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 第413章 大运还是矿卡,艰难的选择题

第413章 大运还是矿卡,艰难的选择题


高粱河,又称高粱水。

    以前是永定河的干道,后来永定河道南移,剩下的干道就成了高粱河。

    这条河本身只是永定河水系的一部分。

    类似的小型河流,在广袤的中土大地上数不胜数。

    其之所以名气极大,源于某位著名赛车手的精彩表演。

    林道知晓这段故事,除了嘲笑车神驴车开的好之外,就是加强了对辽军的重视。

    同样处于开国上升阶段的辽国,其战斗力并不差。

    战略上可以藐视对手,但是战术上必须重视。

    “陛下。”

    背着二十杖欠账的潘美,前来禀报军情“我军各部已依次抵达高粱河。”

    “辽主耶律述律,亲率二十万大军背靠幽州城,与对岸列阵。”

    林道颔首,目光扫过众人“都说说吧,这仗怎么打。”

    诸将各抒己见。

    隐为众将之首的石守信,当先出列进言“孙子有云,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高粱河虽不大,却也是一条河。”

    “若是强行渡河,恐遭辽人半渡而击。”

    先行摆明了困难,石守信跟着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当固河以自守,遣奇兵绕行远山绝其粮道。”

    “辽人兵马牲畜众多,粮草所需甚大。”

    “如此,辽人自当不战而退。”

    石守信的战术有些消极,固守的同时派人断粮道。

    不过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赞同。

    毕竟辽军与之前打过的都不一样。

    此时辽国还没被儒家给腐化,吹牛之事做的不是那么过分。

    二十万大军之中,实打实的足有十几万。

    虽说是部落兵,可他们骑兵太多,十年前打进汴京城,灭亡了后晋的强横战斗力,还历历在目。

    偏向保守,甚至可以说是消极避战,也能理解。

    这种战法~林道微微颔首再问“还有谁?”

    急于表现的曹彬出列行礼。

    “陛下。”

    “臣有联络幽州城大户之家。”

    “他们表示,只要陛下愿意承诺让他们守住家业,就愿意协助献城!”

    “臣以为,可挑选精锐在大军激战牵制之时,突袭幽州城,借大户之家的手,夺取幽州城。”

    “如此一来,就将对辽人形成两面夹攻之势!”

    曹彬的提议,就是传统的内应献城。

    这等事儿,后金满清做的多,经验丰富。

    如此方式,明显轻松了许多,有更多的将领们表示支持。

    按理说是很好的选择。

    只不过林道对待地方豪强大户的态度,是关键性的问题。

    就看林道是否愿意让幽州城的大户们,以功劳顶替了。

    林道再度颔首,继续追问“还有谁?”

    “杨业,你说说。”

    被点名的杨业,明显也是有准备的。

    他中气十足的扬声“陛下,臣觉得我军兵锋正盛,无需那么多的麻烦,直接破釜沉舟渡河破敌就是!”

    毫无疑问,杨业得到了最多的支持。

    这其中一部分是同样赞同直接硬上的,还有一部分则是见着林道专门点名杨业,而主动捧场的。

    “你的战术。”林道首先看向了石守信“计毒莫过绝粮,计恶莫过放火。”

    “辽人不是没脑子的蠢货,他们必然对粮道严加看管。”

    “而且。”

    林道再言“辽国虽然汉化了不少,可依旧是保留着放牧的习性。”

    “他们携带有大量的牛羊马匹,哪怕是喝奶吃肉也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这边潘美下意识的开口“可牛羊马匹也是要吃草料~”

    林道看他一眼,抬手指了指营帐外面。

    潘美是个聪明人,很快就回过神来。

    高粱河两岸,都是快要成熟的田地!

    实际上现如今的幽州各地,还多是以农田为主。

    契丹人大规模改田为牧场,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

    即将成熟的粮食,足以为牛羊马匹等牲畜提供饲料。

    石守信急忙认错,可林道却只是摆了摆手,旋即看向了曹彬。

    “你说的那些幽州大户,不是普通的大户。”

    “他们是投效了契丹人的大户。”

    林道屈指敲着面前的案几“在契丹人那儿当官,领着契丹人的俸禄,女儿嫁给契丹人做妾室。”

    “这些身负守备幽州城重任的大户,如此轻易就愿意背叛?”

    “若是领精锐入城,被人打了一个瓮中捉鳖怎么办?”

    曹彬面色涨红“臣,臣~”

    他想说‘臣愿领军令状’。

    可又担心林道说的是真的,一时之间却是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此事可以试试。”

    林道话锋一转“你继续跟他们联络。”

    “只要立下功勋,献城,协助击败辽军,我也是可以网开一面的。”

    顶多就是拆分家族,不懂他们的家产,还会有额外的赏赐。

    林道看向了杨业“直接打倒是可以,不过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还是与以往一样,他更加倾向于直接正面击败敌军。

    若是能有减少伤亡的方式,林道也不介意采用。

    “各部做好准备。”

    “三天之后,渡河决战!”

