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导弹射程70公里,战机雷达探测30公
“你小子故意的吧?”
李瑞没好气地说道,懒得跟谢威继续这样扯下去,开门见山地问道,“如果部队给部分经费支持,三代机项目,能不能转入设计阶段,什么时候能开始制造样机!”
“不要说你不知道!”
见谢威脸上浮现出为难,张嘴想要拒绝,李瑞直接黑着脸阻止了他开口,“这里也没有外人,连我你都不愿意交实底了?”
“要看空军能支持多少经费。”
谢威被拆穿,丝毫尴尬都没有。
“每年如果能在战机上支持4000万……”
“太少了。第一年问题不大,不过雷达、发动机、航电系统、发动机等,都需要加大投入……而上级给的中距空空导弹跟防空导弹系统等的支持,实际上并不是多……”
谢威也清楚,因为他的到来,改变了历史。
目前PL-4的探测雷达比战机还大,短时间内如果空军无法获得探测距离更高的战机,空军唯一的选择就是从国外进口。
“现在你们提出新的中距导弹雷达探测距离在50公里以上,这就要求空军拥有的战机探测距离更远才能发挥出导弹性能……有个问题不知道你想过没有?”
“???”
谢威一头雾水地看着李瑞。
你都不说,我怎么知道什么问题?
“国内工业基础这么差、技术如此落后,都能搞出如此性能的空空导弹,技术跟实力都远超过我们的美国跟苏联,装备的空空导弹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李瑞见谢威脸色迷茫,叹了口气。
“!!!”
谢威没想到李瑞提的居然是这。
难不成,PL-4改的实弹打靶测试把让军方大佬们想到国内跟国际上的差距?
即使现在关系升温,国际上也不可能把最先进的东西卖给中国,即使中国知道的先进技术跟装备,谈都没得谈。
那不知道的呢?
反正中国最先进的,绝对不会对外公开。
“根据情报证实,美国74年服役的AIM-54不死鸟远距空空导弹,有效射程最低150公里,而另外有消息说这款导弹73年在太平洋靶场试射时拦截高空超音速轰炸机靶机时,创造了203公里的攻击距离……”
谢威很想问问李瑞,这些情报都是哪里来的。
甚至想要告诉对方,美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吹牛逼,一直到后来的AIM-54C型,最大有效射程也才135公里,而这个数据同样是美国人自己公布的。
AIM-54从74年服役,到04年退役的30年时间里,真正的实战记录也就是两伊战争中,仅有几次击落伊拉克落后战机的距离,射程还不是太远。
美国人唯一公开的实战记录,是99年卡尔文森号航母起飞的F-14D战机对两架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5战机发射了两枚,结果是这两枚导弹都因为发动机故障而没有击中目标。
真正的超视距空战,第一款在超视距空战中获得战果的是国内的PL-15超视距空空导弹,在印巴较量中诞生:PL-15在预警机的数据支持下,在160公里外击落了阵风、苏-30、米格-29等战机。
可谢威不能说。
真说了,上级首长们都会觉得自己在胡说。
让首长们保持着对西方先进技术的恐惧,有利于国内技术发展。
这年头,恰恰是美国人吹牛逼最厉害的时代,甚至在未来几十年,苏联解体后,美国人一直靠着PPT来保持世界领先,一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20年代后,疯狂追赶的中国怎么都无法达到美国人公布的性能,可实际上各种先进武器都公开了,美国人也没有拿出能跟性能不足美国人公布性能80%的同类型装备抗衡的装备。
中国人才意识到,美国人是吹牛逼的。
美国人负责设想,中国人负责实现。
世界就是如此魔幻。
“要达到这样的射程,我们还有很远的路需要走……”
谢威也跟着叹了口气。
“要多少经费?”
“每年最低1亿,这还只是战机相关技术领域的投入。另外,还需要西北工大等更多单位的配合,组织全国攻关,十年时间内,我们可以拿出一款跟目前F-16性能水平差不多的战机。”
李瑞皱起了眉头。
谢威提出的这要求,是组织全国技术大攻关啊!
