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1994:菜农逆袭 > 第228章 回归

第228章 回归


巡完田后,陈家志骑着车回了办公楼,忽然天色暗了下来。

    “老天爷呢,能不能再晚几天下雨?!”

    虽然菜采收完了,但地还没有整理出来,可惜老天爷不听他的,一场雨又飘了下来。

    把车放好后,陈家志带着李秀也上楼回了办公室。

    易定干把老丈人两人哄得高高兴兴,儿子陈正云也醒了,办公室里很热闹。

    陈家志露了个脸,就让童刚去通知所有管理人员回来开会。

    “爸妈、二姐,等会儿你们就先在办公室里喝会儿茶吧。”

    “要得,要得,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

    易定干插嘴道:“家志,你回来了,是不是该给我也放两三天假,我刚才都说好了,也带爸妈、家芳和小龙去附近公园转一转~”

    “哦,好。”

    就显得你能耐。

    陈家志问道:“对了,小龙的学校你去问了没,至少明年还会在这里呆一年,可以把学校定下来了。”

    易定干摆了摆手:“放心吧,我这两天也去找镇政府的人帮下忙。”

    陈家志:“有什么需要可以给我说。”

    “没事,我搞得定。”

    “……”

    又聊了会儿,人员陆续回来,陈家志、易定干也都提前去了会议室等着。

    会议室的办公桌椅也都换了,长方形的实木油漆桌子,看着正规多了。

    陈家志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等六个小组长、徐瑶、童刚、黄川等人都到齐后,才让各组都报了下工作进度。

    地里的进度挺快,只剩几十亩还没来得及翻耕就下雨了,可能得多耽误一两天。

    “物资采购呢?”

    “也确认得差不多了,就等场长你回来点头就可以陆续发货。”

    黄川拿出手写的几份采购资料,先给了一份给陈家志,随后又自己照着说了一遍。

    腐熟粪肥粪肥计划量是平均每亩2~3吨,其实当初有给股东夸大的成份。

    实际施入量1~1.5吨/亩就完全足够了,但陈家志还计划加入生石灰、过磷酸钙、硫酸钾、复合肥等混入一起作底肥,还要混入一些微量元素肥提高冬种蔬菜的抗逆性。

    所以才会报给股东2~3吨,实际就是懒得去细致计算。

    但在采购上可就不能马虎了。

    黄川在肥料的采购计划上一板一眼,列出了几家采购单位的价格。

    有些是原来的商家,也有新增加的,但都带了样品回来,等开完会再去现场确认。

    肥料和农药都没问题。

    然后是种子~

    菜心已经买了迟菜心2号,但太单一了,他想搭配点其它品种,以防万一。

    陈家志看了会儿种子清单,皱了皱眉:“我之前说过吧,也要准备一些60天的中熟菜心种子,和120天的粗条油青甜菜心,120天的我看到了,60天的呢?”

    黄川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迟菜心2号不就是60天可以采收吗?”

    陈家志盯着他,语气有点重:“你有认真看过120天菜心种子的包装介绍吗?”

    黄川愣了愣。

    陈家志呼出一口气,说:“迟菜心2号是中迟菜心,播种到初收需要60天。

    而60天菜心,比如60天油青菜心,播种后只需35~50天就能采收,你把概念混淆了。

    假如你认真看了120天菜心种子的包装,上面肯定有写从播种至初收大约需要50天!

    只要你认真看了,你就不会犯这个错!

    你去买种子,都不看包装的吗?”

    黄川被怼得一言不发,有些发懵。

    “算了,我也没给你说清楚,我一直是按60天的节点来计算的。”

    顿了顿,陈家志又看向其他人,估计也是懵懵懂懂的。

    他以为这些常识大家都懂,现在看来,他有点超前了。

    只能先再简单讲了一下。

    广东菜心的周年生产,需根据季节变化(温度变化)来换种早熟、中熟、晚熟品种。

    因此,耐热不耐寒的早熟品种,如四九菜心,应选4~9月种植;

    耐寒不耐热的晚熟品种,应在11月到来年2月种植;

    而介于两者间的中熟品种,则在早熟、晚熟品种换季时种植。

    很多过渡型品种还可以跨季节种植,但目前的品种没那么多,其实很好做选择。

    迟菜心2号和60天菜心都属于换季时的品种。

    只是这么大一个菜场,陈家志不想把宝都压在迟菜心2号上。

    虽然要押注寒潮行情,但菜心依然是分批播种,大概在11.1~11.20期间完成播种。

    前期迟菜心2号,中期60天菜心,晚期120天菜心,每一期播种六七天~

    120天菜心耐寒能力最强,从播种到初收50天,时间也是够的。

    其实还有更抗寒的,增城迟菜心,但从播种到采收的时间太长了,需要100天,品质口感更好,但从时间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性价比不高,现在估计种子也不好买。

    这是他在休假前作出的计划,与最开始从农科院买迟菜心时的想法有些出入。

    但种菜嘛,随机应变也很重要,该调整就得调整。

    就像荷兰豆也是一样。

    “如果要把给荷兰豆计划的中型拱棚换成小拱棚,你们有搭架的办法吗?”

