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呼啸一箭
推荐阅读:洪荒人祖:开局带领人族归隐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无限,我们中洲队都有光明的未来 斗罗绝世:开局具现黑渊白花 斗罗:武魂烈空炎链,禁封诸神 督公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斗罗:元素天使,传承七大元素神 四合院之阎解成的悠闲生活 斗罗:我,唐舞麟,一个假面骑士
面对公子的问话,张苍与程邈都没有第一时间给予回应,用过午食之后,公子便离开了这里。
丞相府内,饭后的张苍还在处理着接下来的事。
程邈还在吃着一张饼,一边吃着饼,看着文书。
等丞相府内没有其他人之后,张苍这才搁下手中的笔,道:“这是公子第几次提到西戎了?”
程邈嘴里还在嚼着饼没有回话。
张苍又道:“近些年国事繁重。”
程邈将半张饼放在一旁,打算晚点再吃,他放下手中的文书道:“公子想要图谋河西走廊,这个念想留在心里许久了。”
张苍低声问道:“如何帮助公子得到河西走廊?”
程邈叹息一声没有多言。
是啊,这种事情谁知道呀,他程邈自认没有这方面的才能。
张苍继续忙着他自己手边的事,也是不言。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张苍很想向公子解释,他真的没有攻城略地的本事。
始皇帝离开咸阳的第五天,有快马从雍城送来了消息,说是始皇帝在雍城祭拜了历代秦王之后,离开雍城,正在西巡的路上。
早在始皇帝离开雍城前两天,李由得到了王贲送来的消息,早早在下一个地点就安排好了营地与粮仓。
因此,当护送始皇帝的兵马到了这处营地之后,这里已为大军准备好了一天的口粮。
而李由带着兵马已前往下一个地点。
接连几天,始皇帝的队伍在陇西的黄土高原上安静的行进着。
有人说始皇帝来西巡,始皇帝出行时,那漫山遍野的黑旗盖住了陇西旱塬的陇头,曾经在周天子眼中那西陲之地的一个牧马小族,如今却有这等威势。
始皇帝的队伍出行半月有余,来到了上邽。
李由正在主持着粮草的运输,他将上邽作为粮食的中转站。
从咸阳到上邽,快马需要三天才能到,始皇帝从雍城到上邽走了半月有余,其实这也不算慢了,毕竟是大队的兵马。
始皇帝进入了上邽之后,李由正在让人将一车车的粮食运出城,送去始皇帝西巡将要去的另一个地点冀县。
“李校令,皇帝召见。”
闻言,李由只好先让人停下搬运粮食的事,跟着侍卫一路去见始皇帝。
上邽是陇西的富县,也是陇西东大门最富裕的一个县,这个县的县衙也宽敞了许多,四周站着不少甲士,就连县令也只能站在外面候着。
李由被请着走入了县衙。
而此刻,嬴政正在县衙内听着都水长禄的禀报。
李由站在一旁,行礼后,安静等待着。
上邽要在来年冬天开始播种冬小麦,听着都水长向始皇帝解释的话语。
还听都水长说了此地水利之便,还有留在此地的西周堤坝。
上邽位于渭河的上游,这里还有陶沟引水的沟渠,都水长禄来这里并不只是为了种田的,既要种田种果子,他依旧要挖渠。
李由依旧站在一旁,听着都水长禄说着开挖河渠的看法。
根据李由所知道的,其实这位都水长到了上邽之后,与咸阳的公子扶苏一直有书信往来,前些天公子扶苏就让人送来书信交给了都水长,听说足足有六卷竹简,应该是很重要的大事。
都水长禄说公子扶苏让他在上邽的放马滩种粮食,并且赐名麦积山。
并且建设渭河南岸六乡开垦田地,改建陇河渠,蓄春汛,保夏播,济秋旱,防冬冻……
至于其他的一些,以及都水长所讲的那些,李由就听不懂了。
当听到都水长说起了葡萄,李由顿时精神一振,原来他是要在这里种葡萄。
都水长要建设渭河的谷底,以前这里还是西戎人与秦人杂居的之地,甚至这里的风土人情还带着一些戎风。
待都水长言罢离开这里。
站在一旁的李由提了提精神。
“你现在做的这些事都是扶苏让你安排的?”
