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半岛:从龙套到忠武路影帝 > 第161章 浇了又浇,戏怎么挑?

第161章 浇了又浇,戏怎么挑?


手机那头的金大元没听到回应,连珠炮似的追问:

    “喂?姜在勋?有在听吗?信号不好?”

    姜在勋被这连声催促拉回神。

    “哥,工作的事……先暂时放一下。”

    他试图把脑子里交织的双门洞烟火与战区硝烟暂时按下去:

    “有另外一件事,我想问问你。”

    “嗯?”

    “我有个朋友被两个人同时点名了冰桶接力挑战。这种情况下,他需要录两条视频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

    随即爆发出金大元毫不掩饰的嗤笑:

    “呵!跟我还装上‘我有个朋友’了?姜在勋xi,你这演技用错地方了吧?”

    “咳咳……”

    姜在勋尴尬的咳了两声。

    “理论上嘛,是的,被几个人点名就得录几条。但你这情况嘛……”

    金大元话锋一转,道:

    “去哪录?公司?还是?赞助商的衣服都发来了,就等着你开工呢!”

    “什么赞助商?”

    这次轮到姜在勋愣住了。

    冰桶挑战的初衷是唤起公众对渐冻症的关注与支持。

    是带着纯粹善意的公益活动。

    然而。

    当这股风潮席卷娱乐圈,成为明星艺人彰显社会责任与紧跟潮流的热门标签时,其本质便不可避免地被流量和商业规则渗透。

    参与度越高,曝光量越大,潜在的价值洼地便被品牌方嗅到——

    还有什么比让艺人在万众瞩目的冰桶挑战视频中,“不经意”地穿上自家Logo醒目的服装更能引爆话题的呢?

    本质上。

    这与明星婚礼上那些“友情赞助”的顶级珠宝、奢华婚纱并无二致。

    都是将公众关注度精准转化为品牌曝光的经典商业运作。

    姜在勋的情况便是如此。

    他本身的热度、流量、人气之类的并不高。

    但架不住被林允儿、裴秀智这两位顶流同时点名接力。

    其背后蕴含的话题度和关注度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极具话题性的“事件”。

    也因此。

    有品牌方赞助姜在勋的行为并不奇怪。换个角度来看,与请他拍一条广告没什么区别。

    这也导致姜在勋的冰桶接力视频已然从一个单纯的公益行为,蜕变为炙手可热的广告位。

    听金大元解释完。

    姜在勋眉头微蹙,道:

    “那不成作秀了吗?”

    “作秀?你想多了!”

    金大元立刻反驳道:

    “品牌方只是想借着你这波热度,为自家品牌亮个相。内容说什么、点谁的名,全都按你自己的意思来!”

    “广告费品牌方按市价付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拿这钱烫手,干脆!一毛不剩,直接捐给  ALS相关机构!衣服是白来的,视频照拍,慈善照做,关注度还翻倍。省了服装预算,刷了正面人设,还把钱实实在在砸到了正地方!”

    “一举三得,这买卖稳赚不赔啊小子!何乐而不为?”

    电话那头金大元连珠炮般的“可行性分析”砸得姜在勋有些发懵。

    不得不承认。

    他这套“捐广告费、拿赞助衣、做真慈善”的组合拳逻辑,滴水不漏地堵住了他所有的伦理担忧。

    纯粹为了商业。

    他膈应。

    但像金大元说的这样操作……

    似乎真的能把事情做到各方都体面,包括对渐冻人群体。

    “……好吧,听你的。”

    沉默几秒。

    姜在勋妥协。

    “这就对了嘛!”

    金大元的声音立刻轻快起来:

    “等着!哥马上到!先把你那‘双份冰水’搞定了,咱们再来好好谈谈后期工作的事!”

    “……嗯。”

    电话挂断。

    姜在勋放下手机,盯着屏幕上林允儿和裴秀智视频下面那不断跳动的评论数字。一场冰冷的公益接力,却莫名其妙把他架在了名利和选择的暖风口。

    他叹了口气。

    双倍的甜蜜?

    双倍的烦恼?

    现在似乎要加一个“双倍的赞助  T恤”了。

    行吧。

    好歹能把衣服钱省下来……捐出去?

