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曹操挟民渡江
推荐阅读: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啊?这不是恋爱游戏? 我还真是幻觉? 末世:我绑定了移动彩票店 一人之下:我,青城赵玉真 斗破苍穹之雷霆震碎 墨燃丹青
却说孙刘组成盟军,在赤壁大破曹操与荆州水师。
曹操大败,在曹洪的救护下,仓皇上岸。
齐军诸将,无不摩拳擦掌,准备厮杀。
而就在这时,李翊突然下令,撤回齐军主力,任由东吴军去追杀。
对于这道命令,众人皆感到不解。
纷纷踊跃请命,谏道:
“今赤壁既捷,北军溃退。”
“曹贼已经败走,正是我等乘胜追击之时。”
“若是成功,曹贼一举可擒。”
“相爷何故使我等撤军?”
李翊按剑叱曰:
“止!”
命令一下,大部分主力尽皆停止了追击。
众人拦不住,只得让本部将士回来。
否则,便是违反军令。
陈登见此,只得替众人过来问道:
“今曹操狼狈,若纵之归,恐养虎贻患。”
“……子玉兄莫非忘记此下江南,所为之事乎?”
“……从未有忘。”
李翊正色答,振袖一指舆图。
“我倒觉得是诸君忘了吾等南下之本意。”
众人一怔,皆面面相觑。
李翊的话还在继续。
“此下江南,非是为了诛曹,乃取荆州也!”
“观曹操虽败,犹有曹洪等死士相随。”
“若穷追入北,其势必困兽犹斗。”
“且东吴觊觎江陵久矣,吾等若远征,徒使周瑜坐收渔利耳。”
“吾让追曹之功于吴,吾自取荆襄之实,何所不可?”
众人这才想起,此时的荆州还有一个“麻烦”未曾解决。
那就是东吴。
周瑜手上足有两万水军,在江南之地,也是一支十分彪悍的力量。
而孙刘同盟,出于共同的利益,即击退曹操联合在了一起。
如今曹操已经败退,那么这场同盟没有了可以联系在一起的利益,出些破裂就成了必然。
只是曹操刚败,没必要使两家马上撕破脸皮罢了。
“荆州之地,沃野千里,北据汉川,带甲兵十余万。”
“吾等在江夏人马不多,欲要尽吞楚地,恐非易事。”
陈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荆州之地,想要直接掠过东吴全吞,有些困难。
毕竟消化土地,与直接攻城略地是两码事儿。
即便是历史上的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尽吞荆州之地。
当时的贾诩也认为,曹操要消化它们,至少需要好几年时间。
而如今正是争分夺秒的时候,荆襄足有九郡,要如何掠过东吴将之全部吞并呢?
李翊唇角微微翘起,环视众将,笑指舆图说道:
“诸君且看,荆州富地,尽在荆北襄阳、南郡之地。”
“至于荆南四郡,地广人稀,便是让与东吴何妨?”
荆州光看地图是非常大的,但是荆北和荆南完全是两个概念。
虽然同为荆州人,但荆北人大多看不上荆南的穷哥们儿。
主要还是因为荆南位置太偏,所辖之地多为瘴地。
还有山川、河流,农业、手工业极其落后。
我们常说的荆州是乱世桃园,是北方士大夫避难的首选之地。
其实指的就是荆北。
荆南四郡加起来比不上一个襄阳,这话一点不夸张。
当时的荆南甚至还是一个流放之地。
并且荆南地区虽然看起来很大,但交通不方便。
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反而削弱了政府的中央集权。
因为地方传达命令不便利,容易有割据的风险。
当然了,荆南各郡的太守,其实大多也是墙头草。
基本上谁控制荆州,他们就投靠谁。
比如长沙太守韩玄,最早跟刘表。
曹操来了,就跟曹操。
后来曹操败了,刘备征荆南,韩玄又跟刘备。
这才是标准的职场人。
他们知道荆南这种穷地方,跟中央对抗是没好果子吃的。
所以谁来他就投靠谁,一个月几百块犯不着去拼命。
荆州的核心地带,其实就南郡、南阳,还有江夏。
江夏主要是战区,这里是荆州生产战船、训练水师的地方。
而富庶发达之地,只有南阳、南郡两地。
单就这两地而言,甚至是不输冀州的。
还是得益于刘表的死保荆州之策,这两地几乎没有遭受过战乱。
同时,由于北方大乱,大量的北方士人逃亡了襄阳等地避乱。
这不仅为襄阳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与财富。
还将北方的许多先进的技术,知识一并给带到了南方。
本来荆北从战略位置上讲,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其巨量的财富,更是使得它成为了一块香饽饽。
陈登蹙眉说道:
“荆北富庶,荆南苦穷。”
“周郎多谋,岂会舍肥肉而就糟糠?”