    历史上的高粱河之战,赵二得到的是一辆超神的驴车。

    而失去的,却是中土数十年来,历经无数厮杀磨砺出来的精兵!

    失去了这支精锐敢战的兵马,弱宋再无向外开拓的进取之心。

    此时林道麾下的兵马,远比赵二带着的那支更加强大。

    训练,装备,士气,军心等等都强。

    既如此,那就正面决战。

    三天的时间,林道自然不会闲着。

    他从现代世界里,弄来了十几套的简易钢铁浮桥。

    不是弄不来更多,而是训练出来的工兵数量不足。

    此外就是弄来了大批的酒肉与水果罐头,让军士们畅快吃喝。

    “陛下。”

    辽军大营金帐,掌管大惕隐司的惕隐耶律休哥,主动向耶律述律进言“南人欺我辽国无人,整日里酒肉不断,军士们多有怨言。”

    “臣愿出兵袭之,以挫南人锐气!”

    耶律述律却是摇头“不可。”

    跟着解释“萧思温领着南院精锐去夜袭,却是近乎全军覆没,连自己的脑袋都丢了。”

    他的意思很明确。

    萧思温这等名将都是惨败,你这个小年轻就算了吧。

    就像是林道军中不少将领,觉得辽军很强。

    在辽军这里,却是有更多的人,觉得南人的军队同样很强!

    唐末数十万职业武人的惨烈厮杀,当时还未崛起的契丹人,是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们的心中,是有着畏惧的。

    真正鄙夷南人,是在宋朝建立之后。

    “朕觉得。”耶律述律眉头微皱“南人过于势大,不如议和?”

    “以白沟为界,互为兄弟之邦如何?”

    金帐内的一众文武们,皆是窃窃私语。

    南府宰相韩延徽,出列行礼。

    “陛下,如今双方大军云集,大战一触即发。”

    “就算是有心议和,也得是先打完这一仗再说。”

    “若大辽胜,则可索要好处。”

    “若大辽未能取胜,也可以议和之事拖延南军。”

    “既如此。”耶律述律颔首表示赞同“那就犒赏三军,准备开战。”

    他想要议和,不是因为热爱和平。

    实际上契丹人与历朝历代北方的游牧部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提出议和,唯一的缘由就是,南军太强。

    因为强势能打,凶残的强盗也会心生畏惧,想要依靠笑容换取和平。

    若是软弱不堪,动起手来也同样不会有丝毫的怜悯。

    北宋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辽国年年都打草谷,边境宋朝百姓,深受其害。

    这才是契丹人的本性所在。

    永和时空,军备库。

    “擦拭干净些。”

    林道嘱咐干活的军士们“形象很重要。”

    拎着水桶,拿着抹布的军士们,齐齐应声。

    他们专心擦拭百吨王,重型矿用卡车,各类装甲车乃至于坦克。

    工作非常用心,将这些钢铁巨兽,擦拭的极为干净。

    尤其是那些偌大的轮胎,更是一遍遍的清洗。

    唯一不好办的,就是各式车辆上的划痕,还有轮胎的磨损没办法修补。

    这些军士们都是老手,林道每次用车之后,都会送回来清洗。

    他们洗过涂满了血渍碎块,轮胎上碾满了血肉与各类变形金属的车辆。

    林道这边,正在调试大型侦查无人机,同时给电池充电。

    “幽州城内的大户们,祝你们好运。”

    若是真心实意协助献城,林道不介意赦免他们,拆分各房之后迁徙新土,他们会得到更好的优渥条件。

    可若是心怀不轨,设置圈套。

    那就没什么好多说的了,统统都是乃一组特~

    准备好了无人机的林道,漫步于一台台偌大的钢铁巨兽之中,不时伸手摸摸敲敲。

    他现在考虑的是,开战的时候用哪一个。

    “辽军骑兵众多,用火力强大的装甲车合适。”

    “可装甲车的体型不够威武,难以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

    “杀个几百人,几千人,对于规模庞大的辽军来说,作用不大。”

    迈步来到了大运百吨王前,伸手抚着那因为撞击而导致的众多擦痕。

    “这台倒是挺合适,就是担心碾压太多,会堵塞轮胎。”

    人,马,兵器,甲胄,各种泥土杂物。

    这些东西不断碾压堆积起来,会极大的影响到卡车的使用。

    毕竟辽军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些。

    他转头,看向了更加庞大的矿用重卡。

    “这台更大,动力更强,威慑效果更高。”

    “既如此,那就选你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1064/128421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