    姜在勋甩甩头,起身去换衣服。

    金大元的那辆破车的引擎声大概很快就要撞破圣水洞午间最后的宁静。

    ……

    保姆车熟门熟路地驶入SEM公司所属车库。

    两人疾步穿过公司的玻璃幕墙走廊。

    最后在一间临时的简易更衣室门口停下。

    金大元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两个厚实的防尘袋,直接上手拉开了第一个防尘袋的拉链——

    里面是一套纯黑色的机能风休闲套装。

    面料挺括。

    细节处有银色的反光条勾勒,肩膀和裤脚有战术口袋设计,袖口收紧,胸口位置绣着一个简约的“ADHOC”字母  LOGO。

    典型的韩国本土户外潮流品牌。

    风格硬朗。

    很符合姜在勋近期的硬汉角色形象。

    “这套行,干活方便。”

    金大元咂咂嘴,拉开了第二个防尘袋。

    第二套则截然不同:

    深蓝色的宽松运动夹克搭配同色收脚长裤,材质是柔软透气的速干面料,设计简洁,只在左胸位置有一个非常小的白色  Logo——一个简约的指南针图案环绕着“Discovery  Expedition”的字样。

    这牌子同样是韩国本土热销的户外品牌。

    但更偏城市轻户外路线。

    质感更内敛温和。

    “嚯,两套都挺拿人啊。”

    金大元把两个袋子往姜在勋手里一塞:

    “进去换上  ADHOC那套,速战速决。”

    姜在勋接过衣服,没多话,转身进了更衣室。

    不多时。

    他换好了那套纯黑色的  ADHOC机能风套装走了出来。宽肩收腰的设计确实衬得身形挺拔,深色更显利落。

    冰桶挑战的录制地选在经纪公司一隅被临时围起来的半露天阳台。

    初春的风带着料峭寒意。

    阳光正好。

    背景能看到远处首尔林立的楼宇。

    助理调整好三脚架上的手机镜头。

    金大元站在镜头外。

    手里捧着一个装满了冰块和冰水的白色塑料大桶。

    “准备好了?”

    姜在勋对着镜头方向点头。

    “Action!”

    助理迅速按下拍摄键。

    屏幕上。

    姜在勋站在白晃晃的阳光里。

    声音清晰平稳:

    “大家好,我是演员姜在勋。很荣幸被林允儿  xi点名参与这次有意义的冰桶挑战接力……”

    (此处省略关于渐冻症和慈善的官方表述)

    接着。

    轮到他点名三位接力者:

    “那么,我要点名接力的是——”

    “刘海镇前辈nim。”

    “罗美兰前辈nim。”

    “车太贤前辈nim。”

    名字报完。

    几乎是同时。

    “哗啦——!!!”

    巨大的塑料桶被从后方举起。

    混合着冰块的冰水如同小型瀑布对着姜在勋兜头盖脸地浇了下来。

    即使早有心理准备。

    姜在勋的身体依然被这巨大的温差刺激得瞬间绷紧。

    双手握拳。

    牙关紧咬。

    在原地硬生生站了两秒钟才猛地甩了甩头。

    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

    对着镜头扯出一个笑容:

    “完成!”

    金大元立刻递上厚厚的浴巾。

    姜在勋迅速把自己裹了个严实。

    “换衣服。”

    更衣室里。

    姜在勋脱下湿透沉甸的ADHOC套装。

    换上那套深蓝色的  Discovery  Expedition运动服。

    柔软的速干面料贴在微温的皮肤上,带来截然不同的舒适感。

    走回天台。

    位置没变。

    摄像机再次开机。

    开场白与前一次基本一致,强调了挑战的初衷,但被点名的变成了裴秀智。

    而他自己的点名对象也有了变化:

    “朴炯植xi、姜河那xi、金智媛xi。”

    ……

    两条视频录制完成。

    宣发人员立刻带着素材离开去进行后期制作和上传。

    天台上的寒风顿时显得更萧瑟了些。

    姜在勋换回自己的常服。

    捧着金大元塞过来蜂蜜姜茶小口小口地喝着。

    蒸腾的热气氤氲了他湿漉漉的脸。

    双份的冰水浇透换来的是双份的赞助费即将捐出。

    点名的名单也精心分成了两份。

    一份是电影圈的前辈。

    另一份则是一起扛过新人期的伙伴。

    算是……雨露均沾?

