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女帝:做你女人又如何 > 第74章 哼!谁让皇姐代劳

第74章 哼!谁让皇姐代劳


  顾臣指着自己的脸,意思很明显。

她没想到,顾臣竟当着皇姐的面这般龌龊。

“登徒子……”

谁知刘千帆却毫无避嫌,纤纤玉手大大方方搭在顾臣肩上,“啵……”的赏了顾臣两个香吻。

“本帝当时也有怨气,就替梦瑶妹代劳了。”

顾臣一愣,顿时面若阳光,心里那个美呀……

花梦见状,出口埋怨——

“哼!谁让皇姐代劳?”

接着羞红着脸,也上前亲了一口顾臣。

顾臣简直受不了,这一文一武两个国宝级的美人,真是太爽了。

“恩怨化解,这才像一家人,今后必须团结一致,同气连枝,共同为北汉固若金汤锦上添花。”

刘千帆提出——

“顾王爷能造得如此周全漂亮的防御城楼,能不能给本帝也造一个?让本帝睡个安稳觉。”

顾臣半开玩回应——

“圣上,何必多此一举,这顾府,迟早便是你的家,想住多久住多久!”

刘千帆瞥了一眼顾臣,也不知如何作答。

当初,她曾许下诺言,只要顾臣顶天立地,她就做他的女人。

花梦瑶不屑的开了口——

“这么小的宅子,皇姐的御书房都比它大,你也好意思叫皇姐住这里。”

“皇宫虽大,睡的不过方寸,熬不完的清冷落寞。民宅虽小,住下的是天下黎民,享不尽的天伦之乐。”

刘千帆若有感触,君王与黎民百姓之间的差别不过如此。

君王表面光鲜,高不可攀,实际孤家寡人,注定清冷落寞一生,什么亲情和温暖、天伦之乐,难以奢求。

“顾王爷所言极是,本帝何不曾想,普普通通,享受人间天伦之乐。怎奈君王需心怀天下,情系苍生,不在清冷落寞中煎熬,何来百姓的安居乐业?”

听了刘千帆肺腑之言,顾臣感到惭愧。

“难得圣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本王惭愧。”

“顾王见笑,本帝劳心,而你既劳心又劳力,没有你的辅助,吾北汉何来天下之乐?”

如此文绉绉论下去,何时是个止境,顾臣转移了话题——

“皇宫结构分工细致,养心殿、寝宫、御书房、御厨房,零散错落,跨越度大,且宫中人员流动频繁,若对某一处的建筑进行改造,会破坏影响周边的建筑,亦影响皇宫美观和整体结构。”

“而对整个皇宫而言,从宫门到四周围墙,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打造更安全的防御系统。但皇宫面积庞大,工程浩大,时间怕是三年五载。”

顾臣所指是纯人工打造,这般庞大的程,他可租借不了那么多的机器人。

听到顾臣的分析,刘千帆不解——

“顾王爷不是可以使唤天将助力么,你修建顾府和花湖酒楼,不过半日,一个皇宫怎会要三年五载?”

“圣上有所不知,使唤天将也是要花费银两的,是民工的百倍千倍,而且使唤的次数有限,目前已经用完,打造皇宫,只能动用民工。”

顾臣只能如此这般胡弄过去。

“无妨,皇宫的安全防御就由王爷来设计吧,三年五载不是问题。”

“遵旨!”

顾臣回应。

观摩了顾府的防御系统设施后,刘千帆决定打道回府。

“圣上留步!本王有事要奏!”

顾臣这两日通过智能芯片,对北汉境进行了分析,认为这北汉的天下并不太平,灾区的群众依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刘千帆驻足——

“顾王不妨有话直言!”

“本王通过夜观星象,感觉南郁灾区并不太平。建议圣上查访查访,体察民情,问计于民,久居深宫,难知民情民意……”

女帝恍然,没想到顾臣能想到这些,以前宰相一言堂,说什么便是什么,下面报什么就信什么,对各州县的真实情况还真是一无所知。

“顾王爷提醒极是,本帝早有体查民情的想法,不知顾王可有时间陪本帝到民间巡视一番……”

顾臣一愣,好心提醒,反倒连累自己,纵然有一万个不愿,但宫外形势复杂,民间纷争不断、恶霸、盗贼随处可见……必须保护圣驾。

“听从圣上安排。”

“好,就这般定了,事不宜迟,明日出发!”

……

南郁州和平县县衙。

县令马一山、县丞牛文清、主簿李德才、县尉王洪涛四人聚在县衙议事书房,似乎有事要商议对策。

“南郁州衙飞鸽传书,朝廷已派出钦差大臣南下,不日将到达南郁,刺史大人特别嘱咐,那种欺民害民的事收敛一些,稍有不慎,大家都要丢了乌纱帽!”

县令马一山喝了一口茶,皱着眉头如此这般说来。

“县令大人,我们这穷乡僻壤,钦差大人怕是绕道也不会来这里受累。”

县丞牛文清如此回应。

主簿李德才捻了捻胡须——

“不见得,之前南郁水患,最严重的就是我们和平县,朝廷推广了开渠分流防减灾之法和以工代赈救灾,必定前来验明成效,和平县极有可能是重点巡视的县域。”

牛文清——

“那可不好办,开渠防灾工程进展缓慢,群众摆工不干,都埋怨县府给的那些钱粮,连肚子都填不饱,要是被上面查清……”

“唉……头痛,上面拨来的赈灾粮款,州衙扣了一半,我们也要养家,又分了一半……剩下的那点杯水车薪……”

马一山叹了一口气。

“县令大人、县丞大人,小的倒有一法……”

主簿凑过脑袋,额头闪着灵光,很神秘的样子。

“别卖关子,快说!”

