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可爱的蚕宝
推荐阅读:七零军医娇又美,西北全军争着宠 大明皇孙 边总别虐了,夫人她真是豪门千金 重生老太一发威,三儿一女齐下跪 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 横推高武,从推演功法斩妖除魔! 国运火影手游:你懂笼子加火吗? 诸天之笑傲第一剑 惊悚典当铺,阴当失魂活当送命! 攀金枝
对于蚕宝宝的粮食问题,让浩楠十分操心,到处打听哪里有桑树,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在一户人家的房子后面的厕所边上,有一株桑树。
得到这个消息后,浩楠十分高兴。
要知道,桑树很好栽,种了就活,但家户人家不愿在房前屋后种桑树,桑和丧谐音,不好的意思,如果种了桑树,家中恐怕不吉利。
这棵桑树也是野生的,估计主人家忙碌,没顾得上砍伐,反而成就了好事,让浩楠可以给蚕宝宝找到了吃的。
在城里,找桑树非常困难,好在浩楠家的附近就是种菜卖菜为生的农户,在这个方面,比纯粹住在城墙里面的人,享有更多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
要知道,在城墙上面,也有桑树,只是要想找到桑树,必须要爬上城墙。
城墙用城砖和黏土做成,黏合城砖的是糯米熬成的黏合剂,非常牢固。
在有一点土的地方,就有植物,包括杂树和野草生长。
桑树当然包括在内。城墙上的桑树,没人管理,也不会让谁家感到不吉利。
对于爬高上低,浩楠不怕,因为从小在农村,爬树是经常干的事,对于爬树不用担心会出问题。
城墙上有留下的弹坑,很有可能在打仗的时候,被炮弹击中,炸掉了城砖,所以有些地方的墙砖已经消失不见,露出来一些泥土,那些泥土看来不一般,在墙上,竟然长出一些构树和其他杂树,这些树错落生长,生命力十分旺盛,在墙上扎根,伸出枝叶,伸向天空,顽强地生长,十分令人佩服。
这些错落有致的杂树,让城墙成为一个天然的木梯,要想从城墙上下来,或者从墙根爬上去,都可以,但是都不可以。
可以是指的是说他现在条件差,只有父亲一人工作。
养活一家老小。他能做到的事,绝不麻烦别人。
不可以是这样毕竟在冒险,攀爬城墙,哪怕从杂树那里上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城墙上的杂树不能说每一棵树都结实,都经得起攀爬。
浩楠还是决定冒险,他为了蚕宝宝,也算豁出去了,算是一种具有责任心的表现。能照顾好蚕宝宝,就能照顾好家人。
能养宠物的人,一般都是有爱心的。
会照顾宠物的人,一般都会照顾家人。因为人和宠物都是生命体,都是需要照顾的。
他学习养蚕,也是在锻炼一种能力,就是照顾小生命的能力,如果能照顾好蚕宝宝,就能照顾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能照顾好别人。
如果打算结婚生子,就要做好准备。
否则,就不必准备,不用瞎操心。
城墙上有桑树,但是风险太大,加上听说城墙上不安全,有人在上面搞坏事,浩楠害怕了,不想因小失大。
所谓搞坏事,就是搞一些不可描述的事,男和男的,男和女的,女和女的,那点事都是不可描述的。
当然,那些人是非常无聊的。
据说还有的进了局子,说是流氓啥的。
因为当时很多人都没事做。不找点乐子不知道干啥才好。
他在上过几次城墙后,听说了这些事,没看到过,心里还是觉得不好,也就不再上了。
只有另外找门路。听说在城的东南角,有一条通道,从城内通到城外,这条通道不知道做什么用,但是一次只能容许一人通过,不能容许马车或者战马通过,这条通道可能是逃生通道。
在那个地方也有桑树,只是知道的人多,等到浩楠过去,哪里还剩下?基本上都是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了。
连嫩芽都被摘走了,可见同学们多么有爱心,没有什么玩的,没有手机啥的,只能养蚕宝宝,这是同学们从事最多的课外活动。
