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 第307章 输出知识比摄入知识更重要(4K)

第307章 输出知识比摄入知识更重要(4K)


江北虽然是鸿启总部所在,但线下实体店却只有两家。

    一家在城北,一家在城南,分别开在两个大型中高端楼盘旁边。

    要知道,生鲜水果蔬菜类店铺,对客流量有要求的。

    特别是像江北这样的五线小城市,由于充斥着大量的平民菜市场、地摊,社区精品生鲜并不具备多强的竞争力。

    这就需要从别的角度想办法。

    所以公司在初期选址方面,做了大量筛选工作,最后才确定这两个位置。

    “事实证明,开店前的市场调研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陈景乐最佩服那些啥也不懂,啥也不做,直接砸钱盘下一家店铺,再花大几十万装修,然后三个月不到就关门的人。

    这跟撒币有什么区别?

    当一个人的认知与他的财富水平不匹配时,那么他所拥有的财富,最后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流回到社会,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鸿启选择的这两个楼盘,里面居住的都是江北相对小康的一批人,至少不存在回迁户,他们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平时买东西喜欢去超市,不喜欢去附近的菜市场或者地摊。

    然而不是谁都每天有时间去逛超市的。

    有的人上班比较早下班比较晚,家里又没有其他人负责买菜。

    这种情况下,鸿启实体店的出现,就满足了这部分居民的需求。

    商品质量不错,价格相对便宜透明,而且就在小区旁边,即便下班比较晚,依旧能买到质量不错的蔬菜水果。

    偶尔碰到清库存打折,就更舒服了。

    因此实体店在开业后,即便没有做过什么促销活动,依旧获得不错的客流和营收,并且逐渐拥有一批稳定客户。

    归根究底,鸿启的线下实体店,定位从来不是什么精品店,而是平价店。

    走平价路线,以更接地气的价格,去满足居民的日常蔬果需求。

    当前大部分人都选择消费降级的情况下,你不能指望大家像口罩前那样,舍得大手大脚花钱,想要从人们口袋里掏出钱来,就得花更多心思。

    现在大家都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分用,精打细算过日子。

    面对这种情况,价格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即便只比其他家便宜一毛钱,那也是便宜。

    要是能做到便宜一块,毫不夸张地说,方圆五公里内的居民,都是你的潜在客户!

    天天买菜买水果的人,他们对数字是很敏感的。

    “开店营业,你得让顾客产生一种占到便宜的想法。”

    陈景乐为什么这么清楚?

    因为他老爸以前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骑摩托车到七八公里外的另一处集市,买便宜两块钱的新鲜猪肉。

    都不知道够不够来回油钱,但老爸就是乐此不疲。

    老妈同样,去取快递的时候,会顺便买两个西瓜,就因为快递点旁边的水果摊位,比家旁边的集市的要便宜两毛钱一斤。

    这种想要占便宜的想法,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人。

    价格战就是最行之有效的营销!

    都说晚上打折的沃尔玛钱大妈,是打工人的福音。

    而陈景乐想的是,我们不需要打折,也能成为打工人的福音。

    ……

    然而平价路线也不是谁都能走的。

    鸿启是有自家完整的供应链,能将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才敢这么做。

    换作其他品牌,比如作为被模仿对象的钱大妈,就没办法,只能走精品路线,还得加上晚上打折的策略。

    即便这样,钱大妈在岭南地区的三四线小城市,都很难呆下去。

    “不卖隔夜肉”这句话对其他省份的居民用户来说,兴许是个不错的口号,但岭南地区,任何一家生鲜店铺都不敢卖隔夜肉。

    除非不想混了。

    加上他是加盟店模式,晚上打折促销的规矩是品牌定的,但亏损是由加盟店自己承担,以至于加盟店承担不起损失,不得不暗中搞小套路,导致给人一种钱大妈的店铺良莠不齐的感觉。

