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如此好的科研环境,怎么敢休息大佬
“于叔,这些问题还是交给领导们去操心吧,咱们得考虑把微型计算机推向市场……只有用户多了,功能需求才会更大,然后才会出现专门的软件开发公司进行配套……我们得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生态……”
现在向市场上推出微型计算机,用户不会太多。
但是这些用户都非常关键——科研院所跟大学,这些不只是研究先进技术,还有培养人才的职责。
“建立生态?”
于国峰皱眉看着谢威,满脸不解,“这些微型计算机都是用于科研……”
“在美国市场上,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情况您知道吧?”
谢威没有直接解释,而是询问于国峰是否知道目前世界商用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于国峰开口说道。
随着改革开放,国内大量往美国派遣留学生,在非是核心的论文期刊方面,封锁不那么严重,而国内派出去的留学生跟交流学者也会把了解到的情况传回来。
在这方面,国内消息没有那么滞后。
“你该不会是想要如同美国市场上,为了拓展市场需求,想要向个人用户出售微型计算机吧?”
看着谢威的表情,于国峰一愣,随后满脸震惊地看着谢威。
后者没有解释,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还是先放弃这样的想法吧。国内这方面的市场根本就没有!人家美国人收入多少?我们国家的人均收入又有多少?一台微型计算机三四万块钱,即使以我们的收入,想要买一台,也得存六七年,这还是不吃不喝的情况。”
于国峰急了。
谢威这方面的想法太过让人恐惧,别说个人用户,国内能买得起几万块钱一台微型计算机用于科研的单位都不会太多。
“又不是现在。目前微型计算机的价格高,是不争的事实。”
谢威没想到于国峰在这事情上如此抵制,只能耐心地解释。
配套跟不上,尤其是支持更多用户功能的各种芯片设计,国内根本没法跟欧美市场比;研发投入大,任何一款微型计算机的研发,都不是小数目,而市场订单却并不多。
“一旦我们的微机上市,国外在这方面的封锁就会组建解除,哪怕只卖比我们先进一点的微型计算机,价格再低一些,我们的研发成本就很难回收回来……国内市场,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大学,都很难拿出几万来采购一台微型计算机,更不要说个人……”
于国峰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
哪怕是万元户,都没有几个买得起个人使用的微型计算机。
何况,万元户买微型计算机干什么?
他们又不用赚钱。
“随着配套产业的发展以及技术进步,成本会大幅度降低;另外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大家的收入也会快速提升起来的……”
“除了我们学校,其他学校跟科研单位的工资涨多少?”
于国峰的话,顿时把谢威干沉默了。
他想的太过理想化了。
中国的居民收入跟欧美比起来,差得太多了。
其他不说,就连香江那边的出租车司机,在八十年代跟九十年代,利用自己的零花钱都能在国内来找个“对象”什么的。
“我们得向这方面发展。如果微型计算机只是为科研服务,市场规模太小了。如果功能不全面,别说国内市场,连国际市场都没有太大指望……”
一开始,谢威研发微型计算机,是准备大规模推向国际市场的。
可在程控交换机刚上市,国际通讯巨头就疯狂涌入中国,降价、成立合资工厂等来打压国产程控交换机就让谢威意识到,在未来更加重要的计算机领域,西方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技术快速发展。
出口?
如果是欧美市场,随便一个影响国家安全就能给国产个人计算机干垮。
一度成为IBM最大竞争对手的王安电脑公司破产,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西方白人不仅不会容许中国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哪怕是华裔计算机公司,同样如此!
可不推出更多功能的微型计算机,国内计算机发展不起来。
“你搞了一批全国最顶尖的计算机硬件专家到学校,现在各个项目都已经展开,研发经费的压力大是肯定的……谢威啊,越是这样,越不能急切,一旦决策失误,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于国峰提醒谢威,“国内科研单位的需求,就不是我们短期能吃下的……”
“我没有说现在啊。但是得提前布局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
谢威无语了。
他没说现在就推出个人微机啊。
“这需要多少经费,你算过吗?即使华峰跟14厂联手,学校到现在承担着所有的硬件开发跟软件开发。计算机每年研制经费已经超过6000万……按照你的计划,在华峰推出的计算机市场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
于国峰叹了口气。
谢威重视计算机,他是清楚的。
从最初谢威忽悠着他跟整个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系拿出了HZ-80芯片后,要进一步提升芯片的性能,靠着手工设计已经不行。
为了设计专门用于芯片设计的软件,哈工大抽调了一批精干力量。
到现在为止,谢威要求中央数据处理器内部晶体管数量集成到68000个的目标依然没有实现!
软件、硬件配套都跟不上。
要不然学校也不会疯狂地从国内各大研究院所挖本来就不多的集成电路专家。
“HZ-8068芯片的设计工作如何了?”
谢威点上了一支烟,抽完后才开口。
“基本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已经检查了将近三个月,每次检查都能发现各种问题……目前来说,在半年到一年时间内能完成流片,进度就非常快了……哪怕黄主任团队到了就开始介入HZ-8068的设计工作,进展也不是太快。你可以去看看。”
于国峰不是因为自己解释谢威不相信。
他不希望谢威把学校所有的重心倾斜到计算机相关技术的研发上,无法回收经费,上级在相关方面拨款对哈工大项目消耗经费只能算杯水车薪的情况下,投资短期内无法收回,将会是巨大的灾难。
谢威没有反对。
从黄先生等人到了学校后,他忙着各种事情,并没有跟这些大佬们有过多的接触。
“你怎么来了?”
