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试婚格格有喜!
推荐阅读:历史病了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我在俄国当文豪 美食赋我词条,苟着终会无敌 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兼程1995 我在诡异都市当剑豪 队魂 凌晨三点,车站前的地雷系 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雍正会心一笑,对弘历说:“你能有这样的认识,阿玛很欣慰。”
说到这里。
雍正就看向弘历,又说:“你八叔用心深远,看似赠一寺产给你,方便你宣仁布恩,实则就是要离间我父子,在治国方略上产生分歧,他自己被江南的财富迷了眼,如今又要迷你的眼。”
“好在你还算明白,没有被这么多香火钱给迷住了眼。”
雍正一时也更有心思整顿内政,所以就再次拿起了奏折来。
“阿玛,先用膳吧。”
弘历则因为看见雍正面前还摆着一碗粥,就把这碗粥递了来。
雍正这才放下奏折,接了过来:“倒忘了吃。”
弘历见此微微笑了笑。
接下来,弘历就去了东暖阁,也看起雍正给他的奏折来。
自从雍正顺着老八的意思,下旨将京师各八旗佐领的马甲裁减到只留五十名后,所裁减之数,就已被雍正下旨,令兵部将这些马甲编制主要增加到青海、甘肃还有黑龙江、吉林一带。
而且,雍正还给这些地方的八旗兵,按佐领各增马甲编制十名,加上让出去的京师各佐领马甲编制,皆作为将来对边地小兵立功者或父兄阵亡者的酬奖。
弘历在看见,地方将军和督抚在奏折里汇报说,边地兵卒因此士气大振、操练更积极后,也非常高兴。
尤其是……
那些为补足八旗兵缺额,也被编入八旗兵序列的索伦人、生女真们。
这些人,为了将来能够获得一个月银三两的马甲编制,更是积极地冒着风雪,深入到准噶尔腹地与罗刹国腹地侦查。
毕竟,他们是真的穷困,一个月三两对他们而言,是很高的收入了。
这也因此,让朝廷情报收集能力加强不少,对周边敌对势力的情况,也掌握得更加准确与周密。
弘历不得不承认,虽然,因为这裁减京师马甲的事,死了一个护军,还让四十名闹事的旗人被判了斩监候,也是让老八、弘时被圈禁的导火索,但对大清军力的增强,是意义显著的!
因为,京师每佐领少个几十马甲,只是让皇帝、王公等权贵要少几十上百个已经不会拉弓乃至不会骑马,只会欺负百姓的公费家奴而已,但可以让边镇上万人为了自己佐领多增加的几十个边地马甲编制而积极卖命。
“授马!”
“给甲!”
兵部也在这次裁减京师佐领内务府与王公下马甲等编制后,给八旗官学分了一些马甲编制。
官学学子可以通过在八旗官学考试骑射获得这些编制。
但考后需被派去西北。
因为眼下清朝后面最可能再次发生战争的区域就是在西北。
谁让准噶尔有东扩张的野心,又不甘心臣服于清廷呢。
于是,瓜尔佳·富德便成为了八旗官学的新马甲,且在这一天,同一起通过考核的同窗,被授了马与甲胄。
这让富德激动地落泪。
底层旗人出身的他,想成为马甲,难度不逊于汉人考中生员。
因为在这之前,很多马甲都是京师权贵的私有品。
据雍正自己说,有因为跟权贵关系近的,在吃奶的时候就冒名成为了马甲,进而开始领饷。
所以,很多底层旗人即便节衣缩食的苦练骑射,也难以被选为马甲,从而导致,许多底层旗人直接躺平摆烂,也不再苦练骑射。
现在不一样,雍正的改制,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马甲。
这样一来,作为底层旗人出身的富德不但一个月领三两饷,还有每月给家属的坐粮,以及给自己战马的养料银。
所以,富德在捧着自己的披甲,看见拨给自己的战马后,闪起了泪花。
体壮如塔的他,很少落泪,但现在他是真的哭了!
他觉得,自己哪怕真是战死沙场也值了。
毕竟,作为马甲,战死沙场也会有更高的抚恤!
弘历能想象得到,雍正在军政上的改革,把王公等权贵包括他这个皇帝自己口中的马甲名额拿出来给愿以成绩和军功得到马甲身份的旗丁,会改变多少底层旗人的命运,会给大清八旗以及军队注入多少活力。
这些活力,可能在雍正这一朝还不是很明显。
但等到下一朝,不少有上进心,愿意交血税的底层旗人,在军队基层于血水中拼杀出来后,自会给这个帝国带来许多辉煌的战绩!
