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民国:王牌飞行员 > 第526章 火箭蓝图 制导武器概念,双头鹰徽章

第526章 火箭蓝图 制导武器概念,双头鹰徽章


下方火箭弹爆炸的硝烟尚未散尽,方文却在通过机械感知对这台设备进行解构。

    他佯装检查射击效果,还在操作着这台原型设备,手指状似无意地抚过发射装置导轨,金属表面冰凉的触感下,却是人机一体状态对设备内部的深一步了解。

    虽然时间短暂,却已经足够将RO-82导轨发射器的内部构了解清楚并记下。

    “命中精度比我们预期高。“科罗廖夫拿着测距仪上到测试台来,他靴底沾着的积雪发出咯吱声响,“看来方先生有当飞行炮手的潜质。“

    随同上来的阿廖沙将其话语翻译,并递给方文一杯热可可咖啡驱寒。

    方文饮了口,咖啡的氤氲蒸汽在面前飘荡着:“是贵所的瞄准系统设计精妙,可惜不能一起购买。“

    “只能说抱歉,这种装置未来在战机上应用会是空战领域的变革,你应该明白它为什么不能出售。”科罗廖夫回道。

    “可它还很原始,不足以安装在飞机上,你们还需要大量实验数据来进行修正。也许,未来会有更好的技术替代它呢。”方文假意表露出还想打RO-82导轨发射器的主意。

    “抱歉,这事没法谈。”科罗廖夫毫不犹豫拒绝了方文,随后和方文从测试台下来,去看火箭弹弹着点情况。

    在那里,火箭弹爆炸造成的火焰已经熄灭,可以看到废旧汽车被炸出一个大洞。

    几名技术人员正在记录弹着点数据。

    看了会,方文出声道:“关于后续生产.“

    “按合同约定,首批50枚改制火箭弹三个月后交付。“科罗廖夫掏出手帕擦拭镜片,“不过.“他忽然改用俄语快速说了几句,阿廖沙翻译时明显迟疑:“他说.军事观察员会一同去你那,每次使用该火箭弹的实战,演练,试验都需要他在场,进行记录。“、

    这个要求有些苛刻,火箭弹运到缅北基地,方文肯定会拆卸改造,这个过程是不可能让外人看到的。

    方文表示军事观察员只能在实战和演练中参与。

    对此,对方并没有纠缠,只是象征性争执下,便同意了。

    到此,本次空气动力研究所之行基本算是结束了。

    但方文还是想要尝试下,看看能不能去他们的工厂看看。

    “告诉科罗廖夫先生。“他从大衣内袋取出债券,“我另有两万美元预算,希望能参观火箭弹生产线。“见老专家骤然绷紧的下颌线,他立即补充:“当然,只看最后的组装工序。“

    “不行。”对方拒绝了。

    这里的警惕性非常高,看来是没机会进一步理解火箭弹制造工艺。

    方文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当夜招待所内,方文锁紧房门拉上窗帘。铅笔在图纸上沙沙游走,机械感知复刻的细节正转化为精确的工程图。

    龚修能蹲在暖气片旁望风,忍不住低问:“团长,咱真要买苏联人的火箭弹?这玩意死贵。“

    “当然买,在我们没有生产能力前,就算是双倍价格都要买到手,只要搞定发射装置,它们的威力和战术打击效果将会远超以往的投弹方式。“方文说话,笔下却不停,现在画的是张绘满齿轮的草稿,正是白天感知到的导轨闭锁机构,看着自己绘制的图纸,他不禁在想,缅北基地的那些工业机床和加工设备应该能加工出这些零部件,只要仿制出RO-82导轨发射器,以后的研发就会快很多。

    窗外忽然传来积雪压断树枝的脆响,龚修能立即靠窗,透过窗帘缝隙看向外面。

    他低声道:“是巡逻的。”

