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山地步兵巅峰(下)
推荐阅读:MC创造模式:诸天批发永动机 紫微仙途 娘子,你们听我解释 维度魔神的聊天群 斗罗:绝世之王冬儿的重启人生 斗罗:绝世之邪魔之主 修仙:从摆渡拉客开始 你才玩半年,都代练到总决赛了? 从两界开始御兽修仙 大秦:小子,不装了,我就是祖龙!
“喂!汉家的军官,你还能行吗?”
十万大山边缘,盘石扭头看了还在咬牙坚持的周化庆,朗声喊道。
顿时,周围的瑶民们哄笑声响成一片,纷纷看向拿着树枝当登山杖的周化庆,只见他停下脚步,脸色微白的笑道:“我跟我的人要是没法及时到,发不出电报,可不算你们赢啊。”
一日疾行百里,还多半是山路。
换成一般的部队,早就不知道掉队掉到哪里去了。
就昨夜遇到的蛇群,要不是盘石带人举着火把,撒着什么药粉驱散了蛇群,周化庆这辈子都要对蛇群有阴影了。
谁家好人山里1月份竟然有蛇?
简直无法想象!
盘石与众人听到周化庆这句话,顿时脸色大变。
瑶民被逼上山后,族人越来越少,如果能赢下这次的万亩良田,到时候各瑶民部落抽签,只要有一支去耕种,就能养活所有人。
实在不行,租给他人,派遣一支部落守护,也能让瑶民从山上下来。
几百年了,瑶民被迫上山,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几乎每个部落,每家每户都经历过挨饿的日子。
有时候,为了控制部落的人口,老人与小孩的数量是有定数的。
因为食物都是有定数的!
而沈复兴在拿出这万亩良田,应该就是祖上预言的【领路人】了。
只不过,现在没拿到这万亩良田,一切还没落定。
想到这里,盘石的收敛神色,指着不远处的山峦说道:“前面就是母牛岭,山腰有条小路可以翻越,过了母牛岭就是那楠乡,到了那里,才是真正的十万大山。”
周化庆脸色微变:“那就赶紧吧,今晚就在十万大山里过夜!”
盘石摇了摇头:“到了那敏,部队不停,我的人会去采买一些补给,全力向东,争取早一日抵达南屏,那里有我们瑶族的几个部落,族里的年轻人已经骑马去报信了。”
“有多远?”
“山路百里!”
“这一日不可能抵达!不瞒你说,我们也是专业的山地部队,哪怕是小部队行军,一天也没法走百里吧?”周化庆跟着白远樵进行过多次山地拉练,就山西这个地形,税警3团一日60里已经是极限。
更何况这是地势更复杂的热带山脉,这里的山势比山西更加陡峭,他们几乎是在无人区行走。
他还知道,光是昨日行军,就有2人折损,1人失踪。
一人折损是在翻山的时候踏空,随着那块巨石一起落入山涧,尸骨无存。
另外一人则是在掩护他们躲避蛇群的时候,被毒蛇咬了一口,发现时已经口吐白沫,来不及救治了。
就这,还没到十万大山呢!
盘石经过提醒,没有去反驳周化庆:“汉人军官,让你的人把东西给我的族人,这山岭就是我们瑶人的家,那些布侬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说着,盘石一声口哨传遍山野,整个队伍便加速向母牛山行进。
另外一边
沈振华带人紧紧跟在黄勇的身后,整个队伍在丘陵中如履平地,近乎于较劲的方式抢着赶路。
“沈连长,盘石那个家伙到哪儿了?”黄勇一边走,一边客气地问道。
他们的情况好很多,丘陵地带行军,甚至还将马匹让给了沈振华等人用来驮电台等重物。
沈振华来到道路旁,拿出地图开始标记,黄勇立马凑过来,看着复杂的地图:“这还没进十万大山?哈哈哈,我就说盘石那帮瑶民不行,好好的回山上打猎就是了,非要下山跟我抢头功!”
但沈振华的标记却开始缓缓移动,从那敏乡向东:“如果地图没错的话,他们应该向南屏挺进了,如果今天能到南屏,可能会比我们快一些。”
黄勇的笑容顿时僵住,他舔舐了一下嘴唇,冲着行军的队伍喊道:“二郎们,抓紧一些,莫要输给了那些山瑶,万亩良田是我们的,为了儿孙能吃饱饭,为了老人能安度晚年,冲啊!”
