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北府江山 > 第395章 改

第395章 改


与朱龄石的联姻十分顺利。

    朱刘两家都起自沛县,虽然早些年朱氏混的比较好,但如今刘道规早已名震天下,可以说是晋室的实际掌控者。

    朱氏自然不会拒绝。

    联姻本就是一种态度,意味着朱氏兄弟默默站在自己这一边。

    如今兄长刘裕手下势力,还有沈、臧、檀、孟等武宗,以及江东虞、孙、孔等豪族,这两年一面打压高门,一面与司马家联姻,将那些高门调教的服服帖帖,取得了王、谢、褚、殷等豪族的支持。

    可以说,现在建康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利益团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权柄本来就是一头猛兽,而掌握权柄之人更是一头猛虎。

    刘道规不得不未雨绸缪。

    尤其在这个时代,想要避免兄弟阋墙,必须有制止阋墙的实力。

    权力的交接从来都是凶险万分。

    父子之间尚且血溅三尺,更别说兄弟之间。

    刘道规相信兄长刘裕,却不相信他身边的人,而且当年的承诺只在兄弟两人之间,这个新的利益团体认不认还是两回事。

    手中不捏着刀,任何承诺都没有说服力。

    经过半年的“剿贼”,蜀郡、汉嘉、巴东、犍为、朱提这些挨着成都的郡基本被肃清,没被肃清的也避入深山之中,不敢出来放肆。

    刘道规望着更南面的越巂、牂柯、建宁、永昌、云南这些郡还未涉足其中。

    不过眼下实在没有精力。

    南中与蜀中虽然挨着,却是两个地域板块,南面极为广阔,大山连绵,很多地方人迹罕至。

    “大将军何不效仿蜀汉设置庲降都督府?”垣苗谏言道。

    “庲降都督府?”

    建安十九年,刘备定蜀,遣安远将军、南郡太守邓方为朱提太守、庲降都督,治南昌县。

    魏吴蜀三国虽然分裂,但都在向周边扩张,曹魏向河湟西域开拓,孙吴向岭南、南洋拓展。

    蜀汉在北伐的同时,也在悉心经营南中,其设置的庲降都督府,区域极其广大,包含一部分黔中、古滇国,以及更南更西面的疆域。

    自建安二十年(215年)设置,至蜀汉景耀六年(263年),蜀汉灭亡,存在了四十多年,最后一任庲降都督霍弋,得知司马氏善待刘禅后,方才率领南中六郡投降晋室,随后出兵平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

    “既有旧制,沿用即可!”刘道规点头同意。

    庲降都督府存在了四十多年,不用重新勘探地界,重新设置郡县。

    刘备刘禅姓刘,刘道规也姓刘,八百年前还是同一个祖宗,继承蜀汉的成果,简直天经地义。

    垣苗和马耽率一众文吏在成都府库中搜寻。

    历朝历代都有保存典籍的习惯,连一个县都会写县志,蜀汉立国四十三年,很多记载还在,竹简虽然笨重,却能长期保存。

    这可能是华夏文明一直延续的原因。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耽在一堆竹简中翻出庲降都督府各种文牒,在舆图上大致恢复了南中的郡县。

    区域之广袤,几乎有两个成都平原。

    西域、漠北很多区域是荒漠,不能耕种,不适宜晋人居住,但南面的这些领土,四季如春,水土肥沃,资源丰富。

    经营起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君主之爱民,亦为其计深远。

    用蛮獠的血为华夏开疆拓土,一本万利。

    上山入伙,也要交投名状,蜀中的蛮獠想要加入华夏,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组建义从军,将驯化的蛮人、獠人编制起来,调归庲降都督府治下。”刘道规对女人财物没多大兴趣,唯独对开疆拓土孜孜不倦。

    自幼生长在京口,山川河泽、土地良田被豪强霸占,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自然对土地有着狂热的渴望。

    “儿以为此事稍待几年,蜀中刚刚收复,民力未复,粮草不足,且蛮獠只是表面臣服,若纵自南下,只怕故态复萌,当设置学校,大兴儒教,移风易俗,教化诸族,长此以往,即便蛮獠还有反心,其子嗣必然归心。”