“若其强争南郡,我两家必陷入争端,反使曹操得利。”
李翊轻哼一声,冷声笑道:
“吾自有计,可得荆北。”
“诸君只管召回本部兵马,我另有调度。”
众人从其言,将在外作战的兵马,加紧催督回来。
然后又报说,大部分部曲都已调回。
只有少量部曲,诸如高顺部、黄忠部因外派的远,短时间内回不来。
李翊道一声无妨,命人收兵回夏口,一面又派人紧密监视前线战况。
且看曹操走到哪里了。
……
说起这曹操,被曹洪从江上救起之后。
见江上还有些战船,曹操便命人将剩下的船给烧了。
然后仰天大笑,笑声凄苦。
“李翊小儿,汝休得狂。”
“汝会用火,孤亦会用火。”
“不用汝加追赶,孤烧船自走便是,成全你的浪得虚名!”
于是,剩下未着的战船,也被曹兵给点了。
一时间,火云彻天,在江上形成一道红潮。
将后面的淮南水军、东吴水军尽皆阻隔在外。
曹操大败,显然有些失心疯。
但他脑子还是清醒的,随着赤壁一把火的烧起。
曹操已经失去了与刘备,甚至是孙权争夺江南的机会。
这些战船,有他自己带来的,也有荆州军的。
但不管是谁的,一旦自己走了,最后都会便宜给刘备或者孙权。
那还不如一把火烧了。
反正我得不到,你们也休想得到!
望着熊熊大火,曹操知道江上的孙刘水军肯定是追不上自己的了。
但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于是纵马加鞭,走至五更。
回望火光渐远,曹操心中这才稍稍安定。
顾谓左右人道:
“此是何处?”
左右人答曰:
“此地是乌林以西,宜都之北。”
曹操将手搭在眉间,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
众人惊问道:
“今我大军方败,明公何故大笑?”
曹操笑道:
“孤不笑别人,单笑这李翊无谋,周公瑾少智。”
“若是孤用兵之时,定要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
“不然敌军定难逃脱!”
说犹未了,忽闻两边鼓声震响,火光竟天而起。
惊得那曹操险些坠马,忙举目看之。
刺斜里一彪军杀出,大叫:
“陷阵营奉李相爷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
曹操教曹休、曹真双双敌住高顺,自己冒烟突火去了。
高顺陷阵之兵,多为步兵,追不上曹操。
乃只顾这抢夺旗帜,方使其逃脱。
天色微明,黑云罩地。
东风大风尚不息,忽然又落下倾盆大雨。
曹操所部将士,衣甲尽皆湿透。
曹操只得与军士冒雨而进,见诸君皆面有饥色。
李典乃上前请命:
“魏公,将士们赶了一夜之路。”
“又冷又困,又饿又乏。”
“是否可以杀马充饥?”
李典也算军中宿将,什么困难什么苦痛没有吃过?
这种恶劣悲惨的情况,他能够忍受。
并能够判断出,将士们身子已经快要熬不住了。
这时候,只能是宰一些老马来进行充饥。
曹操见此,并未马上答应,而是凭高而望。
见不远处有村落,于是命令士兵即刻入村,去劫掠粮食,寻觅火种。
然后又严令勿要杀老百姓,而是将他们一并劫掠带走。
古代抢人口是常事儿,曹操其实也喜欢抢人口。
即便是打了败仗,正在逃命之时,也不忘抢些人口走。
因为一方面人口确实很重要,是兵家必争之要。
另一方面,这些都是充足的劳动力,可以供他驱使。
至于有累死、饿死的,那也无所谓。
死就死了,至少别给东吴或者刘齐留就可以了。
将士们接到命令后,即刻入村。
把村落里的粮食劫掠一空,又将当地百姓全部卷走。
既得粮食,曹操便命人抓紧赶路,先摆脱追军再说。
忽闻后面蹄声如雷,遥见一军赶到。
曹操心中甚慌,唯恐是追兵杀到。
视之,却是乐进、吕虔保护着众谋士来到。
曹操大喜,令军士赶紧吃完饭,然后接着赶路。
军民起行,未有数里,曹操便问:
“前面是哪里地面?”
人报曰:
“一边是南彝陵大路,一边是北彝陵山路。”
曹操又问:
“哪里投南郡江陵去近?”
