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推荐阅读:凌晨三点,车站前的地雷系 港片:暗夜刑警 队魂 兼程1995 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美食赋我词条,苟着终会无敌 海贼:开局收藏妮可罗宾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历史病了
对于如此近距离地贴近大自然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四处游玩和打猎的这种生活,米哈伊尔无疑是觉得非常愉快的,但他的命运大概很难跟这种生活完全绑定在一起,米哈伊尔如今的心态大概就如同《这也是生活》中写的那样: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
正因如此,米哈伊尔将永不停息地走下去,偶尔的小憩和昏睡也无妨,因为这同样也是一种生活,生活的全部内容从来都不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确实要走下去,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于是在意识到了时间的流逝和来自各处的那种隐隐约约的召唤之后,米哈伊尔便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告诉了屠格涅夫自己准备离开的打算,对此屠格涅夫虽然颇为不舍,但是却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就像他对米哈伊尔说的那样:
“好吧米哈伊尔,比起我来说,你要做的事情可太多太多了,不过请你在准备动身去往巴黎的时候不要忘了给我寄一份信,我要同你一起前往巴黎,看我们一起在巴黎闹个天翻地覆!”
米哈伊尔:“?”
这么热血吗?
当然,与此同时,屠格涅夫去往外国也有另外一个目的:“我有许多要写的东西,但我不能同我憎恨的对象并存,呼吸同一种空气.我必须离开我的敌人,以便从我所处的远方更有力地向它进攻。”
而在跟米哈伊尔交代完这些事情后,屠格涅夫便像之前说的那样,开始为米哈伊尔准备各种东西。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屠格涅夫是超级富二代不假,但他妈对家里的财产掌控极严,因此屠格涅夫除了从他妈那里领生活费以外确实动不了几个子。
好在是两人在打猎的这段时间里,人捧人高之术可谓是发挥的相当精彩,外加米哈伊尔在这期间也表现得颇为不俗,给屠格涅夫家附近的许多地主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附近的大多数人一致认为屠格涅夫从圣彼得堡带过来的这位年轻人确实牛逼。
而既然这位年轻人这么牛逼,那被他推崇和夸赞的屠格涅夫应该在圣彼得堡和国外混得也挺牛逼的,这说明什么?屠格涅夫家确实未来可期啊!
总之当各种各样的传闻出现后,就连屠格涅夫他妈都愣了愣,但不管怎么说,这肯定是一件好事,于是一时之间,屠格涅夫他妈在高兴的同时,确实在经济这一块对屠格涅夫放松了许多,于是准备起东西来那也是顺手的事。
而在正式跟米哈伊尔道别的这天,屠格涅夫在送走米哈伊尔之后,也是颇为惆怅和忧伤的在自己的稿件中记录了一下自己此刻的心情。
值得一提的是,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其实常常有这样的写法:“亲爱的读者,让我牵着您的手,一同乘车出游去吧。”、“亲爱的读者,请让我先把这个新任务介绍给您”.
因此今天的话,屠格涅夫也是忍不住写下:“亲爱的读者,这是多么令人忧伤的一件事情啊,我的身心都仿佛随着他一起飞走了”
不过老屠惆怅归惆怅,没过多久就重新打起了精神走进了山林,同米哈伊尔在一起的时光固然很愉快,但米哈伊尔的表现无疑也分散了他很多的注意力,让他对有些东西的观察似乎还不够细致。
毕竟说实话,米哈伊尔的表现实在是让人没法不注意,总之在米哈伊尔走后,屠格涅夫确实要开始认真观察和消化某些东西,并且想将脑海中的那些画面给真正地呈现出来。
屠格涅夫重新开始了属于他的旅程,而此时此刻,米哈伊尔也坐在马车上开始思考此行的收获,在最开始,米哈伊尔下意识地就摸向了自己的大胃.呸!是摸向了肚子。
虽然此前的米哈伊尔可谓是能吃能睡,但或许是脑力消耗太大,米哈伊尔的身材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而这次来屠格涅夫这里待上了好一阵子之后,米哈伊尔也是感觉自己的身手也是敏捷了不少,类似爬山、爬树之类的活动现在根本难不倒他。
对此米哈伊尔还是挺庆幸的,毕竟他可不想年纪轻轻就成了大胃袋.
除却这个,米哈伊尔当然也收获了许多见闻,收获了对于大自然的许多感受,同样也收到了许多人的感谢,尽管想要真正改变别人的命运总是如此困难,但能够做出一些事情总归是好的,而在这种实地的观察中,米哈伊尔当然也有了许多思考。
而就当坐在马车上的米哈伊尔沉浸在这些或轻松或愉快或苦涩或辛辣的记忆的时候,以他如今跟很多人的关系,外界发生的很多事情自然都同他有关。甚至说这些事情早在米哈伊尔刚刚离开圣彼得堡不久的时候就已经在发生了。
首先肯定还是米哈伊尔正式离开圣彼得堡大学后留下的影响,虽然他人已经毕业了,校长普列特尼约夫顿感心情舒畅、神清气爽的同时,也确实在自己大学里发现了不少米哈伊尔遗留下来的问题。
什么聚在一起讨论问题的学生又增多了,学校里的地下小组活动似乎又有抬头的架势,有更多的学生以阅读《现代人》杂志为荣,并且对有些问题更感兴趣了
普列特尼约夫:“?”
走了还不安生?同意他资助大学生们的事情看来我还是得郑重考虑一下了
而且我好兄弟普希金创办的《现代人》杂志在你手里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说普列特尼约夫面对的是一些比较概念性的烦恼,而且有些东西未必就真是米哈伊尔干的,那么圣彼得堡大学的教授外带审查官尼基千科却是在面对一些实实在在的苦恼,只因有些学生在对待他更加尊敬的同时,有时还会问尼基千科一些问题:
“教授,您知道米哈伊尔先生去哪里了吗?以你们之间的关系,您肯定清楚吧?我听说他似乎是去往某个隐蔽的地方了,不会是要干什么大事吧?”
