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040章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一语成谶开错

第1040章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一语成谶开错


“我给你开药方,你只管去中药店抓药,按我写的法子煎药吃药。理论上按时用药就行,不过你要是不放心,”方言顿了顿,从裤兜摸出张便签,“每周三发封电报给我,把舌苔和大便的情况写清楚,我按症给你调方。”

    中年人捏着药方瞅了瞅,又抬眼望向方言:

    “你不是说要扎针吗?难道让我自己来扎?”

    “当然不是,”方言把海龙针拿起来,在酒精棉上转了两圈,见到针尖凝着层冷光,他说道:

    “扎针你在香江找医生就行,就几个简单穴位,不难。”

    他接着又敲了敲空白的处方单:

    “我马上给你扎一遍,再画张图写清楚穴位位置、进针深度,你拿着这单子,随便找个懂行的中医都能下针。”

    中年人这才松下眉头,喉结滚动着点了点头。

    方言明天就要离港,这确实是眼下最妥帖的法子。

    接着方言对着中年人说道:

    “裤子拉下来点,趴在床上,我给你下针。”

    “要脱裤子啊?”中年人问道。

    方言说道:

    “尾椎骨上方有个长强穴是管肛门开合的。”

    中年人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是现在知道现在也只能配合方言。

    他按照方言的要求,来到床边趴下。

    方言则是拿着海龙针来到他身边,用手指叩在患者尾椎骨最下端,然后问道:

    “感觉到这凹陷没?”

    中年人点点头。

    方言继续说道:

    “当年郑和下西洋,船上医官治泄泻就扎这儿,叫‘分水关’。”

    说话间海龙针在指间转出冷光,针尖快速斜着刺入皮肤。

    只感觉一麻,立马弓起背,不是疼,是股寒气顺着尾椎往上爬。

    “针感往哪儿走?”方言弹了弹针尾,海龙针的针身震出蜂鸣。

    中年人缓过来,发现自己皮肤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同时感觉一股子热气正在小腹蔓延。

    “腹部。”男人说道。

    方言点了点头,应该是到位了。

    接着他拿出第二根针,对准患者的足三里,刺入后他提插针柄的动作快得像摇船桨,患者突然感觉整条小腿都被酸胀感灌满,麻痒从足三里直窜脚趾。

    他立马告诉方言自己的感觉,方言则是对着他说道:

    “侧躺着,露出肚子。”

    男人翻身侧躺,撩开自己的衣服,方言对准他的天枢穴,海龙针贴着指缝刺入时,他听见对方肚子里“咕噜”一声,方言手腕翻转,针身向右倾斜半寸。

    顿时男人感觉自己下半身都一麻。

    “就这几个位置,接下来留针十分钟。”方言对着他说道。

    中年男人感觉有些尴尬,足三里和天枢穴都还好,第一个长强穴确实尴尬。

    自己看来得找个信得过的中医才行了。

    方言看了眼时间,对着男人说道:

    “你就在这里呆着,十分钟到了再叫我。”

    男人点了点头。

    接着方言离开了房间走了出去。

    廖主任看到只有方言一个人出来,对着他问道:

    “什么情况?”

    方言说道:

    “刚扎了针,现在还在留针的阶段,十分钟过后我再帮他取下来。”

    “没大问题吧?”患者的家属也凑上来问道。

    方言说道:

    “不算大,主要是他之前自己没有重视,拖到现在时间有点长。”

    “接下来只需要按照我的要求治疗,康复的问题不大。”

    说到这里,方言对着家属说道:

    “哦,对了,说起这个,你们也要注意监督一下他的饮食。”

    方言顿了顿说道:

    “生冷,油腻,辛辣,他跑船时总吃冷饭冷菜,脾胃早被寒湿困住了。以后吃饭必须吃热乎的,就算是夏天也一样,不能图方便。”

    “香江这边的天气热,冰镇啤酒什么的也得戒掉。”

    患者的家里人当然是知道自己家的人是什么情况,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接下来方言来到自己之前的位置,重新坐下之后,说道:

    “来吧,谁是最后一个?”

