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
推荐阅读:洪荒人祖:开局带领人族归隐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无限,我们中洲队都有光明的未来 斗罗绝世:开局具现黑渊白花 斗罗:武魂烈空炎链,禁封诸神 督公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斗罗:元素天使,传承七大元素神 四合院之阎解成的悠闲生活 斗罗:我,唐舞麟,一个假面骑士
咸阳北郊,林光宫北面有一片开阔地,这里是直道的起点,平日里此地常有兵马驻防,每一次从关中调粮食送去北方,都是从这里出发的。
而且在这里还能看到很深的车辙印,扶苏望着远处的道路,良久沉默,心中思量着如今的形势,就如当初南征,父皇是始皇帝,他不是别人。
正因他是始皇帝,当有了北伐的准备之后,就一定会有北伐。
古往今来的人们,用长城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的界线。
春秋列国八百年过去了,如今天下一统,农耕文明与北方的大战却要来了。
扶苏的印象中,再过十数年……北方的匈奴人就会大举南下。
过了两个时辰,后方从咸阳来的官吏也纷纷到了北郊,朝中大臣三三两两而来,远远看去人数还不少,有年迈的也有年轻的,还有高矮胖瘦……总之看起来黑压压的一大片。
程邈快步跑来,行礼道:“公子,都到了。”
扶苏颔首,面向北方。
吴公再一次策马而来,他禀报道:“距此还有三里地。”
张苍抬眼看了看天色,已过了午时。
扶苏总算是明白吴公此人即便是有些笨拙,丞相还会将他留在身边的另一个原因,有时身边有一个诚实的人,心里就会很踏实。
但若是十分紧要的事,还是不要让吴公去办的好。
又过了一个时辰,众人都站得有些累了。
张苍看了看身后的百官,又看了看站在前方依旧站得笔直的公子扶苏,再看天色已是近黄昏。
扶苏站在最前方,终于在直道的尽头看到了队伍,手执黑旗的骑兵在前方,后方则是甲士。
当这支队伍走得更近了一些,后方的百官们也看清了这一支庞大的队伍,那是一眼看不到头的甲士队伍,黑色的旗帜迎风招展,队伍肃穆而来。
扶苏站在官道一侧,群臣站在了官道的两侧。
当始皇帝的车驾来到近前,扶苏带头,领着众人纷纷躬身行礼。
始皇帝的车驾缓缓而过,当车驾从眼前而过时后方的队伍依旧没停,车驾路过了林光宫一路朝着咸阳城而去。
不多时,有一骑快马而来,来人是李由。
“皇帝有令,诸位皆回咸阳,明日廷议。”
看来是始皇帝也觉得路途劳顿,扶苏听到了后方传来了议论声,对身边的吴公吩咐道:“让众人回去吧。”
吴公颔首。
直道边有还未化开的积雪,黄昏之后,从北方吹来的风也更冷了。
众人散去之后,扶苏这才回了高泉宫。
王棠儿正站在梅花树下,看着树上盛开的梅花。
扶苏道:“田安总说这两棵树总是不按照时令开花。”
王棠儿扶着腰笑道:“关中的梅花并不多,我小时候在洛阳也看过梅花,其实这花在这个时节开花,并不晚。”
扶苏迟疑道:“其实它开花的时令是对的?”
妻子一番话,给了扶苏启发,也解开了田安一直以来的困惑。
气候是不会变的,田安之所以会觉得开花的时令不对,是因他没见过别的地方的梅花。
其实,是梅花一直在提醒着田安,它到了开花的时令就一定会开花。
王棠儿低声道:“要去告诉田爷爷吗?”
扶苏摇头道:“不用告诉他,若不能骂这两棵树了,反倒是他的人生乐趣少了些许。”
王棠儿颔首。
扶苏牵着妻子的手走回了殿内,除了有时忙于国事,还要时常对照历法节气,秦的历法与节气与后世不同。
扶苏从书架上拿下一卷竹简,秦的节气分为八个,其中有立春,立夏……也就是四立,但只有两分,分别是春分与秋分,所谓四立与两分两至……还有夏至与冬至。
在扶苏认为,农耕文明发展到以后,到了后世有二十四个节气,它们的名字也美丽,如白露,霜降与芒种。
不过秦人的节气与耕战体系有关,譬如说夏至后三庚为伏,祭犬神避兵灾,说的是秦军入伏休战。
或者是立春禁伐木,立夏禁烧荒。
譬如说,扶苏还想起了一句后世的民谚,所谓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扶苏在高泉宫画了很多表格,写了很多的记录,以及月象,找个润月很难也很费劲,因此需要多看看每天的月亮。
王棠儿看着一卷图,问道:“公子这是在算历法吗?”
