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云长灭胡
推荐阅读:瘤剑仙 小雌性超香软,开局治愈五大恶兽 汉末太平道 路明非,不卷你屠什么龙! 这个导演没有格局 问山河 人在高武,言出法随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听她吃瓜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
董卓一路追过来,清理了被封住的陕县。
由于不确定吕布到底是过河了还是向东去了,一时间也不好过河,便让樊稠驻守陕县重新整备,大军继续东出函谷。
在曲沃,董卓部下见到满是尸体,便从小路上了陕塬,找到了塬顶发动伏击的地方。
那里还有数百具尸体,是王允强拉走的曲沃壮丁,而且头上全都有黄巾。
——王允以为董卓死了,按原计划把这些无辜乡民扮成了白波黄巾。
但这一幕在董卓的部下眼里,那就是“吕布联合白波军谋杀董卓”了。
到了新安,董卓遇到杨彪和雒阳官员,总算得知了大部分情况,也得知董太后死了。
王允忽悠董太后离开雒阳,皇甫嵩脱逃,百官在巩县遇牛辅,又被南匈奴包围。
再到杨奉袭击於夫罗,董太后自尽,白波军内讧,百官火烧雒阳,杨奉出逃。
这是杨彪和官员们知道的情况。
他们不知道谋杀董卓的主意是王允出的——他们全都没有见到王允,只见到“白波黄巾”在杀乡民。
樊稠在陕县西边的古道上对付吕布时,也见到了山崖上的“黄巾”。
而董卓这边知道的,是牛辅将董太后等人控制在巩县,随后董卓下令吕布和牛辅清理白波军,但吕布传了牛辅战死的假消息试图谋害董卓。
董卓现在是信得过杨彪的,因为杨彪没有跟着王允和董太后行动。
吕布与“黄巾”联手袭击董卓,这种斩首行动看起来像是为了鲸吞董卓的势力。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如果吕布没点底气,怎么会这么做呢?
——董卓杨彪等人知道牛辅董旻董璜都没死,如果董卓被杀,吕布是得不到好处的,只会被董卓的部下追杀到底。
在这种情况下却仍然试图杀董卓,图个啥?
那只能是因为吕布那边“有足够的底气一口吃掉董卓”……
两边一对照,得出了个有点符合实际情况,但又有点自己吓唬自己的结论。
——董卓觉得,吕布、王允王柔、白波黄巾、南匈奴,这些恐怕是早有合谋,全是一伙的……
是并州派要吞掉董卓?
只是郭太意外死了,导致产生了杨奉这个变数,否则现在整个京畿三河,恐怕都已经落入并州派手里了?
其实并没有……真就是各顾各的。
但结合董卓和杨彪等人所知道的情况,吕布是和“白波黄巾”一起伏击董卓的,南匈奴与王允多半脱不了关系,白波军之前本就和南匈奴联合夺取了并州——看起来确实全都是一伙的。
这就意味着并州人完全靠不住。
没人知道王允为了全家性命忽悠吕布,以至于形成了这种误判。
王允的谎言倒也起到了作用,搞得董卓这边犹疑不定的——如果是整个并州联手,董卓还真不敢东出函谷关。
董卓赶紧招来刘艾和李儒议事。
李儒建议立刻抓捕军中所有的并州兵,该杀的杀,该拷的拷,先去除内患再说。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李儒这么聪明的人也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刘艾和杨彪则建议董卓先回长安,在华阴潼亭新建城关。
既然敌人实力极强,如果还要继续东出函谷关,敌人有可能从河东风陵渡直奔华阴,崤函古道可能会被截断,一旦长安丢了那就全完了。
这不能怪他们保守,毕竟关系到他们自己的利益。
杨彪全家都在华阴。
刘艾是宗室,京兆人,曾任西陵史,原本负责维护长安的皇陵和皇家园林。
当初斥责皇甫嵩无法保护长安皇陵的就是他。
被董卓提拔为司空府长史,是因为刘艾给董卓提供了皇陵财产,比如刘宏当年花大价钱铸造的铜人铜钟等等,董卓铸币就是用的这些铜。
由于得出了一个挺吓人的“并州党”结论,董卓确实也不敢轻举妄动,就先抓捕军中的并州人拷问审讯。
军中的并州人尚有上千人,拷打之下居然真有些人承认是卧底,而且说啥的都有……
有的自称太平道,有的自认是太原王氏的人,有的说自己是曹操部下,还有的说是何进旧部。
有间谍其实很正常,但大多可能是屈打成招的。
不过,本就烦躁的董卓不想分辨,索性下令将军中所有稍有嫌疑的并州人全部处死,并把三辅官吏中的并州人也全部抓入监狱。