一败涂地之后,曹操其实已经失去了对荆州的控制。
荆南四郡肯定是直接完全失控,这不用说。
至于南郡、南阳,肯定也开始慢慢从曹操地船上跳下去。
不过曹操并非全无准备。
对于作为重要的襄阳、江陵两城,曹操是留有心腹之人镇守的。
尤其是江陵,这个荆州之心,曹操更是屯有重兵。
因为曹操一旦打输,要逃回中原去,就必须先过江陵。
眼下一败涂地,曹操别无所想,只想赶紧回到江陵。
然后回颍川去。
江南水太深,他真没能够把握的住。
“禀魏公,此取南彝陵道,过葫芦口去最为便利。”
曹操便教走南彝陵。
行至葫芦口时,军马饥馁,行走不上。
马亦困乏,多有倒于路者。
曹操便教人安歇,马上带有锣锅的,便将从村庄劫来的粮米。
于山边拣干处埋锅造饭,又将累死的马了剥了皮,割马肉烧来吃。
望着铁锅,曹操又忍不住发出一声慨叹:
“孤败于李子玉手,今奔逃亡命之时,却要用他造的铁锅用饭。”
“真真苦也!”
铁锅的发明,本是李翊喜欢吃炒菜,让匠人造出来的。
因这玩意儿方便,又是民用物品。
所以几年时间,中原、河北地区,都有人用上铁锅了。
曹操也不例外,他发觉这玩意儿比釜甑携带更为方便,很适合在军中使用。
便普及到了全军,让人们取代原来的做饭用具,全部改用铁锅。
只是如今狼狈不堪,再用这铁锅吃饭,让曹操感觉无比的辛辣与讽刺。
生火造饭之时,魏军将士尽皆脱去湿衣,于风口处吹晒。
皆摘鞍野放,咽咬草根,权得少歇。
曹操坐于疏林之处,忽然仰面大笑。
众官员纷纷问:
“适来魏公笑李翊、周瑜无谋,引惹出来了高顺。”
“折损了许多人马,如今为何又笑?”
曹操咬牙笑曰:
“孤笑那李翊、周瑜毕竟智谋不足。”
“若是我用兵之时,就在这个去处,也埋伏个一彪人马,以逸待劳。”
“到时候,纵然我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
“彼见不着此处,我故此笑之。”
“……哈哈哈!”
正大笑之时,前军后军一齐发喊。
曹操大惊,面如土色,在曹休的搀扶下,弃甲上马。
只见四下里火烟布合,山口一军摆开,为首之人乃老将黄汉升也。
汉升横刀立马,大叫道:
“曹贼休走!黄忠在此!”
黄忠!
曹操见着那宝刀璨雪的老将,只是此人杀了夏侯渊。
对他又恨又怒。
而魏军将士久闻黄忠威名,乃齐国四方将军之一。
兼之又困又乏,全无战意,尽皆胆寒。
黄忠率神臂营杀来,命前排军士冲锋,后排军士往高了射。
一轮箭雨下来,曹兵死伤无数。
黄忠亲自催马,要来擒曹操。
曹操走得快,早早地去了。
老黄忠拈弓搭箭,照面便射。
曹操后脊一凉,知有危险,侧身躲过。
不想那箭矢飞得快,正从曹操面门划过,一箭射穿了他的嘴巴。
曹操口中流血不止,门牙脱落。
伏在马背上,仓皇逃窜。
黄忠还欲再追,曹洪骑无鞍之马来战,拼死抵住黄忠。
李典、乐进二将,亦纵马过来夹攻。
两边军马混做一团,曹操拨马先脱走。
黄忠本部人马虽精,但人数不多。
魏兵虽困乏,然人多势众,兼之又是置之死地,拼死抵抗。
黄忠一时讨不得便宜,见魏军也无心恋战,便教收了军马。
令将士卷旗收甲,打扫完战场,回江夏复命去。
那边曹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回顾众将多已带伤。
心中苦楚,正行之时,又见前有两条大路。
军士禀说道:
“前面又两条路,请问丞相该走哪条?”
曹操又问哪条路近。
军士答曰:
“大路稍平,却远五十里。”
“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里。”
“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
曹操一捋胡须,分析道:
“走小路,小路最为安全。”
众人皆大感不解,忙问道:
“小路乃险要之地,最易设伏兵。”
“魏公何以说小路最安全?”