    “总算搞定了……”

    金大元拉了把椅子在他旁边坐下,打断了他的思绪:

    “双倍‘甜蜜’解决了,咱聊聊正事?”

    “嗯。”

    金大元吊着牙签,拿出平板划拉几下:

    “《太阳的后裔》男二是军人硬汉设定,跟你在《国际市场》里那个路子有点像,但背景是现代军旅加医生爱情线,剧情格局听着挺大。”

    “另一头申源浩的《请回答  1988》也把正焕的角色梗概和初始剧本片段发来了。双门洞普通人家的二儿子,青春期别扭寡言,暗恋隔壁女孩好多年那种……说穿了就是个大男孩。跟金恩淑那边完全是两个极端方向。”

    他把两份资料递给姜在勋看:

    “《太阳的后裔》采取的是中韩同步播出模式,中方平台介入深度合作,他们要求所有制作素材,必须是提前完成、一次性交付,经过他们的‘审核’流程后,才能最终定档上线。”

    “好处是像电影一样——‘拍完即解脱’,省掉追着观众每周反应调整剧本、赶工加拍的麻烦事。”

    “但坏处呢?坏处就是——你失去了即时反馈这面镜子!编剧写的台词、演员的表达方式、剧情的推进节奏……是好是坏,观众接不接招?没人知道!没人能在中途及时调整方向!哪怕编剧是金恩淑——她也不行!”

    “隔着一整个海洋和漫长的审核期,搞不好你这边都快要杀青庆功了,对面才悠悠甩过来一个意见‘某某集某某段需要补拍’……或者干脆就是‘部分涉及  XX背景的剧情需要删减调整’!这一删一改,轻则剧情连贯性撕裂,重则整部剧核心价值模糊……高开低走、虎头蛇尾?完全可能!”

    金大元又快速划动平板,调出另一份资料:

    “再看申源浩的《请回答  1988》。优点?系列剧续作的招牌,自带稳定的观众基本盘,他们对双门洞那套烟火日常有感情。”

    “拍摄模式也是熟悉的边拍边播,观众反馈像活水一样源源不断灌进来,编剧团队能实时微调,保证剧情的温度和观众的情绪同频共振。缺点呢?”

    金大元重重地叹了口气:

    “坏处就在……演员阵容!剧组预算摆在那儿。”

    他的手指重重戳在平板屏幕上申导发来的初步演员意向名单:

    “除了罗美兰、成东镒这些大前辈撑场面,其他几个主要青年演员……李东辉?高庚杓?李惠利?……都还是崭露头角甚至刚出道不久的新人。”

    “你想过没有?”

    “以你现在展现出来的气场和演技浓度,那些新人他们压得住你吗?接得住你递过去的戏吗?”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到时候一开播——‘哇,姜在勋演得太好了,把别人都衬成背景板了!’、‘这狗焕的气场怎么比他爹还强?这还猜什么老公啊!明显是他了!’……类似的言论绝对会井喷!”

    说到这。

    金大元不禁摇头嗤笑:

    “要是第一集观众就基本猜死了谁是德善归宿,那编剧苦心经营的怀旧朦胧感和人物关系的平衡感,不就全成了笑话?整个‘请回答’系列的核心看点之一,不就崩了?”

    “这种喧宾夺主,不是你演技好故意要抢戏,是实力差距摆在那里,观众自然会被你吸引走全部的注意力。”

    “所以——能把演技收发自如、该强时雷霆万钧,该淡时润物无声,这分寸感才是真正的顶级本事!”

    “你离你老师那一步还差得远呢。”

    “……”

    姜在勋沉默地消化着金大元这一大段鞭辟入里的分析。

    好剧本如同沙漠甘泉。

    可遇不可求。

    一个是TVN当家导演申源浩的王牌系列续作。

    另一个是全南韩最顶级的编剧金恩淑野心勃勃的跨国项目。

    各有各的好。

    但也各有各的坑。

    而如今。

    两股清泉同时涌到他面前。

    流向却截然相反。

    一个通向现代战场的硝烟与跨国视野的荣光。

    一个通向双门洞狭窄胡同里的烟火气与青春悸动。

    选哪个?

    放弃哪个?

    都是割肉般的抉择。

    隔了几秒。

    姜在勋缓缓道:

    “……如果我咬咬牙硬挤时间,两边都接呢?”

