前,渤海国为崛起的辽国所覆灭。
其土地人口,也就成了契丹人的所有物。
一百多年后,这些人也随着女真人再度起兵,覆灭了契丹人与北宋。
只不过由始至终,都是被利用的打手身份。
“哦。”林道恍然颔首“我还以为他们真的悍不畏死,原来是死兵。”
契丹人领教了此面向敌的钢珠风暴后,选择派遣奴隶们上前蹚雷。
不得不说,这是短时间内最好的办法。
至于策马前冲来蹚雷,契丹人可舍不得。
奴隶的地位,当然是不如战马。
“陛下。”潘美进言“要不要让战斗工兵们,再去布置一些?”
“用不着。”
这边林道摇头“本就是为了争取渡河时间的措施。”
“炸的太厉害,反倒是有可能吓跑他们。”
“放他们过来!”
随着不在有地雷被引爆,契丹人的部落兵们,开始蜂拥上前。
他们策马而来,向着御前班直的军阵抛射箭雨。
装备极好的御前班直,只需低头即可。
而他们装备的强弓硬弩,则是凶狠反击。
一波波的箭矢过去,部落兵们也是成片的倒下。
远处观战的耶律述律,深知时间拖的越久,后续渡河的南军就越多。
倒时候只会更难打!
他一咬牙,派上了皮室军。
辽史对皮室军的记载是‘简天下精锐,聚之腹心之中。’
实际上就是辽主的禁卫军,辽国的御前班直。
其部主要由室韦与敌烈诸部组成。
内部以鸷鸟猛禽名称为号,分称鹰军,龙军,凤军,虎军,熊军,铁鸽子军,鹘军等。
书上吹牛说皮室军有三十万骑。
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来说,根本不可能。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骑兵集结,是冒顿单于围困刘邦,出动了四十万骑。
这是历史之最。
契丹人的皮室军有三十万骑?
这不扯呢吗。
其真实人数,是三万余骑。
衣甲鲜明,装备精良,勇猛敢战。
耶律述律也是个狠人,该投入的时候丝毫不手软。
大批的渤海人,北地汉人,高丽人以及许多杂胡与自己都说不出部落出身的炮灰们,被驱赶着上前。
他们呐喊着,挥舞兵器顶着箭矢冲上来。
落在后面的许多人,则是在拼命将那些铁丝网都给拖拽走。
“人可真多。”
从林道的角度看过去,眼前密密麻麻的敌军,犹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
“总说草原上人少,这哪里少了?”
实际上从唐朝开始,草原上的人口承载量,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可东北地区却是被逐渐开发出来。
那些渔猎甚至耕种的部落人口,数量上有了极大的攀升。
尤其是得到燕云十六州后,这里的粮食出产,养活了更多的人。
此时的辽国,至少有着好几百万的人口。
虽说在中土面前不值一提,可中土千年来一直都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最多的国家。
但凡是换个比较的对象,辽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人口大国。
区区几万炮灰,对于辽国来说压根不算什么难事。
“往前走。”
林道嘱咐“稳住,杀光他们!”
鼓声伴随着各级军官们的怒吼,传达来自皇帝的意志。
御前班直以百人都为基础战术单位,列出了最简单的方阵。
长兵,跳荡兵,刀盾兵,弓弩手等依次排列。
应着鼓声缓缓向前。
唐朝军队是混编,各类军种混合起来编组。
好处是能协调战斗力,配合起来杀敌。
至于劣势,那就是对士卒们的要求很高,得是长期训练的职业武人才行。
这也是为何之后的宋明清几朝的军士,通常都以纯队为主的缘由所在。
训练跟不上,战斗力不行,只能是走单一兵器装备路线。
远处观战的耶律述律,也是暗自心惊。
“南军果真强横,竟是敢于直接硬冲!”
