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 第140章 布局天下

第140章 布局天下


刘备几人商议接下来的计划,刘禅却在想着接下来的历史走向。

曹丕继位之后,数月时间就会代汉称帝,建立曹魏。

曹操之死,加上曹丕篡位,必定会导致人心不稳,这是个北伐的良机,但东吴还没拿下,两线作战又有些吃力。

正纠结的时候,黄忠派来报捷,已经顺利拿下柴桑,豫章境内除了鄱阳还有一支东吴水军外,各县望风而降。

与此同时,黄忠还禀报吴军出动两艘大舰,巍峨如山,运送钱粮,但船上吴军数千,也要有所防备,毕竟吕蒙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刘备闻报笑道:“柴桑已入孤手,东吴人心各异,年内便可平定东吴。”

江东的情况,左咸已经详细禀报过,又有张昭父子做内应,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连具体决策,他们知道的甚至比孙权还清楚,黄忠的担忧自然不用去管。

曹操病逝,刘备在伤感的同时,也是心头一松,不知为何,感觉距离兴汉又进了一步。

如今有直接占领江东的机会,他也不会再纠结犹豫,毕竟如今已是汉中王,不是个那个处处谨慎的刘皇叔了。

法正道:“东吴钱粮即将运至,如今豫章已为我所得,孙权唯有交割庐江及蕲春等江北之地方可补偿。取庐江则直面合肥曹军,需遣一上将方可胜任,大王可有人选?”

刘备抚须道:“孤以为翼德、子龙选一人即可,诸位以为如何?”

法正道:“大王回成都,三将军亦当回阆中,此处连接荆、益,又扼守米仓、金牛二道,可随时北上支援汉中,非翼德不可胜任。”

刘备微微点头:“那就只好让子龙去庐江了!”

当年选魏延守汉中,并不是因为张飞能力不如魏延,而是阆中的位置更为重要。

此处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扼守汉中入蜀的两条要道,汉中失守,还有阆中这一道防线。

当然留张飞在此,也有制衡魏延之意,与汉中、荆州形成形成三足拱卫成都的格局,如今武都还有马超在,更不能放弃阆中。

“子龙叔不能去啊,他要保护我……不是,他要助我领兵出战!”

刘禅一听急了,忙说道:“我举荐一人,足以当此大任!”

“哦?阿斗也想出兵?”刘备倒有些意外,笑问道:“遍观军中,还有何人可与子龙相比?”

此时的刘备还不知道,刘禅已经把他当做吉祥物的角色了。

只等曹丕篡位,扶着刘备登上天子宝座,就留在后方安心治政,打仗的事交给自己安排就好。

刘禅道:“陈将军能征惯战,又是汝南人,出庐江北上便可连接中原,由他守庐江最为适合。”

“唉呀,险些忘了叔至!”

刘备猛拍大腿,这些年陈到一直追随左右,率领白毦兵保护自己。

哪怕情势紧急,也是临时调赵云出战,陈到寸步不离,的确限制了他的本事。

在刘备心中,陈到和赵云不相上下,俱都忠勇,自汝南追随至今,处事严谨,领军更是一丝不苟。

现在有了向宠做禁军统领,即将克复中原,也该让陈到去建功立业了。

心中念头转动,马上派人去请陈到,直接拜为镇东将军,假节前往庐江上任。

刘禅本以为还要费些唇舌,没想到刘备一口答应,看来他在识人用人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不多时陈到觐见,听闻要他镇守庐江,进取中原,激动之余欣然领命。

得知是刘禅举荐自己,又再次致谢,虽说他一直忠心耿耿,毫无怨言。

但哪个有本事的武将不想统兵一方,征战疆场?

刘禅亲手将印绶交到陈到手上,笑道:“陈将军的本事,阿斗可是多次见过的,此去庐江,只需安定三月,我们便可前来支援。”

陈到躬身道:“承蒙大王和世子厚爱,莫说三月,就是三年,某定要守住庐江。”

刘禅选的人,他自然放心,陈到名位常亚赵云,就是因为战绩少而被大多数人忽略。

在刘禅看来,陈到即便比不上五虎将,也和魏延是一个级别的,可比曹魏的五子良将。

刘备将他一直留在身边贴身保护,心理上甚至比赵云还信任,这就是禁卫军统领的含金量。

而且这也不是刘禅全凭主观臆断,陈到后来作为江州都督,镇守永安二十年,东吴不敢来犯,就证明他的综合实力。

这样一个永远默默守护后方,从不争名夺利的大将,放在任何朝代,都是君主最喜爱的人才。

如今刘备即将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留在宫中好好享受享受,是时候让陈到出来刷一波战绩了。

几人商议一番,决定调桂阳太守全柔为主簿,随陈到往庐江上任,他对江东情况熟悉,到了庐江能帮忙治理境内,让陈到安心治军布防。

另外又从江州调黄权为参军,此人文武双全,也能统兵,可作为副将灵活调度。

刘备安排庐江事宜,欲将江夏、庐江、豫章三郡人马全部交给刘禅管理。

“父王,我还只是个孩子啊!”

刘禅赶忙摆手,好家伙,这是想把我当丞相用吗?

我可不想当朱标,还没继承大位就活活累死,咱可是熬死司马昭的人!

“唉呀,是我孟浪了!”刘备猛然扶额。

这段时间刘禅的表现实在出人意料,众人已经不把他当做孩子来看,诸多事都让他自行决策,也是为了锻炼。

但刘禅出主意还行,要真论到治理地方,统领三军,交给他确实有些儿戏了。

无奈看向法正:“云长镇守襄阳,不便轻离,谁能当此大任?”

这时候就显示出一方统帅的重要性,武将和统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不但要会打仗,还要懂得治政安民。

这一点刘禅太稚嫩,法正不行,刘封更不行,愈发显示出二爷的含金量了。

法正笑道:“大王回成都,便可替换孔明来荆州,有他居中调度三军,谁敢不从。”

刘禅其实也有此意,但他不敢把诸葛亮轻易调离四川,说实话历史上诸葛亮治蜀的功劳实在太大了。

他影响的不止是蜀中人的生活,整个四川,甚至整个西南,都有诸葛亮留下的印迹,

正是这种人文精神的维系,才让西南融汇统一,这就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君臣共庙,昭烈庙中拜诸葛,放在任何朝代都是逆天的存在,这谁敢动啊?


  (https://www.2kshu.com/shu/91444/4941025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