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重回港岛百年 > 第252章 建议(第一更)

第252章 建议(第一更)


虽然理论上李松可以一直从二手平台不断的研发技术,但是研发出来的技术需要技术人员吃透,然后转换到实际运用。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李松还是希望不依赖二手平台,所以需要一些天赋好的员工。

    一方面是二手平台有不少限制。

    另外一方面就是伴随着自己以后做大做强,再从二手平台拿就有些不合适了。

    从二手平台拿的太多的话,以后会越来越引起别人的怀疑。

    现在开头拿一波已经足够了,这也是为什么李松给内地一个假象,那就是自己背后的人怕暴露身份,然后隐藏起来了。

    就是因为在这前期,内地想要查自己周边的关系,也没办法!

    如果以后长期不断的拿,那么内地肯定会有所怀疑。

    因为自己跟内地接触的时间越久,自己的情况对方越了解。

    马胜利听到这话,开口说道:“李先生您放心,我会向上级汇报的。”

    “嗯,那就这么决定了,三国影视城还有汉唐影视城交给内地来建设,内地按照设计拿出计划,到时候直接签订投资合同。”李松开口说道。

    “嗯,李先生,这是上次签订的技术合资的企业,已经建立完成了。”马胜利又拿出一份资料。

    李松拿起资料,这就是上次签订的吊车,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

    其中吊车企业八家,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企业一共是九家,自卸车企业四家,关联的制造企业十二家,涉及到特种钢材,橡胶,液压设备,机械电路等等的。

    一共是33家企业,都部分是国企,还有部分是军工企业转型。

    上次签订了技术入股合同,然后这些企业改制,现在改制完成成立了新的企业。

    企业分布在全国,其中东北,山东,中原,西南,华南地区。

    马胜利最近比以前更忙了,因为李松这边技术授权的国内企业太多了,从最开始的摩托车技术衍生出来的各种企业,涉及到材料,机械加工设备等等的。

    这些企业生产经营数据,另外还有摩托车企业的专利技术授权,国内的几家摩托车企业陆续的投产,也要统计经营数据,收取专利费。

    另外还有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等等的几十家家电企业,这些企业也陆续投产。

    这些都是科委下属的服务公司参与监管,费用收取等等的。

    马胜利作为跟李松交接的人,需要掌握的东西很多。

    “李先生,有些事情恐怕需要借用百盛公司的名义。”马胜利看着李松在看资料,然后开口说道。

    “马先生有话直说。”李松听到这话,直接开口问道。

    “李先生也知道我们在东欧还有一些关系比较好的国家!”

    “他们提出了一些要求,想要获得一些比较好的技术。”

    “但是东欧这些国家,跟西方又不是一个贸易圈子里面的,一旦这些东西被他们拿到的话,技术很可能就在肥熊这个圈子里面扩散!”

    “这些技术交给他们之后,肯定会到肥熊手里。”马胜利开口说道!

    李松听到这话立即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现在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一个就是以肥熊为首的一个圈子里面的国家。

    这个圈子里面的国家并没有专利技术之类的。

    只要你能吃透技术,这个圈子里面所有东西你都可以生产。

    准确的来说,李松申请的国际专利只是适用于阿美领导的这个圈子!

    而且也知道东欧一些国家根本就没把内地当回事,有些国家一直不断的朝内地要各种物资。

    这些国家就好像内地应该给他们一样。

    这些国家有些就是白眼狼,伸手不断的要这要那。

    马胜利这个意思就是说要让自己出来当借口。

    李松一口答应:“当然没问题,签订的技术授权合同上面就有这项规定,出口的所有技术还有装备必须要我们公司同意才行。”

    “这些技术都是我们冒险还有用很多资源换来的,不可能说无偿的就给谁使用。”

    “而且马先生你说的没错,这些技术还有装备,一旦到了那些东欧国家手里就会到肥熊手里!”

    “这样一方面会让肥熊的实力壮大,另外也会引起西方国家的不满。”

    “而且马先生想必也知道肥熊的作风。”

    马胜利没办法把有些话说的那么透彻,听到李松这样说,点点头。

    这话马胜利就没办法接话。

    有些话李松可以说,但是自己不可以说。

    “马先生,在这里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现在世界局势比较复杂,特别是两yi战争。”

    “这场战争是怎么回事,想必马先生也是知道的。”

    “后续这两个国家恐怕会全世界采购各种军事装备。”

    “而且双方大概率会转向内地!”李松觉得有些事情现在可以让内地先准备着。

    军事装备是肯定要卖的!

    因为两yi战争过后,肥熊就直接垮台了,到时候全世界的军事装备都有富余。

    而且后面内地的处境比较尴尬,就是想卖手里的军事装备都没地方卖。

    虽然李松明明知道这次卖了之后会让内地的军事装备名声不好,但是也要卖。

    “这个?”马胜利有些迟疑,两yi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自己也大概知道。

    “现在看起来肥熊支持波斯!”

    “但是马先生,你觉得你站在波斯的角度会接受肥熊的支持吗?”

    “肥熊的诉求是什么?”

    “这个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所以肥熊大概率后面会支持波斯的对头。”

    这个李松还是知道的,在一九八零年到一九八二年之间,肥熊还是支持波斯。

    但是肥熊的条件大家都知道,肯定是想要驻军!

    波斯肯定不会接受这个条件!

    所以在八二年之后,肥熊就支持yi拉克。

    而这个时候阿美也支持yi拉克!