    方言下意识的看向了人群里那个十几岁的孩子。

    结果下一秒,孩子身后坐着的一个老人招招手,被身边的人搀扶站了起来,笑呵呵的说道:

    “该我了,该我了。”

    他站起身后就接过其他人递上来的拐杖,甩开搀扶的人,缓缓的走了过来。

    方言这才发现这个人脸色其实不太好,只不过他化了个很高明的妆,如果不是方言注意观察还真是看不出来。

    “您老是身体哪里不舒服?”方言问道。

    对方深吸一口气,顿了顿,然后才缓缓说出一个方言前世都很少听到的病名: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方言愣了一下,脑子里冒出前世看过的一些信息来。

    很显然这是一个西医命名的病症。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西医认为是一种因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损害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在1889年,德国神经病学家Arnold  Pick首次发现了一种临床极其罕见的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感觉异常及共济失调,病理上可见脊髓后索和侧索的脱髓鞘改变,当时称之为“进行性脊髓性麻痹”。

    1950年前后,多篇研究明确将这个病与维生素B12缺乏直接关联,并命名为“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主要是临床极其少见。

    当时方言是查看192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发现肝制剂可治疗恶性贫血,看到过这种病的治疗启发。

    所以当时看过一点这个病的报道。

    一般是恶性贫血患者因胃黏膜萎缩导致内因子缺乏,无法吸收维生素B12出现的这种病症。

    另外也有一些人是长期严格素食主义者,酗酒者,胃大部切除者,以及一些长期服用糖尿病药二甲双胍的患者会得这种病。

    1978年这会儿,虽然这种病比较少见,但是也有一套成熟的治疗方法了。

    缺什么补什么嘛。

    注射,口服维生素B12,都可以。

    当然了,麻烦一点就是必须要终身服药,这玩意儿不是缺啥补了就完事儿了,补了还是会流失,就算是改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依旧还是得继续治疗。

    至于为什么,方言对这个也不太了解。

    不过倒是很符合资本规律。

    方言定了定神,对着他问道:

    “这个病西医检查出来,应该也给您做过治疗了吧?”

    “治了,没有作用。”老爷子回应道。

    然后他开始了自述:

    “我是两年前出现了四肢麻木怕冷,当时以为也没太在意,想着肯定是受了风寒,拖一拖身体就好了,结果四肢麻木依旧还是不好,像是有蚂蚁在上面爬似的,肩膀还隐隐作痛。”

    “但是情况也就这样,我去检查了也没查出什么问题来。”

    “索性后面也就算了,反正没有妨碍我正常生活,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是最近两个月,情况出现了变化,我这个双手不能干精细活了,用筷子,拿笔,都抖的厉害,然后两只脚后面也开始抖了起来,身上还像是被捆了绳子似的。”

    “后来我去香江这边的医院检查,他们没检查出问题,又怀疑我是精神有问题,幻想自己有病,推荐我家里人去精神病院住院检查。”

    “最后上个月,我去了英国,那边检查过后才检查出这个病来。”

    “他们给我打针,吃药,治疗了好一顿后,我也没看到有什么好转,现在我都必须用拐棍,吃饭也需要人喂了,简直太痛苦,我就想着找方大夫你看看,能不能想办法用中医的手段给我治一下。”

    方言点了点头,没想到香江的医院居然没有检查出问题来,他现在有点滤镜破碎了,本来以为1978年香江的医疗还挺屌的,结果就这……方言又问道:

    “嗯……英国他们给你做了哪些治疗?”

    “有单据保留是最好的。”

    老爷子摇摇头:

    “这个我没有保留单据,他们治疗没有好转,我一气之下就回来了,医院的东西都丢在英国了。”

    这话一说完,他身边的一个中年人就说道:

    “如果要的话,我可以联系一下那边的医院。”

    方言摆摆手:

    “没事没事,我就是简单的问一问,没有也没关系。”

    接着方言对着老爷子说道:

    “您说说现在你身体的感受吧,详细的说说。”

    老爷子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

    “四肢有劲使不上,一使劲就不受控制的晃,走路必须用拐棍。”

    方言拿着纸笔写了起来,然后问道:

    “手上还有蚂蚁爬的感觉吗?”

    老爷子摇头说道:

    “没有了,现在手脚指都没有任何的感觉了,你就算是用针插进来,我都没感觉。”

    方言看了看他的手指头,没有异样的颜色,于是问道:

    “吃东西,排便正常吗?”

    老爷子说到:

    “正常。”

    说完他又改口:

    “哦,不对,吃东西有点胀气。”

    方言点头:

    “嗯,好。”

    接着方言对着他指了指手:

    “手给我,我测试下。”

    方言拿出海龙针,要测试一下他是真的没知觉。

    老爷子看到方言真要扎自己手,他也有些错愕,不过话已经说出来了,他只好硬着头皮递到方言面前。

    方言用针轻轻刺了一下,然后看向老爷子:

    “有感觉吗?”

    “没有。”老爷子说道,“前面都没感觉。”

    他讲道:

    “必须要手掌才有感觉。”

    方言问道:

    “但是我看到你手指能动啊。”

    老爷子说道:

    “是没有痛觉,关节还能控制。”

    方言点了点头,又问道:

    “脚上什么地方就没感觉了?”

