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咒禁山海 > 第239章 东方和西方的书友们

第239章 东方和西方的书友们


玉京城,裕王府。

    专属于裕王自己一人,不允许任何妃嫔、下人进入的小书房里摆满了各种琳琅满目做工精美的小玩意。

    尤其是最中间的一张大书桌上,竟然还凑齐了《海权论》附带的所有“周边”。

    有一颗比人头还大的黄铜地星仪,大陆比例虽然略微有些失衡,但已经可以十分直观地认识整个世界;

    有一百比一复刻的弗朗机大帆船,刷着桐油的木质舰身风帆、缆绳、舱门.纤毫毕现,就连黄铜制成的火炮都一应俱全;

    还有只能看不能用的精美火绳枪模型;罗盘和世界主要航线的航海图

    甚至还有当年宝船舟师所用的宝船模型,实际就是大号福船,不会被人无端联想到郑和宝图的下落。

    显而易见,这种先进的营销理念自然都是王澄的主意。

    加上书商世德堂发现《海权论》爆火之后比他这个作者还要积极,搭售周边可比单纯卖书要赚钱太多了。

    能买得起这些东西的读者自然也都非富即贵,就比如裕王这位理论上全大昭第二尊贵的人物。

    说来也巧。

    那天他在王府里,借着准储君的位格和汉始皇帝王神炁构建的天规地矩,无意间听到了自家父皇像是要吃人一样的咆哮声:

    “钱!他们偷了朕的钱!”

    花钱找亲信宫人打探之后才得知,自家父皇正在看一本名叫《海权论》的书。

    当时距离刊行只过了几天,口碑才刚刚发酵就立刻被监视四方的白鳞卫送到了【社稷主】的案头。

    社稷主虽有移山倒海之能,但力量辐射范围只在千里之内,连自家王朝的疆界都不能完全掌握,更何况是万里之外?

    以前绍治皇帝跟历代先帝一样,全都觉得外面都是蛮夷之地,自家天朝上国不假外求,自给自足。

    这种认知在一定范围内似乎也没错,但凡北方草原能够种地,早在汉武帝时期就不会再有游牧民族崛起的机会了。

    如今他被《海权论》打开了眼界,清楚看到字里行间处处都写着一个字:钱!

    有人拿走了本该属于朝廷的钱!

    裕王现年二十四岁,正是精力充沛好奇心旺盛的时候。

    立刻派人从京城的书肆里买到了眼前这些东西,随后也看到了作者罗列的一系列详实数据:

    “.瀛洲石见银山新大陆波托西银矿

    早在弘治朝国库太仓银年景最好的时候一年收入400万两,加上占比80%的实物田赋3000万石,也不过才两千多万两白银。

    随着大航海时代来临,如今全世界每年所产三分之一的白银都在不断涌入神州,弗朗机、尼德兰、不列颠尼亚等国大致的贸易数据如下.

    可是,我们大昭到了绍治一朝,田亩却从开国时的8.5亿亩骤降至4.2亿亩,太仓白银岁入也仅剩下130万两,无论何种税收都不增反降,支出反而暴涨到240万两

    那么问题来了,整体外贸收入在疯狂暴涨,朝廷税收却在持续减少,钱到底去了哪里?”

    裕王看到这里也顿时明白父皇为什么会大发雷霆了。

    就算数学再不好,也知道大昭理论上的岁入应该是连年增长,甚至是越长越快,万万不可能出现这种越来越少的情况。

    既然这钱朝廷没拿,肯定是有人拿了。

    不要说掌握大权的社稷主,就连他这个还没有体会到权力滋味的准储君都忍不住气血上脑,青筋暴跳。

    咬着牙吐出了自己的论断:

    “朝堂之中有奸臣!很多很多的奸臣!”

    尤其是当他向那群“两袖清风”的清流师父们,还有王府属官们问及这一怪象时。

    却得到了“江南水患频仍,民力已竭”、“流亡日众,田土抛荒”、“奸猾吏胥,侵吞中饱”.等一系列可笑的答案。

    裕王感觉自己在他们眼里像是一个傻子。

    看到这些人“忧国忧民”的嘴脸,他也越发坚信《海权论》上说的一段话:

    “同道们,财权即政权!海权即国权啊!”

    甚至裕王还无师自通,自动在心里补上了那位作者靖海王王澄的未尽之言:

    “皇帝和朝廷中枢跟咒禁山海之下被当成弃子、消耗品的疍民、采水人,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一个被人偷走了钱,一个被人偷走了命!”

    直到今日,一则来自东海的消息突然轰传天下。

    靖海王带领自己的东海国陆海二军,豪取石高250万,足有大昭十二分之一的九藩岛。

    一跃成为西海道霸主,对比全瀛洲所有大名也是当之无愧的天下强藩。

    证明作者不仅有理论更有实践,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践行自己的道路。

    据说这一天东海沿岸无数座属于他爹【靖王爷】的庙宇、神龛全都大放神光,通宵达旦久久不散。

    而且还是极为烧包哦不,是显眼的七彩毫光。

    裕王坐在自己的小书房里,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开关!大昭必须要开关!

