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321章 军心!民心!

第321章 军心!民心!


漳河决堤的第二日,卫河北岸已成汪洋,漂浮着尸体与杂物的洪水还在上涨,一部分洪水已经汇入卫河。

    而此时的卫河河水早已过了警戒水位,什么时候发生管涌与溃堤根本就不可知。

    孝义兵工厂有1/3的设备已经停工,开始全力配合炼钢厂生产铁丝网与铁笼。

    根据当天落地的施教授建议,束水攻沙这种事情根本就来不及。

    以石为基,加固南岸河堤。

    以沙袋为垒,确保水不能过!

    从上游开始,每500米布置监控水位,如果有溃堤,立马将捆着石块的铁丝网丢下去。

    比较庆幸的是,不是卫河上游出事,否则巡查的长度将超过上百公里。

    覆盖整个税警总团的控制区!

    此刻,沈复兴就站在临时垒起来的沙袋堤坝上,浑黄的河水时不时随着波浪撞上堤坝,来到他的眼前。

    而在他的身旁延绵十几公里的河堤上,数万军民正在扛着沙袋加固河堤,身后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他的这种行为不是没人劝过,可身后记者们的拍照,让沈复兴将【国难时刻见忠诚】的旗帜插在河堤上的行为有了一丝政治作秀的意味。

    不少跟来的大学生也是这么对他们的教授说的,可张教授却说:“你要是来这里作秀还没人理你呢,就刚才人家搬沙袋那个速度,你行你试试?”

    那名男大学生低头不语,他也只是因为喜欢的女生看向沈复兴时那崇拜的眼神感到嫉妒罢了。

    等众人散去,张教授轻轻敲了敲他的额头:“你啊,跟沈复兴比什么,人家是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大英雄,张同学崇拜他很正常,但咱们民国是一夫一妻制,你担心个屁!”

    一语惊醒梦中人,那名男生乐呵呵地带着测量仪器跑去干活了。

    但众人很快发现,沈复兴“作秀”完毕竟然没下来,小满与老王急了,直接冲了上去。

    可沈复兴却是指着远方飘着的尸体:“想办法捞起来吧。”

    两人循着沈复兴的视线看去,竟然有一大一小两个人影浮在水面上,随着波浪从上游飘了下来。

    “快,来人,拿杆子!”

    小满飞奔下堤坝,找人过来帮忙。

    张教授闻言也跟着走了上去,众人拿着长长的杆子,将那两具尸体拢了过来。

    待靠近些,所有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

    那是一对母子,母亲的手死死拽着幼儿的衣服,到死都没有放开。

    没什么奇迹,母子都死了。

    “沈总团长,统计出来了.“王博急匆匆跑来,他的声音嘶哑得不像人声:“卫河以北淹了27个乡镇,逃到南岸的灾民约8万人,但至少还有15万人困在洪区死伤,无法估算。“

    这言下之意,卫河以北已经成为了一片死地,破坏的耕地,随时爆发的瘟疫,还有流离失所需要救济的百姓。

    “这帮畜生!”

    面对血淋淋的数字,沈复兴始终认为,破开河堤阻敌就是不干人事!

    他在杨家行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可那地方才多大,而且没有一个百姓受灾。

    张教授沉默了,他扭头看向这个站在堤坝上的男人竟然哭了。

    此刻,沈复兴背对着记者,这.不是作秀!

    “张教授,我知道你们会怀疑我在作秀,但我就是要这么做给这个天下看,这乱世,不是你当兵就可以胡来的,你把人民放心上,人民才会跟你一条心。”沈复兴望着那无边的洪水,只恨自己实力太弱。

    张教授见状很是感动,他嘴唇轻颤:“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

    两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张教授点了点头:“您放心吧,有这4万多军人,还有各地赶来的5万多百姓,这卫河,老头子拿命给你保证,绝不会垮!”

    “话别说太满!”突然,身后传来另一道声音:“有沈总团长的大力支持,我施某人同样作保,这卫河,我西南联大保定了!”

    沈复兴转身,就看见施教授缓步上来,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那双眼睛炯炯有神!

    “施教授!”沈复兴微微躬身表示尊敬。

    看着才36岁的年轻国家脊梁,沈复兴有的只是幸运。

    现在,他们还年轻,未来有很长的时间为这个国家做贡献。

    “听说,昨日便有军队留下阻击洪水,这要是再晚一天,恐怕我等到了也是无用。”

    沈复兴点头:“是戴安澜先发现的,为了阻止我军北上,日寇丧心病狂炸开河堤,漳河泛滥成灾,那条河,可比卫河汹涌多了。”

    “若是不下雨,扛过7日,便可遣一部绕过洪水,前去堵住缺口,或者派遣船只北上,带着装有巨石的铁丝网,沉于溃堤之处。”施教授指着北方远处说道。

    张教授也立马开口:“我们研究过,只要堵住缺口,洪水水位会快速下降,到时候便马上要组织清淤、疏河、防沙造林、水利洗盐,恐怕数年之内,不会有什么产出。”

    “谁说的,可以马上抢种一些白菜,冬麦,可不能颗粒无收。”

    “怎么可能?来不及的!”