全国技术大攻关,这需要非常强的统筹能力,几乎动用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
李瑞能不清楚这里面的难度么?
谢威没明确说,他自然也装着不知道。
每年至少一亿的研制经费,空军咬咬牙,还能勉强拿出来。
问题是这根本就不是每年一亿的经费能解决的。
一亿,只是战机相关技术研究消耗的,其他的配套,都不算在里面的。
“我会向上级说明的。具体的等结果吧。”
李瑞深吸了一口气,对谢威说道。
“校长,实际上不需要全国技术大攻关,我们已经有了详细方案,不过呢……”
“不过什么?”
听到不需要全国技术大攻关,李瑞一脸急切地看着谢威。
只要不是组织全国大攻关,都不是事儿。
改革开放了,要再组织全国技术大攻关,不给钱是没可能的。
“上面给足够的支持,我们缺人,得调人来;需要配套支持,上级得根据我们的需求给予相关单位投入……”
“就这么简单?”
李瑞有些不相信。
谢威点头,“就这么简单,如果上级能同意,保证每年一亿经费投入,三年内,第一代样机至少进入滑跑阶段……十年,能改进多少,取决于上级的投入。其他我不敢保证,但凡我对学校决策有影响力,上级投入多少,学校补助的投入,不会低于上级补助……”
此刻,谢威也懒得顾忌其他。
提前5年开始搞歼-10,歼-20可能就不止提前十年出来。
等到海湾战争震惊所有心思全部在建设大炮兵的大佬们被吓醒,不用等到科索沃这种靠着空军获得胜利的战争出现,国内可能就会提前改变科研投入了。
“好!”
李瑞没有做出其他的表示。
他也清楚谢威提出这事情,证明学校的技术团队已经有了完善方案。
哈工大终究属于七机部。
战机项目属于三机部。
部队不投入,学校如果先往这上面重点投入,到时候七机部的领导怕是第一个不同意。
“他真是这么说?”
龙耀华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心中则是快速思索李瑞说的事情操作空间有多大。
年后进一步削减军费已经是板上钉钉,空军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战机落后不说,数量也不足,使用的空空导弹也落后;地面防空体系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经费,目前都没有靠谱的防空系统;空军基地建设、雷达站建设等,统统都需要钱。
还不少。
一年军费都没多少。
各方面的技术跟装备远远落后国际,甚至连基本的防御都做不到。
怎么搞?
“对!学校相关责任人也向大家介绍了,其实这些都是为三代机准备的……在这之前,学校其实就有这方面的想法,碍于资金等问题,一直没有实施。”
李瑞解释着。
龙耀华并没有急着回答。
李瑞同样也没有多说,而是默默地等着。
“等在601跟112了解了情况再说吧,歼-8II如果能提升性能……”
龙耀华暗自叹了口气。
来之前,部队首长就已经做出了指示,如果哈工大的PL-4改型的性能符合空军需求,那就禁止出口,留给空军自用。
PL-4改先进归先进。
探测距离比战机探测距离更远。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哪怕是歼-5,只要拥有发射导弹的能力,在地面雷达站引导下,一旦靠近PL-4的探测距离,丢出去,导弹自己的红外导引头都能锁定目标。
压力给到了歼-8II项目了。
“给歼-8II配套的雷达是由780厂在204雷达基础上改进的208雷达,即使研制成功,也不具备下视能力……探测距离仅有30公里……”
面对一众大佬,601所所长刘知敏介绍了歼-8II的研制情况。
本就脸色难看的大佬们听到这话,神情更是严肃。
一名空军首长黑着脸问道:“这么说来,即使歼-8II研制成功,也不具备中距的拦射能力了?”
“首长,目前来说确实如此。即使是单脉冲的208雷达,780厂那边进展也非常不理想。目前歼-8II方案论证已经完成,进入正式研制阶段,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总体设计不会超过两年。”
作为歼-8II总设计师,顾诵芬觉得上级现在来这边的目的,有些强人所难。
战机总体设计,对整个601跟112厂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配套跟不上啊。
歼-8II需要的是拥有下视探测功能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目前国内连单脉冲探测雷达都没有。
“哈工大的空空导弹设计团队正在研制射程50~70公里的中距空空雷达。如果战机的雷达探测距离不够,这样的导弹,能发挥出性能吗?”