“吼——!”
这个时候,已经没什么家国情怀了。
让老人孩子吃饱饭,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
甚至因为有了德公的手书,他们都没有去确认那万亩良田到底有没有。
两支队伍几乎是拼了命的向各自的目的地赶去,而日寇的援军也开始北上。
参谋本部的《宾阳会战指导方案》已经下发,第21军司令安藤利吉亲自下令,全军兵分两路:第5师团及宝岛混成旅团向昆仑关、思陇(昆仑关以北)突击。
第18师团及近卫混成旅团向宾阳(38集团军司令部)迂回,切断昆仑关一带中国军队补给线及退路。
而此刻,正在进犯邕钦路(南宁东南)的日寇却很幸运的逃出了第46军的包围圈,原因特别可笑。
桂系175师师长冯璜失去联络,理由竟然是白崇禧失去对桂林行营与桂南会战的控制后,桂系各部出现了避战的情况。
如此一来,围绕着南宁制定的反击计划,左重右轻。
西路重兵集结,东路兵力空虚,第18师团趁机绕过昆仑关,进击永淳。
而永淳位于宾阳南翼,仅50公里路程。
第38集团军徐庭瑶对此一无所知,如果第18师团占据宾阳,将会直接切断驻守在昆仑关的邱清泉与孙立人。
一个不慎,委员长麾下最精锐的第5军将会全军覆没!
1月24日
沈复兴率俍兵大军越过东门镇,向山圩出发,几乎是沿着第5师团突袭龙州的路线,大摇大摆率军北上。
一路上,不断有俍兵加入,人数一度破万。
但这种类似于【蛮兵】的存在,日寇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并不在意,他可不相信,堂堂帝国军人,会输给山里的野人?
不过,很快他就要后悔了。
同日,沈复兴派出的两路先锋开始了比拼。
南路先锋已经过了那敏乡,向东直入十万大山。
盘石赤脚踩在湿滑的岩石上,脚底的茧子比牛皮还要厚实,他回头看了眼气喘吁吁的周化庆,咧嘴皱眉:“周参谋,要不要安排几个族人帮你?”
周化庆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军装早已被汗水浸透,他摇摇头,咬着牙迈开腿:“盘头领,你们这脚底板是铁打的吗?“
瑶族战士们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他们背着步枪,腰间挂着砍刀,在陡峭的山路上如履平地。
起初,还有人甚至一边走一边用竹筒喝着自酿的米酒,仿佛这不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急行军,而是一次寻常的狩猎。
但第二天当他们得知北路龙州布侬的行军速度后,队伍里所有战士将自己用不到的杂物抛下,堆在一个山谷,留下20人看管。
速度比之前更快,同样的登山,他们的总能找到更省力的方法,速度更快。
就算有掉队的,盘石也是咬牙每隔几里留下2-3人,接应后面跟上的队伍。
要他放弃族人,那绝无可能!
队伍的速度越来越快,但人数却开始已逐渐变少。
在接近南屏的时候,整个队伍已经不足700人。
“周参谋,翻过前面那道山梁,就是南屏了。”盘石指着前方那处云雾缭绕的山峰:“我的族人已经在那里准备好了食物和向导。”
“族人?”
“是南屏瑶人,我们瑶族同为一体,这次哪怕不是为了德公的面子,单看在沈参赞的万亩良田,我瑶族亦会拼命。”盘石现在满脑子都是良田。
但周化庆却不自觉地摇了摇头,心里暗暗佩服沈总团长。
当时他提出要拿安南万亩良田的时候,不少人都是反对的,说什么此例一开,以后部队还怎么作战?
可沈总团长一力坚持,这才有了两支俍兵部族百里大跃进。
山间的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十米,瑶族战士们却仿佛能嗅到空气中的每一丝变化,他们不需要指南针,凭着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就能在茫茫大山中找到方向。
尽管如此,减员还是不可避免。
分得清道路,却一定能保证脚下安全。
“小心!”盘石突然低喝一声,伸手拦住周化庆。
一条青绿色的竹叶青蛇从树枝上垂下来,吐着信子,盘石眼疾手快,匕首一闪,蛇头应声落地。
他弯腰捡起还在扭动的蛇身,随手抛给身后的族人:“晚上加餐。”
说完,盘石继续解释:“这里冬日昼夜温差大,湿度高,山越高的地方气温低,蛇会冬眠,但我们走在山腰或者山涧中,这里气温高,冬天蛇还是会出来的!”