要想养好蚕宝宝,除了蒲公英的叶子,莴笋的叶子之外,最好的就是桑叶。
蚕宝宝对桑叶爱得要死。
吃起桑叶来,杀杀杀的,毫不客气。所以,要想养好蚕宝宝,必须要有桑叶。
要想采摘桑叶,必须先找到桑树,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城北更不用说,城墙里面,被各个单位占据,成了家属楼,要想上城墙,就要先进入单位的住宅区和住宅楼,取得看门的老大爷同意后,才能进去,进去后还要凭自身本领攀爬上城墙,在城墙上寻找蚕宝宝爱吃的桑叶。
直到找到了农户家房后那一株小小的桑树,算是彻底解决了蚕宝宝的口粮问题。
这一棵小桑树,果然没人发现,要是被人发现,早就光秃秃了。
因为桑树在同学们心目中就是珍贵的树,因着蚕宝宝的缘故。
同学们不清楚为什么人们不喜欢桑树,说是种植破坏风水啥的,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封建迷信。这也是浩楠十分不解的事。
浩楠欣喜若狂,每天放学后就去采桑叶,每一片叶子都认真洗过后,晾干,然后给蚕宝宝吃,蚕宝宝果然喜欢吃桑叶,非常喜欢,因为供应了桑叶,蚕宝宝长得特别快了,过两天,不吃不动,好像死了,第二天再看,蚕宝宝长大了点,旁边是一层皮,后来浩楠才明白,蚕宝宝必须要蜕皮后才能长大,蜕皮是很痛苦,但是不蜕皮就无法成长,每次蜕皮,都让蚕宝宝长大一些,看着蚕宝宝一天天长大,盒子里的蚕屎越来越大,浩楠十分开心。
蚕宝宝的饭量越来越大,吃起桑叶来毫不客气,新鲜的桑叶一铺上去,没几分钟,就只剩下经络。
要是树叶上的经络能咬得动,估计也保不住,蚕宝宝会毫不客气全部干完。
再到后来,蚕宝宝一个接着一个不吃桑叶了,浩楠问了同学,同学问:“蚕的身体怎么样?”
“就是一动不动。”
“这个我知道。你看蚕宝宝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就是有点懒,不愿动弹,是不是死了?”浩楠问。
“不是死了,你再看看它们的身体,如果透明,或者半透明,就是要吐丝结茧,你要准备一些麦秸秆捆扎一下,让蚕宝宝上山结茧。”
“哪里有麦秸杆?”
“如果没有,就把蚕宝宝放进抽屉,它们会找地方吐丝结茧,不用管,它们吃了很多,也屙了不少蚕屎,你这个把月辛苦了,现在到了看成绩的时候。你不必担心。等蚕宝宝结茧之后你再找我,告诉你下一步做什么。恐怕现在说了,你也记不住。”
浩楠点了点,的确记不住,第一次养蚕,学问还真多啊!
要是不上学,估计同学就是一个养蚕妇,是一把好手,种桑养蚕,卖了蚕丝,可以拿来养家糊口。
春来乍暖还寒,风带着丝丝凉意,吹落了树上一些杏花,也将街边烤红薯的香甜气息,送进了浩楠的鼻腔。
此刻,浩楠蹲在自家小院的角落,手指轻柔地拨弄着鞋盒里那十几只胖乎乎的蚕茧,嘴角挂着笑意,心里满是养蚕带来的成就感,压根儿没想过要将这些蚕茧卖掉,更体会不到养蚕人背后的艰辛。
“浩楠,快来搭把手!”屋内传来母亲的呼唤。浩楠起身拍拍膝盖上的尘土,恋恋不舍地瞥了眼蚕茧,这才进屋。
原来母亲买回来一小袋白菜,正准备分拣储存,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
浩楠刚伸手拿起一颗白菜,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
他好奇地探出头,只见隔壁王大爷拉着一辆平板车,车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竹匾,竹匾里全是密密麻麻的蚕茧,像无数颗圆润的珍珠。
王大爷弓着背,每走一步,都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额头上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滚落,打湿了他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
浩楠见状,赶忙跑过去帮忙。当他双手触碰到那沉甸甸的竹匾时,不禁吃了一惊。“王大爷,您养了这么多蚕啊!”