“教授,您最近有见过米哈伊尔先生吗?我有一些秘密想要告诉他”
尼基千科:“???”
我跟他能有什么关系?我就是一个挣外快的!
还有,什么秘密?我不想听!
尽管米哈伊尔拥有能在法国搞出来动静的本事,但尼基千科只是一个想挣外快的审查官,很多事情能不参与肯定还是不想参与的。
坦白说,尼基千科在前一阵子其实有在认真考虑要不要辞去这一职务,然后换一种更加安全的方式去捞外快,只可惜米哈伊尔在临行前轻飘飘的一句:“尼基千科先生,我准备给您加点钱。”
就已经彻底击碎了他内心的挣扎
总之事到如今,他也只有忍耐了!
当时间继续往前走了走之后,《现代人》编辑部那里在经历了一阵子的慌乱与不习惯后,终于还是很快就稳定了下来,而米哈伊尔虽然人不在了,但他的小说却是仍然在杂志上发行。
尤其是当他那部据说轰动了半个巴黎的小说《八十天环游世界》终于翻译完毕开始发行后,杂志订户以及销量的增长更是让《现代人》在圣彼得堡的文化界再次出了一波风头,据说就连《现代人》的死对头,即《祖国纪事》的老板克拉耶夫斯基都忍不住找到了涅克拉索夫和帕纳耶夫两人,然后说道:
“你们知道的,米哈伊尔曾经亲口说过想在《祖国纪事》连载一部长篇小说,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你们就分给我半部《八十天环游世界》吧!实在不行分个几期倒是也可以。
我可是亲耳听到了,我还有证人!”
涅克拉索夫、帕纳耶夫:“?”
这样子要?
两人拒绝肯定还是要拒绝的,但为了防止圣彼得堡其它无耻的报刊为了利润,提前将这部小说的有些内容翻译过来盗版发行,《现代人》这边商量过后很快就将这部小说搞成了类似《现代人》赠品一样的小册子,每个月有好几期,但是必须订阅了《现代人》才会赠送。
总之围绕着这部小说,圣彼得堡的文化界可是没少来上一阵勾心斗角,至于读者们的来信依旧如同雪花一般涌来,只可惜这年头就算是寄信都没那么方便,于是这么多饱含读者殷切期望的信,还是只能暂时先放到了米哈伊尔的办公室。
而当时间继续往前推进,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也是颇为吃惊的发现,米哈伊尔竟然已经认识了这么多人,而且许多人在有一阵子没见到他后竟然都忍不住来询问他的下落。
在这其中既有一些据说官衔很大的贵族先生,同样也有她们之前就见过的米哈伊尔那些在公寓里的朋友,一个个都来稍微打听了一下米哈伊尔的去向,在确定米哈伊尔只是去旅游后他们才放心下来。
最让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吃惊的,无疑还是就连圣彼得堡的有些乞丐以及从事一些其它职业的人,都是出于关心的心态上门稍稍询问了一番,在一声声“上帝保佑他!”中,这些人也是放心离开。
与此同时,最终还是没被米哈伊尔带上的小帮佣米拉也是没少在两人这里念叨这件事,而米哈伊尔的妈妈和妹妹出于关心当然还是寄了信去,但因为路程较远加上米哈伊尔有一阵确实住在山里,总之回信确实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
而当日夜继续不停地流转,时间继续飞速向前,甚至已经越过了米哈伊尔离开屠格涅夫那里的那天,在离圣彼得堡并不算太远的一座颇为奢华的乡下庄园里面,一位姑娘却是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将自己的信给寄出去。
这座庄园为两层的宫殿式结构,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外立面以柱廊、拱顶、浮雕装饰,材质则为石材。它的一层为公共区域,如客厅、餐厅等,用于社交活动,二层则是像卧室、书房、家族画廊等私人空间。
这栋主楼后方则是法式的园林,有着几何形的花坛和雕塑喷泉,接着便自然过渡到自然森林,而附近还有着一些像教堂、蒸汽浴室、马厩等功能建筑。
此时此刻,一位年纪不大、面容精致的姑娘便正是靠在卧室的窗前,往日里颇有生气的蓝色眼睛此刻显得稍稍有些忧郁,仔细看的话,她的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没办法,任谁处在她现在的境地都是不会高兴的,或许是因为她的母亲此前已经察觉到了些许苗头,总之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位姑娘便发现她的母亲时不时地就会检查一下她的信件,就算没有偷看里面的内容,但多多少少也会查看一下跟她写信的都是一些什么人。
与此同时,在夏季乡下庄园避暑的这段时间里就更是让人无奈了,除了这一行为之外,她的母亲也是向她介绍了不少据说还算可以的人选,还邀请了有些人来他们这里做客,她所做的这一切就更让这位姑娘感到头疼。
而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即便她已经来到乡下的庄园里很长时间了,她依旧未能找到比较合适的时机将有些信给寄出去,或者说,即便能够寄出去,她也不知道要在信里面谈些什么好。
就当年轻的姑娘娜佳今天也在因为某件事而感到微微有些烦心的时候,不知何时,在这个阳光茂盛的一天,一阵哒哒哒的马蹄声似乎传了过来,并且随着风的气息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就在娜佳准备从卧室的窗户离开的时候,突然之间,似乎看到了什么的她一动不动了,只是看着一位骑着马的年轻人离她所在的庄园越来越近,而对方似乎也是察觉到了什么,总之在一个微妙的瞬间,两人的眼睛似乎是在阳光之中实现了重逢。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242/128442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