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北府江山 > 第392章 法

第392章 法


沿途遍地都是府兵和农夫,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仿佛并未受到战争的影响。

    而这些农夫似乎是蜀人,因是春耕,刘道规并未大规模征发青壮入蜀。

    孟干之道:“郎君和朱林将军约束士卒,一路安抚蜀中百姓,人心渐安,又令各县官吏号召百姓耕作,方有这般局面。”

    “善!”

    父子连心,刘道规下令府兵屯垦,他便安抚百姓耕作,也算配合默契了。

    才干都是练出来了,实心用事之人,才干往往不会太差。

    蜀中若能快速恢复,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不用荆襄往里面砸钱砸粮。

    到了成都,乱象早就被朱龄石控制。

    三路兵马皆屯于城外,泾渭分明。

    刘道规直接乘船从中水进入成都。

    城内同样一片安宁,以蜀国尚书令马耽为首的一干官吏早就安抚住了百姓。

    沈田子和沈林子虽然桀骜不驯,却不敢在刘道规面前放肆,所以这一次没有弄出大事来。

    朱龄石、沈林子、毛修之各写了一份文牒,叙述整个事件的过程。

    是沈田子麾下一个曲侯张虎儿嚣张跋扈惯了,看不惯朱龄石率先破城,便要来抢府库,被王仲德麾下巡逻的士卒拦阻,两边遂发生殴斗。

    沈田子和王仲德事先都不知情。

    三道文牒的表述差异不大,应该是一次自下而上的突发事件,若是沈田子要动手,只怕没这么容易平息,成都早就大乱了。

    “杀人者死,将张虎儿斩首示众!”

    毕竟死了人,伤了一百多人,不正军法,就压不住这群骄兵悍将。

    沈田子和沈林子闻讯,赶紧来求情,“张虎儿追随丞相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为丞相所喜,还望大将军手下留情,此是乃末将驭下不严,请大将军责罚。”

    他二人倒是聪明,用上了“责罚”二字,大事化小。

    “还记得出征之前我说过什么?”刘道规冷着一张脸,死了三人,伤一百多人,肯定就不能这么了了。

    沈林子道:“记得……但事出有因。”

    “军法就是军法,哪有什么事出有因?若不处斩,那些殴斗而死之人如何瞑目?他们的同袍岂会甘心?此事不必再议,斩!”

    刘道规杀心已决。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只能拱手而退。

    不多时,张虎儿就被两名虎贲押上法场。

    长街两侧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和士卒,谯蜀投降官吏也在旁边观刑。

    “为何杀我?我为丞相出生入死!”张虎儿身强体壮,满脸横肉,一看就是厮杀的好汉。

    要怪只能怪他撞在刀口上。

    “犯我法令,杀害同袍,险些酿成内讧,难道不该死吗?”刘道规望着他。

    “该杀,但请大将军亲手来杀!”张虎儿典型的滚刀肉,竟然跟刘道规斗狠。

    “我成全你!”刘道规拔刀走向法场,这种场面见的太多了,时至今日,直接死在自己手上的人,没有一千,也有七八百了。

    长街上忽然鸦雀无声,都睁大眼睛望着。

    “来吧!”张虎儿大吼一声。

    刘道规手中宝刀“唰”的一下挥落,他的吼声戛然而止,旋即人头落地,脖颈中鲜血飙飞。

    刘道规捡起地上的人头,举起,“违抗军法者,皆如此人!”

    一时间,所有人神色为之一变。

    人群之中有人高呼起来:“大将军万胜!”

    “大将军威武!”

    很快所有人都跟着呼喊起来。

    攻打蜀中容易,治理却难,蜀中局面比中原河北更危险,獠人种类滋蔓,挨山傍谷,保据岩壑,与土人参居。

    还有当年跟着李雄李特南下的氐人羌人,蜀中早就不是诸葛孔明时的蜀中。

    也就成都这一片晋人居多。

    所以刘道规不得不争取他们的支持,不然蜀中真就沦落胡尘之中。

    “大将军入蜀,实乃蜀中百姓之福也。”马耽带着一群蜀中官吏奉上人口籍册。

    这么大一个蜀中,在籍人口竟然只有四十一万。

    虽说有很多户口因战乱藏匿起来,但四十万实在太少了,还不如当年的荆襄。

    巴蜀东起白帝,北至剑阁,南至庲降,疆域不亚于江左,人口却只有江左的七分之一。

    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獠人和蛮民没有算入其中。

    蜀中多山,要得到详细户口也是一件难事。

    刘道规忽然心中一动,此前巡视许昌时,曾与辛恭靖和封恺议论过治胡之策,似乎可以在蜀中一试。

    獠人跟野人差不多。

    当年孙家父子治理江左,靠的就是掳掠百越为军奴田奴,百余年过去,百越消失不见了。

    而南方的闽中、岭南、湘西等地,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刘道规的这套治理之策看上去残酷,其实是从前代的经验上总结而来的。