    方文点头,继续绘制图纸。

    直到巡逻士兵远去,他还在忙碌着。

    最终,关于RO-82导轨发射器的图纸制作完成,他将其卷成小纸筒夹进了衣服的夹层里,表面上看根本看不出衣服中藏着东西。

    而在夹层中,还有一件事物,就是从拿破仑宝藏中取出的秘宝。

    直到现在,方文都没有研究它,甚至还没看过其是什么样子的,只知道大概是一个扁圆形的器物。

    为了保证不会让外人知道,他准备离开苏联后再看。

    收好图纸,方文忽然想起一件事,自己给妻子准备的明信片,至少要盖上列宁格勒的邮戳作为证明吗。

    随即,他从行李中取出相机包,那里面除了有相机,还有显影药水和照片纸,明天就要走了,不如今晚就将照片洗出来。

    一夜过去,科罗廖夫来到招待所送行,当初接方文三人的两名军官也来了。

    随后,方文三人坐上汽车离去。

    汽车驶出研究所,方文出声道:“在列宁格勒的邮政局停一下,我想要给明信片盖上你们这里的邮戳。”

    这个时代,用邮政局盖邮戳作为到此一游是世界流行的方式,两名军官并没有拒绝。

    过了一阵,汽车停下,车窗帘拉开,副驾驶位的军官道:“这里就是邮政局,我陪你过去。”

    随即,龚修能下车,拿着方文昨天做好的明信片,跟着军官进入邮局中。

    没过多久,他就和军官出来,手里明信片上盖着列宁格勒邮政局的钢印。

    汽车再度行驶,不过这次没有挂上窗帘,让方文他们可以欣赏城里的风景。

    半小时后,汽车开回了码头,方文三人下车,通过军官与码头管理人员接洽,随后回到飞机上。

    飞机在码头泊位启动发动机,螺旋桨飞速转动,机身转向面向外海。

    后面传来龚修能的声音:“缆绳解除,机锚回收,已经关闭舱门。”

    随即,方文操作飞机在水面上加速飞向天空。

    3小时飞行后,飞机飞抵斯摩棱斯克州,降落在城外的河面上。

    随后,皮埃尔赶了过来,还带来一辆油料车。

    他下车,第一句话就是埋怨:“这里好冷,难怪法军会撤退。”

    “先加油。”方文走到油料车那边,将管子塞进油料口,让龚修能用人力泵将油料抽进油箱中。

    在加油的工夫,方文从皮埃尔那里了解了宝藏开掘的情况。

    因为多人受伤的重大事故,那里又调了一批军队换防把守,而谢尔盖则带着已经取出的宝藏离开,短时间内那里是不可能再开工了。

    而这时,油料加好,一行人回到飞机上,准备离开苏联境内。

    飞机起飞,直接从斯摩棱斯克州飞往拉脱维亚的里加城,没有在里加城港停留,而是直接飞出了里加湾,原路返回。

    一整天的飞行时间里,都是在海面上空渡过,但这次没有遭遇德国的航母试航舰队,平安无事的回到了巴黎。

    抵达巴黎后,方文和皮埃尔告别。

    “我在外面逗留了太长时间,家里很多事都需要我来处理,不能继续待在欧洲。今天就要回去了,以后有缘再见。”

    “也许我会去亚洲的,在你的航空学校学习飞行,然后买一架你们公司的私人飞机。再见朋友,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与你一同寻宝。”

    “会有机会的。”

    方文与其握手告别,带着龚修能直接登上了公司的航班。

    这次他没有驾驶飞机,而是作为乘客静静地待在客舱,经过一万公里的多地中转飞行,耗时40小时,终于回到了仰光。

    泰山国际航班临停仰光,方文和龚修能下机后,飞机便起飞飞往昆明。

    方文则急不可耐地驾驶机场的汽车开回了公司总部,在顶楼的家中,裁开衣服的夹层,将里面的东西取出来。

    几张纸卷图纸小心放在一边,方文的注意力被那件秘宝吸引住了。

    这是一个镶嵌着各式珠宝的徽章,上方是一个皇冠,中心是双头鹰标志。

    这代表了什么呢?

    这些年,因为多次寻宝,他收集了很多关于世界各国历史的书籍读物,随即在书架上翻找。

    有了!

    是拜占庭的标志。

    拜占庭,也就是东罗马王国的国徽就是双头鹰,就连鹰的左右爪分别抓住权杖和珠宝都是一样的。

    但这玩意怎么跑到冬宫去了,和沙俄有关系吗?

