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激荡1979! > 第390章 魏明的资产,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第390章 魏明的资产,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跟小红跨年的时候,其实整个燕京节日氛围并不浓,老百姓还是更认农历新年。

    从这天开始,全国很多家庭开始挂起了北影厂四朵金花的1982年挂历,还有大量只挂龚樰的,穿着东方新天地的漂亮衣服,时尚又大方,明显更赏心悦目。

    朱霖因为还没有正式入职人艺,没有单位帮着操持这些,所以就连她家,以及她在老洋房挂的也都是龚樰,每天只能睹物思人。

    然后她就收到了小雪的来信,很好,年前就能回魔都了。

    82年的第二天是腊八,华侨公寓里,魏明和小红学着母亲腌制腊八蒜,电视打开,小红遗憾道:“听说《霍元甲》要播了,怎么还没有啊。”

    她在香港看过几集电视剧后再看国产剧就觉得差了点意思。

    “估计要放在春节后了,好多家庭都会在临近春节的时候置办电视机,”这时电视上开始播放《动物世界》,魏明道,“诶,这个也不错,挺长见识了。”

    第一集就是非洲,魏明前世只去过埃及这一个非洲国家,还真想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去非洲大陆瞅瞅,领略一下不同的风土人情。

    还好这一集没有春天到了之类的解说,两兄妹顺利看完,然后魏明在书房又写了会儿东西,睡前发现家里的宣纸不太够用了,于是第二天下午班后去了一趟荣宝斋。

    好久没来这里进货了,自己手上外汇充裕,正好看看有没有什么心仪的画作。

    结果骑着摩托车看到在街上溜达的李瀚祥。

    “干啥呢?李导。”

    “小魏啊,随便看看,看看明清家具。”

    魏明知道,准是来收古董的,这家伙是个狂热收藏爱好者,那点导演费都折腾进这里面了,前两年做心脏手术差点因为没钱给耽误了。

    老李给出的理由是:“虽然故宫和避暑山庄都同意让剧组进去拍摄了,但还有些场景需要棚内拍摄,也需要使用一些那个年代的家具。”

    这倒也是实话,故宫允许李瀚祥实景拍摄,但有些区域是不开放的,比如太和殿还有一些放置着重量级文物的宫殿。

    故宫对李瀚祥开放的权限比《末代皇帝》的贝托鲁奇还是差一些的,远香近臭,李瀚祥这个香港导演还是不够远。

    在春节之前,老李都将住在燕京,一边搜寻家具,拍戏收藏两不误,一边跟北影厂协商具体拍摄事宜。

    魏明问起他最重要的一场火烧圆明园怎么拍。

    李瀚祥:“我跟北影厂的置景师傅商量过,按照我的要求如果是做微缩模型的话,他估了一个价,大概是20到30万,人民币。”

    魏明感慨:“不便宜啊。”毕竟大陆拍一部普通电影大概也就这么点钱,比如《喜盈门》就是30万拍出来的。

    这个价格李瀚祥觉得还OK,这里说的微缩模型就是把整个圆明园主要景观全都囊括,非常考验手艺。

    李瀚祥道:“然后我又问了问如果搭建实景需要多少钱,不用多,最主要的几个景观即可,他说估计要60万。”

    魏明:“然后你选了搭实景,等用完了再一把烧掉。”

    李瀚祥看着魏明:“你不惊讶吗,北影厂的人听说我要60万搭实景,还要一把火烧掉,都吓坏了。”

    魏明笑道:“我只觉得开心,感谢李导为大陆经济做出的贡献。”

    “你也支持我就好,我想拍出来肯定非常震撼。”李瀚祥无比憧憬,又问魏明来干嘛。

    “去荣宝斋买点东西。”

    李瀚祥刚从那边过来,于是两人就此告别。

    到了荣宝斋,首先就看到有一个老外正在看《清明上河图》,魏明赶紧上去凑热闹。

    “这可是好东西,不得卖他一百万刀啊。”魏明对于经理玩笑道。

    于经理:“魏老师玩笑了,又不是真迹,如果是真迹的话,一千万也不能卖啊。”

    最终这位外国客人还真买了,荣宝斋收了人家200刀。

    这什么概念,魏明在这里买的各当代名家的真迹,超过200刀的也就那么几幅代表作,其余的几十刀就能买到不错的了。

    不过谁让这是《清明上河图》呢。

    《清明上河图》确实在中国绘画史上意义非凡,别说宋朝张择端的真迹了,就算是仇英临摹的版本那都是国宝级别的,放在辽博供着,未来一幅无法断定是仇英临摹版的《清明上河图》都能卖出七八亿。