扶苏闭着眼,放松着眼睛,揉着眉心道:“是呀。”
王棠儿道:“能算历法的人都很厉害,当年爷爷出去打仗,在出函谷关前总会询问节气。”
坐在烛台边看书还是很累的,离得近了还有些热与烫,远了光又不够亮,很伤眼睛。
现在扶苏已尽可能将这些事放到白天去做,留在晚上的事很少。
扶苏尝试着重订历法,这些事也就清闲的时候忙一忙,也算是给自己寻找一个爱好。
忽然想来,我这个的大秦公子有这么好的爱好,又何尝不是造福社稷了。
“以后将这些本领都教给我们的孩子。”
王棠儿颔首道:“嗯。”
夫妻俩早早就休息了。
早起的时候,扶苏听王家婆婆说孩子应该就是四月前后出生,四月中旬最好。
扶苏听着王家婆婆的禀报,并且用了早食,早早就来到了丞相府,一个人将这里收拾了一番,再去章台宫廷议。
从章台宫往东看去,举目而望,当太阳从最低的那个屋檐完全出来的时候,就是早晨廷议的时辰。
此刻前往章台宫的大臣不少,扶苏不动声色的走在其中。
众人见到公子扶苏纷纷行礼。
只是走到章台宫殿前,扶苏见到了站在殿外的张苍。
张苍小声道:“公子,今天不论丞相说什么,都不要插话发言。”
扶苏的目光看了一眼正在走入章台宫的齐鲁博士们,低声道:“怎么,丞相今天还要与这些齐鲁博士一决生死了?”
言罢,又注意到张苍忧心的眼神。
扶苏妥协道:“老师放心。”
张苍脱下鞋履与众人一起走入大殿内。
当众人来到大殿内站定,扶苏侧目看了眼众人,这些人中有的人精神百倍,有的困倦之意正浓。
本就是冬日休朝的时节,难得的是始皇帝西巡回来,第二天就要廷议。
在原本休息的时节,始皇帝会有这种诏命,一定是很重要的事。
扶苏站定深吸一口气,又注意到正在与程邈小声交谈的老师张苍,想起了入殿之前,老师就站在殿外等着自己,就为了一句劝告。
当内侍一声高喝,始皇帝来到了大殿之中,群臣行礼。
扶苏闭着眼站在朝班一侧,廷议还未开始,就能感觉到有一阵十分诡异的气氛。
朝中的老太尉蒙武讲述着近来军中的调度之事,等老太尉讲完,又是冯去疾禀报今天的刑狱之事。
眼看时辰一点点过去,好似一场廷议就这么要结束了。
等王贲与其余九卿之列的大臣讲述完各自的国事,也不知道是谁站出朝班说了一句话泰山封禅的事。
随后,丞相李斯站出朝班,忽然道:“臣请皇帝封禅泰山。”
言罢,大殿内炸开了锅。
从去年开始就争议不休的封禅大事,再一次被丞相提及。
之后也有不少人站出来请始皇帝封禅泰山。
但众人的议论声依旧,淳于越站出朝班,朗声道:“昔年秦惠文王亦是周天子册封之诸侯王,李斯!你如何敢言封禅泰山?”
闻言,李斯当即反问道:“周天子立国八百年间却无人再登泰山封禅,可这八百年间也无人一统六国,一统南方,如何不能封禅泰山。”
又有齐鲁博士朗声道:“李斯!秦乃周天子封国,尔胆敢悖逆周天子!”
“李斯,你好大的胆子!”
“请皇帝腰斩李斯!”
闻言,站在原地的李斯咬着牙忽然一笑。
扶苏明白了张苍的用意,原来是这么一个阵仗。
廷尉冯劫当即站出来,大声道:“秦廷待尔等不薄!”
