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黑暗森林
推荐阅读:异世纪福音圣男 迢迢仙凡路 傲世琼霄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县令起步,我在仙朝当天官 柯南之死神盯上我 我在诡异都市当剑豪 猎魔人:基里曼大师拒绝女术士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我在俄国当文豪
十月十五日。
朱俊棠没有去看榜。
但是张榜后没多久,就有同窗冲回了国子监内,向朱俊棠报喜。
他考中了!
朱俊棠从几个同年那边都得到了消息,这才确认了自己考中的消息。
他心中自然是大喜的,自己终于完成了父亲的期待,考上了举人。
但是朱俊棠又产生了淡淡的疏离感,自从父亲死后,科举就是他前进的动力,如今考上了举人,这份动力彷佛一下子消失了,让他没了前进的方向。
从同窗的交谈中,朱俊棠得知这一科,国子监有五人中举,其中包括了众望所归的张纯。
朱俊棠为同年感觉到欣喜。
但是很快,朱俊棠发现国子监内的风向又变了。
官生中举名额一共是二十人,国子监有五个人中举,其实比例也不算低了。
但是有几个在国子监内成绩不错的考生落榜,引起了监生的议论。
紧接着,考生们发现,官生第一名,也是今科顺天府乡试解元,是张居正的儿子张敬修后,这份质疑达到了顶点!
那些没有考上的监生激愤起来,一些知道自己考不上的监生,也开始为自己的同窗好友鸣不平。
事情还在进一步的发酵,等到十月十六日的时候,京师各大报纸上都刊登了本次顺天府乡试的录取榜单后,有人将之前《新乐府报》八月份刊登的官员子弟名单对照,发现所录取的二十名官生举人之中,国子监只有五席,官员子弟却有十四席,剩下一个名额是被皇帝特旨允许参加顺天府乡试的徐渭。
当这个结果出来后,国子监更是沸腾。
“走!我们去哭庙!”
当朱俊棠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连忙冲到了国子监司业沈鲤的公房。
哭庙,哭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文庙。
一旦发生科场舞弊的案件,当地读书人一般就会去文庙哭诉。
再进一步,就是请出孔子的牌位游街了。
一旦发生哭庙事件,作为司业的沈鲤自然是全责。
听说了监生们要哭庙,沈鲤立刻走出公房。
沈鲤的动作还算是快,而且他给贫苦贡监生授业,在国子监内很有威望,劝说了一部分弟子返回国子监。
但是国子监内鱼龙混杂,也不乏一些滥竽充数的读书人。
他们自己科举无望,但是闹起事情来却很起劲。
还有有一部分读书人不理会沈鲤的劝阻,冲向京师的文庙。
“沈师,现在怎么办?”
沈鲤面如死灰,他说道:
“京师又要起风暴了。”
朱俊棠不理解事情的严重性,沈鲤说道:
“随我去找苏子霖,这件事只有他能帮忙!”
沈鲤运气不错,苏泽今天刚好来宫外报馆办公,就被他撞上了。
“子霖兄,国子监生谣言顺天府乡试有弊案,现在监生们冲到文庙去哭庙了!”