    而清朝人临摹的仇英临摹《清明上河图》版也能卖个一亿上下,“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就这么值钱。

    当然也和这时候的复印技术也没那么方便有关,这个复刻版是荣宝斋研发了数年之久的木板水印复刻版,集公司多位技术骨干的看家本事制作而成,共雕刻木板2150块,在勾描、刻版、印刷、装裱等环节精益求精,而且数量有限,精致无比,贵有贵的道理。

    魏明知道这辈子甭想拥有真的《清明上河图》了,所以干脆也买了一幅复刻版,哪怕这玩意儿升值潜力没有那些真画高。

    因为这复刻版只能算是可再生可复制的工艺品,于经理也没要魏明外汇,人民币给400块就行。

    “行吧,等会儿一起结账,”魏明看了起来,“这驴不错,我跟驴有缘,这是……黄胄的画。”

    于经理道:“黄胄先生的驴是一绝,毕竟他是保定人嘛。”

    黄胄准确讲是保定蠡县人。

    “难怪画的这么地道,有生活啊。”

    黄胄的绘画风格线条奔放,形象生动,这时候价格比较一般,跟吴作人他们这些前辈差着行情。

    魏明看了一下黄胄还有马,于是买了一幅《驯马图》一幅《群驴图四条屏》,一共才花了一百多。

    不过他来这里可不是为了花这些小钱的,国内账户上还有一百多万人民币和三十几万美元,几千万日元,啥时候才能花完啊。

    于经理也看出魏老师想要花钱的冲动,于是把他引上二楼贵客厅。

    荣宝斋好东西多着呢,只不过他们不会一下子都放出来,隔三差五才会下决心卖掉一件。

    “这件东西您肯定喜欢,我特意给您留着呢。”

    “哦?”

    于经理打开一个木匣子,取出一个装帧精美的册子,尺寸大概是30多厘米X40多厘米,上书“毛主席诗意册”,傅抱石的作品。

    “一共是八幅,名字分别是韶山诗意、芙蓉国里尽朝晖、虎踞龙盘今胜昔、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寥廓江天万里霜、登庐山诗意、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风展红旗如画。”

    魏明上手看了起来,作为主席的诗迷,他对这几幅对应的诗词都很熟悉:“《七律·到韶山》、《七律·答友人》……”

    当翻到代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虎踞龙盘今胜昔》这幅画时,魏明跟于经理对视一笑。

    于经理道:“这一幅如果叫《人间正道是沧桑》就更妙了。”

    全部看完后魏明很满意,最后问价是1600外汇券,相当于每幅200块。

    魏明笑道:“比当初齐白石的花卉工笔草虫册可不便宜。”

    当初那个组图是1800外汇券买的,但人家是18幅啊,这才一年半的时间。

    于经理笑道:“这个尺幅还是要略大一些的,而且最近收藏市场确实有些热。”

    魏明也没计较那些,第一次买齐白石那组画的时候他确实有些心疼,着实凑了一阵子才凑够的,然而一年半之后的现在,1600外汇劵对他已经微不足道了,在香港他还吃过1000港币一顿的饭呢。

    之后又照样买了一些纸墨消耗品,他来之前就备好了钱,所以也不需要再去银行啰嗦,直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回家之后魏明好几天除了写作就是欣赏这些新宝贝,放大镜可以派上用场了,在清明上河图上看小人也是一种乐趣,还能了解到宋朝市井生活的一些细节,这玩意儿对研究北宋历史也是大有裨益的。

    可惜雪姐不在身边,要不然就可以一边抱着她一边赏画了。

    恰好这期间收到过雪姐的来信,得知了她在苏州的住址,于是魏明给她写了封信诉说自己的好心情,另外还把这些画,以及南锣鼓巷的新家拍下来给她看。

    这期间魏明还通过港办收到了香港电台的邀请,请他参加《第四届十大中文金曲》的颁奖。

    魏明因为要参加77级毕业会,档期冲突,而且参加了十大中文金曲,那十大劲歌金曲要不要参加,如果都参加,那小红估计要一个人在燕京过年了。

    还有就是到了香港,沉迷于美色,又要耽误创作进度了,写英文小说很耗心神的。

    基于这些原因,所以他婉拒了,不过也安排了人帮自己领奖,如果周惠敏参加,那就她帮自己领奖,如果她没参加就让谭勇麟帮忙。

    回复了香港后,魏明又开始搬家和买家具,这些主要是彪子在帮忙,他和小梅也在魏明的新家里聚了一下。

    梅文化感慨:“两道门一锁,这就是自己的独立王国啊!”