曹操冷声一笑,为众人分析道:
“公等有所不知,吾之好头颅,刘备、孙权皆欲夺得。”
“只是仗打到如此地步,两边将士皆困乏。”
“若走大路,路平坦势,贼军将士见易走,必来追赶。”
“而正因为小路,地势陡峭难行,贼军怕难,定不是人人愿追。”
曹操也算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对人性的分析很透彻。
我们看问题,太喜欢站在上位者视角去分析事物。
战争从而不是打游戏,只要下一道命令,即便是火坑将士们就会真往里面跳。
就拿张飞据水断桥来说,
历史上追赶张飞的是虎豹骑,算是曹操最为精锐的骑兵了。
结果被张飞一人就吓得不敢过去,十分具有传奇性。
以致于让很多人怀疑这段历史的真实性。
其实道理很简单,
虎豹骑日行三百里去追击刘备,本来就又困又累。
结果突然遇上这么一个狠角色,杀了他,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封赏。
虎豹众骑犯不着去跟张飞拼命。
毕竟历史上的曹操是不在现场的。
如果曹操在,虎豹骑倒是可以上去,在领导面前露个脸儿。
好让领导记住自己,混个脸熟。
可领导不在,我拼什么命呐?
职场上做事就是只看结果,不过过程你有多拼命。
领导只看结果好不好。
当时的虎豹骑心思,都在劫掠邀功上。
彼时又正好有大量的百姓逃亡。
如果他们去劫掠人口,抢夺的财富,必然巨厚。
这难道不香吗?
反倒是跟张飞拼命,不仅有丧命的风险。
到时候杀了张飞,还得跟五千个同事一起分这份军功。
五千人呐,即便是擒住刘备,都有些不够分。
何况是张飞呢。
同理,曹操看透人性,认定那些底层军官不会冒险走小路来追自己。
因为领导们只需在办公室里喝茶拍案做决定就可以了,而底层员工要考虑的就很多了。
曹操不信,有那么多人会冒险走小路。
尤其是还不见得能够追着自己。
而魏军士兵们呢?
他们现在是在逃命,在艰苦的环境都得忍受。
不到万不得已,是没有人愿意当俘虏的。
这不仅仅是屈辱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家属都在魏国。
被俘就有可能很亲人永远分别。
何况两地不同,生活饮食习惯也不同。
在无亲无故的背景下,谁又愿意去强行适应异地的环境呢?
“……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孤只管走小路,且看有多少军官敢来追吾。”
听完曹操的分析,众官员齐齐拜服:
“魏公妙算,人不可及!”
于是众人勒兵走了华容道。
时值隆冬淫雨,华容道泥泞没膝。
北军饥疲交加,伤病相枕,日行不过十里。
连赶三日之路,军士们困苦不堪。
人皆饥倒,马尽困乏。
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
中箭着枪者,勉强而走。
衣甲湿透,个个不全。
军器旗幡,纷纷不整。
大半皆是彝陵道上被赶得慌,只骑得秃马,鞍辔衣服,尽皆抛弃。
正值隆冬严寒之时,其苦何可胜言!
忽然,军马不能行进,曹操忙使人问其缘故。
军士回报说:
“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堑内积水不流。”
“泥陷马蹄,不能前进。”
曹操大怒,厉声叱道:
“军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岂有泥泞不堪,不能行之理?”
于是,传下号令。
教此前掳掠的百姓,前去填塞道路。
使强壮者在后担土束柴,搬草运芦。
使老弱病残者在前,发镰刀割茅草,使铺路而行。
正开路之时,曹操登高而望,见后方追兵烟尘已现。
于是恨道:
“来追我者,必是一员大将!”
曹操知道,肯定只有齐吴两军中,位高权重者。
才能再追的这么远的情况下,还敢驱使将士走小路来追自己。
换成一般的中低层军官,不可能往华容道走。
于是,召骑督曹纯过来,呼曰:
“事急矣!”
“可率虎豹骑在后,催促老幼加紧铺路。”
“万一有变,吾自有计使军士得脱。”
曹纯领命,引虎豹骑执刀在手,催赶百姓。
务要及时行动,如有违令者立斩。
但有迟慢延误者,也立斩!
时耄耋翁媪,尽皆匍匐于泥中。
十指渗血以捋蒿草,羸病稚子负薪填洼。
时有陷没者,哀呼不绝。
一老叟抱孙跪泣:
“将军开恩!”
“将军开恩呐!”
曹操以马鞭指天,叱道:
“天不助曹,尔等即为天路!”
于是命曹纯立斩生事者,一时间死者不可胜数。
嚎哭之声,于路不绝。
曹操兵败,正好心烦意闷之时,听得众人号哭,于是破口骂道:
“生死有命,何哭之有!”
