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338章 民国29年春,危机始来

第338章 民国29年春,危机始来


许久没有下雨的桂南大地,在春节前还是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

    南宁、宾阳等地无家可归的难民们只能蜷缩在屋檐、墙角之下,一家人拥挤在一起,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民国29年春节,苦苦熬着。

    家没了,亲人没了,曾经的笑容也消失了。

    那些在街上巡逻的士兵,却仿佛对此熟视无睹。

    宾阳公署的官员们也只是潦草登记了之后,将此事上报。

    小雨中,也有不少街坊邻居们聚在一起,开始了自救,几家人拼在一起,将废墟中的木板、砖块搭建出小小的避风港。

    但更多的人,却是在绝望地看着老天,愤怒这世道不公。

    沈复兴独自行走在宾阳街头,第5军已经接到修整的命令撤退,但此时,部队的后勤基地已经搬到了迁江,山路泥泞,加之下雨,部队几乎被围困在山区。

    此时,街上只有沈复兴与小满两人。

    “阿叔,他们太可怜了,我们能做些什么吗?”沈小满有些不忍,这些百姓看上去太惨了。

    如果是在豫北,税警总团打完仗第一件事情是修复百姓的民居,第二件事情是修建灾民安置点,第三件事情就是向士绅清缴欠的税款。

    如此一来,民生可以得到极大的保障。

    几乎每过一地,真正做到了民众竭诚欢迎。

    虽然只有片瓦避雨,一口饭吃,但生活已经看到了希望。

    再看这里,没有日寇的时候,是全国模范省。

    现在呢?

    沈复兴叹了口气:“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健公不会坐视不理的,除非”

    “除非什么?”小满眼中全是忧虑,马上过年了.这也太惨了。

    “除非他无暇顾及!”

    吱嘎~

    沈复兴话刚说完,宾阳警备司令部的车就停在他的身边,一名军官模样的人下车:“沈参赞,可找到你了,接上级命令,请您移步柳州。”

    “谁的命令?”沈复兴皱眉,张发奎?白崇禧?

    “侍从室的。”

    军官毕恭毕敬回答,眼前的男人可是几乎一力逼退第23旅团的男人,都在说如果不是补给线切断,他们这支部队恐怕真的会彻底扭转战局。

    说不定还能反击南宁!

    而不是现在,哪怕是在宾阳,各种物资也几乎运不进来。

    沈复兴听到侍从室,想来是委员长要开战后检讨会了。

    惯例!

    也不知道开了这么多次,到底有什么用。

    2月6日

    沈复兴几经辗转,在大年30的除夕夜前一日赶到了柳州。

    这时候,桂南的局势有了巨大改变。

    尽管近卫旅团与第23旅团重创我军,但安藤利吉还是被解除职务,调本岛转入预备役。

    一个旅团玉碎的战绩,哪怕是败了机械化的第5军,还是不能让大本营满意。

    在兵力逐渐捉襟见肘的现在,每一支部队都极为宝贵。

    新兵训练几个月就要被送上战场补充,各地的占领军需要补充,一个十万人的县城,仅仅只有两个中队驻守。

    如果他们正在筹备的金陵伪政府不能快速成立,恐怕部分地区就要开始撤军了。

    在任命陆军教育总监后宫淳中将为第21军司令官后,同步成立华南派遣军,后宫淳中将担任首任司令官。

    下辖驻守广东的第18师团、第38师团与第104师团加之驻守南宁的第21军,合计兵力15万人。

    但这15万大军分散各处,按道理讲确实有机会将他们击溃、歼灭。

    可现在的重心已经不在这里了。

    沈复兴在柳州见到了提前来布置场地的张治中,由于林蔚调任桂林行营,张治中已经成为了新的侍从室第一主任。

    尽管经历过淞沪会战的不愉快,但委员长对他的信任还是毫不掩饰。

    见到张治中后,沈复兴知道委员长自己没来,还在重庆。

    他没有给其他人好脸色,这仗已经够憋屈了,还要他写什么狗屁报告,将工作丢给参谋后,沈复兴直接乘坐火车回到桂林,登上俞飞鹏安排的飞机回到重庆。

    这一举动,在很多人眼中是动用特权,公器私用。

    不少在这场桂南会战打了败仗的将领恨不能立马去打小报告!

    但对于沈复兴来说,凭什么不用特权?

    一帮虫豸,有本事也去杀小鬼子!