龙耀华问道。
“……”
就连顾老总,此刻也目瞪口呆,不知道如何回答。
战机探测距离30公里,你导弹射程就到70公里?
还需要什么战机给导弹提供目标参数?
“首长,真要发挥出这种射程导弹的真是性能,战机所搭配的雷达探测距离至少需要提高到90公里,锁定距离也需要达到60公里甚至70公里以上……”
刘知敏提醒首长们。
这难度……
“首长,难道哈工大的雷达取得了突破?”
顾老总的眼神顿时亮了起来,“如果哈工大的PD雷达取得突破,歼-8II的作战性能可以提升很多!尤其是配合他们的空空导弹,完全可以拥有超视距空战能力……”
他也有参与到601所跟哈工大的项目合作中。
随着歼-8II项目正式研制任务下达,601所主要任务就是研制歼-8II。
歼-8的研制主要是满足空军高空作战,突出高空高速作战性能,相比歼-7,不管是航程还是爬升率跟火力,都比歼-7拥有很大的提升。
可老毛子的图-22M逆火轰炸机,可以在低空进行超音速突防。
面对如此的战机,以高空高速作战为主的歼-8根本无法拦截。
而毛子不仅在北方边境陈列武装到牙齿的上百万钢铁大军,更是布置了大量图-22M逆火超音速远程轰炸机,随时都准备对中国首都进行轰炸。
谁能安心?
歼-8II的设计指标,完全是针对防御逆火轰炸机而来的。
即使充分考虑了中低空作战性能跟全天候拦射攻击能力,可配套跟不上,顾老总团队在设计的时候,也不得不向落后的工业基础做出妥协。
“目前还没有,他们的雷达项目都没有转入正式研制阶段!”
“首长,哈工大雷达方案,潜力最大的就是他们采用平面阵列天线的合成孔径雷达,这款雷达的理论方案已经论证成功,最小探测距离90公里……由于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投入研制,我们的设计方案只能预留更换这种雷达的空间……”
顾老总的话,让所有大佬们都愣住了。
他们刚从哈工大过来。
整个参观过程中,没有任何人向他们介绍学校有什么合成孔径雷达啊!
“怎么回事?”
龙耀华神色不善地看向李瑞。
哈工大的人嘴巴闭得真紧,整个参观过程,谁都没有提一句。
哪怕是负责雷达研制项目的魏国松,也是没有提半点的。
“首长,我离开学校的时间不短了,估计他们这是在我走后的预研项目,或是探索方向……”
李瑞讪讪地说道。
“李校长,你们学校使用平面阵列天线的合成孔径雷达项目,比以204雷达为基础的PD项目还早,学校的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电等技术课题,都是为这项目配套的啊!”
顾老总以为李瑞是不愿意学校跟601合作。
他之前去过哈工大,还在哈工大工作了一段时间,知道那边的目标是三代机。
不能因为现在601所搞的是歼-8II,就不愿意把先进的技术用到歼-8II上啊。
龙耀华看向李瑞的目光,杀气越来越盛。
他已经到了冒火的边缘。
之前在哈工大说得很清楚,只要有可能,部队勒紧裤腰带都支持,甚至还让李瑞专门给学校交了底。
哪里能想到,学校最先进的技术项目都防备着他们?
叫人如何股接受?
“我真不知道……”
李瑞要哭了。
狗曰的谢威,误我啊!
饶是心中不停骂谢威,李校长也清楚,这会儿要是不给说法,没那么好交代过去的。
他之前可没少去问空军要钱。
“其实,那个项目太超前了,现在配套跟不上,我离开学校的时候,连理论论证都没有结束……如果非得说,实际上这个项目大家也都熟悉,是7010远程警戒雷达上跟110单脉冲远程跟踪雷达上微型化,并且整合两款雷达的技术……”
“吸~”
技术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760/128432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