    按照道理来说,yi拉克得到阿美还有肥熊的支持,应该很强大才是。

    但是情况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两个巨头的支持,反而让yi拉克内部越来越分裂。

    因为肥熊还有阿美他们都支持偏向他们自己的人。

    所以这两个巨头支持yi拉克反而没起到多大的作用。

    yi拉克后面能有那样的结局,也与这段时间分不开。

    两个国家哪怕在几十年后,在yi拉克也有各自的势力。

    这两股势力一直不断碰撞!

    “那么这两个巨头肯定会在yi拉克国内扶持偏向自己的人!”

    “那么yi拉克国内局势会变得多糟糕?”

    马胜利听到这话,就能想象到如果李松说的事情是真的,那么yi拉克国内的政治局面将会是十分危险。

    “而且这样的情况,两个国家还会不会把自己先进的军事装备卖给yi拉克。”

    “而且后期两巨头如果发现没办法战胜波斯,那么他们还会不会卖武器给yi拉克?”

    “按照我的猜测应该是不会再卖,这说出去得多丢脸,两巨头扶持一个,还没有打败对方。”

    “而波斯本来就是被两个巨头针对,更不可能从他们那里获得军事装备。”

    “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咱们装备更新换代的好时候!”

    “毕竟咱们多了很多新技术!”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另外我个人觉得韬光养晦还是很有必要的,有些装备就是技术成熟,也不要让人知道!”

    “在一些别人看不见的领域,或者是不容易被看到的领域不断的发展。”李松说到这里就端起茶杯喝水。

    “谢谢李先生的提醒!”马胜利快速地把李松说的话记下。

    “那就没事了,马先生去汇报工作吧,我也要在厂里面开个会,现在海外摩托车的订单逐渐增长!”

    “好!”马胜利就赶紧的去汇报工作。

    李松就在宝马摩托车厂召开高管会议。

    主要就是涉及海外的订单,要求宝马摩托车厂把重心转向出口领域。

    如果要从其他厂里面进行贴牌生产,要派出质量监督小组!

    宝马摩托车厂的九零型号,幺二五型号两种摩托车不再增加产量!

    而李松知道这两种摩托车在国际上的销量应该会很大!

    因为这两种摩托车是平民摩托车。

    马胜利来到羊城汇报工作,有个专门负责李松这边的工作组,不但有羊城的领导,还有京都来的。

    这个工作组,一方面负责与李松接触。

    另外一方面就是负责李松的产业方面的协调。

    “我的猜测不错,他们在半导体方面也有成品了。”

    “就是不知道他们的这款处理器的性能怎么样!”工作组听到马胜利说李松下一步会拿一款芯片的技术以及资料来内地,就纷纷的发表意见。

    在李松建立千盛电子实验室的时候,工作组的成员就判断出李松应该会有成型的技术!

    只是李松这方面并没有申请国际专利,所以工作组不敢肯定。

    “不过现在要让大学生来这种电子研究所。”

    “特别是里面的尖子生恐怕有些难。”

    “现在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想着出国。”工作组的领导看到李松的要求之后,有人开口说道。

    “李松他们这边给的条件十分好。”

    “多少还是有人愿意来研究所!”

    “李松拉出来的技术肯定是全世界的前沿技术,这些学生出国学到的东西,肯定没有李松拿出来的技术先进!”

    “只是我们没办法像这些学生说明这种情况。”

    “这个就看那些学生的想法了,李松这边给的条件那是相当的优越。”

    “我觉得可以向上级部门建议把这个电子实验室的保密级别再提高。”

    “这个建议非常中肯我同意!”

    “这件事情还是要向上级部门汇报。”

    “国内这么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总有愿意来的。”

    “那么李松说的有关两yi的情况?”工作组的人对第一个议题达成了一致。

    “这个咱们只管上报就是了!”

    “肥熊什么德性咱们还不清楚,肯定希望在印度洋有个出海口!”

    “当年还要咱们的出海口!”

    “肥熊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优良的出海口。”工作组的人对李松说的两yi的情况没有什么其他的说法,因为这个只是李松的个人建议而已。

    “那么李松说的韬光养晦,这个大家觉得怎么理解?”

    “应该是优先发展大黑鱼!”

    “我也觉得李松是这个意思!”

    “现在咱们的确不是冒头的好时候,阿美跟肥熊两个现在在各个领域全方位的竞争!”

    “咱们这个时候要是太显眼的话,这两个说不定同时要针对咱们!”

    “这个咱们还是向上级汇报就是了,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建议一起写上。”

    “其实上级现在也比较为难,拿到的新技术太多了,如果全面铺开更新升级换代的话,需要的钱太多了。”京都来的领导叹息一声。

    “是啊!”

    因为国内现在有很多的军事装备,如果要成体系的更新换代的话,需要的投入太大了!

    而且李松拿出来的技术路线与现有的技术路线根本不是一回事。

    要从源头到上下游产业链整体都要重新学习培训。

    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就太多太多,不但需要时间,还需要庞大的财力!

    所以就有人提出来了:“而且咱们以前是肥熊的技术路线,现在一下子换到阿美的技术路线,上下游产业链很多都要变!”

    “特别是阿美的技术标准,比肥熊的要精良太多,而且阿美的标准化流程想要全部执行下去,需要很长的时间!”

    “主要是军方那边的领导,都想要自己负责的领域先发展!”

    “我觉得李松的这个建议很好!”

    “上级部门拿到李松的建议之后,估计会松一口气!”

    “李松的这个建议其实非常的中肯。”

    “而且军方那边的领导对于李松的建议也不太好反驳!”

    “是啊!”

    “那咱们就各自写点建议,马上上报。”工作组就把情况向上级部门汇报。

    有时候好东西太多了,反而会让人头疼,不知道该怎么抉择!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302/128437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