话音未落,前面有人急匆匆跑来:“头人!开路的瑶老之子盘法旺坠崖了,这.回去怎么跟瑶老交代?”
盘石闭眼咬牙扭头,随后低下头,重重一声叹息:“队伍不要停,到了南屏再说!”
周化庆看对方的样子,欲言又止。
盘石解释道:“瑶老地位尊贵,一般由神判决定,族里的祭祀都要靠瑶老,这次回去麻烦了。”
周化庆拍了拍他的肩膀:“等抗战胜利了,我去找沈总团长,让他安排你们瑶族下山,给你们分田地。”
盘石摆了摆手:“无功不受禄,再说了,我们来之前,也不知道有这良田的奖励,驱逐鞑虏,是祖上传下来的约定,也没个记载。”
“那”
“没事的,周参谋,这次我们瑶族一定会赢,为了古老的约定,为了万亩良田,为了族人不再靠卖山货过活!”这一刻,盘石的眼神坚定,仿佛身前不是十万大山,而是他心中的梦想。
周化庆沉默片刻,突然理解了沈复兴承诺的“万亩良田”对这些山地民族意味着什么,那不是简单的土地,而是一个民族重新站起来的希望。
“到了!”前方传来欢呼声。
雾气缓缓散去,眼前豁然开朗,山坡上,几十名瑶族男女正等候在那里,他们身边堆满了竹筒饭、熏肉和新鲜的野果。
其中几个年轻人腰间别着短刀,身上却背着步枪,这可很少见。
再往前走,竟然是数百名战士严阵以待,一名身材高大的男人缓缓起身,走向盘石。
“这是?”周化庆有些吃惊。
盘石骄傲地挺起胸膛:“我们南屏瑶人,两年前德公派人来征兵,他们跟着德公一起打过鬼子。”
周化庆突然意识到,这些看似与世隔绝的山地民族,其实早已将自己的命运与整个国家的抗战紧密相连。
通讯兵迅速架起电台,天线高高竖起,周化庆亲自拍发电文:“我部已抵南屏,距离防城港不足百里,明日可达防城外,请求指示。”
电报已经送出,而盘石却与对方拥抱在了一起。
两人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周化庆听不懂的话,但结果很明显,在那山坡上等待着战士加入了队伍。
南屏瑶族的头人在得到身后老人的点头后,将部队交给盘石。
很明显,那应该就是盘石说的瑶老。
与此同时,北路军的沈振华与黄勇已经距离大塘不足40里,但他们却遭遇了日寇的外围守军。
在占据南宁之后,第21军的补给都是从海上运到防城港、钦县,然后分两路北上。
大塘就是其中很关键的一条中间路线,只要占据大塘,就可以威胁南宁日寇的后勤补给,他们这支军队将成为桂南会战的关键因素。
沈复兴很有自信,自己这么做至少是帮上了李宗仁与白崇禧一把。
只要他们自己够争气,这仗就不会这么惨。
此刻,沈复兴在行军途中看到了两路先锋发来的电报,深吸一口气:“命令,南路军全速前进,务必在明日午时出现在防城港外,并打响第一枪!”
“记住,把声势弄大,越大越好,让鬼子以为我们有大部队来攻!”
“北路军快速解决眼前之敌,不要怕暴露,同样明日午时必须出现在大塘镇外,切断日寇北上枢纽!”
两道毫无感情的命令下达,沈复兴知道,自己是在跟时间赛跑。
他不知道现在宾阳的情况如何了,但他知道,只要自己及时出现在日寇眼前,威胁他们的后路,就能救下邱清泉与孙立人。
参谋犹豫道:“沈参赞,还要给白长官发电报吗?宾阳那边迟迟没有动静,就连.战况通报都没有了。”
呼——!
骑在马上的沈复兴掏出一支烟,缓解自己的情绪。
呼!
沈复兴终于感觉舒服了一些,他缓缓开口:“给委员长发报,就说我部已侦查到,日寇第18师团正向宾阳进军,桂林行营不听命令,未加防范!”
