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兼程1995 > 第167章 建业扬名

第167章 建业扬名


90年代初,国内才有第一批做文玩、手串的,第一波潮流兴起是2000年,真正兴起是2010年以后。

    经济的快速发展引来了文玩的热潮。

    1997年没几个人喜欢文玩手串,颜辉戴着这个也不怕有人抢,这个时候,哪怕是海南黄花梨,也是有价格的。

    骑着摩托车回了旅店,颜辉洗澡换了衣服,然后拿旅店座机给老郭打了个电话,知道了饭店的位置,骑着摩托车直接过去了。

    过了澡堂子,再往前走,有一家比较有档次的馆子,在火车站附近算是最好的地方,有两层小楼。

    很快地,颜辉找到了老郭和他爸,跟着入了座。

    今天来这边吃饭的,有三个林场的场长,几位加工厂的老板,和一些同行的老板们,颜辉大概扫了一眼,他认识四五个人。

    这顿饭,郭父就是来给儿子站台的,跟颜辉没什么关系,他只知道今晚全是好菜,猛吃就是了。

    老郭这个事告一段落,一个周之后,周五这天,颜辉的四个车皮也终于到了建业。

    这列火车,并不是从伊春直达建业的,中途停靠了几次,到建业这条线的时候,还有大概20个车皮没有卸下来。

    每次新的火车驶入这条专线,都是木材市场最热闹的时候。

    这列火车,这一趟要卸下15个车皮,其中有4个是颜辉的。

    吕哥早就得到了消息,他们组所有的搬运工都在岗,准备往外运货。

    斯太尔卡车也已经到了。

    郑总等几位老板也带人来了,一共十几个人,他得现场检查木材的质量。

    颜辉的表哥也在,这四个车皮的货虽然跟他没关系,但是也得过来露露脸,这也是展示他的实力的一种方式。

    闽南人的亲属关系,是出了名的亲近。简单的说,假设今晚表哥在建业欠了一万赌债跑了,有人来找颜辉要,颜辉都会给。

    所以,表哥今天来,也一样能沾光。别人会觉得表哥也有实力。

    颜辉的货,一直都是没问题的。

    给滕总那车货,是王红军找人盯着的,王红军不可能在这种时候糊弄。所以这自然没问题。

    郑总和朋友的那车货,颜辉是一点点挑、全程跟着破板的,在建业市场也绝对是好东西。郑总做家具生意,好的红松和一般的红松,对他的家具售价影响非常大。

    至于原木

    颜辉这两个车皮的原木也到了。

    原木生意利润低,很多人完全不做,主要原因是一旦被“抽水”,就根本没利润。

    建业的木材加工行业不行,用户都是更喜欢用板材,大家也都清楚,能做原木生意的,都很厉害。利润低、每一方运费贵、压货时间可能还长。

    木材行业,这种现象还不明显,要是原油之类的行业,“做原油生意”和“做成品油生意”则完全是俩概念。

    总之,这辆车一到,广告效应非常明显,市场不少人都认可了颜总“大老板”的身份。

    从今天起,大家提到这个市场“大老板”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人把颜总带上。

    市场里热热闹闹,有人欢喜有人愁。

    黄天宏最近一直在打听颜辉的事情,却收效甚微。他到现在没有探到颜辉的底,也不知道为什么滕总会驳他的面子,选择了颜辉的原木。

    黄天宏也是做了多年生意的,他当然知道颜辉肯定是给了一个低价,但低价一定意味着低质量。

    今天这两车皮原木到站,他专门派了人过来看,想找茬。

    但来的人转了两圈,围着卸货的木堆仔细地看了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甚至,来的人还觉得这批木头比自己家的木头要好。也不能说每一根都那么好,但是他不敢吹毛求疵。

    木材市场,用现在的话来说,是toB的市场,买家都是公司、批发商,不是客户。这里的人都懂、都内行,在这里挑别人木材的毛病本身就是行业大忌,尤其是整体没毛病的情况下。

    来的人把消息带了回去,这消息,黄天宏肯定是不想听的。

    他拿出算盘仔细地算了算,觉得颜辉在赔钱销售。

    他并不知道颜辉给滕总的报价是多少,但能打动滕总,一定是大优惠。赔钱.

    都是内行,一举一动大家都能看明白,黄天宏仔细想了想,难道自己也要打价格战?

    现在,滕总已经采用了颜辉的订单,假设颜辉一分钱不赚,那么,黄天宏想重新抢单,给出的价格一定要非常优惠,甚至于一车货要亏五千块钱。

    傻子才做!

    颜辉压根就不在建业,颜辉的表哥和这个事也无关(他打听过了),黄天宏有些有力使不出的感觉。而且,颜辉的表哥在市场朋友也不少,他也不敢随便招惹。前阵子颜辉在饭馆吃饭,被黄天宏找上门,当时如果颜辉的表哥在,黄天宏就不敢这么做。

    “黄总,接下来我们怎么办?”帮黄总探查情报的心腹问道。

    “滕总这边的关系继续维持着,我们别的客户也不少,不急。姓颜的这批货一定亏钱,我看看他能坚持多久。”黄天宏继续拨弄起了算盘。

    他当然算不出来颜辉的成本,因为颜辉就一个人,人工支出是0!他这一大帮人,人吃马嚼,全是成本。

    他有人在东北地区负责发货,发货的人可不是“一个月几百块”,而是直接参与抽成的。所以,从黄天宏的角度来算,怎么算都亏。

    颜总的传说在市场传播,买了货的老板们也都满意,当天颜辉就收到了所有的货款。

    滕总这笔钱早就准备好了,二人合作也不是一次两次。郑总这边只剩下20%尾款没给,自然也不会拖拉。

    除了这些钱,颜辉还收到了新的订单的定金。

    接着,颜辉把绝大部分资金都汇给了王红军,开始提货。

    几辆卡车陆陆续续地往外运货,王红军心里踏实多了。

    有件事他没告诉颜辉,他最近之所以压货,就是因为收了一大批低价原木。原本的货主打牌输了太多,急着换钱,把货卖给了王红军。

    从上次王红军买到那三个抢劫犯的摩托车这件事可以看出来,王红军这方面的渠道关系确实很多。总之,他卖给颜辉这批货,价格非常低。

    至于有多低,他不会告诉任何人,颜辉也并不想问。

    不到半个月,颜辉一个人帮他消化了8个车皮、超过500方的货,而且价格没有变,王红军能不高兴吗?

    “我得抓紧去加工厂盯着了,”颜辉看着卡车离开,准备和王红军告别。

    “去吧,去建业的车是下周二才发,你也不用着急。礼拜天的事情别忘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224/128445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