听到沈鲤的话,苏泽的脸色也变了。
他其实也注意到了这次乡试名单,张居正的儿子位列解元,肯定要引起非议的。
苏泽让《乐府新报》刻意淡化顺天府乡试的事情,甚至都没有发表准备好的乡试范文。
但是苏泽也没想到,舆论发酵竟然这么快,而且一下子就发展到了哭庙的地步。
而一旦发生哭庙的事件朝廷必然要介入。
这次的主考官申时行,副考官王锡爵,还有眼前的国子监司业沈鲤,怕是都要被牵连进来。
“仲化(沈鲤字)兄,你还是快回国子监主持大局,另外暗中调查,这次哭庙到底是什么人鼓动的。”
沈鲤点点头,苏泽又说道:
“朱举人,请你留一下。”
朱俊棠有些疑惑,但还是留在了原地。
苏泽则来到了隔壁的偏厅,他从系统空间拿出了【事后画册】,然后果断在画册第三页上,写上了“国子监哭庙事件”。
正常事件发酵绝对没有这么快,如果说这些哭庙没有背后的黑手,苏泽是绝对不相信的。
当苏泽写完了之后,画册上出现了一些人像。
首先是在一个房间中,一长一少两个男人正在谈话。
其中年长的那个人苏泽有些眼熟,却不记得在什么地方见到。
而年少的人,穿着普通的儒衫。
两人谈话后,画册上那个年轻人出现在国子监中,开始在各个学舍之间出入,不断的找人谈话。
紧接着就是国子监内的读书人都群情激奋,他们聚集在国子监的明伦堂前,几个领头的读书人对着众人讲话。
而那个鼓动众人的年轻人,却躲在人群中。
然后一群读书人冲出了国子监,前往文庙哭庙。
而画册刚开始出现的年长读书人,则和一群官员模样的人在开会。
画册到这里就结束了。
看到了这里,苏泽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好消息是,这次背后的主使并不是其他阁老。
苏泽在听说国子监闹事的第一瞬间,想到的就是阁老们出手了!
因为这场科举案件,直指张居正和申时行。
虽然如今内阁四辅臣还算和谐,但是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明代内阁斗争可是斗的你死我活的。
剩下的四位辅臣,显然都是有动机这么做的。
这也是为什么苏泽要用【事后相册】来验证的原因。
现在所幸不是,那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苏泽将画册上那个年轻人临摹下来,走回公房向朱俊棠问道:
“朱举人,你可认识此人?”
朱俊棠接过了临摹的画像,辨认了一会儿说道:
“苏翰林,此人好像是国子监的丁靖海,他是江西的秀才,在国子监中读书,也参加了这次乡试。”
朱俊棠又说道:
“此人在国子监中很有名望,他兄长是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丁靖轩。”
经过朱俊棠的提醒,苏泽才想起来,画册上那个年长的读书人,正是自己在户部十三司共议会议上,曾经见过的浙江主司丁靖轩。
果然是有人策划的。
苏泽对着朱俊棠说道:
“朱举人还是快点返回国子监,今日之事切不可参与,明白了吗?”
朱俊棠也知道其中的深浅,他连忙点头:“苏翰林,学生明白!学生也会拉着好友,不让他们卷入其中的。”
苏泽微微点头,朱俊棠这个年纪已经考中举人,未来自然是有远大前途的,不应该卷入到这种事情中。
等送走了朱俊棠,苏泽开始思考起来。
浙江主司丁靖轩,和他在国子监读书的弟弟丁靖海,策划了这次哭庙的事件。
那么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丁靖海可以说是乡试落榜后的义愤,那丁靖轩呢?
苏泽苦思无果,他灵机一动,起身前往吏部。
吏部。
名闻天下的文选清吏司,实际上只是一圈院落,和苏泽待过的户部山东清吏司差不多大小。
但作为大明吏部核心中的核心,在这里守卫的士兵都带着一份傲气。
寻常待阙的官员,又不敢日日来文选司,生怕惹恼了文选司的官员被穿小鞋。
但是又怕自己来的不勤快,出缺的好位子被别人抢了。
所以这些官员都和文选司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文选司进出的官吏对此见怪不怪,这可是掌管天下官员阙选的核心衙门,岂是普通官员放肆的地方。
就算是翰林清流,走入文选司的大门也要弯着腰!
但是此时却有一身身穿正五品官袍的年轻人,就这样堂堂正正的走进了文选司大门。
更让那些侯阙官员惊掉下巴的,执掌文选司的选郎张四维,竟然亲自在门外迎接了这名年轻官员。
“子霖兄怎么有空驾临吏部?是来拜见师相的吗?”