弘历现在就等着,他自己按照原历史的发展,成为后面的乾隆帝,然后借着雍正通过改革给他攒下的资本去耀武扬威。
而他不得不承认,也就雍正才愿意这么从自己和京师王公身上割肉,硬是利用老八沽名钓誉的机会,把内务府和王公等的佐领马甲裁减到五十名。
弘历能想象到,内务府的佐领与管领以及王公们和王公的佐领们会在暗地里如何埋怨雍正。
而雍正这么做,到底担下了多大的压力。
为此,弘历不由得瞅了对面明间里,正批阅奏折的雍正一眼。
严肃!认真!不知疲倦!
那鬓角,竟已染上寒霜。
弘历对此不禁有些心疼,同时心里颇为踏实,而在回阿哥所的内书房后,也没再因为看见那盒子里的地图和有缺口的钝刀而多恼恨。
因为他相信,时间会赠予他想要的一切。
弘历也不由得再起云雨之念。
而且,眼下,他知道自己能给雍正最好的回馈就是他能让自己的女人怀孕。
于是,弘历也就再次将那拉敏萱传了来,看在皇后的面上,他打算再给她播一次种。
在她来后,弘历主动从身后抱住了她,而急切地就要宽她的衣。
“表哥别急!”
那拉敏萱则捂嘴呕吐了一下。
弘历不由得停下动作:“你怎么了?”
那拉敏萱摇头:“不清楚,刚刚突然一阵恶心,表哥,你还是传其他格格吧?”
海棠这时走上来,不禁笑问道:“姑娘别是有喜了?”
“李玉,传御医!”
弘历也心里突然狂喜。
一个时辰后。
几名御医在会诊后,向弘历跪了下来:“臣等恭喜四爷,格格这是有喜了!”
“赏!”
弘历虽已猜到这种可能,但在从御医们口中得知此结论,还是更加狂喜,也就笑着说了这么一个字。
他很清楚,他能让自己格格怀孕这事,会给雍正产生多大的改革动力,也给他自己在政治上的前途带来多大的助力!
“嗻!”
李玉就立即应了一声,立即去取了银子来,表现的比他自己领赏银还高兴。
海棠也欢喜地像是自己有了喜,而笑看着躺在床上的那拉敏萱。
这几名御医连忙谢了恩,且在回去后就按例联名向雍正上了奏折,奏报此事。
无论如何,天子将有新皇孙都是皇族大事,需要几名当值御医一同负责,而排除误诊。
弘历接下来就去了那拉敏萱身边坐下,主动握住她那软白软白的手,笑着说:“汗阿玛和额涅、额娘知道后肯定都会很高兴,还有舅舅他们肯定也会很高兴。”
那拉敏萱也莞尔一笑。
初次怀孕的她,在兴奋之余,也难免有些忐忑。
好在弘历握着她的手,方正坚毅的眉宇给她传递了一些勇敢。
少女怀孕,非同小可。
弘历自然不敢马虎,心里的火也因为这事给冲淡了不少,而亲自去看了看屋里还缺没缺什么急救的成药,不足的则立即令人去取。
雍正知道这消息时,还在熬夜处理奏折。
摊丁入亩开始在各地推行,成绩很显著,但问题也不少,需要他通过奏折传递认真把控。
所以,雍正不得不挑灯尽快批阅完一些奏折。
因为他这里多耽搁一刻,底下的问题就会多耽搁一日,而造成的严重程度就会比起初严重数倍,对公信力的破坏会更加严重。
咳咳!
只是,他已年近五旬,多熬半个时辰,就如同要了他半天命,而疲惫的不行,乃至忍不住干咳起来,膝软身乏得像是长途跋涉了一般,就算搁笔不批,都没好起身,而只是揉眼捏鼻梁。
而弘历让那拉敏萱怀孕的消息,则让他立刻恢复了精神,仿佛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而生龙活虎地站起身来,双目灼灼地看着从苏培盛手里夺来的御医联名奏折。
“好事,真是好事!”