“如有再哭者,立斩!”
众人只得将泪水咽进肚子里。
三停人马:一停落后,一停填了沟壑,一停跟随曹操。
忽闻后方鼓角震天,一彪军马已至三里外。
而泥途犹未及半,魏军将士皆不得过。
有不少人皆心中震怖,以为必死无疑。
曹休急忙来找曹操,报曰:
“魏公!追兵来了!”
“是东吴的军马,周瑜的先锋军已行至三里开外!”
曹休神色慌乱,因为他们目前被困在华容道。
前方是泥泞,后面是追军。
是进亦忧,退亦忧。
而且他们也没办法“背水一战”,那是需要很多前提条件的。
更别提魏军士兵个个累乏,无心再战了。
曹休担心,一旦使周瑜的兵马杀到,他们必定难以取胜。
最后为周瑜所擒!
不止曹休,其余魏国高级军官,都纷纷来到曹操面前。
报说事情紧急,请曹公赶紧拿出一个办法来。
毕竟当初是你非要走华容道的,说敌人不会追来。
结果敌人追来了,这事儿还是老板您自己拿主意吧。
见众人焦头烂额,曹操脸色却显得异常平静。
“诸公休惊,此一行,吾等定能生还!”
众人皆是跟随曹操多年的宿将,眼下形势万分紧急,也只能选择相信曹操了。
曹操催马,走至曹纯身边,拔剑厉喝:
“虎豹骑听令——踏路而过!”
一声令下,众虎豹骑嘶吼一声,向前方碾去。
前方妇孺老幼尚在铺路,忽听得后方喊声大振。
回头视之,骇然失色。
正欲奔逃,却因道路泥泞,走脱不得。
被一众虎豹骑尽皆踩死。
铁蹄翻飞之间,白发颅骨碎于蹬下,病躯残肢陷为路基。
一妇人紧搂婴儿没入泥淖,犹见小手乍现即沉。
血泥翻涌,竟成暗红色硬土,三军乃得疾行。
原来,这曹贼早有算计。
如果这些老弱病残,能够及时铺好路,就将他们一并带走。
如果未能铺好,被敌军追上,就让骑兵碾过去,把他们变成路。
这样一来,魏军将士就能顺利通过华容道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曹操不让手底下士兵去砍树伐木,割草铺路的原因。
不单单是为了给他们节省体力,更重要的是他舍不得牺牲自己的士兵去填路。
后军乐进见此惨状,向曹操谏道:
“……民亦人子,这——”
曹操冷笑一声,打断说道: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于是亲率曹纯等众,踏尸而过。
遗民嚎啕之声,上干云霄。
对比历史上的长坂坡,彼时的曹操吞掉荆州,志得意满。
率五千骑兵去追击刘备,而刘备当时也是行军速度极缓。
扶老携幼,带着十万百姓。
刘备不愿放弃百姓,喊出那句千古名言: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因此,刘备被曹操追上,被曹操大杀特杀。
两个女儿也落入曹纯之手。
而长坂坡过后没多久,就轮到曹操被刘备追了。
事实证明,要论逃跑,刘备跟曹操都是顶级。
这次追击曹操,刘备也没能够追上。
刘备追上曹操放火烧他时,曹操已经带着精锐部队逃走了。
并且还大笑说:
“刘备确实是我的对手,可惜智谋来的太晚。”
“如果他早点放火,我们就完了。”
历史上的华容道是没有关羽的,也没有诸葛亮故意放曹操一马。
当时的刘备跟曹操早就势不两立了,巴不得早点儿弄死对方。
至于某电视剧上说的,孙刘都希望对方杀死曹操,好使其结怨于魏国,自然也是全无逻辑。
毕竟赤壁火烧之仇,你杀不杀曹操,都已经跟曹魏结下生死大恨了。
怎么可能因为害怕杀死曹操,而不敢去追。
很快,曹操大军成功通过了华容道。
比及周瑜率军追至,见着眼前景象,顿时大惊。
但见泥泞道上,
断簪与残甲俱沉,童骸共箭镞并陷。
一老妪僵立道旁,怀中幼孙已成肉泥,犹瞪目如生。
周瑜为首的一众东吴将官见了,无不掩面叹息。
他们虽然也是军阀,虽然也干过军阀干的事儿。
但像曹操这样,把老百姓当成地基铺路,生生碾死的情况,还真是见所未见。
周瑜掩面长叹道:
“此役,吾虽胜犹耻!”
于是下令暂缓追击,把百姓们救出来,就于路边安葬。
不表。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2904/128434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