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 第121章 爹爹的衰老悄无声息

第121章 爹爹的衰老悄无声息


摩托车油门拧动,冷风刮脸。

    杨超跃打了个哆嗦。

    比江阳车里冻多了。

    她抬手捂着爹爹被冷风吹得发红的耳朵。

    搂着爹爹佝偻的腰。

    想问爹爹腰现在怎么样,一开口声音就被风吹散了,根本听不清。

    不像在阳哥车里那样,不论开多快,说话很方便,关上车窗都能听清。

    但她还是更愿意坐爹爹的摩托车。

    能多坐一回是一回。

    在爹爹的摩托车后座上,永远不会晕车,能闻到王岗村的盐碱味。

    是在外地闻不到的,老家的味道。

    读小学前,家里没有摩托车,爹爹骑的是带杠的自行车。

    不是凤凰永久牌的,是个杂牌的,记不清了,价格便宜。

    爹爹没让自己坐前杠,怕摔下来。

    只让自己坐后座,好几次拖鞋被卷进车轮子里。

    摩托车是读小学时买的,不是现在这辆铃木牌,记不清是什么牌子,一开始自己坐在爹爹的摩托车前的油箱上,那时候手短,爹爹不放心自己坐后座。

    后来个头高一些,手长了,坐前边挡爹爹视线,才让自己坐后座。

    能抱住爹爹的腰杆,那时候爹爹的鬓角还没白。

    再长大一些,自己坐在后座,下巴能搁到爹爹的肩膀上,看得清路。

    那一年,爹爹和妈妈分开了。

    当时不懂事,不知道离婚意味着什么,以为妈妈还会回来。

    现在,自己坐在爹爹的摩托车后座上,爹爹即便带着头盔,头顶也只到自己的鼻尖的位置。

    记得去年,爹爹要稍微高一点的。

    是自己长高了吗?

    忽然意识到什么,杨超跃把杨世民被冷风吹得冰凉的耳朵,捂得更紧一些。

    自己没长高,是爹爹变矮了。

    用老人的话来说就是身高缩水。

    脊椎更弯了。

    自己的成长刻骨铭心,爹爹的衰老悄无声息。

    江阳独自开着车,跟着前边的杨超跃父女。

    卡罗拉从国道,开入县道。

    经过一座水泥墙,河道水流清澈,芦苇枯黄倒伏。

    两边是田埂,耐盐碱的冬小麦稀稀拉拉的。

    村口的王岗村铁牌红漆剥落。

    废弃的渔船横在路边当垃圾桶。

    3米宽的水泥路,多处龟裂。

    水泥场晾晒着咸鱼干。

    江阳放眼望去,王岗村大部分房子是红砖平房杂着水泥毛坯房,院墙多用渔网和秸秆围着。

    杨超跃家是西头第三户,铁门漆成蓝色。

    门口有棵歪脖柳树,树上绑着红布条,树干钉着生锈的牛奶箱。

    “阳哥,到我家咧。”

    杨世民推门进院,拿起扫把清扫灰尘,用抽水井打水。

    杨超跃来到江阳停好的车边:“阳哥,刚和我爸说了签合同的事,他可能要晚几天去魔都,这段时间要进行周边村子变压器配电箱的维护,老旧线路也要升级改造,忙不开。”

    “没事,也不是非得去,反正协议都带过来了,我和汪导商量一下,在这里签也是一样的,提供身份证,户口本,证明你爸是你爸。”

    江阳补充道:“身份复印件你爹有没有?剧组通常需要备案,去找找吧,我先给汪导打个电话。”

    停好车,江阳给汪军打个电话,没打通。

    汪军应该在忙。

    他发了条微信过去,说明情况。

    村口水泥路那边响起摩托车拧油门的轰鸣声,偏头看去,发现过来的不是摩托车,而是七八岁的寸头小男生,骑着一辆自行车。

    腿太短,坐在坐垫上就无法完整的把踏板蹬全,所以整个人前倾着身子站在踏板上。

    至于轰鸣声,是塞了个捏扁的矿泉水瓶子在前轮和刹车杆之间,与车轮辐条不断挤压摩擦发出来的声音。

    小男生见江阳看过来,更加前倾身子,目视前方,稳稳的来了个甩尾飘逸,然后反方向猛骑。

    卡在前轮和刹车杆之间的矿泉水瓶,刮得车轮辐条轰鸣声更大。

    江阳从小在城里长大,看不懂村子里这种娱乐方式,但大受震撼:“超跃村子里的小孩,从小就是人才啊,普普通通的自行车硬是骑出鬼火少年的感觉,成功解决自行车不能扰民的难题。”