    刘义兴最大的优点就是心细。

    “我儿所言甚是。”刘道规深以为然。

    眼下不是经营南中,而是恢复蜀中。

    饭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一转眼,秋收即至,蜀中不愧是天府之国,仅是成都周围府兵屯垦的田地,就收获七十多万石稻粟。

    獠蛮耕种的田地收成要差一些,一来是因为俘虏他们时,过了春耕,补种的都是豆菽之类的短期作物,二来这些人耕种技术不可与晋民同日而语,加上很多蛮獠天性懒惰,播种之后,便再也不管了,任由田地里杂草丛生。

    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府兵自会治理他们。

    秋收之后,粮食充足,蛮人和獠人都能吃饱饭,抵抗的心思越来越淡,逐渐适应了新身份。

    刘道规下了第二道政令,移风易俗。

    禁止挨山傍谷聚寨而居,禁止巢居、穴居,搬迁到各县城外聚居,禁止抢婚、禁止椎髻跣足、禁止妇人成婚时的拔牙之俗,境内诸族,全部改为汉姓,违令者,贬为贱户。

    獠人风俗野蛮,各因淫好,无适对区,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婚姻多不正,村落强暴,窃人妻女以逃,转移他所,安居自若。

    嫁女儿时,缺去前齿,谓之拔牙之俗。

    刘道规严阵以待,所有虎卫军、府兵磨刀霍霍,镇守在永安在毛修之和涪陵的王鸿也整军备战,就等有人跳出来。

    这一步最为关键,从习俗入手,真正驯化蛮人獠人,让他们沐浴在华夏文明之中。

    “报——广汉郡什邡县獠人乌蛮骨聚众而反!”

    “报——资中獠人十八寨反!”

    “报——犍为獠人阳逑聚众三千,攻打南安、僰道诸县!”

    獠人蛮人的豪酋迁走一部分,但只要聚居在一起,新的豪酋会立即产生。

    不过这些人一盘散沙,互相之间没什么联系,所以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前后共有二十三处叛乱,最大的一伙儿是犍为阳逑,此人是谯纵大将军阳昧的族人,手上有一定实力。

    这些獠人作乱,山中的獠人也跟着兴风作浪,纷纷加入乱军之中。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给他们活路不走,那便只能送他们一程,这一定定要将他们打服!”刘道规巡视众将,在军令上盖上大将军印玺。

    “不扫平贼人,我等提头来见!”

    将领一个个兴高采烈。

    对他们而言,不怕血战恶战,就怕没仗打,军中从上到下,大将军府也是军府,一切为战争服务,虎卫军是脱产的职业士卒,士卒和将领的利益与战争捆绑在一起。

    这几年军中新锐将领层出不穷,虎卫军猛将如云。

    将士们在成都休整了半年,刘道规就算练兵了,秋冬也是狩猎的季节。

    刀不用就会生锈变钝。

    成都城中,铁骑飞奔而出,连虎卫军步卒都骑上战马。

    府兵也没闲着,益州各郡新组建的府兵也投入战斗之中。

    这些人都是蜀人,各郡折冲府择其精锐,稍加训练便投入实战之中,与蛮獠厮杀。

    虎卫军刚出成都,涪陵就传回捷报。

    王鸿立即率一千三百府兵西进,三下五除二就扫平了资中十八獠寨。

    杀贼三千余众,将资中境内的獠人豪酋全部清洗了一遍。

    剩下的獠人青壮押送成都,变成贱户和屯田客。

    王鸿是王镇恶的弟弟,王氏兄弟九人,皆能文能武,其中最出类拔萃者,除了王镇恶,便是老三王鸿和老六王康。

    自从王镇恶升任荆州刺史后,王氏也在荆襄水涨船高。

    獠人躲在深山老林之中,刘道规一时片刻奈何不了他们,但从深山中出来,情况就不一样了。

    平原之上,两三百虎卫军步骑就敢正面硬撼一两千的贼军。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1066/128422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