    在说完了菜心的问题后,陈家志又把荷兰豆的问题抛给了众人,集思广益。

    “有点不好搭~”

    “荷兰豆搭架的竹竿至少得1.5米以上,小拱棚太矮了……”

    郑中和郭满仓两人都种过荷兰豆,但都没太好的办法。

    其余人也都是同样的意思,如果是苗期还无所谓,但后期肯定要搭架绑蔓。

    陈家志一直听着众人讨论,没吱声,过了会儿才看向也没开口的易定干。

    他还挺稳得住。

    “易场长,你怎么想的?”

    “副场长,是副场长。”易定干重复了两下,才说起了他的想法。

    “办法倒是有,可以给小拱棚薄膜开洞搭架,真要降温,就再铺层稻草,弄点绒布把洞口堵住,防寒效果也不差。”

    郭满仓:“绑蔓线也得每两米就有一根竹竿,那得开多少洞,这样开洞薄膜肯定全废了!”

    易定干笑道:“如果场长真赌中了寒潮,这点成本又算什么?

    而且用小拱棚,时间也没中型拱棚那么急,可以等播种全完成了、荷兰豆也绑蔓搭架了,再搭小拱棚盖膜也来得及!”

    众人一听,好像还真有道理。

    如果赌中了寒潮,薄膜的成本算什么,随便就能收回来。

    陈家志也笑了笑,要不说易定干是副场长呢,这格局就不一样。

    “我觉得这方法可行!”

    易定干又说:“如果觉得还不保险,其实还可以在播种或栽苗时覆一层黑膜,既可以防草,还可以保温。”

    “可以,花钱的事你还挺在行。”陈家志觉得不错,喊道:“黄川,把地膜也加上。”

    “场长,计划多少地膜?”

    陈家志沉吟了下,看着众人,说:“300亩吧,这次种300亩荷兰豆!”

    100亩中型拱棚此前计划的是20万资金,小拱棚一亩成本约500元,算上地膜和其它费用,20万也完全足够了。

    易定干又问:“是育苗,还是直播?”

    陈家志想了想,其实他前世几次种荷兰豆都是育苗移栽。

    但情况不一样,前世是八九月播种的反季节荷兰豆栽培,需要防治荷兰豆生长前期的毁灭性虫害:豆秆蝇,所以才需要营养袋育苗。

    而现在马上11月了,不存在这个问题,拌种时严格一点,也可以明显推迟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病时间。

    沉吟了会儿,陈家志给出肯定的答复:“荷兰豆和菜心都全部直播。”

    “好。”易定干说:“现在就差种子了,再定一下用什么种子。”

    一共有三种备选的荷兰豆种子:台中11号,粤选豆7号,奇珍76号。

    陈家志问道:“确认这三种种子都能买得到吗?”

    黄川点头:“没问题,台中11号和奇珍76号,黄总说确定需要后,他去发货。”

    “奇珍76号200亩,另外两个各50亩。”

    “好。”

    粤选豆7号是本地种,而台中11号和奇珍76号都来自宝岛。

    后两者陈家志前世都种过。

    但种奇珍76号是2005年后的事,没想到这会儿就有种子了,不过只能走香江渠道。

    三个品种都耐寒,台中11号和粤选豆7号耐寒性可能还要更好一些。

    只是奇珍76号口感更好,更受香江市场欢迎,同时产量高,最佳情况下产量可达4000斤以上。

    陈家志想着地膜+小拱棚薄膜+稻草,保暖措施还是比较足够了,可以适当冒点险。

    便多种一些奇珍76号。

    说完荷兰豆种植需要的准备,这场会议也差不多到头了。

    收拾东西,陈家志正准备起身出会议室,忽地瞥见窗户外雨早停了,一抹阳光斜射~

    “等等,还有个事!”

    一群人被他吓了一跳。

    就连走廊上看风景的李秀、陈少昌也被吸引了注意。

    易定干问道:“咋了,陈大场长?”

    “整地时畦沟也要注意,需要调整一下走向,嗯~大致为东西走向就行~”

    陈家志指了指窗外的阳光,说:“冬种荷兰豆生育期内,要最大可能保证太阳升起和落下时间内,畦沟内都有阳光照射。

    荷兰豆株高能达到近两米,荚果也是自下而上逐渐充实,阳光足产量和品质才能达到最好状态。”

    说完,陈家志顿在原地想了片刻,确认没有疏漏后,这才走出了会议室。

    走廊上,家人都笑着等他。

    屋里众人也感觉到了不一样,陈场长好像比此前更认真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340/128439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