    若是孤能做主,定要在海商云集的月港开关,另置一县。

    这《海权论》作者叫王澄,不如就叫它‘海澄县’,既能惠及百姓,给疍民喘息之机和谋生之道,也可大大充实国库。”

    刚刚说出口,却忽然惊觉失言,一把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甩出几张能自动飞行的木鸢,确定书房内外都没有人才重新放下心来。

    也实在不能怪这位准储君谨小慎微。

    如今绍治皇帝态度暧昧,储君之位迟迟未定。

    一派以内阁首辅严介溪为核心,支持四皇子景王韩载圳继任太子;一派以内阁次辅徐少湖为核心,支持他三皇子裕王韩载坖上位。

    “父皇对我实在是没有多少亲情可言,太子之位空悬14年都不册封我这个庶长子,明显更宠爱比我只小两个月的弟弟。

    我是天班【神机道士】,他却得了恩典,就职了跟父皇一样的【丹鼎道士】。

    还说什么‘二龙不相见’,从不和儿孙见面,孤又如之奈何啊?”

    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裕王做事十分谨慎。

    从不随便参与朝政,也不搞各种奢靡的娱乐活动沉溺女色,甚至就连平时的言行举止也都十分小心翼翼。

    甚至太过谨小慎微,前些年为了得到王府该得的俸禄,不惜重金贿赂严党的那位小阁老,以为平生之耻。

    可他却不得不继续隐忍下去。

    “说一句大不敬的话。

    父皇正在收集不死药【五脏归真丹】的五种宝材,以父皇一品【丹鼎道士】的本事,应该很快就能炼成一颗不死药。

    为了不死药连《海权论》上指出来的那些蛀虫都暂时放到了一边,根本不管不问(实则已经派出白鳞卫)。

    他可能觉得只要自己长生不死,大昭的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孤怕是要永无出头之日了。”

    年轻的裕王眼睛再次落到了那份白鳞卫送回来的邸报上,目露艳羡。

    都说许多神州男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父亲的认可。

    只要看看人家【靖王爷】冒出来的七彩神光,就知道他今天有多么的春风得意。

    据说那位靖海王只是一个刚刚十八岁,还不到弱冠之龄的年轻人。

    就连山海会的会长在世鬼神老吊爷都称其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对比自己“笼中雀”一样的处境,裕王有深深的冲动想要给王澄写一封信,想要请教一下在看书时遇到的各种问题。

    尤其是西弗朗机那个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恩里克王子的故事。

    但是

    他不能!

    身为法理上可以继承皇位,实际上远不如弟弟景王受宠的“准储君”。

    他实在太了解“原则上可以,实际上是不可以。原则上不可以,实际上是可以”这句话的含金量了。

    弟弟景王随时都有可能将自己取而代之,被取代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现在绝对不能做任何出格的事情。

    深深吐出一口气,他在一扇屏风的背面写下了得到自由之后,要做的第一千八百七十二件事。

    屏风背面已经记了密密麻麻一面,可见他的日子有多么压抑。

    低头看到《海权论》最后一页,作者对所有大昭人发出号召:“去找吧,三宝太监把他的所有宝物都藏在了那里!”

    裕王忍不住心潮澎湃:

    “他也是王爷,我也是王爷,要是能逃离这牢笼一样的京城,跟那靖海王换一换就好了。

    我也想要出海去当一位.航海王啊!”

    同一时间,这片广袤大陆最西端,还要更往西的一个岛国上。

    继承了兰开斯特和约克家族遗泽,开创了新朝的都铎王室,长期驻跸于诺里奇行宫。

    宫殿四周竖立高高的城墙围着,还有雄伟的城堡式门楼,将行宫变成一座兼具防御力和美观的巍峨要塞。

    不列颠尼亚的现任女王伊丽莎白·都铎,也正坐在书桌后认真读着一本被翻译成不列颠尼亚语的《海权论》。

    这些通过岳母卡珊德拉·帕列奥罗格,在西大陆刊发的版本要比东方晚了不少时间。

    女王陛下无意间在宫廷舞会上听自己的海军将军们热烈谈论这本书,取来一看就彻底爱上了它。

    伊丽莎白一世今年也只有二十八岁,眼界却已经非同一般。

    她早就看到了随着海量白银黄金运回弗朗机帝国,引发了对方国内一系列问题。

    广袤的殖民地或许没有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强,反而随着在全世界“买买买”,导致国内通货膨胀,手工业被摧毁,国力越来越弱。

    直到有一天恐怕连建造战舰,打造火炮的必要工业能力都将丧失。

    而殖民地的反抗却会越来越强,那时便是帝国衰落之时。

    这本专门针对西大陆版本的《海权论》中,恰巧就有一小部分殖民2.0的表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却只是隔靴搔痒,没有深入阐述。

    还有岛国发展所需的“大陆均衡战略”也是一样,稍微提了一句,就略过不谈。

    让伊丽莎白一世欲罢不能,心痒难耐。

    “作者竟然会是一位东方的国王?

    他从来没有来过西大陆,却拥有敏锐的洞见力,不仅制定国家战略,还清晰描述了一条海军发展路线,完美契合我们不列颠尼亚的国情。

    这正是我和我的王国、我的海军所需要的战略家,真想见一见这位作者,跟他促膝长谈一番。”

    她头上可没有刻薄的父王压着,想到就干。

    取出鹅毛笔和一张羊皮纸飞快写了一封长信,用蜡和手上的黄金玺戒,盖上一枚都铎家族红白玫瑰的纹章。

    摇响银铃叫来宫廷侍从对他下令道:

    “派出【狮鹫骑士】,用最快速度把信送到我们不列颠尼亚的东婆罗多公司。

    让他们派出专人担任女王特使,将我的亲笔信送到那位东海国的国王陛下手里。”

    “遵命,我的陛下!”

    年轻的女王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同为岛国的统治者,她相信自己和对方一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600/128438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