李由回道:“半月前就让末将筹备。”
“嗯……”嬴政看着手中的竹简,颔首道:“这些事你做得很好。”
李由又松了一口气。
嬴政又道:“当初你在蜀中准备粮草与调兵时就是校令,从蜀中回来之后,李斯依旧让人在咸阳任职校令,为难你了。”
“臣没有为难。”
嬴政稍稍看了眼这个与自己儿子年纪相仿的孩子,又道:“你也听到了,扶苏要在陇西做很多事。”
李由颔首,但面对始皇帝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
“李斯说你无军功,朕看来你倒是在蜀中行事周全。”
“末……末将不敢……”
“朕西巡回咸阳之后,你任车骑士尉。”
“末将领命。”
“你要好好帮扶苏。”
“末将明白。”
县衙外,王贲就守在门外,寒风吹动泛白的须发,听到脚步声原来是李由出来了。
王贲看着他脚步都有些颤,多半是紧张的。
偏偏这个时候,王贲最能感同身受,公子扶苏让李由给始皇帝的调度粮草运输,他李斯进竟真的敢让他的儿子接受这等安排。
不得不说李斯也是心大。
王贲跟随始皇帝很早,在他年少的时候就跟着父亲打仗了,大秦的军权是绝对集中给秦王的,以前是,现在是在始皇帝手中。
在年少的时候,王贲就混迹在军中,他听别人说过最多的话就是……死在历代秦王手中的将军还少吗?
王贲还记得,始皇帝亲自到频阳县请父亲带兵伐楚,看似始皇帝礼贤下士,但王贲记得很清楚,那时父亲与始皇帝交谈时,父亲的后襟都被汗水浸了一大片。
给始皇帝运送粮草,就要经受始皇帝的盘问。
公子扶苏让李由运送粮草,是想要将李由培养为亲信,这一点王贲看得出来。
公子也从不隐瞒,正因从不隐瞒,始皇帝很放心让公子扶苏培植羽翼,这几乎是父子间的默契。
王贲一手扶着腰间的剑柄,目光看着李由的背影,在寒风叹出一口热气。
既然是以后要辅佐公子扶苏的人,必然会引起始皇帝的注意。
而且他还是丞相李斯的儿子,李斯对始皇帝忠心,李斯的儿子就要对公子扶苏忠心。
始皇帝是何等人物,当年的始皇帝在冠礼之后回了咸阳,那一天……咸阳城的血,洗都洗不干净。
王贲都想不起来,当初的咸阳城死了多少人,就连那吕不韦……始皇帝也是说杀就杀。
至少,公子扶苏是一位贤良的公子。
让王贲觉得父亲的确做了一个此生最好的决定。
咸阳,扶苏正在吕不韦的旧宅中练箭术。
公子练箭像是为了散心,只是随意的放了几箭,似乎也不在意箭矢会不会落在靶子上。
公子高提着一个笼子而来,他笑着道:“兄长,此鸟甚是漂亮,有人将此鸟献给弟弟胡亥,高看着也颇为新奇,给兄长也看看。”
扶苏张弓搭箭,道:“谁送的。”
公子高将笼子放在桌上,揭开笼子时这只鸟也不飞走,他回道:“是一个叫赵高的内侍。”
闻言,扶苏将手中的弓弦松开。
箭矢带着破空声,呼啸而出,那只鸟还未发出一声鸣叫,便在原地留下了几根羽毛。
箭矢呼啸而过的一瞬间,吓得公子高一个激灵,两个呼吸后他看到了被箭矢击穿的那只漂亮的鸟雀,它的些许血还流了出来。
公子高也十六了,一只死了的鸟并不会太讶异。
但,兄长忽然一支箭而来,他的确吓了一个激灵。
扶苏恢复了笑容,道:“乱我们心志的玩物,都该如此。”
闻言,公子高神色凛然,行礼道:“兄长所言极是。”
将一只鹦鹉送到咸阳,足可见有多难,这种短尾鹦鹉在蜀中居多,它被运送到咸阳之后,应该是花了大价钱被人买下的,献给胡亥的。
赵高?