对谢威突然出现在实验室,年轻的黄先生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满脸不悦,“你先等等,我得把这些电路设计检查完……”
实验室的黄先生,根本就没有四十出头的女人的韵味:头发乱糟糟的,双眼布满血丝,满脸憔悴……
黄先生丢下一句话后又投入工作了,根本就没把谢威跟于国峰两人的到来当回事。
“她教授多久没有休息了?”
谢威默默地退出了实验室,抓着一名路过、有些眼熟却记不得名字的电子工程系的研究生问道。
被他拉住的研究生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还好一旁的于国峰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休息?从黄教授到学校进入实验室后,一直都在实验室……连过年都在实验室,如果不是实验室有规定不允许在里面吃饭,她怕是连吃饭都在里面……”
谢威这才发现,被他拉住的学生满脸油光、双眼布满血丝,脸上满是憔悴。
两侧太阳穴后面的头发,已经有了几根白发。
“你先去忙你的吧。”
于国峰见谢威发呆,叹了口气。
“熬夜熬的……黄教授跟倪光南到了学校后,在了解到学校的集成电路的进展跟技术后,直接就投入了工作……学校给他们安排的宿舍,从来都没去住过……几乎都是在实验室里,困了就休息一会儿,睡醒接着工作……哪怕强制他们休息都不行……”
于国峰很佩服谢威挖人的眼光。
所有挖来的技术带头人,在了解到学校对他们科研经费的申请不仅没有任何为难,直接是要多少给多少,就连各种国内最顶级的设备,也都是以最快速度配备到位,根本不考虑采购成本。
材料什么的,同样不遗余力地支持。
如此好的科研环境,对这些一心想要为国家搞出更先进集成电路技术的专家们来说,无疑是老农遇到了一片沃土,各种种庄稼的工具、肥料什么的充足供应。
哪里舍得休息?
“那刚才那位师兄?”
“你还好意思问?”
于国峰没好气看着谢威,“从当初你进入实验班一边学习一边搞项目,并且让实验班的同学也参与到中间去开始,学校各个实验室就比原来工作时间更长……虽然78级留在学校的不多了,可79级之后,实验班的一届比一届狠……在黄教授他们到来之前,实验室的人平均能保证6小时的休息时间……现在……不足四个……”
啊?
如此结果,谢威完全没想到的。
这跟自己没关系啊!
“这样下去不行啊。”
“你也知道不行?”
于国峰没好气地看着谢威,“你自己每天都是工作学习到困了才睡觉,睡醒了继续对吧?”
“……”
谢威想说自己不一样。
毕竟,脑袋中装的东西太杂,自己又不是各个领域都顶尖的存在,他唯一希望的就是尽快把各种基础都准备好。
“教授们都不休息,学生们谁愿意休息?要不是谢柔去了数研所,情况会更加糟糕……”
怎么跟谢柔又有关系了?
谢威无语地看着于国峰,人家谢柔在学校,一直都在方鹏举的火箭炮团队,都很少跟学校相关团队接触。
“谢柔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哥说这玩意儿这么简单,不长脑子都能明白……”
……
谢威此刻真的想谢谢谢柔了。
这丫头是故意的!
打击人,还把自己带上。
以前她说“我哥让我别跟傻子说话”,成了78级实验班大佬们的心理阴影。
所以,不长脑子都能明白说的是79级的?
“还有80级的,谢柔虽然不是讲师,有时候被梁红斌他们叫去帮忙代课……你想象不到一帮平均年龄超过20岁,平时被人称为天才、高分考进来还需要经过变态级入学测试的天才学生,被比他们小很多岁的女孩永远以一副看白痴的目光盯着的那种绝望……”
于国峰后面的一句话,几乎没有停顿。
谢威不知道如何回答。
要不是自己懂得杂,有很多都在谢柔的知识盲区,谢柔看白痴的目光,他同样也能体会。
“所以,学校同意放她去数研所,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
“大家都知道落后国际先进太多,所以不敢休息,就想多拉近一点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而你虽然平时很少提要求,但是一直都让人感觉到很急……”
这一次,于国峰跟谢威聊的比任何一次都多。
他清楚122厂的行为让沉稳谢威害怕了,一旦失去了校企办的经费来源,学校的科研项目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计算机未来的市场有多庞大,于国峰清楚。
可这东西,如果非得跟西方竞争,反而会让老底都被西方摸清楚。
“如此好的科研条件,要经费给经费,要配套给配套,什么都不用担心,哪里敢多休息?谢威啊,咱们落后国际太多了……”
倪光南面对谢威的提醒,严肃地让他不要管自己休息时间的问题。
说完,就把谢威推出了实验室。
谢威来找他,太浪费他的时间了。
“学校必须出台政策才行。科研不是搞疲劳战术!”
被倪教授推出来后,谢威咬牙说道。
这些都是将来的学部委员、院士!
可别累倒在了科研岗位上,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你觉得会有用?当时你们78级实验班的太拼,学校规定实验室十点半必须关门……现在出台了至少三次同类的规定。”
于国峰叹了口气。
都是大佬,根本没谁在意学校的这些规矩。
“你搞出来的事情,你自己解决。原本你不找我,我也准备抽时间给你说说的。”
怎么就是自己搞出来的事情?
大佬们自己在内卷啊。
不过,谢威也清楚意识到,继续下去会出问题,也明白了于国峰给自己说这么多的意思:122厂的行为,让他真的慌了!
不是担心合作方搞鬼,而是上面的插手!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760/128427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