浩楠一边费力地搬着竹匾,一边问道。王大爷喘着粗气,苦笑着说:“是啊,为了这一季蚕茧,一家人忙得脚不沾地,从采桑叶、喂蚕,到最后收茧,哪一步都不容易。”
傍晚,浩楠帮王大爷把蚕茧搬完后,回到自己的小院。
他再次蹲在鞋盒旁,看着那寥寥无几的蚕茧,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王大爷疲惫的身影。
月光洒在小院里,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银纱,浩楠陷入了沉思,这一刻,他似乎开始明白,任何收获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哪怕是自己平日里觉得轻松有趣的养蚕小事。
真是上学耽误了一个能干的养蚕妇。浩楠也没想过将来会去养蚕,不过现在是要多见识一下生命的成长过程,了解一下,可以让自己学会一个生命变化的过程。
不这样做,就不会长见识。
回家后,浩楠根据同学的指点,就将身体透明和半透明的人放进抽屉里,因为实在找不到麦秸秆。
还有几只还在吃桑叶的蚕,浩楠继续喂养。
培养耐心,让蚕享用最后的桑叶。
准备开始不吃不喝的日子。
果然,停止进食的蚕,身体透明,开始左右摆头,仔细一看,从嘴里吐出亮丝,非常细,不借助灯亮就看不到,那蚕左右上下摇头吐丝结茧,很快就将自己裹在里面,在蚕茧里面,它还是继续这样工作,蚕茧越来越厚,开始还能看到蚕忙碌的影子,后来就看不到了。
浩楠非常开心,觉得努力付出,总算有了回报。
真没想到,浩楠第一次养蚕竟然取得成功。
春天来了,百花盛开,万物生长,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在地面上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浩楠的家是一座老旧的筒子楼,狭小昏暗的房间里,仅有几件简陋的家具。
他没有崭新的玩具汽车,也没有漂亮的积木城堡,陪伴他的,是一群小小的蚕宝宝。
浩楠把鞋盒当作蚕宝宝的“家”,小心翼翼地铺上一层洁白的棉花,再将嫩绿的桑叶均匀地撒在上面,随后把蚕宝宝轻轻放进去。
这些小家伙们像一个个贪吃的小食客,不一会儿,桑叶就被啃出了一个个小洞,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奏响了一首生命的乐章。
每天清晨,浩楠总是第一个起床,顾不上洗漱,就直奔鞋盒。
他瞪大眼睛,仔细查看蚕宝宝的状态,看到它们又长大了一圈,浩楠的嘴角就会不自觉地上扬,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妈妈,蚕宝宝又长大了!”浩楠兴奋地喊道,声音在狭小的房间里回荡。
随着时间的推移,蚕宝宝们开始吐丝结茧。
浩楠蹲在鞋盒旁,目不转睛地看着蚕宝宝们忙碌的身影。
它们吐出的丝越来越多,渐渐地,一个椭圆形的茧把自己包裹起来。
浩楠轻轻拿起一个茧,放在手心,感受着里面生命的律动。
那一刻,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这是我的杰作!”
当第一只蚕蛾破茧而出时,浩楠激动得跳了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蚕蛾,仔细观察它扇动的翅膀,就像在欣赏一件稀世珍宝。
“妈妈,您看!”浩楠拉着妈妈的手,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喜悦,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泪花。
在这个狭小的房间里,浩楠通过养蚕,见证了生命的神奇变化,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就感。
夏日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一个充满希望的少年轮廓。
他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同学,同学也祝贺,说:“真没想到,你真是一个很有爱心和耐心的人,我也指导过其他同学,能养成功的很少,基本都是父母养,你是亲自养。以后你要是照顾别的小动物,估计也非常用心,用爱心和耐心去照顾,小动物也会非常感谢你对生命的照顾。”
“都是你的指导,你在抬举,我是真不懂。要是懂,就不会问了。”
“你很谦虚。我也不是生来就会养蚕的,也是慢慢摸索,不过,我养蚕的时候,没有人指导,都是从书上看来的,一边看一边学,照着书上写的去做。现在能教给你养蚕知识,也是从书上学来的,加上自己的经验,都没保留的教给你了。”
“谢谢,你真是好导师。”
“过奖了,我们兴趣差不多,都喜欢养蚕,这小生命非常值得养,你看,它到了一定的温度,它就能像小鸡那样出壳,看着它们一个一个从小黑点到长得白白胖胖,再到通体透明,十分漂亮,又温柔,又不咬人,吃到一定程度,再也不吃,也不贪心,开始吐丝结茧,辛勤工作,日夜不停,把自己封闭在蚕茧里面。”
“封闭之后呢?”
(https://www.2kshu.com/shu/93108/4949404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