县令急催。

“临时组织一批可靠的民工,届时在河道现场做做样子,同时组织捕快、衙役守护在县衙周边,禁止百姓告状,再买通人做好宣传……”

县令马一拍桌子,愁眉顿消——

“不愧是主簿,三管齐下,不错。吩咐守城的士兵擦亮眼睛,机灵一些,将乞丐和难民全部挡在城外,不服管教的,全部抓捕入牢!”

……

再说,从太原出发后,刘千帆、顾臣、花梦瑶和十名御林军护卫,坐着马车、骑着大马,走走停停到了第十天早上,终于进入和平县境内。

走了一段路程,顾臣总感觉这和平县阴森森的。

便停下马来认真打量了一番,发现官道四周的山头、土岭,有成片的黄土小丘,观之甚感阴寒刺骨……

“顾王爷,这荒山野岭,有何好瞧?我们还是抓紧时间进县城吧!”

刘千帆从龙辇车窗伸出头来,看到顾臣停马不前,对附近的山岭岭看得出神,便提醒他。

“这和平县不一般……”

“顾王何出此言?”

“圣上,你细细观察,那荒山野岭,新丘一片,似乎在诉说着和平县黎民百姓的悲惨遭遇……”

花梦瑶闻之,也伸出头来看向远处。

“皇姐,是有些不正常……”

顾臣查看到官道两侧的树木不一般。

“还有官道的一些树木,下面一截,几乎没有树皮,可见群众饥饿成患。”

刘千帆怔愣,随后喃喃——

“怎会这样,这次南郁水患,推广以工代赈,拨了不少银粮,一人劳工,可保全家不饿,怎会遇难之人如此之多?”

“这还不明白?银粮都进了州衙和县衙当官的口袋了!”

顾臣轻飘飘的回应。

“如此贪赃枉法,本帝要斩了他们……”

刘千帆有些歇斯底里。

……

一路上,骑着大马,护在龙辇一侧的顾臣,不时冒出话儿——

“为官不仁,弄虚作假,群众无以为生……”

与刘千帆一同坐在龙辇上的花梦瑶,没好气地问——

“顾臣你瞎叨叨什么?有话就直言。”

“开渠引水弄虚作假,民不聊生卖儿卖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顾臣说得更明朗一些。

女帝也忍不住插上话儿问——

“顾王爷何此断言?一路走来,不是井然有序的吗?再说也没见什么饥民、难民呀!”

“所以弄虚作假!”

顾臣淡然回应。

“皇姐,别听他的,好好的和平县,让他说得如此不堪。”

顾臣突然想到什么,向女帝刘千帆征求——

“上次推广河渠开渠引水防灾之法,不如改道沿河岸查看一番?”

刘千帆答——

“允了!”

“大家换上百姓的装头,不要让人看出破绽,否则就了解不到实情!”

顾臣招呼大家换装。

……

很快大伙来到河岸一段开渠引水工地现场。

只见所开渠道不足百米,似是烂尾工程闲置在那里。

工地上有三十余民工模样的人,懒洋洋地坐在那里闲聊,看到有人过来,急忙撸起裤脚、挽衣袖跳到渠道下开工……

但当他们发现走过来的人,是普通百姓,便丢下工具,停下活儿。

一名工头模样的人出口粗言——

“么的!我还以为是上面来人巡视,原为是些无聊贱民!”

“喂!你们这些贱民,开渠引水重地,无事别到这里瞎逛!”

顾臣随意探问——

“我们是贱民,你们不也是民工吗?有什么差别?何出此言?”

似是工头的人瞟了一眼顾臣——

“当然不同,我们是县衙花银两特请来的,当然与你们不一样!没事走开,别在这里碍眼!”

顾臣回应——

“当然有事,我们也想参加劳工开挖渠道,混口饭吃!”

谁知那人甩着脸色——

“这里无工可做,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朝廷不是发布政令,和平县的灾民,都可以参加挖掘渠道,以工代赈,换取钱粮的吗?怎会无工可做?”

“啰嗦,县府管不了你们的死活!快快离开,要是耽误了上面来人巡查,我饶不了你们。”

一名民工出言相劝——

“你们走吧,到别的地方找吃的,这里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

顾臣问——

“什么情况?灾民响应朝廷号召,前来开挖渠道,还有错了?”

谁知那工头似的人更加恶狠——

“聒噪!再啰嗦,我们一起把你埋在渠道里,你信不信?”

顾臣用脚拇指想,便知道这伙为不是普通的民工,更不是缺吃少穿的人,这里必有猫腻。

再坚持下去,必定有一场恶斗。顾臣考虑到女帝的安全,就此作罢。

“走吧,这里不宜久留!”

刘千帆和花梦瑶也闻到了一股火药味,也感到这些人不是善类。

随后,顾臣、刘千帆、花梦瑶等人离开了工地。

他们接下来就是进城。


  (https://www.2kshu.com/shu/92440/4946356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