    所以说钱大妈在非一二线城市,并不具备有多强的竞争力,甚至不如路边的地摊。

    鸿启摸着钱大妈过河,自然不能踩它踩过的坑。

    如何在生鲜蔬果市场,杀出一条路来,策略是关键。

    还是那句话,并不需要做到最好,只需要做到比大部分同行好就行。

    凡事都靠衬托。

    鸿启就是这样,这里比别人好一点,那里比别人好一点,综合下来,就把其他竞争对手都甩在了后头。

    虽然是初涉生鲜领域,不过目前在全省范围内,鸿启已经有十家实体店。

    除了江北两家,凤城一家外,其他的都分布在省城跟鹏城。

    这两个一线城市才是消费的大头。

    有几家是正在装修,即将开始营业。

    未来还会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朝其他城市逐渐铺开,目标是省内至少二线城市,省外省会城市或者副省级城市。

    不会越过长江线。

    不过不搞加盟店模式的决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

    想快速扩张、想圈钱上市就搞加盟。

    然而鸿启不需要。

    没有完整的强大的供应链,供应不过来,加盟店开了撑不下去只会倒闭,到时候坏的是鸿启的口碑。

    ……

    下午出来买菜准备晚饭的人,虽然没有早上的多,但还是有的。

    陈景乐跟李文卉就守在城北的鸿启实体店对面,望着陆陆续续进店的人群,不断记录着数据。

    李文卉也学着记录。

    从第一天给陈景乐当小跟班开始,陈景乐就跟她说过:“把你看到的一切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记录下来。”

    至于什么是有价值的?就只能靠她自己判断了。

    这何尝不是一种考验。

    看看时间,陈景乐对她说:“给你200块,你去店里以及附近的蔬菜水果店都逛逛,以一个消费者的角度,对比一下,看看鸿启的优势在哪里,以及有哪些你认为不足的地方。”

    “哦哦。”李文卉忙不迭答应。

    看她手忙脚乱地下车,往对面走去,陈景乐微微摇头。

    自己这个表妹,做事情还是过于拘谨畏缩了。

    这也是很多农村家庭出身的小孩的通病,包括他当年都是如此。

    从小父母灌输的教育观念,就是不要给家里惹事,这造就了孩子优柔寡断、不够果敢、不敢尝试新鲜事物的性格。

    容易错失各种机会。

    想要成长起来,需要更多的见识,更多的经历。

    又或者,一辈子都无法改变。

    具体能成长到什么程度,看她个人造化了,陈景乐顶多说领她进门,教她一些方法手段,不可能说教她一辈子。

    过了一会儿,李文卉从鸿启店里出来,手上多了一个装水果蔬菜的塑料袋,看一眼陈景乐所在方向,然后走进旁边另一家水果店。

    但这次她转了一圈后,没买就出来了,又往下一家走去。

    如此反复,待将整个小区周边的水果蔬菜类店铺都逛了一遍,手上的塑料袋快拎不过来,李文卉才往陈景乐停车这里回走。

    重新回到车上。

    李文卉大松口气,擦擦汗,外面实在太热了,还是空调好。

    “说说你看到的。”陈景乐问她。

    李文卉认真思考回答:“鸿启的蔬菜水果种类,不算多,但是很新鲜,而且价格相对来说,更加便宜。店里环境更干净,服务态度也要更好一些。其他店一走进去,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一些问题,比如产品的摆放问题,比如东西不新鲜等等,甚至有的都烂了还摆在货架上。”

    陈景乐微微点头:“回头你写一篇简单的考察报告交给我。”

    “啊?”李文卉愣住,不敢相信,小声问:“我?!”

    虽然不知道考察报告是什么,但听起来就不容易。

    这是她一个高中生能完成的事情吗?

    “有什么问题?”

    陈景乐看向她,笑说:“考察报告而已,不是什么难事,说白了就是把你看到的情况和事实,用相对客观的文字,将其描述汇总成文章形式。网上多的是模板范文,回头自己去搜一下,我给你买的电脑,不是让你放在家里吃灰的。

    要学会在互联网上检索资料信息,如今的互联网,只要你想,很多非机密资料都能找到。如果连最基本的检索能力都没有,事无大小都要问别人,以后工作上的事情,怕是很难进行下去。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白没?”