嗯?!
等沈复兴说完,参谋愣了一下?
什么意思,桂林行营不听话?
我们什么时候侦查到了鬼子的行踪?
还没开口,沈复兴就催促道:“让你发什么就发什么,哪那么多废话!”
得嘞!
您是大爷,这倒反天罡的打小报告,还是生平第一次见。
只见过上级给下属穿小鞋的,没见过一个参赞说整个桂林行营不听话的。
但电报还是这么发了出去。
电波穿越崇山峻岭,很快抵达柳州,来到了委员长手上。
看着陈布雷亲自送来的电报,委员长陷入了迷茫:“我不明白.这是维安打小报告?”
陈布雷忍住笑:“没错,就是沈维安的小报告,据我所知,加上这次,他已经第三次提醒东侧防线薄弱。”
闻言,委员长招呼侍从将地图拿来。
这是他在会战期间最喜欢做的事情,那就是拿着地图研究,顺便发出几道指挥的命令,调度一两支部队。
可这次不同,他才看到双方的布置图,就有些发蒙:“这第46军不是在附近么?为何不调何宣去?”
就在这个时候,有侍从快步进来,将电报递给陈布雷。
后者只是看了一眼,脸色骤变!
陈布雷快步来到委员长面前:“永淳失守,第46军奉命阻击,但日寇已经渡河,甘棠危急,宾阳危急!”
“娘希匹!”委员长气得猛然一拍桌子:“维安提醒了几次?他白崇禧就是不听,他徐庭瑶也不听,无能!”
陈布雷低头不语,这桂南的乱象哪里说得清楚。
“早该换掉他白健生了,小诸葛,徒有其名罢了!”
就在委员长絮叨白崇禧的时候,陈布雷发现桌上沈复兴的电报还有第二页,他连忙上前。
只一眼,陈布雷就露出喜色:“委员长,维安的电报还没看完呢!”
听到这话,委员长转身,皱眉接过陈布雷手中的电报:“嗯?突袭防城港与大塘?”
他急忙来到地图前,可看完就连连摇头:“不可能,这翻越十万大山,三日?十日都不够!”
“安慰人心罢了,我同意他去龙州,也是希望能有一支部队从西而来,绕击南宁。”委员长放下电报,叹了口气:“此时此刻,我.哎,给维安去电,桂南一役,最后打成什么样,就看他了。”
说完,委员长竟然回到位置上坐了下来,那副思考的模样让陈布雷连连挥手,示意所有人退出。
也不知道这个时候,他究竟是在后悔自己与李宗仁争权夺利太凶,还是后悔自己与沈复兴关系搞太僵?
又或者,他正在后悔为什么没有下决心干掉汪逆?
就在前日,汪逆确定伪中央政府名称为“国民政府”,首都设金陵。
历史上著名的【青岛会谈】正在发生,汪逆企图通过分裂国家来满足他的私欲。
委员长昨日刚刚发表《为日汪密约告全国军民书》,痛斥汪逆卖国,号召全民讨逆。
第二日
第18师团全线度过郁江,第46军节节后退。
第76师师长王凌云在驻守甘棠,与日寇发生激战。
此时,日寇距离宾阳不足50里!
白崇禧大惊,紧急调拨部队回援。
陈誠这边也拼命调度,但周围只有第49师李精一,他受命向甘棠与宾阳之间的武陵移动。
但在行军途中遭遇日寇飞机猛烈打击,部队损失惨重。
一时间,宾阳危急!
徐庭瑶、林蔚与刘斐等人乱了,整个战区竟然找不到第二支部队回援宾阳。
第5军损失惨重,目前驻守昆仑关,而日寇也在同步猛攻昆仑关外围。
岌岌可危!
就在此时,防城港外突然硝烟弥漫,无数瑶兵在周化庆与盘石的带领下直接攻破外围防线,架起迫击炮在猛轰防城港外围。
同日
衣衫褴褛的沈振华与黄勇继直接来了一个大迂回,绕行65里,避开大塘外围守军。
800龙州布侬如天兵下凡,击溃守军占领大塘,切断了日寇的补给线。
一时间
乾坤倒转!日寇第21军变得岌岌可危!
俍兵们三日疾行200余里,创造了世界山地步兵史上的奇迹!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1100/128429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