    “你一个土木的,懂什么农业,我告诉你”

    听着教授们吵起来,沈复兴笑着缓缓后退,将战场让给他们。

    可就在这个时候,天空突然响起闷雷。

    众人立马抬头看向天空,变得紧张起来,这要是再下一场雨,可就不是几个县的事情,而是涉及到黄河的事情了。

    “快,继续加固河堤!”

    沈复兴拉了拉裤腿,直接冲下河堤,加入堆沙包的队伍。

    人,他带来了!

    物,他准备了!

    专家,也已经侯在这里了!

    就连那两个逃跑的县长,也已经被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枪毙了。

    接下来的事情,恐怕只能看老天爷了。

    但老天爷似乎并不知道什么叫怜惜民力,竟然真的滴答滴答的下起雨来。

    几名教授已经开始商量关于泄洪的事情了,不一会儿张教授就来到放下沙包的沈复兴面前。

    “我们商量了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就派兵清理南乐以北的河堤,泄洪!”

    沈复兴擦了擦额头:“泄到哪里?日占区?”

    对方没有点头,只是说:“往黄河去引,否则再这么继续下去,恐怕卫河不保!”

    “绝对不行!那里也是我们的百姓,作为军人,守不住土地就算了,决不能再害了他们!”沈复兴想也没想直接扭头就走:“我说了,堤在人在,守不住卫河,我无颜见这些百姓!”

    正在拼命搬运的士兵闻言,低头继续装沙包,运沙包。

    而那些周围县镇赶来抗洪的百姓更是低着头,眼中噙着泪水。

    什么狗屁作秀,你他妈的来做一个?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你们他妈的连作秀不敢来!

    轰——!

    突然,一阵巨大的响声让背着沙包的沈复兴猛地丢下沙包冲上河堤。

    “溃堤啦!北岸溃提啦!”

    完了!

    这下完了,北岸幸存的百姓怎么办?

    “老王,探索船出发了没有?不是组织了17个连的搜索队吗?”沈复兴的喝问在河堤上响起。

    正在河堤下草棚内与王博一起忙碌的老王闻言探出脑袋:“7个连已经出发,船只不够,还需要时间,最迟明天,17个连肯定全数出发!”

    没错,沈复兴坚信北岸还有幸存者,他组织了17个水性最好的连队去搜索。

    人命关天,这是他这么多年所学的本能。

    在这个世道里,或许会有人骂他圣母,但他知道,这是他力所能及必须做的事情。

    每一天,豫北救灾的新闻都会在各大报纸上刊登。

    沈复兴背着沙包,肩上磨出血泡的照片自然也随着这些新闻登上了全国的头版头条。

    不少人对此嗤之以鼻,一个税警团长竟然带着军队在前线抗洪?

    他们除了不信,就是不屑。

    自己不做,别人做了还要嘲讽,这样的人每个时代都有。

    但林森知道看着报纸却对别人说:“这沈复兴啊,是在将重庆政府丢掉的人心,一点一点地捡起来,重新拼凑。”

    第三日

    雨势稍缓,但北岸的缺口越来越大。

    沈复兴从各个地区调集船只,在溃堤处坐沉,勉强维持。

    第四日

    大雨终于停下,卫河水位还差50公分就要没过加高的河堤。

    但如果你在河堤下面就会看到,17米高的河堤,竟然差点挡不住洪水的侵袭。

    这天晚上巡夜的士兵发现管涌,羞愧的戴安澜亲自带着警卫连彻夜奋战,一连丢了12块用铁丝网捆起来的石块才勉强堵住。

    第五日清晨

    沈复兴阳光下醒来,伸了伸懒腰的他,看着逐渐下降的水位还来不及兴奋,就看到了远处的黑点。

    “小满,给我拿个望远镜来!”

    可半晌,没人理他,只有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原来战士们太过疲劳,都还在睡着。

    沈复兴快速冲下河堤,从老王的草棚里拿来望远镜跑回河堤。

    “嗯?!”

    只见远处的小舟上,前后三名税警团的战士正努力划着,而在小舟的中间,却坐着几名百姓。

    阳光下,沈复兴似乎看到了他们身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而最前面的战士,虽然疲惫至极,但脸上却洋溢着高兴的笑容。

    沈复兴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喉咙口的哽咽,大声喊道:“搜索队回来了!”

    熟睡的战士们纷纷起身,看着越来越多的小舟带着百姓们从北岸回来。

    这一刻,沈复兴听着战士们的欢呼,他知道。

    军心、民心已成!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1100/128430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