张四维带着笑意,手下官吏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老成官员露出这样的表情。
“今日苏某是专程来拜见子维兄的。”
苏泽态度严肃,张四维立刻意识到他要讨论正事,于是带着苏泽来到他的公房。
苏泽看向张四维的公房,隆庆群臣还是有一份特有的向上气息的。
张四维的公房书架上放满了各种档案,桌案上也是成堆的公文。
而整个公房几乎没有什么个人享乐的物品,屋内简陋到根本不像是吏部选郎的办公室。
无论张四维后世评价人品如何,至少清廉自律这点他还是公认的。
苏泽没有和张四维寒暄,而是说道:
“子维兄,你听说翰林院哭庙的事了吗?”
张四维点头,他略带轻松的说道:“可这件事应该张江陵和礼部难受,子霖兄是为了这件事来的吗?”
张四维的态度,应该就是如今高拱派系众人的态度。
哭庙影响的是张居正的名望,以及礼部还有国子监的威望,倒霉的都不是自己派系的人。
高拱一派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苏泽又问道:
“子维兄,你可知道,户部丁靖轩是谁的人?”
张四维立刻说道:“子霖兄说的是浙江清吏司郎中丁靖轩?”
苏泽的眼睛眯起来,果然自己的猜想没错,自己找张四维是找对了。
张四维看了看苏泽,他内心纠结了一下。
苏泽是高拱的弟子,却始终游离于高拱的门徒圈子外。
而且苏泽的身份特殊,首辅李春芳和三辅张居正都很看重他,四辅赵贞吉还是苏泽的姻亲。
但是张四维想到高拱每次提起苏泽的态度,还是低声说道:
“丁靖轩是师相看中的人。”
苏泽这下子明白了。
丁靖轩是高拱阵营的人,应该是被高拱安插到户部的。
政治就是互相掺沙子,高拱会这么做,苏泽并不意外。
苏泽早就猜到了,丁靖轩背后一定站着某位阁老。
现在问题是,丁靖轩为什么要这么做。
苏泽很快也想通了原因,混乱是进步的阶梯。
自从上次京察过后,京师的政治局势趋于稳定。
前阵子隆庆皇帝下旨,补全了六部缺员,京师好的位置都被填满了。
四位阁老和谐共处,科道言官都安分做事,对于普通日子官员和百姓来说是好消息,但对于想要进步的官员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糟糕的消息。
没有混乱,就没有晋升的机会,如果自己前面的位置不空出来,到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
内阁这些首辅重臣们,都是从刚入官场就平步青云,他们是难以体会那些苦熬多年不得升迁官员苦恼的。
丁靖轩这么做,就和军事上“擅开边衅”的将领一样,就是为了制造摩擦,给自己创造升迁的机会。
好狠的算计。
但是仔细想想,这一切又是理所当然的。
苏泽本以为,靠着自己的居中调和,可以让内阁和平共处,不会发生隆庆朝后期的党争悲剧。
但苏泽现在越来越怀疑能不能做到。
无他,任何一名阁老,都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他背后的整个利益集团。
大部分官员一辈子都只有一次站队的机会,站队后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而任何一个组织内部,高级的职位都是有限的。
在竞争更高官位的时候,就是残酷的零和博弈,有时候甚至要将自己上司拉下水才有机会。
高拱和张居正的摩擦,是两人政治观点之间的矛盾,也是两个人所在派系的矛盾。
大明历史上,入阁前亲如兄弟,入阁后反目成仇的阁老也不在少数。
收起这些杂乱的心思,苏泽对着张四维说道:
“子维兄,你可知道这次在国子监鼓动监生闹事的,就是丁靖轩的弟弟丁靖海!”
张四维听到这个消息倒吸一口气。
丁靖轩的身份,在掌控户部多年的张居正面前不是秘密。
现在由丁靖轩发动了对张居正一派的进攻,那张居正会怎么想?
官场就是一片黑暗森林,一旦猜疑起来就没完没了。
张四维立刻明白了为何苏泽如此严肃,他站起身来说道:“我这就去找师相!”
苏泽点点头,他将这个消息通知给张四维后,就返回了报馆。
要在高张二人死斗之前,平抑这次的风波,还是要从这次科举的案子开始。
苏泽抽出空白奏疏,提笔写下了奏疏的名字——
《请刊乡试答卷明正视听并肃典制疏》。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262/128441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