    消息传到委员长耳中,他却只是安心地笑笑:“维安有脾气很正常,随他去吧。”

    2月7日晚

    紧赶慢赶,沈复兴还是回到了位于黄山的沈宅。

    夜已经深了,饭菜也不知道热了几回。

    但沈母与俞程就这么静静地等着,自从沈复兴发了电报说要回家过年,全家人便都在等着他。

    看着门口缓缓停下的黑色轿车,站在门口的沈母很想上去迎接打仗归来的儿子,但想了想,还是回头喊了一声:“程程!”

    沈复兴才跨入院子,俞程就抱着小嘟宝冲了出来,沈母牵着穆小白笑得很开心。

    “我回来了!”

    千言万语,最后也只是化为这一句话。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温暖的灯光,温暖的家人,拎着大包小包的沈小满也被小白牵着进了屋。

    沈复兴这才注意到,小白似乎是刻意抱了他之后才奔向小满的。

    “以后,可能要注意一些了,得跟程程也说说。”

    12点准时

    重庆的爆竹声响起,但更多的家庭却是挂着白绫,在无人的桌前摆上一副碗筷,也算是一家人整整齐齐守了岁。

    泱泱华夏,千万人的牺牲,在这个民国28年的除夕,写不出一个高兴。

    百万大军,拼死战场,又不知是谁家的思念。

    孩子们都已经睡去,沈复兴安顿好母亲,便与妻子一起在守岁。

    他在整理战报,俞程在梳理明年妇女医疗互助会的事宜。

    昏暗的烛台将房间点亮,两人的钢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这个时代,便是如此,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

    沈复兴在写到“俍兵山地作战能力极强”时突然顿住,玻璃窗映出他脸上的嘲讽,宛如小说作者卡文一般,停顿了好久。

    最终他划掉这行字,改写成“俍兵熟悉地形,在桂南作战有一定优势”。

    政治云波诡谲,还是不要打扰这些少数民族为好。

    而俞程则在写下【解放妇女生产力,妇女们要走到台前来,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力量】后,停下笔来,扭头看着沈复兴的侧脸。

    这个从淞沪打到中原,又从中原打到广西的男人是她的丈夫。

    怎么就偏偏是他呢?

    有时候,俞程也在想,如果那日自己没有因为包办婚姻从慈城追到金陵,他们两人还会如现在这般吗?

    这个在所有人眼中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让她成为了无数姐妹羡慕的对象。

    甚至于有人托关系自荐枕席,找到她这个【大妇】,愿意为沈复兴端茶倒水,伺候洗脚。

    让她哭笑不得的同时,也深刻意识到在这个抗战的特殊时期,妇女一定要站出来。

    郑县税警医院就是很好的例子,哪怕不能上战场,她们也可以抵抗日寇。

    她俞程可不是丈夫的附庸,他沈复兴有极其远大的抱负与理想,那么她就要更加努力地站在他身边,陪他走到底。

    忽然,沈复兴似乎感受到了什么,扭头看向俞程,两人相视一笑。

    这个晚上,两个人写写停停,互相鼓励,他们便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时间来到民国29年

    春节的爆竹声里,沈宅难得热闹。

    正月初三王耀武借机回到重庆,顺道就来了沈宅,两个军装笔挺的男人蹲在院子里教小白放烟花。

    霍揆彰派人送来一些布料,还有两罐不知道哪搞来的进口奶粉,附笺上“维安吾弟亲启”的字迹力透纸背。

    廖耀湘托人送了些安南的特产,还有一封关于欧洲战事的猜测,与沈复兴分享。

    而沈复兴也带着早就准备好的礼物,领着俞程、小白与沈念北到处拜年。

    丝毫没有任何顾忌的前往宋部长、陈布雷等人的家中。

    甚至因为孔宣的关系,他还去了一趟孔部长家中拜年。

    直到委员长夫人来沈宅拜年,沈复兴与委员长重修旧好的流言瞬间在高层传开。

    当然,黄河两岸的十几个县也在【二王】的管理下过了一个好年。

    元宵节前日,沈复兴将写好的战报送至黄山官邸。

    在接见完英法使者后,委员长看了沈复兴的战报,满意点头:“辛苦你了,元宵节我要向程程借你一用,跟我去一趟桂南。”

    这时候,沈复兴还不知道,他此生最危险的时刻,即将到来。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1100/128428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