扶苏心中暗念着这个名字,对人是要有防备这话没错,但不能只有防备。
现在的赵高没危险,谁能知道以后。
一个人的心性是难猜的,即便是他大喊着忠诚。
公子高对身边的内侍道:“往后谁还有这种取乐之物交予弟弟妹妹,一律这般处置!”
内侍得到了吩咐,快步离开了。
当公子高再抬头的时候,见到了兄长正在与田安吩咐着,随后田安也离开了。
又见兄长招手,公子高走上前道:“兄长。”
扶苏道:“叔孙通又想吃豆腐了吧。”
公子高笑着道:“他自己做出来的豆腐总是说不好吃。”
“田安在这里存放了不少豆腐,你回去时让人带走。”
“好呀,谢兄长。”
“在敬业县好好学,待你二十及冠,兄长给你安排一番事业。”
闻言,公子高眼神中似泛着光,他欣喜道:“谢兄长。”
宅地外,一个内侍站在这里,面带笑容,穿着单薄的宫人服,他反倒不觉得冷,他看起来应该是在等着一件好事。
而后,正如他所料,一个高大的内侍迎面走来,来人身后跟着其余不少的内侍。
赵高看起来四十余岁,他行礼道:“田常侍。”
田安先是看了看四下,问道:“生面孔,以前没见过你。”
“我近来才入宫,幸得宫中有人见我识字精通律令,便命我去了敬业县照顾公子们。”
田安迈步走着,又道:“随我来。”
赵高走路时与田安不同,田安走路时都是直着腰背的,即便是在宫里。
但赵高一直躬着背,面带谄媚的笑容,一副要巴结田安的模样。
赵高跟着田安的脚步,也不知要往何处去,只是继续跟着,他又道:“我们这是……”
田安笑着道:“公子说了要赏赐你。”
赵高脸上的笑意更甚。
众人来到了宅邸的后院,后方的几个内侍纷纷走入院内。
当即就有人拉来了一驾推车。
赵高正要开口再问,却忽然被几个人按住了手脚,他被压在地上挣扎着,道:“田常侍,这是……”
田安道:“你不该向公子进献的。”
“田常侍……求田常侍……”
话未说出口,赵高又见到有人拿出了一把匕首。
赵高身体不住哆嗦着,“我……”
他还未开口,匕首就刺入了他的咽喉。
为了不脏了地,几个内侍压着他的脖子,不让血乱流血。
众内侍围着抽抽地赵高而站,静静地看着他死去,而后将尸体装车。
“田常侍,赵高的卷宗。”
田安拿过卷宗看了眼,见到其家人,又吩咐道:“一个别留。”
“是。”
随后,田安走到正热着豆花的炉子边,从炉子底下的火中抽出一根木柴,单独拿到远处,将手中的卷宗也烧了。
从此,就再无赵高此人,包括与赵高的亲族。
对公子扶苏与田安来说,要将一个人抹去痕迹很容易,可能对年幼的公子们来说,他们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有赵高这么一个人。
黄昏时分,公子高与一队人马带着一车的豆腐离开了咸阳,豆腐是刚做好的,还冒着热气。
扶苏走在回宫的路上。
田安跟在一侧道:“公子,都办好了,这赵高原是犯人之后,连坐为奴,残体入宫,因其识字通晓些许秦律,得到宫中的人赏识,公子都在敬业县求学,想着公子身边多些识字的人也好,这才会派去敬业县的。”
扶苏没想到赵高会用这个方式出现,本以为让弟弟妹妹离开宫中,就万全了。
多了一些曲折而已,难不住赵高这样的人。
又有人来报,低声说了几句。
闻言,田安快步走上前道:“公子,都收拾好了,他的亲族也都不在了。”
扶苏颔首,脚步依旧。
翌日,扶苏得知公子高昨晚回到敬业县之后,将公子胡亥打了一顿,打得皮开肉绽的,几天都不能下地走路了。
每天早朝,丞相李斯都会准时来到丞相府。
扶苏每每比丞相早半个时辰,今天又看到了徐市送来的卷宗,他这一次写了海上的季风与风暴的关系。
倒是一些很前卫的沿海气象知识。
这人的来历和身份在丞相府都有记录,入秦的齐鲁博士都会记录在案。
其人原是齐地的贵族后人,其家族在齐地靠着出海的本事,积累家底。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374/128452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