    老爷子说道:

    “就只有脚趾头没感觉,其他地方还有感觉。”

    “嗯……”方言摸了摸下巴,对着老爷子说道:

    “左手给我把一下脉,舌头吐出来我看看。”

    接着方言的搭上老爷子左手寸口,看到老爷子吐出的舌头,看到舌质暗,苔薄腻。

    接着方言又继续问道:

    “除了刚才哪些,您自己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老爷子想了想,说道:

    “我应该把该说的都说了。”

    刚说完,老头子又突然想起什么,说道:

    “哦,对了,虽然说手指脚趾没有痛觉了,但是有种情况下也能感觉到痛觉,而且还特别的痛。”

    方言一怔问道:

    “嗯?什么情况?”

    老爷子说道:

    “怕风怕冷,只要在室外风里吹一会儿,甚至不用吹到我手指脚趾上,我就会感觉非常痛,而且温度一降低,我也有这种感觉。”

    方言听到这里,恍然。

    他点了点头,说道:

    “好我知道了。”

    接着,他又仔细开始诊脉。

    等到两只手诊断完毕,终于得到了老爷子脉细的脉象。

    见到方言诊断完成,一旁的廖主任对着方言问道:

    “这个什么脊髓变性,中医里一般怎么治疗?”

    方言转过头对着廖主任解释道: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在中医里属于“痹证”、“痿证”范围,中医认为,这人身上的营血能不停地循环,全靠阳气在后面推着走呢。四肢是阳气汇聚的根本,要是阳气走不到手脚上去,那手指头脚指头就得冰凉冰凉的;阳气要是不够足,营血循环就会不畅快。”

    “这时候血脉要是堵住了,人就会四肢又疼又麻,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站不稳,脚底下没劲儿撑不住身子。还有那种胸口到腰上像被绳子捆紧了似的,腰都弯不下去的情况,说到底都是因为阳气被堵住了、脉络不通畅闹的。”

    “不过老爷子这个情况稍微特殊一些。”

    “除了阳气运行不畅、血脉瘀堵导致经络不通外,还兼有风邪毒气潜伏在经络之中。”

    “老爷子年纪大了,阳气虚弱无法推动气血运行,体内有瘀血停滞,血虚又生风邪,风邪带着病邪侵入经络,导致经络阻塞不通。”

    “我认为,目前需要疏通阳气、活血化瘀,同时驱散风邪、调和经络。”

    说完方言顿了顿,又补充到:

    “不过这病拖得时间太长了,不能指望一下子就治好。”

    “恐怕还需要老爷子隔段时间就复诊才行。”

    廖主任听到后微微皱眉,问道:

    “你的意思是……让老爷子去京城?”

    方言摇头:

    “不,我推荐广州的邓铁涛教授。”

    有岭南的大佬不去找,跑京城去那多麻烦啊?

    方言转头对着老爷子说道:

    “我可以写个清晰的医案,老爷子您收好,到时候去广州找邓教授就行了。”

    老爷子笑到:

    “好!不用去京城是最好的,省得让人讨厌,哈哈……”

    方言也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装作没听到。

    听到老爷子自己都答应了下来,廖主任也点了点头,说道:

    “那就按你说的来吧。”

    方言答应一声,然后看了下时间,说道:

    “嗯,稍等,我去取个针,然后回来写医案和处方。”

    说罢他起身来到刚才那个老爷子身边,把他身上的海龙针取了下来。

    接着又去卧室里面,把中年男人身上的海龙针也一起取了下来。

    收好了自己的家伙事,方言这才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拿起纸笔开始写了起来。

    详细的医案要给人家看,所以方言一定要写好。

    前前后后怎么的,方言都在医案上写的清清楚楚。

    然后方言开起了方子,因为之前没有治疗过这种病,古籍上面也没有同款可以照搬,方言只能自己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一个方子。

    川桂枝9g、浮萍草9g、全当归9g、大丹参15g、淡木瓜9g、杜红花9g、桃仁泥9g、乌梢蛇9g、地鳖虫9g、炙山甲4.5g、左秦艽12g、鸡血藤15g。

    煎药方法,用山泉水500ml浸泡药材30分钟,水以没过药面2指节为宜。

    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25分钟,取汁200ml;

    二煎加水300ml,文火煎20分钟,取汁150ml;

    两次药汁混合,分早晚2次温服(饭后1小时)。

    炙山甲需先煎15分钟,以增强药效;

    桃仁泥用纱布包裹煎煮,避免药渣混悬。

    方言写好后,又在下面写了方解:

    桂枝(9g):温通阳气,推动气血运行,改善四肢冰冷。

    当归(9g)、丹参(15g)、红花(9g)、桃仁(9g):活血祛瘀,疏通脉络,缓解麻木疼痛。

    浮萍(9g):祛风透表,缓解遇风疼痛;

    乌梢蛇(9g)、地鳖虫(9g)、山甲(4.5g):虫类药深入络脉,搜剔风邪瘀阻。

    秦艽(12g):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兼防温燥伤阴。

    木瓜(9g)、鸡血藤(15g):养血活血,柔润筋脉,改善肢体痿软、震颤。

    接着写好之后,方言将叠好的处方塞进老爷子掌心:

    “老爷子,这药先吃七天,要是脚指头开始有知觉了,就电报告诉我。”

    “到时候我给你改新方子,这虫药不能一直吃,后面得慢慢调。”

    老爷子点头:

    “好!我记下来了。”

    方言接着想了想又说到:

    “去广州找邓教授时,把这医案和电报单子全带上,他一看就明白。”

    老爷子继续点头:

    “我懂得。”

    说完方言就对着老爷子说道:

    “行了,那祝您早日康复!”

    老爷子好奇的问道:“其他人都针灸了,我不弄一下?”

    方言指尖在处方笺上敲了敲,望向老爷子佝偻的脊背:

    “您这病在脊髓,扎针得刺到督脉和带脉,跟刚才他们不一样。”

    “穴得刺到很深才能通督脉,但您这脉细,气血怕是托不住针感,强行扎针要晕过去,得把身体养回来一些,然后才可以针刺。”

    老爷子恍然。

    方言想了想又说到:

    “不过确实是我没想周到,等您过几天身体好转,倒是可以去针灸一下。”

    “这样,我给您写个针灸方案,到时候您看情况,找香江的中医给您做,把脉下针,老医生们还是没问题的。”

    方言顿了顿,说道:

    “就……就比如春芳堂的李春芳老爷子。”

    “嗯,好!”老爷子点头。

    方言说罢又忍不住补了一句:

    “不过您可别说我名字啊。”

    老爷子大笑:

    “这个自然,老头子我这点规矩还是知道的,还不至于老糊涂到这个地步。”

    方言点了点头,人家也是老革命了,自己确实多余说这一嘴。

    不过小心无大错嘛,方言接着写了起来。

    写好之后把这张单子交给了老爷子。

    接着方言看向廖主任,说道:

    “好了,廖主任,今天三个患者已经看完了。”

    廖主任点了点头,对着方言叮嘱到:

    “很好,那你休息休息,就在酒店带妆活动,没有重要的事情就暂时不要出门,薛震那边还没报告安全,还是小心点为好。”

    方言点了点头,今天看来是出不去了。

    当然他也没啥要办的了,来之前本来是打算去街上消费一下,给家里买点东西回去,结果人家霍代表在入住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两大口旅行箱,方言也就没啥要带的土特产了。

    接下来,今天这接受方言治疗的三个患者和家属都对方言做了感谢,下针的两个人确实感觉自己身体好转了不少,最后一个没有下针的,也感觉方言的医术应该不是徒有虚名。

    还是可以相信一下的。

    方言和众人招呼完,就带着自己的东西和李冲邓财告退了。

    他们几个人还在房间里有些话要说,到此为止,方言在香江公事就算是完了。

    接下来就是下午的私事了。

    也就是去找李春芳学习燎原针,并且从他手里拿那本失传的《黄帝明堂经》。

    不过这会儿时间还早,他们肯定还在楼上看病,方言也只能在酒店其他地方逛一逛了,今天酒店里人少了很多,只要不离开酒店,应该也没啥问题。

    方言带着李聪和邓财来到酒店健身房。

    这会儿已经没人了,国内可没这些跑步机什么的东西,至少京城没有,方言就当带他们来玩耍了一样。

    三人就在里面玩了起来。

    大家都有功夫底子,这点东西不出汗。

    一直到了十一点半,才收工,这才往酒店的餐厅走去。

    刚到餐厅就遇到了下楼吃饭的阿继。

    就只有他一个人,方言好奇走上去,打招呼道:

    “诶,阿继,你爷爷呢?”

    阿继转过身来看到是方言,说道:

    “正在上头给人看病呢。”

    方言看了眼时间,问道:

    “这会儿还没完工?”

    阿继压低声说道:

    “还真是被你说准了,昨天我爷爷生病状态不好,给人写错药了,现在这会儿人家找上门,我爷爷在想办法补救呢……”

    方言一怔,没想到昨天自己随口一说,居然一语成谶了。

    老爷子看病看出问题了。

    方言问道:

    “严重不?”

    阿继舔了舔嘴唇,用力的点了点头。

    方言:“……”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840/128359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