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边关签到十年,女帝跪求别造反 > 第108章 108:模拟楚王,不对劲的大儒董仲冼

第108章 108:模拟楚王,不对劲的大儒董仲冼


经过女帝的一番思考后。

    具体布置,也都决定了下来。

    其一。

    让唐彩儿再带部分青鸢剑宗弟子,前往兴庆府支援。

    其二,抽调长安以北七成锦衣卫过去。

    这其三嘛。

    下一道圣旨给吴王,让吴王带兵,配合镇北王剿灭白莲教。

    诸多布置,倒是与徐庶先前猜的并无差别。

    期间女帝不是没想过,就算不调禁卫,要不要将老国公遣去一趟,操控大局,但在回想到之前那一次模拟中,老国公前往兴庆府,最终身陨的一幕后。

    女帝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来人。”

    “让上官韵来一趟。”

    在决定下来后,女帝一刻也不想耽搁。

    直接让人前去将上官韵唤来。

    【叮!】

    【模拟器冷却时间结束,今日可进行模拟】

    【可模拟对象:晋王,大皇子,周王,秦王,楚王】

    就在女帝话音刚落。

    模拟器的提示音,也随之在她脑海中响起。

    旋即,一道只有她才能看到的透明光幕,便于其眼前浮现。

    “又可以模拟了?”

    看着眼前的光幕,女帝眼前微亮。

    没有犹豫,直接选择了首次出现的楚王:“模拟楚王。”

    对楚王,女帝了解不多。

    因为楚王历来很低调,且没做出过什么令人瞩目的大事来。

    饶是当年。

    大武朝身陷囹圄之时,关于楚王的消息,也并没有流传出多少。

    就好似,楚王没有出现过一般。

    但女帝知道的是。

    楚王当时不仅出手了,且只凭借着八千江东子弟兵,依靠陵江之险,挡住了大魏朝想要鲸吞江东一地的步伐。

    让人意外的是。

    这件事,虽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让人津津乐道,但没过多长时间,就被人逐渐淡忘,就好似从未发生过一般。

    尤其是在姜玄出现后。

    这足以轰动天下的壮举。

    更是彻底被人遗忘,再无人提起。

    若是继位前。

    女帝对此,倒也不会心生怀疑,甚至会替楚王感到惋惜。

    但现在的她,却不这样认为了。

    八千江东子弟兵,只凭借着一道天险,便守住了大魏朝二十万精锐,整整三个月的进攻,这是何等的殊荣?

    此事,若是放在晋王身上。

    晋王巴不得。

    天天让麾下之人散播,以壮自己声望。

    楚王显然没有这么做,甚至女帝在怀疑,楚王在有意的,将自己的存在感降低,这就不得不让女帝多想了。

    究竟是淡泊名利,还是别有所图?

    在女帝思绪翻转间。

    模拟器的提示音,再一次响起,同时眼前的光幕上。

    也浮现出了一幕幕画面来。

    【叮!】

    【本次模拟对象:楚王】

    【模拟开始】

    【神武四十五年,惊蛰,你出生了,你是大武朝八皇子,武承绪】

    【你出生这一天,风和日丽,并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平平无奇,不过自你出生后,神武四十五年,一整年的风调雨顺,让你的父皇对你格外喜爱】

    【神武四十八年,你三岁了】

    【三岁的你,开始识文断字,极其喜爱你的父皇,亲自为你寻了一位名师,儒家当代大儒,董仲冼,单独对你教导,此事一经披露,震惊朝野,而你的父皇是这么说的,你一经降世,大武朝便风调雨顺的三年,这是你带来的福瑞,你合该有这个待遇】

    【而只有三岁的你,并不清楚,儒家当代大儒的含义,也不知道,你的父皇究竟,给你找了个什么样的先生】

    【你只知道,你的先生很严厉】

    【比国子监里的学生们,都要严肃,求学过程中,但凡有半点走神,都会被打手心,还要被骂一顿】

    【神武五十年】

    【今年,你五岁了】

    【在董仲冼的教导下,你已颇具文采,出口成章,你的聪慧,让你的父皇更加喜爱你,常常将你带在身边】

    【神武五十二年,你的父皇驾崩了】

    【你悲痛万分,哭了一整夜】

    【元帝一年】

    【你的大皇兄,继承了皇位】

    【你被封为楚王,封地江东,只待弱冠,便要前往就藩】

    【这时候的你,七岁】

    【你的先生,在元帝的点头下,一直留在长安教导你】

    【元帝九年,你已是束发之年】

    【这时候的你,已经十六岁了,一晃眼变成了个翩翩少年郎】

    【这些年,你在董仲冼的教导下,大有所进,极具文采的同时,对兵家,纵横家一道,也多有涉猎】

    【这些,都是你的先生教给你的】

    【你很好奇,先生身为儒家大儒,为何会熟知兵家,纵横家一道,且还不是一知半解,而是深谙其道】

    【且你在先生的眼睛里,看到了很多故事】

    【先生总会一个人,看着远方怔怔出神,在回忆什么,你有心相问,却生怕被训斥,最终还是没能问出口来】

    “嗯?”

    看到这的女帝。

    不由惊疑的嗯了一声,轻轻蹙起眉头。

    低声喃喃道:“这个儒家大儒董仲冼,很不对劲。”

    虽女帝不知道。

    自己为何会有这个想法,但她心里就是有这么一种直觉。

    这个董仲冼,从头到脚来看都不对劲。

    一个儒家大儒。

    深谙兵家,纵横家之道也就罢了,还对楚王倾囊相授。

    还眼神中带着故事?

    一般这样的人,在话本里要么不是什么好东西,要么就是有什么大抱负,亦或者是,有深仇大恨,在暗中布局。

    【元帝十二年,你十九岁了】

    【这一年,秦王去了大同府就藩,你有些不舍,相送十里】

    【你与秦王,关系虽说不上莫逆之交】

    【但也多有往来,常常一起吟诗作对,饮酒作乐,高谈阔论,秦王这一走,你却也少了些许乐趣】

    【同时】

    【也就是这一年,你的先生向元帝请辞,离开了长安】

    【在先生走前,他问你:来年若有求,可愿倾囊相助?】

    【面对先生的询问,你郑重的点了点头】

    【见状,董仲冼大笑着离去】

    【你不知道,先生为何这么高兴,但你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元帝十三年】

    【今年,你已至弱冠之年】

    【你去了自己的封地,做了真正的楚王】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074/128452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