    “都接?”

    金大元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笑话,直接笑出声来:

    “啊哈?缝纫机转世?你怕不是被刚才那两桶冰水把脑子冻僵了吧?”

    姜在勋:“……”

    “理论上中间看起来确实像是‘缝里能插针’……可是姜在勋,你是不是忘了点什么?”

    “什么?”

    姜在勋下意识追问。

    “《老手》!柳承莞导演那部动作大片!路演你玩失踪试试?”

    “……”

    姜在勋猛地一拍脑门。

    还真把这个项目给忘了。

    “贪多嚼不烂!你现在是上升期,每一步都得踩稳了。为了接新戏,把已经拍完、等着收割红利的大制作宣传丢一边,那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傻透了!所以啊——”

    金大元伸出两根手指,下了结论:

    “——只能二选一!”

    看着姜在勋眉头深锁、半晌不语的纠结模样。

    金大元叹了口气:

    “行了行了,知道你纠结。这事儿……确实急不得!”

    “好饭不怕晚,先把心思拉回来。明天《制作人》剧本围读会,你先去摸摸底,感受下那个剧组的氛围和角色分量。”

    “我今晚回去再好好筛一遍,把时间轴、潜在冲突都排清楚!等你明天围读会结束,思路也清晰点,咱们再坐下来,拿着实打实的日程表慢慢盘算!实在不行……”

    金大元冲他挤了挤眼:

    “去跟你老师聊聊!黄政民老师见多识广,他看项目的眼光,比我们毒!”

    姜在勋缓缓点了点头。

    也只能如此了。

    ……

    次日。

    车轮碾过江南区铺陈着细碎阳光的林荫道。

    最终在一座掩映在竹影间的雅致庭院前停下。

    院门上悬着块古朴的木牌。

    上书“涤尘茶舍”。

    这地方……

    和预想中的  KBS大楼钢筋水泥的会议室相差甚远。

    姜在勋推开车门。

    拂面的风里只有清雅的茶香混合着青草和湿润苔藓的气息。

    庭院设计精巧。

    一步一景。

    小桥流水潺潺。

    环境清幽得不像娱乐圈的场子。

    姜在勋目光不经意扫过廊檐下不甚起眼的黑色半球体设备——反着不易察觉的微光。

    摄像头。

    侍者穿着素净的棉麻衣衫无声地引路。

    穿过回廊。

    停在尽头一间悬挂着“静思”二字雅号的厢房前。

    拉开精巧的推拉门。

    温暖的木质香气和早已弥漫开的茶香扑面而来。

    “哎哟!在勋来啦?”

    轻快的招呼声响起。

    光线透过格栅窗柔和地铺在榻榻米上,车太贤正盘腿坐在矮几旁,一只手臂撑着下巴,面前的白瓷茶杯里袅袅升腾着热气。

    “太贤哥!”

    姜在勋连忙躬身行礼,脱了鞋袜踩上光洁微凉的榻榻米。

    “来来来,坐坐坐!”

    车太贤指着对面的位置:

    “难得朴编剧找了这么个好地方,清净!”

    姜在勋依言坐过去。

    也学着他的样子盘起腿。

    “怎么样?釜山行杀青也没歇着吧?我看你这……动静可不小啊?”

    车太贤拿起小巧的茶杯慢悠悠呷了一口,眼神中带着揶揄的笑意瞥过来:

    “被国民级别的美女点名,还是两位……啧啧啧。”

    “哥您就别调侃我了。”

    姜在勋也端起侍者新斟的茶杯浅尝一口:

    “也就是赶上了。”

    “赶上了就认栽呗!”

    车太贤笑得眼角的褶子都挤出来了:

    “所以你怎么解决?总不能一个人分两半去浇吧?”

    “嗯……录了两次。”

    姜在勋老实交代。

    他没提赞助,也没必要。

    重点是视频本身。

    车太贤挑挑眉,随即了然地点点头:

    “也成,好歹关注度是给足了渐冻症的。然后呢?点了谁的名?”

    闻言。

    姜在勋嘴角咧开一个憨实的笑容:

    “点了您的。”

    车太贤端着茶杯的手顿在了半空中。

    脸上的笑容卡了壳。

    “……我谢谢你啊。”

    他放下茶杯。

    佯装愤怒地搓了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

    “这天气还没完全暖透呢!你是嫌你哥这一身虚膘冻得不结实是吧?”