    杨超跃回屋,把自己和爹爹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以及户口本都准备齐全。

    江阳推开车门,发现杨超跃从自家堂院里出来,手里拿着几根红布条,快步向自己走来:“都准备好咧,阳哥,带你玩个好玩的。”

    杨超跃指着自家门前那棵歪脖柳树

    江阳抬眼望去,柳树上绑着许多红布条,大部分已经褪色。

    每一根布条上,都用黑笔写着文字。

    “是圣诞树吗?”

    “什么圣诞树,那是祈福树。”

    杨超跃解释道:“我老家这边的特色,这里的村民不过圣诞节,也不过平安夜,那些都是城里人过的节日,老家的人听不懂的。”

    柳树在自己老家这边,是被视为吉祥寓意的树木。

    因为生命力旺盛,寓意事业蒸蒸日上。

    叶子形状像钱币,有财富的寓意。

    所以把红布条绑在柳树上,当地村民借此祈求财运亨通,实现愿望。

    杨超跃正要把手里的布条给江阳,忽然听见一道熟悉的声音,是正宗的王岗村腔调:“跃跃!”

    江阳寻声看去,是一个穿着枣红色化纤棉袄,内搭手织毛衣的短发中年妇女。

    法令纹很深。

    手里挎着竹篮,刚从水泥场上收咸鱼干回来,眯着眼睛往这边瞧,说话露出一口豁牙:“是跃跃嘛?”

    “王娘,收咸鱼干哒。”杨超跃笑道。

    一眼就认出老家的邻居。

    嗓门大,热心肠。

    “阳哥,这是我家隔壁邻居,王姨,我们村管姨叫娘会显得更亲切一些,房顶有电线锅那家就是王姨家,这里大部分村民都姓王,我和爹爹算是少数姓的。”杨超跃对江阳解释道。

    “乖乖,真是格跃跃嘛。”

    王姨眯着的眼睛睁大,啪的拍一声大腿,惊喜的笑道:“今年怎早家来的噻?长得更标致了嘛!”

    她视线在杨超跃,江阳,以及二人身后的银色卡罗拉上切换。

    王姨小跑过来,抓一把竹篮里的咸鱼干,往江阳怀里塞:“这块是城里小伙嘛?”

    江阳听懂城里小伙四个字。

    知道是在说自己,笑着点了点头:“嗯。”

    怕对方听不懂自己的普通话,就没多说。

    看来以后得让赵妗麦学一学盐城方言,不然哪天杨超跃背地里用盐城话骂自己,自己都听不懂。

    江阳接过咸鱼干,回车上,从副驾驶的储物柜里,抓了一把糖果,加两包红南京塞给王姨。

    “跃跃你家小伙体面呢,活像年轻辰光的郭富成,身量比他还出挑!”

    王姨毫不吝啬的夸赞。

    没有职场的斟酌用词,在村里,爱意全靠嗓门大小衡量。

    不了解现在流行的小鲜肉,审美还停留在20世纪初,四大天王的年代。

    家里的挂历上,有范冰冰的写真照。

    王姨豁牙里漏出笑声,大嗓门真诚问道:“多咱吃喜酒噻?”

    以往在村里,都是听大人们,聊别人家的谁谁谁带对象回来了,什么时候要办酒,乐呵呵的听得很有兴趣。

    现在有人给自己聊起这个话题。

    杨超跃有些手足无措。

    以前总爱听大人聊八卦,现在自己成了八卦主角:

    “不是,不是,就是回来办个事,很快要走。”

    不知不觉,自己成了村里人口中的大人。

    忽然就社恐了。

    很不适应。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296/128450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