    带着疑问,方文翻开沙俄的历史书籍,他从其中找到了答案。

    那个时代,奥斯曼攻下了君士坦丁堡,占据了巴尔干半岛,从而灭亡了当地的拜占庭王国。

    王国的皇室逃往欧洲各地,而其中的一位公主则被罗马教皇收养。

    这名东罗马帝国的末代公主叫做索菲亚·帕列奥罗格。

    后来教会为了与伊斯兰化的奥斯曼王国抗衡,便将索菲亚嫁给了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欲图让他们从北面牵制奥斯曼王国。

    莫斯科公国大公娶了索菲亚公主,为的就是拜占庭的传承,由此获得了拜占庭的皇家仪式和礼节,并继承了双头鹰标志作为国徽。

    由此,才有了沙俄的基础。

    看到这里,方文打量着徽章。

    这枚徽章会不会是索菲亚公主的呢?

    它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方文握住徽章,闭上眼,以异能感应。

    他感觉到了,徽章里面蕴含着大量信仰能量。

    这东西绝对不简单。

    而且年代久远,甚至可能在拜占庭时期就已经存在。

    对了,当时拜占庭是东正教最兴盛的地方,这个徽章可能在当时有着特别意义,甚至在很多仪式中被佩戴。

    那它的能力是什么?

    方文尝试注入自己的能量。

    随着他体内的异种信仰能量注入,徽章突然发热。

    接着大量耀眼光线从徽章中激射而出。

    霎时间方文就被光亮所笼罩,整个人的轮廓都带着光。

    短暂过后,光源消失,方文不解看着手中的徽章。

    这玩意,难道就是一个手电筒吗?!

    感觉很鸡肋啊。

    他对着镜子,再度注入能量,看着镜子中的景象,明白了这个秘宝的作用。

    它估计是用来显圣的。

    在激发后,整个人都被大量光污染笼罩,看起来就像被圣光包裹的天使一样。

    想一想,在一千年前,当时的宗教人士,浑身带着圣光走向信徒,那种神圣感肯定能让信徒们死心塌地。

    但现在,一个手电筒或者电石灯就可以做到类似的效果。

    所以说,时代在变化,科技带来的便利终究是要带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

    而这枚徽章,虽然发光的能力很是鸡肋,但里面蕴含的大量能量,却可以让方文持续吸收,倒也是个不错的宝贝。

    放下双头鹰徽章,方文查看自己在苏联绘制的图纸。

    RO  -  82导轨发射器分成4部分。

    导轨主体:作为火箭弹发射的导向装置,为火箭弹提供初始运动路径,保证发射方向稳定,材质是高强度金属,能承受火箭弹发射时的冲击力与高温。

    瞄准与调整装置:类似“传统的炮兵瞄准镜和简易的俯仰调整装置”,用于瞄准目标、调整发射角度,让火箭弹精准打击,可能集成在导轨系统并安装在相应作战平台上(如车载时的车体,飞机下挂装置)。

    发射控制组件:含发射开关等,电路、保险等子部件,保障发射安全、可控。

    适配平台接口:针对不同的作战平台:(卡车、改装坦克、飞机),会有与承载平台连接的结构,确保发射时整体稳定,传递并分散发射力。

    而RO  -  82导轨发射器的功能则是。

    发射:借助导轨赋予的导向和初始动力,把  RO  -  82适配的火箭弹发射出去,打击一定距离外目标。

    火力打击:齐射模式,通过多导轨并列发射的方式,一次性向目标发射相当数量的火箭弹,从而造成集群目标和工事的饱和性打击。

    战术适配:

    若为车载,依托车辆机动性,快速部署、转移,在不同战场环境,如平原、简易道路等,灵活实施火力打击任务,还可能适配不同弹药(破片、燃烧,穿甲等战斗部),应对多样战术需求。

    若为飞机挂载,可以挂载在飞机腹部,也可以挂载在机翼两侧,以外置式发射导轨装置,向目标进行连续性火箭弹射击。

    这时,方文的脑中浮现了一副战机配备了火箭弹作战的画面。

    如果初代机机翼左右各挂载2门火箭弹导轨发射装置的话,飞机将会拥有远程精准打击能力。

    当然,这一切,需要等火箭弹运来,根据情况进行改造试射,才能摸索出结合电视火控、导轨发射的原始级制导武器。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544/128410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