又有人站出来喝骂道:“你们好大的胆子,胆敢腰斩丞相。”
一边是土生土长的秦人官吏与当年六国投效而来的大臣,他们都是早些年就在秦廷为臣的,也是王绾离开咸阳之后,跟随李斯的坚定一派。
而与他们争吵的一派是齐鲁博士。
双方在大殿内一时吵得不可开交,扶苏甚至看到廷尉冯劫在大殿破口大骂而出的唾沫。
淳于越朗声道:“皇帝若欲封禅泰山,请皇帝行周天子之礼,行周天子之分封之策,恢复周天子之六国封地,恢复六国各王室。”
此人话音刚落,就听丞相一头的人大声道:“你想都别想!”
“谁言秦礼不得封禅了?”
“还恢复六国……秦几代人白打仗了!几代的人血白流了?”
眼看着大殿内就要打起来,眼看廷议进行不下去了,始皇帝摇头离开了大殿。
一队队殿前侍卫走入大殿内,将就要打起来的双方大臣分开。
扶苏先一步离开了吵闹的大殿,意外的发现张苍与程邈不知什么时候早就出来了,心说这两人跑得倒快。
不过此时,也有一人走出了大殿。
此人穿着齐鲁博士朝服,正是徐市。
徐市的年纪看起来不大,与张苍年纪相仿。
只是与此人多看一眼,眼看着走出大殿的人越来越多,扶苏就带着张苍与程邈。
张苍低声道:“丞相说过,不在泰山封禅不能统六国旧地之民以攻匈奴。”
在扶苏的了解中,对于现在的大秦而言封禅意义在于天命更替,也是为了告知后人,周天子的时代结束了,列国纷争的时代也结束。
当然了,在扶苏看来,以后的会有一个接着一个的皇帝登上泰山,而这些皇帝中绝大多数都是以功勋与大一统的社稷,来祭告天地。
始皇帝做了一个大一统的榜样,即便是后来的人们如何评价,后来的皇帝们都会拿始皇帝的功绩与他们的社稷功绩,来作比较。
几人回到丞相府,就发现一车车的竹简,帛书与卷宗纷纷被拉来,一箱箱的竹简,一摞摞的文书放在了地上。
扶苏先前收拾好的丞相府,此刻又显得乱糟糟的。
张苍拿起其中一卷,仔细看着,发现这是始皇帝一路西巡的记录的。
程邈也看了几卷,他所看的是始皇帝在北方记录的边防驻守兵力。
扶苏感慨地放下一卷,父皇是很勤政的,即便是西巡在外,也没有忘记国事。
低声一叹,扶苏心中暗道:父皇的出巡当真不全是散心,出巡在外也是每天都要工作的。
等来丞相府的官吏越来越多,有内侍来报,始皇帝请公子扶苏入章台宫。
扶苏与张苍,程邈交代几句,就跟着内侍前往章台宫。
一路正走着,扶苏看到了刚从章台宫离开了那群齐鲁博士,众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还有淳于越也在列。
见到是公子扶苏,一众齐鲁博士纷纷行礼,包括那淳于越也是十分恭敬地行礼。
扶苏走上台阶,快步走到章台宫前,见到依旧站在这里神色如常的丞相李斯,此刻父皇不在。
空旷大殿内只有丞相李斯站在这里,以及三个候在一旁的内侍。
李斯先是行礼道:“公子。”
扶苏道:“回了丞相府一趟,见到了父皇让人带来的卷宗与帛书,我让张苍与程邈整理了。”
“先前的事让公子见笑了。”
“无妨,老师无事就好。”
“西巡这两月,粮草调度有序,全因公子主持。”
“老师不必多言,扶苏职责所在。”
李斯又道:“那些齐鲁博士回了博士府之后……”
扶苏道:“定是口诛笔伐。”
李斯道:“好一个口诛笔伐,斯不惧他们,封禅之事,斯绝不退半步。”
一碗碗菜肴送到了殿内,想来已是用午食的时辰,今天的吃食是炖羊肉与饼。
正吃着扶苏见到了父皇从后殿走到大殿内。
李斯刚要行礼,嬴政示意他坐下,沉声道:“坐下,吃吧。”
李斯还是行了一礼,坐下来吃着饼与炖羊肉。
嬴政嚼着饼,目光看着殿外。
扶苏注意到,父皇的心事很重,要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心事能不重吗?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374/128452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