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被构陷,遭羁押,京圈太子掀桌了! > 第49章 不消停的两个常务

第49章 不消停的两个常务


“我们干工作,就要拿出这个劲头,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为了面子而丢掉里子的做法,呵呵,怎么可能是长久之计?”

湖山县委书记办公室。

张青阳就开展党员包保责任制常态化工作,还有湖山镇农经区试点工作做相关汇报。

在提到农经区试点所占区域棚户区动迁改造的问题时,张青阳着重阐述当前城乡建设,要以稳字为主,湖山镇不会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就忽略农业经济的重要意义,并阐明郑玉林在这项工作开展情况的积极作用。

此举,得到了陈绥军大力赞赏。

只是陈书记还说‘为了面子丢掉里子’,就有些值得让人推敲了。

眼见张青阳面露思索,陈绥军展示出了自己的‘诚恳’道:“上周末,我约了杨常务吃饭,咱们县为了这个试点,前前后后投入了不少心血,现在局面一片红火,市里不表示表示能说过去?”

张青阳这才明白,陈绥军原来是‘钱进’遇到了阻碍。

“我记得长征书记来的时候,曾表示过要拨款一百万,供咱们专款专用。”

陈绥军点了支烟:“谁说不是呢?可人家市政府没钱又有什么办法?常务说了,衍水桥还有市中心马路扩建后续工程要继续开展,让咱们县里勒紧裤腰带,再坚持坚持。怎么,城市需要建设,农村就不要了?”

陈书记的情绪有些激动,可见,这个钉子碰的不轻。

请款,在体制里,自始至终,都不是个轻松活计。

但对于这种,有市委最高指示在的情况,还能遭受如此严重的阻碍,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了。

“凡事发生,必定有迹可循。”

这是一条,张青阳总结过的人生智慧。

面对襄平市委的最高指示,杨旭东的举动,都不能说是阳奉阴违了,而是漠视。

是什么,能给一位常务副市长如此大的勇气,敢于直接忽视市委一把-手的指示?

他的底气,又来源何处?

单凭他是板上钉钉的下届市长人选?那也是下届的事情,他又怎会如此愚蠢,这时候唱反调?

某位省领导的指示,这是唯一合理的答案。

明白其中关节,张青阳建议说:“书记,咱们是不是可以试着出去招商?”

得到陈绥军示意,张青阳继续说:“我们试点,在县委正确的领导,与督促下,试点工作准备十分充分,只等农经区范围弄出来,我们县里就相当于长了一颗梧桐树,不愁引不来金凤凰。”

陈绥军点头:“这倒是条路子,可你刚才也说了,需要定下范围,眼瞧着就要入冬了,动土怎么也要到明年开春,时间不等人呐。”

“南方发达城市,对于此类事情有着丰富的经验,我觉得咱们可以大胆借鉴一下。”张青阳建言献策,在湖山周边县市,包括襄平、丹阳、奉阳、甚至蒙东,由政府各位副县长带队,分别对这些地区的涉农国企、私企进行友好交流,广撒网。

如果在这段时间,找到两三家意向企业,待市场前景明朗后,招商引资工作,将会事半功倍。

陈绥军仔细考虑了一会儿,对联络员说:“你叫县长来我办公室一趟,我跟他研究研究。”

联络员刚要有动作。

陈绥军又摆了摆手说:“算了,我自己过去一趟,来了这么久,还没去振伟同志的办公室几回,更没喝几杯茶水,左右现在没什么事儿,我去讨杯水喝。”

提到卢振伟,陈绥军脸上笑意满满。

俨然,这段时间县长的配合,让这位书记的心情十分愉悦。

张青阳在一边,也起身笑道:“为了我们镇的事情,还要麻烦书记您和县长操心,您务必保重身体。”

陈绥军挥挥手,故作驱赶:“我巴不得你这样的乡镇干部多上一些,哪管我跟县长病倒了都会甘之如饴!赶紧走吧,一定要把这几项工作给我盯紧了!”

......

刚回到湖山镇政府院子。

党委办主任贺伟,就从传达室里钻了出来,面色急切:“书记,你可算回来了,沈常务四十分钟之前,到咱们镇调研,点名让你陪同。”

“我打了您电话三次,您都......”

张青阳歉然道:“不好意思了老贺,手机没电,就让我扔大营村部充电来着,方才着急给书记送材料,就忘了这茬儿,常务现在在哪儿?我去迎迎他。”

“他们应该就在大营村试点,镇长在陪着。”

“好,我也过去。”张青阳刚迈步,又问了一句:“知道什么事儿嘛?”

“好像说杨书记要来,他提前看看,别出什么纰漏。”贺伟回道。

张青阳点头:“行,我知道了。”

杨旭东要来?

张青阳望了望天,心里难免嘀咕:“我刚刚在县委,怎么没听陈书记说过?市委重要领导要过来,县委理应最先收到消息才对。而且距离我主动找他‘汇报’工作,也还有点时间,应该不是我惹来的才是。”

张青阳赶到大营村试点时,已经正午。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沈卫军,站在村部的院子里,背着手,若有其事的对一旁的林富春说着什么。

林富春小心陪衬,一副恭谨的样子,连连点头。

张青阳脸上洋溢起热情的笑容,距离二人大概十米左右,高呼:“常务,实在抱歉,我来迟了。”随即又快步向两人走去。

沈卫军见到张青阳谦恭的表现,不冷不热道:“整个湖山县,谁不知道我们的张书记是个大忙人?来了就行。”

领导的态度,永远都是最直白的风向标。

以往跟沈卫军接触,这位常务,一向没什么领导派头,偶尔还会揶揄玩笑几句,这才几天没见,对方的态度,怎么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联想到从贺伟那里,听见的消息,张青阳心头警笛大作,脸上歉意,却愈发明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没有各位县委领导,在前面给我们指引正确方向,我们再怎么忙,都是无用功。”

张青阳继续解释:“电话没电,就被我扔在村部了,我要是知道,今天您能过来,打死我都不敢出这么大的纰漏,常务,请您批评我。”

沈卫军的脸上,这才挂起弧度。

他抬起手,虚点了张青阳几下才说:“青阳啊,你人年轻,忙点是好事,瞧瞧你搞得这个试点,有声有色的,我哪能忍心批评你啊?”

“刚才富春同志已经跟我说了,试点近期的一些变化,你再辛苦辛苦,跟我仔细叨咕一遍,杨书记过会儿就要过来视察,咱们可不能在这个褃节上出差错。”

张青阳赶忙应承,仔细介绍起了试点工作带来的果效。

随着几人进到村委办公室,张青阳借口办公室茶叶喝完,要去隔壁去取,趁机给陈绥军去了一个电话。

结果陈绥军并没接听。

张青阳又分别给他联络员,还有县委办主任吴玉成打过电话,说明情况,让他们尽快通知书记以后,悬着的心才放下一半。

再次回到办公室,给沈卫军沏茶、点烟,张青阳继续跟他汇报。

就这么过了一会儿,沈卫军接了一个电话,站起身,对张青阳二人吩咐:“杨书记快到了,你俩跟我去村口迎一下。”


  (https://www.2kshu.com/shu/91384/4941904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