    而且这时代的人对奴隶身份并不反感,只要能有口吃的,大量失去土地的晋人卖身入豪强之家为奴。

    即便是富强的两汉,也存在大量的奴户,《居延汉简》中,将奴隶作为财产与牲畜田产等同,还标注了价格……

    若是一上来就给他们各种好处,与民户、良户平起平坐,那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让这些獠人蛮人为奴,也是一个汉化的过程。

    总比北方直接屠杀要强。

    任何治理之策都要根据时代背景和当前环境而来,文明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华夏文明在夏商时,还有各种残忍的祭祀和人殉……

    “这些都是晋人户口,獠人户口也要查!”

    “这……”马耽一脸为难之色。

    刘道规知道他在为难什么,“放心,我会留下大将与精锐协助于你,从今日起,你为益州别驾,只向本大将军负责!”

    刘义真领益州刺史,而非坐镇益州。

    刘裕也让自己教诲他,所以将他调入江陵或者襄阳,朝廷也无话可说。

    别驾只在刺史之下,权力极大,马耽手下还有一群文吏,正是用得着他们的时候。

    朝廷固然可以任命刺史太守的人选,但近水楼台先得月,只要蜀中兵权在手,别人也夺不走。

    除非朝廷舍得将朱氏兄弟、沈氏兄弟这些悍将留在蜀中。

    但这样一来,建康就兵力空虚了,更加难以压制各种牛鬼蛇神。

    “多谢大将军,属下定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实不相瞒,属下出自襄阳马氏,先祖正是蜀汉名臣马良,随昭烈皇帝入蜀,落籍成都。”

    马耽反应极快,三两下就搭上了关系。

    刘道规哈哈一笑,“如此,汝亦为我西府旧部,以后由我撑腰,大刀阔斧的干。”

    “属下敢不竭心尽力!”

    这人不错,大军攻来,他封藏府库,打开城门,安抚民众,能力和眼力都是上乘。

    能在谯蜀混到尚书令,才干必然不差。

    至于其他人,先干着在遴选,核查荫户、獠民本就是一项吃力不讨好之事,若是出了问题,也可拿他们人头祭旗。

    刘道规刚刚斩了张虎儿,这些人自然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脑袋。

    “报,段将军击斩谯纵、谯道福以下三百人!”这时斥候赶来禀报。

    “没有桓谦?”刘道规一阵诧异。

    桓谦就像一条泥鳅,总能在最危险的时候逃出生天。

    “桓谦逃亡梁州,投奔仇池。”

    谯纵叛乱,仇池国趁机西进,吞并汉中,但仇池国氐人居多,氐秦覆灭后,吸收了大量氐秦势力,与姚秦不共戴天。

    隆安三年(399年),遣使入晋称藩,进贡方物,受封为辅国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

    桓玄称帝,加封杨盛为平北将军、凉州刺史、西戎校尉。

    仇池一直是晋室牵制关中的一颗棋子,曾多次击退姚秦的进攻,抵挡陇右鲜卑各部的侵犯。

    “遣使入汉中,令杨盛送交桓谦、桓振,归还汉中。”

    自古得陇望蜀,如今拿下蜀中,刘道规自然也对汉中虎视眈眈。

    而汉中夹在襄阳、成都之间,要收复这块地,随便派一上将领兵前去即可。

    能不翻脸最好,北国各族,氐人与晋人血缘最近,实际上是汉化的羌人,服饰衣冠言语,生活方式,几乎一模一样。

    苻坚建立的氐秦,对晋人相对比较友善,在位期间,大兴儒教,大力启用王猛等一干山东士人。

    短期内,刘道规无力兼顾秦凉河湟,仇池便是最好的一颗棋子。

    当然,也要看杨盛上不上道。

    “领命!”马耽立即安排使者人选。

    蜀中还有许多城池没有攻陷,山贼水匪趁机作乱,到处杀人放火。

    刘道规分遣诸将,朱龄石朱超石率部向西北进军,沈田子沈林子率军向南,王仲德毛修之率军向东南,彻底肃清蜀中。

    出征之前还下了军令,缴获所得,各军自取,唯一的限制就是不得残害晋民。

    攻下成都后,这些人既不能烧杀,又不能掳掠,心中憋着一把火,如今放出去,顿时化为虎狼,遇上贼寨,也不管投不投降,男人高过车轮,一律斩杀,妇孺送回成都。

    没了限制,这些北府西府精锐越发凶悍。

    几十个斥候就能击溃上千贼人,千余人马就能攻破一座县城。

    蜀中各郡的贼患快速平息,平日桀骜不驯的獠人蛮人也躲入深山之中。

    而那些还在观望城池,一个个吓破了胆,只要看见“刘”字大旗,便开城投降……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1066/128423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