    他拍拍自己穿着宽松毛衣也看得出缺乏棱角的肚子:

    “我这老胳膊老腿老感冒体质的,这一桶冰水下去,明儿个谁替我演?”

    “哥您身体底子好着呢!”

    姜在勋赶紧送上一记小小的马屁。

    “唉……”

    车太贤夸张地叹了口气:

    “回头就让经纪人去买两罐高丽参吊着命,准备豁出去了。”

    ……

    车太贤的抱怨还带着茶室的回音。

    姜在勋适时地放下茶杯。

    窗外竹影婆娑,茶香袅袅,这片宁静似乎正适合讨论那两份沉甸甸的邀约。

    姜在勋看似随意地将身体往前凑了凑,道:

    “太贤哥,最近有点……选择困难症犯了。拿到两个新戏的本子,风格方向差太远,一时有点拿不准。”

    “哦?说说看?”

    姜在勋压低声音简述了两个项目。

    车太贤原本悠闲的姿势不易察觉地坐直了些。

    端着茶杯的手指在光滑的瓷壁上轻轻点了点。

    《请回答  1988》?

    一个名字瞬间跳进车太贤的脑海——朴宝剑。

    他那清秀温和、眼眸纯净、气质里还带着点懵懂少年气的旗下艺人  Blossom的新人,此刻正拼尽全力争取着申源浩导演手中的另一个重量级角色——

    围棋少年崔泽。

    姜在勋去演金正焕?

    申源浩看人的眼光确实毒……

    但这对朴宝剑而言,会不会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影子墙?当镜头扫过群像,观众的目光会被谁牢牢锁定?这答案几乎不言自明。

    再听另一个项目——《太阳的后裔》?

    徐大荣?

    金恩淑亲自点名的男二?

    巧了。

    他公司另一位刚刚结束兵役、正铆足了劲寻找复出支点的宋仲基,心心念念地瞄着的正是这部剧集的男一号——特战部队大尉柳时镇。

    宋仲基需要这部剧来宣告他的强势回归。

    稳固地位。

    电光火石间。

    车太贤心头那架天平上的砝码已经悄然滑向了某个方向。

    利弊衡量、资源协调、旗下艺人的发展路径……作为  Blossom的掌门人,这些是镌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于公于私。

    引导姜在勋的选择都成了某种需要。

    他脸上温和的笑容丝毫未变,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刚好能让姜在勋听清:

    “在勋啊……这选择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他顿了顿,手指轻轻点了点姜在勋放在矮几上的手背,一个看似随意的提醒动作:

    “你是从哪儿‘出来’的?金恩淑编剧的《继承者们》!尹灿荣那孩子多招人喜欢?那是你演员生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光角色起点!人家金恩淑编剧现在亲自点名你演新戏男二,那是念旧情也好,是认可你现在的价值也罢,这碗递过来的水……”

    “在这圈子里,人情世故也是修行的一部分。接了,顺理成章,是双赢,也更合乎‘道义’。拒了?”

    他摇摇头,发出一声轻叹。

    没明说。

    但那意思很清楚——

    那相当于无形中在这位顶级编剧心里划下了一道微妙的裂痕。

    “所以啊,要我说,除非你打算从今以后彻底扎根大银幕,电视剧江湖金盆洗手了。否则,于情于理于势……你都该去金恩淑编剧那儿。”

    车太贤字字句句却都砸在了权衡利弊的节点上。

    他将所有关于旗下艺人竞争的顾虑都隐藏在了“电视剧根基”、“人情世故”、“精力协调”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后。

    此刻他不再是聊闲话家常老大哥车太贤。

    而是  Blossom  Entertainment的老板车太贤。

    推姜在勋去《太阳的后裔》,既为宋仲基的回归之路扫清了最大障碍(压制同档期竞争对手),更为朴宝剑在《1988》里可能的突围争取了最大限度的空间。

    就在这“推心置腹”后的短暂沉默即将蔓延开时。

    厢房外的木质廊道上传来几声由远及近、节奏轻快的脚步声。

    门外的侍者适时地、几乎是踩着话音尾韵开口:

    “——孔孝真xi,裴秀智xi,请入静思。”

    门缝处光影晃动。

    新的身影即将进入。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250/128445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