    从小住的是大杂院,彪子对燕京四合院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鄙夷的,可如今见到魏明这套两进四合院舒适的居住环境,他也生出买这么一套大宅的想法。

    不过得知魏明花在装修和软装上的钱比买四合院还贵,彪子又退而求其次,还是买个小点的吧,跟小梅那个差不多就行。

    梅文化:“要买就快点买,将来肯定涨价,买了之后找雷师傅帮你按照这个级别装。”

    梅文化也羡慕这的装修,他也是找雷师傅装的,但因为在装修上没那么舍得投入,所以居住体验跟魏明的二进院差得很远,之前也就老婆娘家来人让他们住那里,现在又充当了新天地的仓库。

    魏明笑道:“现在雷师傅可忙了,找他还得预约呢。”

    因为知道雷师傅祖上是宫廷御用建筑世家,所以魏明给他介绍了个大活儿,把他引荐给了李瀚祥导演和北影厂。

    可把雷师傅激动坏了,不仅因为这是一个六十万的大活儿,弄成了,他一辈子都吃不完,最重要的是他能把祖上的本事施展出来了。

    为这雷师傅还说要把魏明的装修费退给他,魏明坚决不收。

    彪子小梅离开前魏明从自己的藏书里翻出一本书丢给彪子,是帮他了解僧格林沁生平和清末背景的。

    “明末渊……”

    “拿错了,这本《清末名人传》。”

    等他们走后,魏明进了书房,旁边还有一个信房,是专门用来放读者来信的,不过平房容易返潮,还有虫蛀问题,以后还是得多买点楼房用来放书信。

    进了书房,魏明挪动了墙边的书架,后面有一个一个开关,打开之后墙后藏着一个一米宽,四米长的空间,里面还放着一台德国产的重型保险箱。

    魏明最珍贵的几幅画,还有一些有特殊意义的物件都放在这里。

    这个小密室是雷师傅带着两个儿子亲自弄好的,他们仨加上魏明合力把保险箱弄进去的,保险箱的部分直接砌进了墙里,徒弟和员工们都不知道,老雷家八代从业者的信誉还是可以信赖的。

    做了这些安排,魏明稍微安心了一些,今晚就在这里住下了。

    然后第二天就不想来了,房大人少,哪怕魏明胆量惊人,晚上并不害怕,但也觉得并不舒适,房越大越觉得孤单,这时候又开始羡慕喜子的葫芦娃了。

    好想让雪姐和霖姐给自己生娃娃啊,他甚至觉得七个都不够,最好九子夺嫡才有意思。

    后来魏明反思并检讨了自己,之所以小小年纪就想要娃,还违反政策想要多生多占,主要还是因为物质条件太丰富了,都是有钱闹的。

    如果将来拥有老宗那样的财富体量,估计没儿子都该着急了。

    ~

    此时苏州的龚樰已经收到小魏的来信了,每一个字,每一张照片都看了又看,恨不得立即飞到燕京去给他生孩子,这会儿自己正是排卵期。

    “龚樰同志,你出来一下。”导演颜碧丽过来敲门。

    “什么事啊颜导?”

    颜碧丽道:“有央视台的几个同志来找你。”

    龚樰大概知道是什么事儿了。

    苏州古建筑多,而且保存的好,历来被古装片青睐,杨洁率领的勘景小队来到这里看一些园林和古寺,顺便看看魏明已经说服的龚樰同志。

    这时龚樰还没卸妆,直接穿的是戏中服饰,跟现代装相比又是另一种美,一看就是家庭教养极好的大户人家的少夫人。

    龚樰五官精致无瑕,不过身上缺少仙气,也没有妖精味儿,更多的还是人味儿,可能也是受过往角色的影响,杨洁首先想到的是大户人家的少夫人,而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可能是她身上藏不住的那股子母性吧。

    杨洁导演随意地跟她聊着天,还让王重秋给她拍了几张照片。

    正说着,两个穿着现代装的小伙子进来了,是《笔中情》的男一号王伯昭和男二号迟重瑞,杨洁的雷达直接亮了,忙叫住他们。

    “你们也是演员吗?之前没见过你们啊。”

    龚樰笑着帮忙介绍,其中王伯昭24岁,还是上戏的在校生,迟重瑞29岁,77年毕业于上戏,去年第一次演电视剧,《笔中情》则是他的第一部电影。

    杨洁认真打量着这两个英俊的美男子,感觉王伯昭更好看,但因为太好看,隐隐有种轻佻傲慢之感,不适合演和尚。

    倒是这个迟重瑞,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个子也高,看着温和可亲,忍不住开始想象他剃光头的样子。

    “你们两个想不想演西游记啊?”

    “西游记?”