雍正比得知自己妃嫔怀了孕还笑得灿烂,而把奏折合上后,就在手心里拍了拍,然后就立即去案上取来朱批,在上面写上封五格一等侯的爵位。
五格是那拉敏萱的父亲,也是皇后的弟弟。
但在册封皇后时,五格没有封爵,这次那拉敏萱怀孕,雍正就直接给其一等侯的爵位,自然说明五格是父凭女贵,也足可见雍正对这件喜事有多重视。
随后,雍正又在朱批上加了一条内容,一条赐圆明园附园朗润园给弘历的内容。
雍正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他接下来去圆明园暂住时,弘历也能带着自己身边的人去朗润园居住,而让那拉敏萱可以有个更好的养胎环境。
雍正在下达这些谕旨就去了皇后那里,亲自给皇后说了这事。
皇后也很高兴,同她当年得知自己怀孕一样高兴,而且,她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心了。
毕竟,这次是她的内侄女怀孕,而且怀的还是她养子、未来储君的孩子。
其中意义,不言而喻!
弘历也就在次日收到雍正赏赐他朗润园、晋封五格一等侯的旨意后,也收到了皇后的重赏。
而皇后的赏赐则是赐彩缎五十疋、长命金锁一对。
熹贵妃也在这不久后,给弘历和那拉敏萱赏了笔锭如意金锞子一百个。
作为弘历生母的她自然也很高兴。
毕竟,谁会不希望自己儿子的女子能怀孕呢?
弘历自然也在接下来带着那拉敏萱去了雍正、皇后、熹贵妃这里请安谢恩,雍正、皇后、熹贵妃也都嘱咐了一番。
很快,外朝也因为五格晋封一等侯而得知了此事。
这对于满朝中支持弘历或者说希望弘历将来即位的满朝王公大臣而言,自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好事。
即便是保持中立的日子党,也很愿意看见这一结果,因为这意味着将来的权力交替会更加安稳,发生波折的可能性更小。
对于日子党而言,最怕的就是不安稳,他们很多即便反对改革,也不是因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收到侵害,而是改革导致的动荡不安让他们反感。
于是,许多官员都向五格送了贺礼,甚至不少王爵贝勒贝子都送了,祝贺其晋为一等侯,而表达出他们对这事的态度。
五格自然少不得要宴请这些人,也就使得他这个晋封一等侯的贺席整得特别热闹,轰动京师。
雍正得知后,对此并不反感,反而还很愿意看见这种结果,因为他清楚,这意味着,很多王公大臣都接受弘历为将来的天子。
现在的雍正也因此更加勤政。
当弘历这日一大早来养心殿准备见习政事时,就见雍正将一枚丹药喂进了嘴里。
他知道,这意味着雍正昨日又熬了一个通宵,因为若非如此,雍正不会轻易进食这种用人参鹿茸为主料做的大补之药。
“阿玛!您还是多给自己一些歇息的时间为好。”
弘历为此在见到他时,还是进谏了这么一句。
雍正笑道:“对朕而言,这就是歇息,你也即将为人父,将来会明白朕话里的意思的。”
接着,雍正又抬头对弘历说:“你十三叔昨晚给我说,想让你去一下户部,朕同意了,你现在就去吧,他在户部等着你。”
“嗻!”
弘历也就来了户部。
尽管,他也不清楚老十三让他来户部是有什么目的。
“侄儿给十三叔请安!”
弘历也就在户部见了老十三和户部的堂官们。
而老十三则在对弘历免礼后说:“我今日请旨让你来,是因为今日正好是去岁官银入银库的日子,所以就让弘历你也来看看,看看我大清朝廷的财力到了何等地步!”
“多谢十三叔给侄儿这么一个机会,让侄儿也能够直观感受到汗阿玛的励精图治之功!”
弘历连忙说了一句,且接着就真与老十三等一起去了户部银库。
当弘历看见偌大如宫殿的银库内,各个大如后世大型图书馆放书的架格上,放满了白银银锭时,当场就惊呆住了。
更让弘历震撼的是,他发现有许多还有油漆味的新架格,也堆满了更加亮眼的白银,即便有没放满的,或者没有放的,也正有差丁光着身子在把抬进来的一箩箩官银往上面码放。
“十三叔这是多少存银?”
“整整五千余万两!”
老十三右手伸出了五个手指,在弘历面前晃了晃。
弘历微微张嘴,随后就道:“也就是说,比去年增加了足足一千万两存银,比康熙六十一年足足增加了两千多万两存银?”
老十三点首一笑。
弘历也情不自禁地咧嘴一笑。
他不得不承认,这雍正富国的能力真是太强了!
看着这闪闪发光如灿烂星河的银库,和正如流水一般流进库里的银河。
他知道,这些将来都会是他成为富贵安乐帝王的资本!
他不得不承认,有个宵衣旰食的勤奋爹是真好!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246/128444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