    “知道了。”

    李文卉忙不迭点头,同时思考着如何完成这个任务。

    陈景乐见状,宽慰道:“不要怕写得不好,这又不是考试,有的是试错的机会,如果因为怕做错就不错,那这辈子很多东西都学不会。”

    “嗯嗯!”李文卉想了想:“有字数要求吗?有时间限制吗?”

    “没字数要求,你写多少是多少,把你的想法都写上就行,至于时间,不急,下周周末前写好就行。”

    陈景乐只是单纯地给她布置作业,并没有对她的成果,抱有什么希望。

    要知道绝大部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都是垃圾,更别说高中生写的考察报告。

    关键是学跟写。

    要让她懂得将认知跟实践结合起来,要明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性,学会思考问题,带着问题去找答案。

    另外,相比摄入知识,陈景乐觉得输出知识更重要。

    当你接触一个新概念时,要尝试去理解这个概念,等你掌握这个概念了,再回尝试回顾这一概念,最后用属于自己的语言,去将这个概念教授给其他人。

    基本就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这就是著名的费曼学习法。

    他喜欢写论文,就是同样的道理,光是看、光是学习是不够的,必须要将学到的东西,通过自己的方式成功输出,才能彻底转化成自己的。

    ……

    把李文卉送回家,水果啥的都让她带走,陈景乐驱车来到双德广场。

    今天忙里偷闲,约了梁城喝下午茶。

    俩人有段时间没见了,上次见面还是他结婚时候,梁城提前一天过来帮忙布置婚房,婚礼当天都没怎么有空招待好友们。

    一眨眼,都快过去一个月了。

    忙啊,大家都很忙。

    不是他忙就是梁城忙,人到中年,要更多兼顾事业跟家庭,跟伙计们出来吃饭喝茶的时间就更少了。

    哪能像以前,大家放暑假回到家,一个电话就骑着小电车出来。

    算了,在时间长河里刻舟求剑没有意义。

    陈景乐先到地方,过了一会儿,大概四点半左右,梁城终于过来。

    “感觉有段时间没见了喂。”

    陈景乐笑问:“最近如何?”

    “忙得飞起,刚加完班。”梁城叹气,一脸无精打采,“最近又要应付上面检查,要提供资料数据什么的,只能加班加点,烦死了。”

    顿了顿,他指着自己双眼:“看见我这黑眼圈没,昨晚加班到凌晨两点才回家,早上八点又要出门。”

    “两点?!”

    陈景乐愕然:“不是哥们,这么离谱的吗?你们局长给你画了什么饼啊,值得你这么拼?”

    梁城往椅背上一瘫:“真有画饼就好咯,好歹还有点希望,问题是纯无偿加班。体制内老问题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那得忙到什么时候?”陈景乐好奇。

    “保守估计得下周三吧,最近事情确实多。”梁城眉头紧皱,摇头,看一眼窗外,“加上这鬼天气,热得要死,感觉都没什么活下去的欲望。”

    “……”

    不至于不至于。

    陈景乐摇摇头:“今天夏至,热点很正常。别抱怨了,先点些东西恰恰吧!”

    把菜单推到梁城面前,同时朝柜台那边的服务员招招手。

    这是一家茶饮店,也卖一些蛋挞焦糖布丁巧克力曲奇之类的甜品,用来下午茶佐餐再合适不过。

    “来点甜品,我要吃点甜的恢复一下精气神。”

    梁城豁出去了,热量什么的都被他抛之脑后,先让自己吃开心了,减肥的事回头再说!

    俩人各自点了奶茶跟甜品。

    等服务员走后,梁城说:“对了,你之前不是说,你家的快餐店,打算开家分店么?我注意到有个不错的位置正在招租,但不确定适不适合。”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888/128431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