不退反进的御前班直,犹如巍峨的长城一般,与这些炮灰们撞在了一起。
刀枪劈砍捅刺,箭矢满天飞。
相比起显得杂乱无章的辽国炮灰们,御前班直明显就是有组织。
长兵互相靠拢,用手中的兵器阻挡敌军。
刀盾兵护卫在侧,与躲过桶刺冲过来的炮灰厮杀。
跳荡兵蹲于不断捅刺的各种长兵之下,猫着腰过去砍杀。
后方的弓弩手,则是斜指天空,抛射箭雨。
一旦损失过大,就会有后面的都上前来顶替阵列。
而冲击他们的炮灰们,却是显得很是混乱。
不少人甚至是骑着马,直接冲向了军阵。
各式各样的武器,也没有什么结阵配合可言。
从林道的角度看过去,就像是电影里那些杂乱无章,且容貌丑陋的反派们在找死~
他的目光,干脆越过了这些炮灰们,看向了远处~
距离过远,有些看不清,林道拿出了自己的望远镜。
这是真正的军品望远镜,还得有专门的学习才能切实使用。
“皮室军。”看着数里地之外,正在集中的一群群骑兵,林道连连颔首“好大的名头。”
林道选择的渡河地点,其实是一处高粱河的弯曲部。
渡河的御前班直,正处于这处弯曲部的兜里。
其两端的直线距离,大约有六七里地。
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皮室军想要突击,就得面对面的硬冲过来。
没办法依仗战马的速度,搞绕行袭扰这一套。
也就是说,得骑兵冲阵!
汉唐时期,骑兵冲阵可不像是电影里的那种摧枯拉朽。
实际上结阵的步卒,依仗着密集的长兵,有着针对骑兵的极强抵抗力。
正因知道这些,方才有了数万炮灰们的主动送死。
他们就是来消耗御前班直体力,冲乱阵型的。
没有了密集的阵型,没有了足够多的体力,骑兵方能冲散步卒。
那时候,就是一边倒的屠杀了。
足足近三万之众的皮室军,浩浩荡荡的铺满了大地。
他们策马缓步前行,一点点的开始加速。
收起了望远镜,林道侧首嘱咐“决战要来了,都精神点,别丢份!”
他也没有干坐着看热闹。
心中计算一番,确定要等到这些皮室军冲过来陷入混战,失去冲击速度之后再出动重型矿用卡车。
如此一来,能逃跑的可就不多了。
至于这段时间,林道招呼几个御前班直上来观战台,帮忙架设机枪支架。
加特林转轮机枪的支架。
MG机枪的射速快,威力大。
可射击一段时间就得更换枪管,影响了火力持续输出的效率。
这次的战场规模如此庞大,林道干脆选择用加特林菩萨,来超度这些契丹精锐们。
固定的枪架,以及输送弹药的轨道。
十几个装满了子弹的弹药箱,堆叠在一旁备用。
其中的一个弹药箱里,有着足足五千发的子弹。
这个箱子里面的子弹,与普通的子弹不同。
弹链上,每隔三发就有一枚特殊涂色的曳光燃烧弹。
这东西不是为了打皮室军,而是对着之前战斗工兵们,挖出来的浅沟里的燃烧瓶射击。
瓶子里装的都是只有少量延时添加剂的汽油,而且没有封口。
林道要用曳光燃烧弹点燃这些汽油,恐吓战马,断绝他们的退路。
哪怕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战马,也会畏惧熊熊烈焰。
他要尽可能多的,留下皮室军。
林道活动手指进行射击前的调试工作,做好了这些,数里地之外的皮室军,已然开始逐渐加速。
数万匹战马的奔跑,沉重的铁蹄践踏之下,大地都为之颤抖。
前方厮杀的炮灰们,眼见着皮室军冲过来,顿时一哄而散。
这是出发之前得过嘱咐,见到皮室军开始冲锋,立刻就得闪开,不得阻挡骑兵集群的冲锋路线。
炮灰们向着两侧狂奔,甚至有人干脆就是一头扎进了高粱河里。
御前班直这边,也是鼓声连连,旌旗招展。
各级军官们大声呼喝,重新调整阵型。
损失过大的都,都被调派去了后方。
之前担任预备队的,则是上前顶在一线。
这边刚刚做好调整,冲在前边的皮室军,已然是逼近了数十步范围内。
两边同时放箭,天空之中是乌云般的箭雨飞过。
因为密度过大,甚至还出现了箭矢在空中相撞的奇景。
战马的速度极快,逼近十余步外的时候,皮室军再度扔出了手中的短矛,飞斧等。
借助着冲击的势头,这些东西携带着强劲的动能,狠狠撞在了举着长兵的御前班直身上。
霎那间,最前线的御前班直,仿佛是挨了一镰刀的麦子,倒下了一片。
‘咔哒!’
高达数丈的观战台上,林道拉动枪栓直接通电。
加特林的六根枪管高速转动起来。
下一刻,橘红色的枪焰喷出半米远!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1064/128421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