    “对,这是我们央视台今年刚刚确定的两个四大名著项目,还有一个《红楼梦》。”

    王伯昭一听这个,很想报名演贾宝玉,他问:“那《西游记》我们能演什么啊?”

    杨洁指着迟重瑞:“这位迟同志可以演唐僧,至于你,面如冠玉,演白龙马怎么样?”

    “啊?”王伯昭一指迟重瑞,“让瑞哥骑我啊?”

    迟重瑞闹了个大红脸,龚樰也忍不住啐了一口,这说的什么混蛋话。

    王伯昭说完才反应过来有些歧义,杨洁哈哈一笑:“骑的时候肯定要换成真马啊,你主要演人形的时候。”

    那岂不是就是个小配角,瑞哥这妥妥的男主角,起码也是之一。

    不过这会儿《笔中情》还没上映爆火,王伯昭也没那么火,再加上在校生面对《西游记》导演气势上有些弱。

    他点头道:“那到时候您喊我吧。”

    迟重瑞还有些梦幻,太神奇了,突然就有一块超级大饼落在自己面前。

    他有些激动地问:“杨导演,就确定是我了吗?”

    “小王你给他们俩拍几张照片,”杨洁吩咐后回答迟重瑞,“你现在是二号人选,如果没有更合适的人,那就是你了。”

    出京之前他们曾去电影学院表演班看过,一个叫汪粤的学生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不过跟这迟重瑞一比,坚毅有余,却输了几分慈悲脸庞,她暂时还无法下定决心,但天平已经向迟重瑞倾斜了。

    听说还有竞争者,迟重瑞就知道这事儿不保险,杨洁等人离开后他有些忐忑,还向龚樰请教。

    他先是感谢了龚樰,因为人家是来找龚樰的,这才让自己碰上,自己是沾了龚樰的光。

    “你想得到这个角色,不妨等咱们这部戏拍完之后就剃了光头去寺庙里体验生活,把自己想象成准备出发去取经的玄奘。”龚樰提点道。

    迟重瑞如梦方醒:“龚樰同志说得对,感谢感谢,另外问一句,杨洁导演找你是演嫦娥还是女儿国国王啊?”

    龚樰摇摇头:“她也没说,只说肯定有我一个角色。”

    接下来杨洁团队又去上影厂找朱霖,魔都的景倒是没什么可说的,可以直接去杭州去绍兴,也不知道猴子能不能给人惊喜。

    ~

    香港,《表错七日情》票房正式达到1200万,后续还有上升空间,不过81年年度票房排名已经尘埃落定。

    第一名无疑是打破记录的许氏兄弟拍摄,嘉禾作品《摩登保镖》,1776万,然后就是青鸟的《表错七日情》,1200(上映中),第三名还是青鸟的《自古英雄出少年》1150万。

    第四名则是一部引进片,007系列的《最高机密》,现在的邦德已经是罗杰·摩尔了,1103万的成绩是引进片影史第一,而且恰好比去年成龙的《师弟出马》多一万,让这部程龍的发轫之作总榜滑落一名。

    再后面的新艺城《追女仔》就只有900多万了,不再赘述。

    这一年程龍惨败于吴惊之手,而接下来吴惊还有一个师兄即将登场。

    阿敏去左派电影院二刷《表错七日情》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少林寺》的宣传海报,看着似乎很厉害的样子。

    今天阿敏刚到家就发现卧室床上放着一条很漂亮的新裙子,她喜不自禁,赶紧过去感谢妈咪。

    十大中文金曲邀请了她,在犹豫过后考虑到要给阿明领奖,所以她还是答应了。

    “妈妈祝你也能拿奖,如果拿到了就放在店里吸引顾客,”周妈妈玩笑道,“明天妈妈会在电视机前给你加油的。”

    周惠敏:“妈妈,十大中文金曲又不会电视直播,守着收音机就行。”

    因为是香港电台主办,所以到时候也将在香港电台音频直播。

    现在电视机覆盖率这么高,这种播出形式肯定是无法适应观众需求的,这点TVB优势明显,我直接放在TVB给观众们看明星领奖加表演,你怎么跟我比!

    今晚谭勇麟还给阿敏打了个电话,问她是否出席:“如果你不去,明天我可就要大出风头了。”

    “去,我肯定要去的啊,如果我拿不下了会让你帮忙的。”

    ~

    8号这天,魏明一大早就去了学校,今天是毕业典礼的日子,北大即将为77级学生送行。

    一进学校,就听到大喇叭上唱着学生们自己录制的《祝你一路顺风》~

    ……

    (4月8000月票,5月1000月票加更,已经开始还5月的加更了,晚上保底~)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738/128424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