岁数大了就不愿意冒险,董卓整体采取了守势,让部队驻守函谷关,让郭汜驻扎华阴,并派兵先查探河南的情况,尝试联系牛辅和张济。
吕布军和王允也因董卓的保守得以逃脱。
实际上,如果董卓能快速出兵河南,原本是能轻易取得极大战果的——黄河以南的各支部队其实都是断了后勤的孤军状态,很容易迫降。
但这一耽搁,不仅吕布溜了,杨奉和於夫罗也得到了喘息机会,就连李乐和胡才都有了回血的时间。
原本在雒阳的李乐和胡才,为了获取粮草,从轘辕关穿过嵩山山脉,一路裹挟去了颍川方向。
杨奉打算东出虎牢关,却在成皋一带和牛辅遭遇,其实两边都是去劫掠的,但撞上了也就大打出手。
牛辅兵力更多,却因临场反应太慢而战败,退到成皋,而杨奉夺取了牛辅好不容易劫掠的粮草。
黄河北岸,曹操在怀县捡了个大便宜。
於夫罗为了返回黄河以北,也为了南匈奴不被灭族,向已经攻入怀县的曹操投降了。
刘豹被送到了曹操手里当人质,以换取曹操给他们一条过河回家的路。
张辽当时希望曹操不接受投降,但曹操想要於夫罗的兵力。
张辽见说不动,便退兵去往冀州北部支援刘备。
……
……
於夫罗投靠曹操换取了回家的路,可他不知道,家已经没了。
关羽已经出了井陉,到了太原榆次县。
榆次县是从井陉出入太行山的隘口,关羽当初从河东护送铁匠的时候走过。
此时县内外都有匈奴人盘踞。
但人不多,也就千把人,而且都是老弱。
或许是没想到这时候有大军从井陉出山,榆次县的防御不怎么严谨,只在井陉隘口设了矮墙,连弩都看不到。
其实一千人坚守,已经能封锁井陉很长时间了,山路是无法陈列大军的。
但前提是守军必须有重弩之类的火力。
这种只靠矮墙和长矛短弓组织的防御,在关羽手里没能撑过一天。
关羽没玩任何花活,披两层重甲,带着亲卫冲锋先登,顶着敌人的弓箭强行突破了防御。
精锐部队面对匈奴老弱,也只需要平推。
破城后,关羽抓了几个匈奴俘虏,拷问其王庭位置,并就地取了匈奴人的牛羊为食。
随后马不停蹄的径直向西,没有再搭理其它城池。
太原盆地内没有别的阻挡,城池是可以不攻取的。
关羽要直取匈奴王庭,覆灭南匈奴部族。
对于关羽而言,他只需要杀胡,别的不用考虑。
曹操招降於夫罗自然有曹操的考量,但关羽只考量文书上那句“可还记得霍骠姚”。
——霍去病是河东人,关羽也是。
武帝之后,大汉历代对异族都是拉一帮打一帮的制衡态度,或许匈奴人自己也没想到,关羽竟然会如此激进。
关羽可不是士人,他从来就不讲究仁恕——他是河东武夫,恩怨分明才是他的处世之道。
既然匈奴敢进攻大汉腹地,那大汉当然也要杀进匈奴老窝。
不攻城,不停留。
用霍骠姚的方式对付匈奴,就食于敌,见人即杀,直到覆灭匈奴各部。
反正已经进了敌占区,所有人都是敌人,不是匈奴就是汉奸,没有人是无辜的。
如果沿途有汉人,见了关羽这支打着大汉军旗的汉军,那就应该主动投奔,一起杀胡。
如果没有响应,那大概率是汉奸。
不需要考虑攻城拔寨,关羽一路向西势如破竹,没人能阻。
眼下的南匈奴王庭,也就是五部老王的窝,其实都在晋阳西边,在太原盆地内,文水和汾水之间。
文水源头叫西山,西山下的草场就是挛鞮部的聚居地,其它各部都在汾水上游的草原。
关羽一路奔袭,只要遇见南匈奴聚落,便杀人夺马,就地取其牛羊为食。
杀了多少胡人,关羽已经数不清了,反正只要敢手握兵器的全都枭首,女人小孩全部驱逐——跟着这些女人和孩子就能找到下一个聚落。
没有俘虏,关羽没时间看管俘虏。
匈奴人地界不太容易辨别方向,但靠着不断驱逐匈奴人找部落,关羽成功的找到了西山王庭。
左贤王须卜那延被关羽一刀枭首,南匈奴留守的青壮几乎被斩尽杀绝。
留在王庭的所有牛、马、羊等很难计数,被关羽全部带走,无法带走的也全数杀死在原地。
关羽没有立碑或留别的文书,只将自己的旗帜插在了西山上。
旗帜下血红的文水与遍地的人头已经足以表达一切。
这不是胜利,这只是为了清理大汉疆域而已,这片地方,本来就是大汉腹地。
匈奴人真正的王庭早就不在了,值得昭告天地的地方也不在西山。
晋阳以北还有杂胡,雁门关外还有鲜卑。
灭了匈奴,还有燕山以北,还有卢龙塞北。
关羽觉得,等大汉的旗帜插到比霍骠姚所去过的瀚海更远的地方,才有资格再度立碑。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484/128422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